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谢飞:爱电影的人只是一部分,纳税人的钱应该给所有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谢飞:爱电影的人只是一部分,纳税人的钱应该给所有人

“不要说青年导演没才华,或是中国在倒退,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有才华。”

图源:FIRST青年电影展官微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在FIRST电影节上见到导演谢飞了。2014年,他出任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主席。后来他又有了一层新身份——FIRST青年电影展的名誉主席。已经77岁的他,仍然和青年电影人站在一起,在西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大谈电影节和艺术电影的未来之路,并且始终会说、敢说。

中国的第四代导演发轫于1978至1979年,成长于中国的变革时代,谢飞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那段时期的电影虽然中规中矩、美学风格传统,但具有很强的启蒙价值和社会意义。谢飞的代表作《本命年》曾获得第40届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香魂女》曾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后者是其执导的第五部长片,也是中国继《红高粱》之后第二次捧起金熊奖杯。

谢飞(右一),图源:FIRST青年电影展官微

由于其出色的作品、国际知名度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谢飞曾多次受邀参与国际影展的评审工作,如2001年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审团成员,2010年担任亚洲电影大奖评审团成员,出任第1届沙姆沙伊赫亚洲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等。在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他分享了对国内外电影节展的定位认知,并展望了青年影人和中国影视行业的未来。

“电影节不应该花纳税人的钱”

在采访开头,谢飞抛出了一个观点:“电影节应该是民办为主,政府支持、社会支持,因为它不应该花很多纳税人的钱。爱电影的人只是一部分,纳税人的钱应该给所有的人。”

他以自己参与举办的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为例,认为政府不应该在电影节上投入过多的资金,而应当交由爱电影的人出资举办。他提到,澳大利亚每年只有一百万的文化经费,这些费用要分给绘画、文学、音乐的活动,真正能分到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上的只有几千元。

图源:FIRST青年电影展官微

在他看来,电影节的作用在于扶持商业价值不高、有才华的多种族电影。它与主流商业市场起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不矛盾的作用。谢飞对未来的FIRST青年电影展提出了希冀,希望他们集中精力在长片上,并做好向网络进军的准备。

“网络将来会取代影院放映,(影院)不会消失但是会是第二位……死活不要总盯着院线。”谢飞把电影的媒介选择比喻为一个“综合题”,如果定档需要花费大量的发行费用,还不如直接卖给爱优腾这样的流媒体平台。因为有时候定档需要的成本,可能比青年导演拍片的费用还要高出好几倍。

他给青年导演指出了“主动放映”的路子。“有的片子不是商品,不可能去公演,甚至连审查工作都不用去做,这样的片子可以去学校放映。”FIRST青年电影展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非电影节期间,官方会以巡展的方式将影片带往全国各地的观众。自2012年以来,FIRST主动放映每年进入20多个城市站点,100余所高校,为超过3万余人提供在电影节与院线之外的观看机会。

“一百万的电影,和一亿拍的电影没有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个专注发掘、推广青年电影人及其作品的电影展,FIRST青年电影展尤其关注青年人的发展。在采访过程中,谢飞也提到了青年导演常有的困境——缺钱。

他分享到,在数字化时代,电影拍摄的成本并不高。“一百万以下拍一个像样的电影是没问题的,跟一亿拍的电影没有本质的区别。你是一个青年人你干嘛要那么花钱,包括《路边野餐》都是贴了钱甚至贷了款拍出来的。”

即使电影中有大场面,所需的成本也不高。谢飞提起自己2017年在平遥国际电影节看到的《骑士》,一部聚焦美国西部印第安部落的影片。其中有不少描写西部牛仔和南达科他州的场面戏,但整体只有8万美金的预算。

《骑士》

在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谢飞也关注到一部小成本商业类型片——《平原上的夏洛克》。与其他参与主竞赛单元的影片相比,《平原上的夏洛克》还属于一部未完成项目,声音、配乐、剪辑都在调整之中。这类影片被归类于“产业放映”,产业放映的影片旨在寻求市场嘉宾的支持,包括寻求联合出品方,向对方售卖股权等,去年爱奇艺就买了6部产业放映的电影。在这种情形下,青年导演的拍片成本可以进一步下降。同时市场嘉宾也可以在项目早期介入,与青年导演共同创造文化和经济效益。

谢飞提醒各位青年导演:“得了大奖也不一定回本,既然是这样你的成本就得降低。”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片的获得者《郊区的鸟》已经定档8月3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此前它也在瑞士卢卡诺影展、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和澳门影展入围,但目前它仅回本一半。“你想动辄一千万有毛病……你非要进入商业体系,就一定要有商业价值,按现在判断文化片很难有回升。”

《郊区的鸟》

“艺术不用迎合市场,这是两种评价体系”

回忆起80年代的电影和电影受众,谢飞感慨道:“现在的6万块银幕,主要面对的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城市青年观众,这个群体是非常狭窄的。中国14亿人,有70%甚至80%是从来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这个跟我们80年代绝对不一样,那时我们全社会从老到小都要去看《芙蓉镇》、《周恩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评价体系。”

正因为当今影院的受众群体单一而狭小,谢飞建议青年影人不要单纯以票房决定片子的好坏。目前中国没有多元化的市场,没有老年社区院线、学生院线、青少年院线,票房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选择和态度。如果年轻人盲目迎合市场,一些有价值的导演和电影作品就会被扼杀。

讲到这里,谢飞提起了1948年费穆拍摄的《小城之春》。当时,主流的观众并不认可这部电影,评论家认为它“缺乏思想”、“空洞无聊”。然而在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诞辰时,香港电影金像奖将《小城之春》评为百年百大华语电影第一名。

《小城之春》

“所以我认为要形成各种市场,商业市场、文化市场、独立制片人的市场,同时有一个健康的运作、健康的评论,该批评就批评。”他提出,要让电影事业繁荣起来,就要允许领域内形成讨论、产生竞争,行业人士也要主动对影视行业的市场化做深入大胆的断臂精神的改革。

谢飞希望,未来中国影视行业能够进一步市场化、法制化,因为一个科学的市场体系是电影发展的关键。以邻为鉴,韩国电影正是在80年代经过汉江奇迹和民主化运动后才开始繁荣起来并走向世界。“现在光说要拍出一个走向世界的电影是不可能的,大家都被这个市场困住了。怎么拍呀?商业片拍不出来,艺术片也拍不出来,所以改革是唯一的要点,不改革就会倒退。不要说青年导演没才华,或是中国在倒退,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有才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谢飞:爱电影的人只是一部分,纳税人的钱应该给所有人

“不要说青年导演没才华,或是中国在倒退,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有才华。”

图源:FIRST青年电影展官微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在FIRST电影节上见到导演谢飞了。2014年,他出任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主席。后来他又有了一层新身份——FIRST青年电影展的名誉主席。已经77岁的他,仍然和青年电影人站在一起,在西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大谈电影节和艺术电影的未来之路,并且始终会说、敢说。

中国的第四代导演发轫于1978至1979年,成长于中国的变革时代,谢飞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那段时期的电影虽然中规中矩、美学风格传统,但具有很强的启蒙价值和社会意义。谢飞的代表作《本命年》曾获得第40届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香魂女》曾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后者是其执导的第五部长片,也是中国继《红高粱》之后第二次捧起金熊奖杯。

谢飞(右一),图源:FIRST青年电影展官微

由于其出色的作品、国际知名度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谢飞曾多次受邀参与国际影展的评审工作,如2001年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审团成员,2010年担任亚洲电影大奖评审团成员,出任第1届沙姆沙伊赫亚洲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等。在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他分享了对国内外电影节展的定位认知,并展望了青年影人和中国影视行业的未来。

“电影节不应该花纳税人的钱”

在采访开头,谢飞抛出了一个观点:“电影节应该是民办为主,政府支持、社会支持,因为它不应该花很多纳税人的钱。爱电影的人只是一部分,纳税人的钱应该给所有的人。”

他以自己参与举办的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为例,认为政府不应该在电影节上投入过多的资金,而应当交由爱电影的人出资举办。他提到,澳大利亚每年只有一百万的文化经费,这些费用要分给绘画、文学、音乐的活动,真正能分到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上的只有几千元。

图源:FIRST青年电影展官微

在他看来,电影节的作用在于扶持商业价值不高、有才华的多种族电影。它与主流商业市场起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不矛盾的作用。谢飞对未来的FIRST青年电影展提出了希冀,希望他们集中精力在长片上,并做好向网络进军的准备。

“网络将来会取代影院放映,(影院)不会消失但是会是第二位……死活不要总盯着院线。”谢飞把电影的媒介选择比喻为一个“综合题”,如果定档需要花费大量的发行费用,还不如直接卖给爱优腾这样的流媒体平台。因为有时候定档需要的成本,可能比青年导演拍片的费用还要高出好几倍。

他给青年导演指出了“主动放映”的路子。“有的片子不是商品,不可能去公演,甚至连审查工作都不用去做,这样的片子可以去学校放映。”FIRST青年电影展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非电影节期间,官方会以巡展的方式将影片带往全国各地的观众。自2012年以来,FIRST主动放映每年进入20多个城市站点,100余所高校,为超过3万余人提供在电影节与院线之外的观看机会。

“一百万的电影,和一亿拍的电影没有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个专注发掘、推广青年电影人及其作品的电影展,FIRST青年电影展尤其关注青年人的发展。在采访过程中,谢飞也提到了青年导演常有的困境——缺钱。

他分享到,在数字化时代,电影拍摄的成本并不高。“一百万以下拍一个像样的电影是没问题的,跟一亿拍的电影没有本质的区别。你是一个青年人你干嘛要那么花钱,包括《路边野餐》都是贴了钱甚至贷了款拍出来的。”

即使电影中有大场面,所需的成本也不高。谢飞提起自己2017年在平遥国际电影节看到的《骑士》,一部聚焦美国西部印第安部落的影片。其中有不少描写西部牛仔和南达科他州的场面戏,但整体只有8万美金的预算。

《骑士》

在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谢飞也关注到一部小成本商业类型片——《平原上的夏洛克》。与其他参与主竞赛单元的影片相比,《平原上的夏洛克》还属于一部未完成项目,声音、配乐、剪辑都在调整之中。这类影片被归类于“产业放映”,产业放映的影片旨在寻求市场嘉宾的支持,包括寻求联合出品方,向对方售卖股权等,去年爱奇艺就买了6部产业放映的电影。在这种情形下,青年导演的拍片成本可以进一步下降。同时市场嘉宾也可以在项目早期介入,与青年导演共同创造文化和经济效益。

谢飞提醒各位青年导演:“得了大奖也不一定回本,既然是这样你的成本就得降低。”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片的获得者《郊区的鸟》已经定档8月3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此前它也在瑞士卢卡诺影展、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和澳门影展入围,但目前它仅回本一半。“你想动辄一千万有毛病……你非要进入商业体系,就一定要有商业价值,按现在判断文化片很难有回升。”

《郊区的鸟》

“艺术不用迎合市场,这是两种评价体系”

回忆起80年代的电影和电影受众,谢飞感慨道:“现在的6万块银幕,主要面对的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城市青年观众,这个群体是非常狭窄的。中国14亿人,有70%甚至80%是从来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这个跟我们80年代绝对不一样,那时我们全社会从老到小都要去看《芙蓉镇》、《周恩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评价体系。”

正因为当今影院的受众群体单一而狭小,谢飞建议青年影人不要单纯以票房决定片子的好坏。目前中国没有多元化的市场,没有老年社区院线、学生院线、青少年院线,票房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选择和态度。如果年轻人盲目迎合市场,一些有价值的导演和电影作品就会被扼杀。

讲到这里,谢飞提起了1948年费穆拍摄的《小城之春》。当时,主流的观众并不认可这部电影,评论家认为它“缺乏思想”、“空洞无聊”。然而在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诞辰时,香港电影金像奖将《小城之春》评为百年百大华语电影第一名。

《小城之春》

“所以我认为要形成各种市场,商业市场、文化市场、独立制片人的市场,同时有一个健康的运作、健康的评论,该批评就批评。”他提出,要让电影事业繁荣起来,就要允许领域内形成讨论、产生竞争,行业人士也要主动对影视行业的市场化做深入大胆的断臂精神的改革。

谢飞希望,未来中国影视行业能够进一步市场化、法制化,因为一个科学的市场体系是电影发展的关键。以邻为鉴,韩国电影正是在80年代经过汉江奇迹和民主化运动后才开始繁荣起来并走向世界。“现在光说要拍出一个走向世界的电影是不可能的,大家都被这个市场困住了。怎么拍呀?商业片拍不出来,艺术片也拍不出来,所以改革是唯一的要点,不改革就会倒退。不要说青年导演没才华,或是中国在倒退,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有才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