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一辆德国豪华汽车背后的关键中国供应商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一辆德国豪华汽车背后的关键中国供应商们

华晨宝马深知,只有尽快打造出满足宝马要求并为自己所用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并形成高度配合自身产能需求的体系才是立足中国市场的根基。

记者 | 李文博

编辑 | 王毅鹏

2003年10月,刚刚成立不到五个月的华晨宝马向中国市场推出了第一款豪华运动轿车——BMW 325i。一个月后,豪华商务轿车BMW 530i开启了它的中国旅程。

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彼时宝马所谓的“本土化生产” 绝大部分是依靠CKD(Completely Knock Down)——即“全散件组装”这一形式进行的。年轻而稚嫩的华晨宝马更多地扮演着生产线最末端“组装生产工人”的角色。

稍有工业制造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全散件组装”就意味着汽车制造商与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的高度绝缘,同时也代表着本地产能要受到海外零部件企业的掣肘。

对汽车制造这样一个全链条高度依赖供应商保障能力的产业来说,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外零部件企业并不是一个明智而稳妥的选择。

华晨宝马深知,只有尽快打造出满足宝马品牌严苛质量要求,为自己所用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并形成高度配合自身产能需求的体系才是立足中国市场的根基——一方面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为深度本土化做准备。

华晨宝马很快就让设想落地成为现实。

23个月后,第五代BMW 3系就以当时极快的速度开启了它在华晨宝马沈阳大东工厂在地化生产的序章。2006年11月——BMW 530i入华的第三年,第一代国产BMW 5系长轴距版缓缓驶出大东工厂的大门,宝马的中高端产品线第一次引入了中国制造。

截止2018年,华晨宝马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数量达到378家,本土生产的车辆总和超过200万台。工厂数量从创立之初唯一的大东工厂,发展到现今的铁西和大东两座整车工厂、一家动力总成工厂和一家发动机工厂共同组成的综合生产中心。

在华晨宝马的中国成长履历中,属于供应商的故事格外浓墨重彩。能为华晨宝马长期稳定地生产零件,就意味着这家供应商足够资格进入世界上任何一家汽车公司的供应体系。

因为华晨宝马对零部件质量超越常理的要求众所周知。华晨宝马“只和世界上最好的供应商合作”,并且只接受“零缺陷”标准下打造出的零件。

对华晨宝马来说,“零缺陷”是生产汽车全过程中从不妥协与让步的第一准则,是从第一台国产车型下线时,就已经形成的、不可磨灭的“肌肉记忆”。对数量繁多的供应商来说,向华晨宝马供给“零缺陷”的零部件,更像是一场与自身的角力和涅槃之前必经的苦修。

100岁首钢“受虐”宝马

尽管将于今年迎来自己的100岁生日,但创立于1919年的首钢集团却在为华晨宝马生产汽车板的过程中,频频“受虐”。

要知道,作为中国五大钢厂里唯一一家无外资背景的企业,“首钢”本身就是“传奇”:1979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1987年率先引进国外二手设备建成现代化炼钢厂、1992年成为第一家收购海外矿产秘鲁铁矿的钢厂……

但华晨宝马并没有因为首钢的“传奇”历史地位而对其制造的产品照单全收。在2011年的初步接洽后,双方耗时2年完成生产线和产品的认证。直到2014年,首钢才正式开始为华晨宝马供货。

接下来的故事似乎应该落入“老牌国企焕发青春,勤勉努力再攀高峰”的俗套走向,但事实却恰好相反。

此前从未与豪华汽车制造商有过合作导致的经验缺失,加之2009年才刚刚起步投入生产汽车板,首钢的初期供货在华晨宝马铁面无私的质量标准下,暴露了如油膜分布不均等一系列问题。

此时的华晨宝马与首钢,并不是简单的“客户-供应商”上下游关系,而是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并肩战友。

为了尽快解决瑕疵,实现批量稳定供货,华晨宝马为首钢提供了从意识提升,产线改造到设备完善的全方位支持。

比如多次指派专家团队,前往首钢组织培训宣讲,让“零缺陷”理念深入每一位首钢人心中。首钢也多次组织工人及质检人员前往华晨宝马沈阳工厂学习调研,了解每一项要求背后的原因。一直坚持到今天的“每月质量碰头会”就是双方通力合作的结果。

在硬件方面,华晨宝马为首钢提出了合理有效的优化建议。例如,为了更好地筛查钢材表面油膜均匀性,华晨宝马从设备选型、标定方式、维护标准各个方面为首钢出谋划策,最终于2016年,协助首钢一起将油膜仪成功投入使用。

同年,首钢出产的汽车板终于完全满足了华晨宝马的质量要求,实现批量稳定供货。去年,首钢材料获得了宝马德国雷根斯堡工厂的产品质量认证,让这家全程见证中国冶金业发展的百年钢厂,第一次有了在国际汽车零部件舞台上登台表演的机会。

福耀“破解”神秘被删邮件

如果说华晨宝马与首钢一同潜心打磨出了一块高质量汽车板的过程充满着老牌国企踏出“舒适区”式背水一战的英雄主义色彩,那么从少量门边窗订单扩展成为宝马汽车官方玻璃供应商的福耀玻璃,则是中国供应商的一次逆袭。

2014年是福耀与宝马合作的第四个年头,但“福耀玻璃”却受限于设备和技术,未能成为宝马供应商舰队中备受瞩目的“领航员”,少量进口车型门边窗是福耀的主业。

很明显,这不是福耀的能力。曹德旺在等待,福耀也在等待。

很快,来自华晨宝马2万套前后风挡玻璃的意向订单出现在了各家供应商采购总负责人的未读邮件列表中。可惜的是,大部分供应商在权衡供货量、时间要求和宝马高标准后,删除了这封邮件。

正是这份当时“无人敢接”的订单,成就了福耀在宝马玻璃供应商体系中的“扶摇直上”,这是民营企业福耀一次堪称经典,但过程惊心动魄的“绝地反击战”。

由于当时福耀在沈阳的工厂刚起步,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检测能力均面临巨大挑战。与初期指导首钢的经历类似,华晨宝马很快组建支持团队,与工人一起研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积极与工厂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段时间,华晨宝马支持团队与福耀沈阳工厂团队一起工作到凌晨是家常便饭,而深夜保持电话邮件的及时回复也是不成文的惯例。那时的华晨宝马与福耀沈阳从不知道“996”的含义,因为在他们的字典里,“007”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双方协作下,福耀集团沈阳工厂的产品合格率在短短几个月内大幅提升,沈阳工厂一跃成为福耀集团内部的标杆工厂。与华晨宝马宝贵的共建经历反哺集团其他工厂,将集团的产品质量提升到了全新水平。

直至今日,福耀集团出口到宝马英国牛津工厂的玻璃成品长期保持着0 PPM (每百万件故障率)的品质,“福耀出品”的口碑从未掉线。

在福耀人看来,0 PPM故障率不过生产方面的小小成就,如何在汽车玻璃研发上有所精进才是永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15年是“福耀研发”的突破元年。

这一年,福耀集团获得了华晨宝马全新BMW X3配套整车玻璃的订单。相比订单,更令福耀人惊喜的是,福耀沈阳在宝马的帮助下,研发出了“带有HUD抬头显示配置的前风挡玻璃”。

为了攻破技术壁垒,福耀在德国的研发团队与宝马一起,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多轮样件整车测试以及功能技术调试,终于在2016年底将这一技术研制成功,展现了福耀从中国“质”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进步。

这一次的“HUD突袭战”,华晨宝马是福耀玻璃的最信任,也最放心的战友。

新晨发动机对中国制造偏见说“不”

2018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获得了宝马全球质量示范制造单位——慕尼黑发动机工厂的曲轴订单。

这本是值得中国制造业庆贺的喜事,但成功获得2019年度华晨宝马质量卓越奖的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却并没有表露出太过惊喜的神情,因为0 PPM (每百万件故障率)的“零缺陷”才是新晨动力全倾全力,暗暗竞逐的目标。

它们成功了。

这家创立于1950年的小枪炮修造厂,以0 PPM的曲轴部件供应震撼了欧罗巴大陆。无数曾经对中国制造业嗤之以鼻的欧洲企业到处探寻着新晨动力的来头,他们不敢,也不愿相信,“Made in China”竟然可以让宝马全盘皆受,竟然可以零故障,零返修,零缺陷。

“新”晨奇迹在2012年12月12日写下开头。

在那个颇具里程碑式意味的下午,于1998年3月建立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企业——新晨动力与宝马集团在慕尼黑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中国制造与德国品质的深度合作。

授权新晨动力生产宝马发动机,是宝马历史上首次在体系外企业生产宝马发动机,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企业第一次与豪华汽车品牌深层次合作。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历时18个月,绵阳、慕尼黑、沈阳与宜宾都是“新”晨奇迹的见证者。

N20发动机稳定生产进入正轨后,新晨动力在2015年和华晨宝马签署了曲轴生产线收购协议,成为华晨宝马首家曲轴供应商。

生产之初,新晨动力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华晨宝马采取了“一人进,一人出”帮扶培训:每一个岗位的每一位新晨动力员工都会在华晨宝马相关人员一对一的帮助下,完成六个月的培训,在确认其能完全独立进行生产操作后,华晨宝马的支持人员才会撤退。

近2年的时间里,华晨宝马的生产团队每两周会到新晨动力召开一次曲轴生产管理指导委员会,监控曲轴生产现场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即着手解决。时至今日,华晨宝马相关部门依旧每天“操心”着新晨动力的生产情况。

从2012年签署协议到2019年获得华晨宝马质量卓越奖 ,新晨动力用了84个月,华晨宝马也倾囊相授了2,500多天。

除了首钢、福耀玻璃和新晨动力外,近年来在华晨宝马扶持下蜕变为国际一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企业不胜枚举,宁德时代和名华模塑便是最耳熟能详的两大典型。

在谈及对供应商的塑造与遴选时,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告诉界面汽车,华晨宝马始终坚持寻找与公司秉承相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以创造双赢的局面。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

他认为供应商的开放程度、责任感十分重要。华晨宝马非常乐于为中国本土供应商伙伴提供帮助,使他们达到世界级水平,从而投入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去。

“我可以自信地说,在沈阳工厂生产的车型产品,质量上丝毫不逊于慕尼黑等其他工厂产品的品质。”身为BMW品牌质量血脉的“守护者” 的魏岚德信心十足。

华晨宝马车型达成“质量卓越”的建设成果绝非一日之功。在这一过程中,华晨宝马一方面展现着对供应商质量要求苛刻到绝无妥协退路时的严谨认真,同时又会化身与生产线旁碰头会上谆谆善诱的良师益友。

对每一家中国本土汽车供应商来说,有华晨宝马这样的伙伴是幸运的,因为只有来自世界一流豪华汽车品牌的高端制造意识,才能真正引领中国“质”造走向世界舞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一辆德国豪华汽车背后的关键中国供应商们

华晨宝马深知,只有尽快打造出满足宝马要求并为自己所用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并形成高度配合自身产能需求的体系才是立足中国市场的根基。

记者 | 李文博

编辑 | 王毅鹏

2003年10月,刚刚成立不到五个月的华晨宝马向中国市场推出了第一款豪华运动轿车——BMW 325i。一个月后,豪华商务轿车BMW 530i开启了它的中国旅程。

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彼时宝马所谓的“本土化生产” 绝大部分是依靠CKD(Completely Knock Down)——即“全散件组装”这一形式进行的。年轻而稚嫩的华晨宝马更多地扮演着生产线最末端“组装生产工人”的角色。

稍有工业制造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全散件组装”就意味着汽车制造商与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的高度绝缘,同时也代表着本地产能要受到海外零部件企业的掣肘。

对汽车制造这样一个全链条高度依赖供应商保障能力的产业来说,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外零部件企业并不是一个明智而稳妥的选择。

华晨宝马深知,只有尽快打造出满足宝马品牌严苛质量要求,为自己所用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并形成高度配合自身产能需求的体系才是立足中国市场的根基——一方面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为深度本土化做准备。

华晨宝马很快就让设想落地成为现实。

23个月后,第五代BMW 3系就以当时极快的速度开启了它在华晨宝马沈阳大东工厂在地化生产的序章。2006年11月——BMW 530i入华的第三年,第一代国产BMW 5系长轴距版缓缓驶出大东工厂的大门,宝马的中高端产品线第一次引入了中国制造。

截止2018年,华晨宝马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数量达到378家,本土生产的车辆总和超过200万台。工厂数量从创立之初唯一的大东工厂,发展到现今的铁西和大东两座整车工厂、一家动力总成工厂和一家发动机工厂共同组成的综合生产中心。

在华晨宝马的中国成长履历中,属于供应商的故事格外浓墨重彩。能为华晨宝马长期稳定地生产零件,就意味着这家供应商足够资格进入世界上任何一家汽车公司的供应体系。

因为华晨宝马对零部件质量超越常理的要求众所周知。华晨宝马“只和世界上最好的供应商合作”,并且只接受“零缺陷”标准下打造出的零件。

对华晨宝马来说,“零缺陷”是生产汽车全过程中从不妥协与让步的第一准则,是从第一台国产车型下线时,就已经形成的、不可磨灭的“肌肉记忆”。对数量繁多的供应商来说,向华晨宝马供给“零缺陷”的零部件,更像是一场与自身的角力和涅槃之前必经的苦修。

100岁首钢“受虐”宝马

尽管将于今年迎来自己的100岁生日,但创立于1919年的首钢集团却在为华晨宝马生产汽车板的过程中,频频“受虐”。

要知道,作为中国五大钢厂里唯一一家无外资背景的企业,“首钢”本身就是“传奇”:1979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1987年率先引进国外二手设备建成现代化炼钢厂、1992年成为第一家收购海外矿产秘鲁铁矿的钢厂……

但华晨宝马并没有因为首钢的“传奇”历史地位而对其制造的产品照单全收。在2011年的初步接洽后,双方耗时2年完成生产线和产品的认证。直到2014年,首钢才正式开始为华晨宝马供货。

接下来的故事似乎应该落入“老牌国企焕发青春,勤勉努力再攀高峰”的俗套走向,但事实却恰好相反。

此前从未与豪华汽车制造商有过合作导致的经验缺失,加之2009年才刚刚起步投入生产汽车板,首钢的初期供货在华晨宝马铁面无私的质量标准下,暴露了如油膜分布不均等一系列问题。

此时的华晨宝马与首钢,并不是简单的“客户-供应商”上下游关系,而是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并肩战友。

为了尽快解决瑕疵,实现批量稳定供货,华晨宝马为首钢提供了从意识提升,产线改造到设备完善的全方位支持。

比如多次指派专家团队,前往首钢组织培训宣讲,让“零缺陷”理念深入每一位首钢人心中。首钢也多次组织工人及质检人员前往华晨宝马沈阳工厂学习调研,了解每一项要求背后的原因。一直坚持到今天的“每月质量碰头会”就是双方通力合作的结果。

在硬件方面,华晨宝马为首钢提出了合理有效的优化建议。例如,为了更好地筛查钢材表面油膜均匀性,华晨宝马从设备选型、标定方式、维护标准各个方面为首钢出谋划策,最终于2016年,协助首钢一起将油膜仪成功投入使用。

同年,首钢出产的汽车板终于完全满足了华晨宝马的质量要求,实现批量稳定供货。去年,首钢材料获得了宝马德国雷根斯堡工厂的产品质量认证,让这家全程见证中国冶金业发展的百年钢厂,第一次有了在国际汽车零部件舞台上登台表演的机会。

福耀“破解”神秘被删邮件

如果说华晨宝马与首钢一同潜心打磨出了一块高质量汽车板的过程充满着老牌国企踏出“舒适区”式背水一战的英雄主义色彩,那么从少量门边窗订单扩展成为宝马汽车官方玻璃供应商的福耀玻璃,则是中国供应商的一次逆袭。

2014年是福耀与宝马合作的第四个年头,但“福耀玻璃”却受限于设备和技术,未能成为宝马供应商舰队中备受瞩目的“领航员”,少量进口车型门边窗是福耀的主业。

很明显,这不是福耀的能力。曹德旺在等待,福耀也在等待。

很快,来自华晨宝马2万套前后风挡玻璃的意向订单出现在了各家供应商采购总负责人的未读邮件列表中。可惜的是,大部分供应商在权衡供货量、时间要求和宝马高标准后,删除了这封邮件。

正是这份当时“无人敢接”的订单,成就了福耀在宝马玻璃供应商体系中的“扶摇直上”,这是民营企业福耀一次堪称经典,但过程惊心动魄的“绝地反击战”。

由于当时福耀在沈阳的工厂刚起步,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检测能力均面临巨大挑战。与初期指导首钢的经历类似,华晨宝马很快组建支持团队,与工人一起研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积极与工厂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段时间,华晨宝马支持团队与福耀沈阳工厂团队一起工作到凌晨是家常便饭,而深夜保持电话邮件的及时回复也是不成文的惯例。那时的华晨宝马与福耀沈阳从不知道“996”的含义,因为在他们的字典里,“007”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双方协作下,福耀集团沈阳工厂的产品合格率在短短几个月内大幅提升,沈阳工厂一跃成为福耀集团内部的标杆工厂。与华晨宝马宝贵的共建经历反哺集团其他工厂,将集团的产品质量提升到了全新水平。

直至今日,福耀集团出口到宝马英国牛津工厂的玻璃成品长期保持着0 PPM (每百万件故障率)的品质,“福耀出品”的口碑从未掉线。

在福耀人看来,0 PPM故障率不过生产方面的小小成就,如何在汽车玻璃研发上有所精进才是永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15年是“福耀研发”的突破元年。

这一年,福耀集团获得了华晨宝马全新BMW X3配套整车玻璃的订单。相比订单,更令福耀人惊喜的是,福耀沈阳在宝马的帮助下,研发出了“带有HUD抬头显示配置的前风挡玻璃”。

为了攻破技术壁垒,福耀在德国的研发团队与宝马一起,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多轮样件整车测试以及功能技术调试,终于在2016年底将这一技术研制成功,展现了福耀从中国“质”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进步。

这一次的“HUD突袭战”,华晨宝马是福耀玻璃的最信任,也最放心的战友。

新晨发动机对中国制造偏见说“不”

2018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获得了宝马全球质量示范制造单位——慕尼黑发动机工厂的曲轴订单。

这本是值得中国制造业庆贺的喜事,但成功获得2019年度华晨宝马质量卓越奖的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却并没有表露出太过惊喜的神情,因为0 PPM (每百万件故障率)的“零缺陷”才是新晨动力全倾全力,暗暗竞逐的目标。

它们成功了。

这家创立于1950年的小枪炮修造厂,以0 PPM的曲轴部件供应震撼了欧罗巴大陆。无数曾经对中国制造业嗤之以鼻的欧洲企业到处探寻着新晨动力的来头,他们不敢,也不愿相信,“Made in China”竟然可以让宝马全盘皆受,竟然可以零故障,零返修,零缺陷。

“新”晨奇迹在2012年12月12日写下开头。

在那个颇具里程碑式意味的下午,于1998年3月建立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企业——新晨动力与宝马集团在慕尼黑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中国制造与德国品质的深度合作。

授权新晨动力生产宝马发动机,是宝马历史上首次在体系外企业生产宝马发动机,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企业第一次与豪华汽车品牌深层次合作。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历时18个月,绵阳、慕尼黑、沈阳与宜宾都是“新”晨奇迹的见证者。

N20发动机稳定生产进入正轨后,新晨动力在2015年和华晨宝马签署了曲轴生产线收购协议,成为华晨宝马首家曲轴供应商。

生产之初,新晨动力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华晨宝马采取了“一人进,一人出”帮扶培训:每一个岗位的每一位新晨动力员工都会在华晨宝马相关人员一对一的帮助下,完成六个月的培训,在确认其能完全独立进行生产操作后,华晨宝马的支持人员才会撤退。

近2年的时间里,华晨宝马的生产团队每两周会到新晨动力召开一次曲轴生产管理指导委员会,监控曲轴生产现场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即着手解决。时至今日,华晨宝马相关部门依旧每天“操心”着新晨动力的生产情况。

从2012年签署协议到2019年获得华晨宝马质量卓越奖 ,新晨动力用了84个月,华晨宝马也倾囊相授了2,500多天。

除了首钢、福耀玻璃和新晨动力外,近年来在华晨宝马扶持下蜕变为国际一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企业不胜枚举,宁德时代和名华模塑便是最耳熟能详的两大典型。

在谈及对供应商的塑造与遴选时,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告诉界面汽车,华晨宝马始终坚持寻找与公司秉承相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以创造双赢的局面。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

他认为供应商的开放程度、责任感十分重要。华晨宝马非常乐于为中国本土供应商伙伴提供帮助,使他们达到世界级水平,从而投入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去。

“我可以自信地说,在沈阳工厂生产的车型产品,质量上丝毫不逊于慕尼黑等其他工厂产品的品质。”身为BMW品牌质量血脉的“守护者” 的魏岚德信心十足。

华晨宝马车型达成“质量卓越”的建设成果绝非一日之功。在这一过程中,华晨宝马一方面展现着对供应商质量要求苛刻到绝无妥协退路时的严谨认真,同时又会化身与生产线旁碰头会上谆谆善诱的良师益友。

对每一家中国本土汽车供应商来说,有华晨宝马这样的伙伴是幸运的,因为只有来自世界一流豪华汽车品牌的高端制造意识,才能真正引领中国“质”造走向世界舞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