正在阅读:

内蒙古为什么这么“浩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内蒙古为什么这么“浩特”?

在内蒙古,“浩特”们非常整齐划一地统一了地名后缀,不过,外地朋友要问了,浩特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 | 上流UpFlow 达米安

编辑 | 未生

“你哪儿来的啊?”

“我是呼和浩特的。”“哦哦, 新疆人啊, 跑这么远来上学。”“...新疆的是乌鲁木齐, 内蒙的是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内心咆哮:我们呼市名字这么好听,求求你记住它吧!

其实,“浩特”在内蒙古可是一个常见的地名,不止首府呼和浩特,还有乌兰浩特、二连浩特、巴彦浩特、锡林浩特……初来乍到的外地朋友可得反复确认自己的目的地——

“究竟是哪个‘浩特’来着?”

▲来源:微博

part.1、内蒙古地名,草原味儿十足

在内蒙古,“浩特”们非常整齐划一地统一了地名后缀,不过,外地朋友要问了,浩特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来科普一波——

其实,在古代蒙语中,浩特是“游牧定居点”的意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浩特”从游牧含义转化为了农耕文化中“固定城邦”的含义,现在的意思是“城市”。正如中亚地区的一连串“斯坦”,其实“斯坦”意思也是 “...之地”。

了解了独特的蒙语背景,这些城市名就好懂多了。

贵为内蒙古首府的呼和浩特,在蒙语中是“青色之城”

乌兰浩特——“红色的城市”

二连浩特——“五光十色的城市”

巴彦浩特——“富饶之城”

锡林浩特——“高原之城”

而除了“浩特”们,内蒙古的其他地名中也保留了大量蒙语,这使得内蒙古处处都充满了草原味儿。

比如,和其他省市自治区相比,内蒙古的行政区划确实是独一份儿:

盟——地级市、自治州;旗——县级行政区;苏木——乡级行政区;嘎查——行政村......

由于地大物博,通常这些行政区划之间相隔甚远,粗枝大叶的异乡人很容易被逼疯,比如乌拉特前、中、后旗,三地一字之差,相距百公里,如果不小心混淆,那么你就要流着泪再开两个多小时车了。

▲千万别开错

也许是汲取了草原民族的气息,游牧元素在内蒙古地名中俯拾即是,诸如阿拉坦额莫勒(金马鞍)、阿鲁科尔沁(山北的弓箭手)、巴林(军寨)、哲里木(马鞍肚带),总有一处能助你“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汉化时,生僻字的大量运用也让不少内蒙古地名附上了不一样的风情(反正看不懂就觉得很神秘)。

扎赉(lài)特旗、莫力达瓦达斡(wò)尔族自治旗、敖力布皋(gāo)镇、贲(bēn)红镇、西圐圙(kū lüè)图村、碌碡(liù zhou)坪村......

这些地名不看注音你真的会读吗?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樊家圐圙(kū lüè)火车站,大伙干脆称其为樊家四面八方站

虽说内蒙古人扎根内陆,但视野总是无比开阔豁达,例如赤峰市宇宙地镇,“宇宙地站”几个大字伫立天地间,蓝天白云为幕布,顿觉一派辽阔。

▲“宇宙地站”收费站,是不是觉得很气派

part.2、内蒙古地名为什么这么有趣?

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内蒙古地名大都经历了许多变迁。

拿首府呼和浩特来说,就经历过云中郡—定襄郡—盛乐—绥远—归绥—厚和浩特(伪政府时期)—呼和浩特(首府从张家口迁到归绥后改成呼和浩特)多个时期。

▲云中城遗址

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内蒙古近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传统盟旗制度逐渐瓦解,考虑到种种因素,建国后中央开始着手建立整齐的内蒙古行政区域。

从1952年10月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开始,新中国先后颁布了《关于批准将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的决定》、《关于撤销热河等省的议案》。1956年,国务院正式决定, 将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至此,内蒙古地区的原貌基本得到复原,而在恢复的过程中,内蒙古不少地名也逐渐确定下来,变更逻辑主要遵循当地地理文化风貌和居民生活风貌,着重强调蒙语特征。

锡林郭勒,意为“高原河流”,得名于锡林河。

乌兰察布,蒙语中意为红色崖口。

吉兰泰盐池浇灌下的富饶河套地区,是巴彦淖尔(富饶的河流)名称根源。

赤峰虽说是汉名,也是基于蒙语乌兰哈达(红峰)进行汉化,完整保留了本地红山文化遗址的文化底蕴。

辖地大于两个江苏省的呼伦贝尔,是根据当地盛产水獭得名。

就连包头这一略显随性的地名也不简单,蒙语读成“包克图”,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比奈良更奈良。

此外,历史上,不同的信仰也在内蒙古土地上生根发芽,因此宗教文化也融入各地的取名逻辑中。

part.3、内蒙古人,绝对浩克

不止地名儿充满草原气息,生长于此的内蒙人也是骨子里充满豪迈与辽阔。

面对一次次的尴尬提问,内蒙古人早就修炼了一套自嘲精神法。

▲求求你,别再问我们骑不骑马了

而由于内蒙古跨幅超广,接壤众多省份,不同地域文化在此汇合交融,也形成了这里兼容并包的气度。

通辽人民的一句“嘎哈呀”,场面顿时风云变幻,让你误认为身在东三省。在通辽、赤峰这样的东部城市,猪肉炖粉条、锅包肉才是根正苗红的家常美食。

▲锅包肉

内蒙中西部,人口构成主要受“走西口”影响,包头、呼和浩特等地方言归属于晋语,被称作“此地话”。

内蒙人的包容与豪迈,还可以在酒桌上得到透彻的解读。内蒙古共有上百家酒厂,内蒙人又对高度白酒情有独钟,其中锡林郭勒的草原白酒,江湖人称“闷倒驴”,度数从38度到60度不等,总有一款能让你醉卧在苍茫草原。

内蒙人喝酒的豪迈,不止体现在酒量大度数高,重点是在内蒙古,喝酒完全不需要附加条件,想喝就喝,要喝得痛快。

▲来源:知乎

要是你问一个内蒙人,中国哪里最能喝酒,内蒙人八成也不跟你掰扯,只是拿起缺了口的酒碗咣咣咣就干下几碗,对仗义的内蒙人来说,那些都是虚的,实干才是真本事。

你印象中的内蒙古是什么样子?

(感谢内蒙古师范大学对此文的帮助)

[1]了解你的家乡地名——内蒙古地名来历、含义大全.[EB/OL].新浪网.2015-5-27

[2]丁瑞雪,民族地方自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 ——20 世纪上半期内蒙古历史进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3]孟和宝音,草原文化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J],前沿,2010(5)

[4]张瑜,内蒙古宗教地名语言文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6

[5]呼和浩特:四百多年的历史变迁.[EB/OL].搜狐网.2018-3-1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内蒙古为什么这么“浩特”?

在内蒙古,“浩特”们非常整齐划一地统一了地名后缀,不过,外地朋友要问了,浩特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 | 上流UpFlow 达米安

编辑 | 未生

“你哪儿来的啊?”

“我是呼和浩特的。”“哦哦, 新疆人啊, 跑这么远来上学。”“...新疆的是乌鲁木齐, 内蒙的是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内心咆哮:我们呼市名字这么好听,求求你记住它吧!

其实,“浩特”在内蒙古可是一个常见的地名,不止首府呼和浩特,还有乌兰浩特、二连浩特、巴彦浩特、锡林浩特……初来乍到的外地朋友可得反复确认自己的目的地——

“究竟是哪个‘浩特’来着?”

▲来源:微博

part.1、内蒙古地名,草原味儿十足

在内蒙古,“浩特”们非常整齐划一地统一了地名后缀,不过,外地朋友要问了,浩特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来科普一波——

其实,在古代蒙语中,浩特是“游牧定居点”的意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浩特”从游牧含义转化为了农耕文化中“固定城邦”的含义,现在的意思是“城市”。正如中亚地区的一连串“斯坦”,其实“斯坦”意思也是 “...之地”。

了解了独特的蒙语背景,这些城市名就好懂多了。

贵为内蒙古首府的呼和浩特,在蒙语中是“青色之城”

乌兰浩特——“红色的城市”

二连浩特——“五光十色的城市”

巴彦浩特——“富饶之城”

锡林浩特——“高原之城”

而除了“浩特”们,内蒙古的其他地名中也保留了大量蒙语,这使得内蒙古处处都充满了草原味儿。

比如,和其他省市自治区相比,内蒙古的行政区划确实是独一份儿:

盟——地级市、自治州;旗——县级行政区;苏木——乡级行政区;嘎查——行政村......

由于地大物博,通常这些行政区划之间相隔甚远,粗枝大叶的异乡人很容易被逼疯,比如乌拉特前、中、后旗,三地一字之差,相距百公里,如果不小心混淆,那么你就要流着泪再开两个多小时车了。

▲千万别开错

也许是汲取了草原民族的气息,游牧元素在内蒙古地名中俯拾即是,诸如阿拉坦额莫勒(金马鞍)、阿鲁科尔沁(山北的弓箭手)、巴林(军寨)、哲里木(马鞍肚带),总有一处能助你“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汉化时,生僻字的大量运用也让不少内蒙古地名附上了不一样的风情(反正看不懂就觉得很神秘)。

扎赉(lài)特旗、莫力达瓦达斡(wò)尔族自治旗、敖力布皋(gāo)镇、贲(bēn)红镇、西圐圙(kū lüè)图村、碌碡(liù zhou)坪村......

这些地名不看注音你真的会读吗?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樊家圐圙(kū lüè)火车站,大伙干脆称其为樊家四面八方站

虽说内蒙古人扎根内陆,但视野总是无比开阔豁达,例如赤峰市宇宙地镇,“宇宙地站”几个大字伫立天地间,蓝天白云为幕布,顿觉一派辽阔。

▲“宇宙地站”收费站,是不是觉得很气派

part.2、内蒙古地名为什么这么有趣?

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内蒙古地名大都经历了许多变迁。

拿首府呼和浩特来说,就经历过云中郡—定襄郡—盛乐—绥远—归绥—厚和浩特(伪政府时期)—呼和浩特(首府从张家口迁到归绥后改成呼和浩特)多个时期。

▲云中城遗址

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内蒙古近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传统盟旗制度逐渐瓦解,考虑到种种因素,建国后中央开始着手建立整齐的内蒙古行政区域。

从1952年10月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开始,新中国先后颁布了《关于批准将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的决定》、《关于撤销热河等省的议案》。1956年,国务院正式决定, 将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至此,内蒙古地区的原貌基本得到复原,而在恢复的过程中,内蒙古不少地名也逐渐确定下来,变更逻辑主要遵循当地地理文化风貌和居民生活风貌,着重强调蒙语特征。

锡林郭勒,意为“高原河流”,得名于锡林河。

乌兰察布,蒙语中意为红色崖口。

吉兰泰盐池浇灌下的富饶河套地区,是巴彦淖尔(富饶的河流)名称根源。

赤峰虽说是汉名,也是基于蒙语乌兰哈达(红峰)进行汉化,完整保留了本地红山文化遗址的文化底蕴。

辖地大于两个江苏省的呼伦贝尔,是根据当地盛产水獭得名。

就连包头这一略显随性的地名也不简单,蒙语读成“包克图”,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比奈良更奈良。

此外,历史上,不同的信仰也在内蒙古土地上生根发芽,因此宗教文化也融入各地的取名逻辑中。

part.3、内蒙古人,绝对浩克

不止地名儿充满草原气息,生长于此的内蒙人也是骨子里充满豪迈与辽阔。

面对一次次的尴尬提问,内蒙古人早就修炼了一套自嘲精神法。

▲求求你,别再问我们骑不骑马了

而由于内蒙古跨幅超广,接壤众多省份,不同地域文化在此汇合交融,也形成了这里兼容并包的气度。

通辽人民的一句“嘎哈呀”,场面顿时风云变幻,让你误认为身在东三省。在通辽、赤峰这样的东部城市,猪肉炖粉条、锅包肉才是根正苗红的家常美食。

▲锅包肉

内蒙中西部,人口构成主要受“走西口”影响,包头、呼和浩特等地方言归属于晋语,被称作“此地话”。

内蒙人的包容与豪迈,还可以在酒桌上得到透彻的解读。内蒙古共有上百家酒厂,内蒙人又对高度白酒情有独钟,其中锡林郭勒的草原白酒,江湖人称“闷倒驴”,度数从38度到60度不等,总有一款能让你醉卧在苍茫草原。

内蒙人喝酒的豪迈,不止体现在酒量大度数高,重点是在内蒙古,喝酒完全不需要附加条件,想喝就喝,要喝得痛快。

▲来源:知乎

要是你问一个内蒙人,中国哪里最能喝酒,内蒙人八成也不跟你掰扯,只是拿起缺了口的酒碗咣咣咣就干下几碗,对仗义的内蒙人来说,那些都是虚的,实干才是真本事。

你印象中的内蒙古是什么样子?

(感谢内蒙古师范大学对此文的帮助)

[1]了解你的家乡地名——内蒙古地名来历、含义大全.[EB/OL].新浪网.2015-5-27

[2]丁瑞雪,民族地方自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 ——20 世纪上半期内蒙古历史进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3]孟和宝音,草原文化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J],前沿,2010(5)

[4]张瑜,内蒙古宗教地名语言文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6

[5]呼和浩特:四百多年的历史变迁.[EB/OL].搜狐网.2018-3-1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