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航通社
今天,日本京都动画工作室遭遇纵火,截至动笔(18 日 20:40)已有 33 人死亡,36 人受伤。
受损的是第一工作室,意味着最关键的作画人员,和储存的珍贵的原画档案,都可能在持续 5 个小时的烈火中付之一炬。
昵称为“京阿尼”(取 KYOto ANImation 的 KYOANI)的京都动画,其作品是带领我进入 ACGN (“动漫”)奇幻世界的敲门砖。
部部皆经典
2007 年,还在高考之后的悠长假期里的我,在小伙伴家里的电脑屏幕上,第一次看到那个出场自带耀眼光线,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孩——凉宫春日。此后大学四年,我的闲暇时光都在跟舍友一起追每季度新出的动画(新番)中度过。
那几年,恰好是京阿尼作品在各方面都算得上巅峰的几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片子有好多好多:
凉宫春日系列创造了史上最生动的“三无少女”形象之一——长门有希:
男主角阿虚可能是所有动画角色中最擅长吐槽的之一,贡献了相当多的名言警句:
片尾曲的 5 人舞蹈“团舞”,开创了可能是第一个席卷全世界的宅舞快闪浪潮,在无数学校的联欢会和毕业典礼上出现,甚至有监狱让犯人一起跳。这是 B 站后来出了名的舞蹈区的滥觞。
而《幸运 星》则让像宅男一样,沉浸于二次元世界的少女泉此方脱颖而出,她和父亲其乐融融地一起打游戏的画面,引发不少观众“生女当如泉此方”的慨叹。(放心,他们不会有老婆,也不会有孩子。)
此方的好朋友柊(zhōng)镜则是一个教科书式的“傲娇”人物。
在我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之后,下一步就是马上如饥似渴地复习京阿尼此前的经典作品。
京都动画包办了游戏公司 Key 的催泪弹三部曲,把三部“少儿不宜”的游戏作品改编成了老少咸宜的合家欢……不对,合家哭系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Air》的主题曲因为男主名为“国崎往人”,被昵称为 ACG 领域的“国”歌。动画版选定的结局是最悲惨的一个,无论做什么,都抵挡不住女主角神尾观铃迈向她生命的终点:
而《Kanon》和《CLANNAD》在 20 多集的篇幅中塞进了所有少女的选择线,让不管是喜欢哪个女孩的玩家都会非常满足。
其中,《Kanon》给观众强势安利了鲷鱼烧这种小吃,后来我专门吃过一回,感觉跟《哆啦 A 梦》的铜锣烧一个味儿:
《CLANNAD》则因为男主给太多女孩的好感度点到满,“后宫”们终于要求他做出选择,于是有了第 18 集中,男主用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同时向四个少女群发好人卡的经典镜头,史称“CL18”,看得不少男同胞扬眉吐气:
后来,京阿尼又陆续出了大热的《轻音少女》(K-ON!),校园悬疑题材的《冰果》,以及搞笑无厘头的《日常》。
啊,还有描写女孩之间细腻感情的《吹响吧!上低音号》,让眼罩跟“中二病”牢牢捆绑在一起的《中二病也要谈恋爱!》,以及小两口感情甜到粘牙,让不少情侣做了头像的《玉子市场》……
这就是京都动画。这就是京阿尼。
过去的好时光
回到十多年前,因为当时是刚刚向着高清电视过渡的阶段,这些动画是最早一批采用 16:9 而不是 4:3 的画面比例拍摄的,也因此它们在今天回头看,似乎就像是刚刚出来没多久一样,完全体会不到时光的流逝。
然而,在那个还可以匿名盖楼喊“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年代,又有相当多的事情和现在不一样。
比如,当年中国制造还以“山寨”闻名于世,有本小学课外读物封面临摹了阿虚和春日的画像,但人物画得极其丑陋失真(画“崩了”),遂以其出版社之名被誉为“凉宫哈尔滨”:
而《AIR》的主角神尾观铃,她的名字也给了国内一个倔强的学生以灵感,他单枪匹马画了 2 年,产出一部 50 分钟的动画《上官海铃》。
《上官海铃》和同样单枪匹马去做的《打,打个大西瓜》一起,被看作是国产动画的“独苗”。从那个时代走来,看着现在 B 站单独一个单元的“国创”,有些也能打回到日本本土市场,配上日语配音,真是觉得恍如隔世。
一方面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另一方面不像现在这样实行滴水不漏的监管,中国网民可以相对比较自由地观赏日本动画片。
而且,因为搬运工和字幕组的贡献,国内还可以比大部分日本人都更早看到最新一集。这是因为日本地方电视频道不是全国播出,而同一部动画需要按不同地域,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开排片。当时,在日本网民中甚至产生了采用技术手段“翻”回中国来看优酷土豆的需求。
另一点是,2008 年代并不是哪里都有宽带,更不存在移动互联网这种东西。为了方便下载和手机追看,动画会被网站压缩成各种清晰度不同的格式,而相应剧目的百度贴吧里,总有勤劳的小蜜蜂给每一集的画面截图,并配上剧情梗概。
在那个精神食粮极为富足的年代,我们无忧无虑地过着平凡的每一天,而且校园生活本来也不需要太担心什么。只是在多年后回忆起来才发现,对于宅们来说,那几年真的是天堂一般的日子。
我觉得,此刻也不必再提什么 08 年汶川地震时,日本救援队和捐款的陈年旧事。
只需要知道一个简单的事实:这是一起由恶意纵火引发的,死伤 70 余人的严重袭击事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它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值得我们去哀悼和慰问。
而对于我自己,对于任何一个从京阿尼的动画片里收获温暖、感动、欢笑、泪水的人,我们更是延绵出无尽的思绪,这关乎我们自己的个人记忆。
在什么年龄,有适合什么年龄读的书,听的歌,看的动画。2015 年,不再喜欢《CLANNAD》的我,对京都动画另一部作品,搞怪离奇的《日常》大加赞赏。
因为当时我已经认清了自己不会是世界,或者微信朋友圈的主角的现实。作为一个配角,我觉得《日常》是一部对配角的赞美诗。
《日常》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所度过的平凡的每一天,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的记忆逐渐模糊和尘封,乃至被主流否定。我们和下一代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代沟,也不知如何沟通与和解。我们眼睁睁看着巴黎圣母院,和"动画业界的巴黎圣母院"相继毁于大火,惊叹于它们原来那么容易,就可以被毁掉。
平常过着的每一天,我们躲过了多少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疾病的威胁;我们或者仍在原本熟悉的工作岗位上,或者虽被炒了鱿鱼,但还有后路,或者也没有后路了,但总归这一天还是活了下来的。
每个人,只要他平安度过了这一天,不都是经历了无数奇迹才达成的吗?
京阿尼灾难的一天,是属于它的奇迹消失的一天。且让我迷信一回,重新翻开《CLANNAD》,再读一次让人死而复生的传奇故事,从中祈祷在现实中也真的有差不多的奇迹发生,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281122/answer/6560136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