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服装和月球之间的故事,从50年前的人类登月开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服装和月球之间的故事,从50年前的人类登月开始

多亏了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才使月球漫步成为可能。

图片来源:Flickr

记者|加琳玮

距离人类首次成功登月已经50年了。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并说出了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事实上,这也是纺织和服装业的巨大一步。

大部分人不知道,如果没有纺织品的创新,就不会有登月的重要装备——太空服。

业内常把一家名为International Latex Corp(国际乳胶公司)的机构视作美国宇航局的太空服供应商。其实,ILC为了突破制作太空服的技术,召集了数百家纺织公司和众多创新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是美国公司Playtex。当时Playtex擅长于手工缝制无纺涤纶、尼龙经编织物等纺织品。如今,Playtex已是美国知名的婴儿用品品牌,卫生棉条也很有名。

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太空历史部策展人Cathleen Lewis对《女装日报》解释称,制作太空服时,Playtex的女裁缝负责把橡胶一类的软物与扣子一类的硬物缝合在一起。ILC的金属部门负责制作服装零件的支架,以及能承受高气压的头盔。

1965年,它们的创新技术获得了美国航空局的认可,后者与ILC签订了太空服生产合同。

制作太空服的技术和面料几乎都是前所未有的。

制作太空服就像是高级定制,每位宇航员的服装都必须量身定制和手工缝制。阿波罗11号上的三位宇航员,每人都需要三套套装。缝制太空服需要一项名为织物成型的重要技术,能帮助接缝处更加灵活,适合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长时间行走。而现在这一技术已经升级,由缝纫和粘合材料结合而成。

为了让太空服更耐热,美国玻璃纤维公司Owens-Corning和创新材料公司杜邦合作研发了“Beta布”。这一特殊布料以防火石英材质为主,会覆盖整件太空服。现在已经有了更多样的材质来代替Beta布。

除了这些硬核技术,还有让人们记忆最深刻的“太空服白”。把太空服做成白色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白色能最大程度地反射太空中的热量。

正式多亏了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才使月球漫步成为可能。而这些创新也在登月之后,深深地影响着服装业和其他产业的技术发展。

例如美国宇航局后来推出了能减少皮肤摩擦阻力24%的太空泳衣;曾参与太空服制作的航天工程师们为运动集团Avia制作了一款运动鞋,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减震和稳定性;而杜邦公司把最早用来做太空服涂层的Teflon,运用在了加热涂层锅材质上。

在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上,杨利伟说登上太空时穿过的太空服大约造价为几百万。

最重要的是,太空服的诞生催生了时尚界的新领域——未来主义服饰。

1960年代,未来主义风潮随着人类首次登月流行了起来,时尚界出现了一批以“太空”为灵感的先锋设计。电影业的科幻视觉审美也在那时达到了巅峰,里面的服装设计几乎还原了人们对于星际作业、外星人的一切幻想。

安德烈·库雷热(André Courrèges)、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和帕科·拉巴纳 (Paco Rabanne)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们当时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夸张的款式,以及特殊材质的运用上。

例如安德烈·库雷热在1964年创造出了具有太空感的女性形象——服装廓形是复刻建筑一般的正方形、梯形和三角形,裙子短于膝盖,从头到脚几乎全部使用银色和白色,脚蹬平底“Go-go”长靴,戴上夸张的护目镜和系带钟形帽,再配上一副白色长手套和短发,便是个“月球女孩”了。

皮尔·卡丹则巧妙地运用起了几何图案,流畅地剪裁出极简风格。从宇航员服饰中抽取灵感而来的头盔式帽子也是标志性设计之一。

未来主义服饰不光样式新颖,面料方面也出乎意料地出现了塑料、金属、乙烯基,甚至激光唱片和纸等非传统制衣材料。帕科·拉巴纳1966年推出的首个系列就是由塑料、金属等材质制成,制作时还得用上胶带、钳子和电线。

进入21世纪后,时尚未来主义和科技捆绑得更紧了。但与1960年代不同的是,设计师们不再仅借助概念来激发人们对于太空的代入感,更多是真切地把3D打印、全息影像、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技术用在了服装和T台上。

直到2016年,主题为“科技时代的时尚”的Met Gala把这个探索议题带去了新的舆论巅峰,标志着以科技为代表的未来主义对于时尚的重要意义已得到业界普遍认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服装和月球之间的故事,从50年前的人类登月开始

多亏了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才使月球漫步成为可能。

图片来源:Flickr

记者|加琳玮

距离人类首次成功登月已经50年了。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并说出了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事实上,这也是纺织和服装业的巨大一步。

大部分人不知道,如果没有纺织品的创新,就不会有登月的重要装备——太空服。

业内常把一家名为International Latex Corp(国际乳胶公司)的机构视作美国宇航局的太空服供应商。其实,ILC为了突破制作太空服的技术,召集了数百家纺织公司和众多创新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是美国公司Playtex。当时Playtex擅长于手工缝制无纺涤纶、尼龙经编织物等纺织品。如今,Playtex已是美国知名的婴儿用品品牌,卫生棉条也很有名。

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太空历史部策展人Cathleen Lewis对《女装日报》解释称,制作太空服时,Playtex的女裁缝负责把橡胶一类的软物与扣子一类的硬物缝合在一起。ILC的金属部门负责制作服装零件的支架,以及能承受高气压的头盔。

1965年,它们的创新技术获得了美国航空局的认可,后者与ILC签订了太空服生产合同。

制作太空服的技术和面料几乎都是前所未有的。

制作太空服就像是高级定制,每位宇航员的服装都必须量身定制和手工缝制。阿波罗11号上的三位宇航员,每人都需要三套套装。缝制太空服需要一项名为织物成型的重要技术,能帮助接缝处更加灵活,适合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长时间行走。而现在这一技术已经升级,由缝纫和粘合材料结合而成。

为了让太空服更耐热,美国玻璃纤维公司Owens-Corning和创新材料公司杜邦合作研发了“Beta布”。这一特殊布料以防火石英材质为主,会覆盖整件太空服。现在已经有了更多样的材质来代替Beta布。

除了这些硬核技术,还有让人们记忆最深刻的“太空服白”。把太空服做成白色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白色能最大程度地反射太空中的热量。

正式多亏了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才使月球漫步成为可能。而这些创新也在登月之后,深深地影响着服装业和其他产业的技术发展。

例如美国宇航局后来推出了能减少皮肤摩擦阻力24%的太空泳衣;曾参与太空服制作的航天工程师们为运动集团Avia制作了一款运动鞋,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减震和稳定性;而杜邦公司把最早用来做太空服涂层的Teflon,运用在了加热涂层锅材质上。

在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上,杨利伟说登上太空时穿过的太空服大约造价为几百万。

最重要的是,太空服的诞生催生了时尚界的新领域——未来主义服饰。

1960年代,未来主义风潮随着人类首次登月流行了起来,时尚界出现了一批以“太空”为灵感的先锋设计。电影业的科幻视觉审美也在那时达到了巅峰,里面的服装设计几乎还原了人们对于星际作业、外星人的一切幻想。

安德烈·库雷热(André Courrèges)、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和帕科·拉巴纳 (Paco Rabanne)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们当时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夸张的款式,以及特殊材质的运用上。

例如安德烈·库雷热在1964年创造出了具有太空感的女性形象——服装廓形是复刻建筑一般的正方形、梯形和三角形,裙子短于膝盖,从头到脚几乎全部使用银色和白色,脚蹬平底“Go-go”长靴,戴上夸张的护目镜和系带钟形帽,再配上一副白色长手套和短发,便是个“月球女孩”了。

皮尔·卡丹则巧妙地运用起了几何图案,流畅地剪裁出极简风格。从宇航员服饰中抽取灵感而来的头盔式帽子也是标志性设计之一。

未来主义服饰不光样式新颖,面料方面也出乎意料地出现了塑料、金属、乙烯基,甚至激光唱片和纸等非传统制衣材料。帕科·拉巴纳1966年推出的首个系列就是由塑料、金属等材质制成,制作时还得用上胶带、钳子和电线。

进入21世纪后,时尚未来主义和科技捆绑得更紧了。但与1960年代不同的是,设计师们不再仅借助概念来激发人们对于太空的代入感,更多是真切地把3D打印、全息影像、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技术用在了服装和T台上。

直到2016年,主题为“科技时代的时尚”的Met Gala把这个探索议题带去了新的舆论巅峰,标志着以科技为代表的未来主义对于时尚的重要意义已得到业界普遍认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