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95个日夜,80后老广用记录唤起对湿地的敬畏之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95个日夜,80后老广用记录唤起对湿地的敬畏之心

彭颖斌导演用三年的时间,将广州边缘的湿地故事带到了广州人面前。

文|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刘桢 陈佩文

编辑|刘桢

广州的城市边缘,坐落着一片“地球之肾”——湿地。

在这片湿地王国里,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繁殖,是它们的目标。它们足智多谋,它们英勇善战,它们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让自己的种群得以延续。

在人类和自然界微妙的联系中,湿地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湿地的力量》海报截图

有那么一群记录者,耗费巨大时间与精力,或翻山越岭,或穿越森林,或身陷淤泥,或置身冰川,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为将那些遥远而又真实存在的环境现状,都装进自己的镜头当中。当这些记录直观地出现在银幕上,人们的心情无一不受到极大的震动。

彭颖斌导演用三年的时间,将广州边缘的湿地故事带到了广州人面前。

每一个镜头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喷涌而出的生命力量。

关于导演彭颖斌

导演彭颖斌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80后,在念小学的时候,就会把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生物记录下来,形成六年的自然日记。在拍摄《湿地的力量》之前,他已经筹划并拍摄了多部岭南文化纪录片。

他认为,梳理岭南文化时不应埋没人以外的生态系统,大自然也应当被记录在案。“如今人们可以从餐桌上了解到弹涂鱼,却不一定了解它们的觅食、求偶以及挖洞等行为。”《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通过观照自然诞生的古典文化,现代人学会了吟诵诗句,却往往不知道雎鸠为何物,关关又是何声。

展映活动现场

7月21日,《湿地的力量》在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进行的放映活动顺利开展。

放映活动现场

本场展映为首次导演拉片专场,导演彭颖斌莅临现场对《湿地的力量》第二集进行了深度拉片,为观众解读影片背后的故事和有阐释意义的段落。

彭颖斌导演拉片环节

映后,彭颖斌导演还与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与分享,解答观众对于影片的疑惑。

互动交流环节

活动结束后,我们与彭颖斌导演探讨了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未来以及彭颖斌导演对今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期待。

GZDOC:我看您之前一直拍摄的纪录片中,像《羊城华就》、《耕者》这种社会纪实类的纪录片比较多,很少有拍摄这种自然类的纪录片,那您为什么突然想着去拍这种自然类的纪录片呢?

彭颖斌导演:在岭南文化当中,很多元素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类纪录片是岭南纪录片很重要的部分。《湿地的力量》是一部关于岭南地区自然环境的纪录片,也是记录岭南文化的重要补充。

GZDOC:我们都知道,拍摄一部自然类纪录片不仅耗资巨大、费时费力,且还会面临许多困难,挑战性非常大。请问您和您的团队在拍摄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彭颖斌导演:我认为,制作一部纪录片,就是处理“有”跟“没有”的关系,尤其是自然类纪录片。很多时候是拍得到,事情就能继续下去,拍不到,就没有了。要先拍到了,才能谈论拍摄精彩与否,才能往下一步走。有些物种并不容易记录,一旦拍摄遇到情况中断,便很难继续下去。我们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会被卡住,有时候中断的时间不可预算,因为可能要先做了这一步的研究和整理,甚至要咨询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再制定好拍摄方法,有一些就没有办法实施。很多时候连替补方案也无法实施,所以拍摄自然类纪录片是冒险的。

GZDOC:众所周知,像BBC、Discovery这些国外的纪录片制作机构拍摄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内非常受欢迎。而我们也听说,您在拍摄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受BBC自然纪录片《Life-鱼类》的启发,那您觉得我国自然类的纪录片与国外自然类的纪录片相比,它们的差别在哪里?

彭颖斌导演:我相信自然类纪录片也好,其它类别纪录片也好。文化是多元的,我们并不会仅仅因某一部片子就被启发。制作每一部自然类纪录片的出发点都有可能不同。比如说,那边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可能我们这边也有,但并不一定就是他们传给了我们,或者我们传给了他们。

做片子也是这样,在创作《湿地的力量》时,我以岭南文化的角度出发去记录自然环境。BBC的情况跟我们有所不一样。而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难免与同行作比较和了解,产生各种思考。多了解别人拍的是怎样子的,另外就是我们怎样才能拍得尽善尽美。并不是我先看了这片子(《LIFE-鱼类》),之前我拍这个画面(跳跳鱼求偶)一直没有拍好,我就在想,为什么别人能拍好,我们拍不好,我觉得他能拍好,我也能拍好。产生差别的原因,往往不是设备的因素,而是纪录片人还要在当中花更多的功夫。可能关于研究的,关于调研的还要更多,更深。还有很多步骤需要考虑清楚。像潮汐运动,他们那里发生,我们这边也有发生。他们能拍到,我们也能拍到。有时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下决心的问题。

GZDOC:对于《湿地的力量》,有没有让您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

彭颖斌导演:每一部纪录片作品,背后必定蕴涵着纪录片人无数的遗憾。每当我回看自己作品,仍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就像桥梁设计师,当桥梁落成,他就开始设计下一座桥梁,即便不满意也不可能把它砸掉重来。我们要往下一部纪录片、下一个作品进发。所有这些遗憾,本来就是纪录片的特色,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GZDOC:您之后还会继续挑战自然类纪录片吗?

彭颖斌导演:如果条件成熟,比如在资金充裕、设备到位、原有团队到位的条件下,我期待《湿地的力量》第二季的推出,这也将成为我们团队的动力。

GZDOC:相对于国内其他类型的纪录片,自然类纪录片还存在很大的空缺。同时,与外国拍摄的自然类纪录片相比,中国自然类纪录片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您对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未来有什么展望?

彭颖斌导演:既然开始做这个事情,我们就想把它做好,深耕一个题材。随着国家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内的自然类纪录片团队越来越多,这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非常好的体现。在保护之前,我们作为记录者应该尽己所能做尽量多的记录和研究,这是我们纪录片人可以尝试去做的,并非仅仅一定要科学家才去做这个事情。我们甚至可以和科学家一起合作。

GZDOC:今年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12月举行,您担任了这么多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选片人,请问在今年您会有什么不同的期待呢?

彭颖斌导演:目前,纪录片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我曾在一些文章中看到了很实际的观点——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需要故事化处理。以民族志纪录片为例,这类纪录片虽没有经过明显故事化处理,但也采集了重要的信息,这些纪录片同样值得关注。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没有经故事化处理,并没有那么适应电影、电视剧等的观看习惯和逻辑,观众可轻松理解和享受的片段不多,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影响传播,然而这却是纪录片非常重要的部分。

实际上,目前在国内接触到的纪录片,只占据世界纪录片种类非常少的一部分。还有许多从事纪录片工作的人,还在挑战不同种类的纪录片。其中,有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值得我们关注,比如人类学、纪实类、戏剧类、哲学类等纪录片。最近几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出现越来越多种类的纪录片参评。

近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还出现了哲学类纪录片参评,创作团队历时多年创作,值得期待。部分国家的纪录片已经涉及到哲学领域,可能在国内暂时还没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在国内看到这种题材的纪录片。

彭颖斌导演与观众合影

摄像:小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95个日夜,80后老广用记录唤起对湿地的敬畏之心

彭颖斌导演用三年的时间,将广州边缘的湿地故事带到了广州人面前。

文|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刘桢 陈佩文

编辑|刘桢

广州的城市边缘,坐落着一片“地球之肾”——湿地。

在这片湿地王国里,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繁殖,是它们的目标。它们足智多谋,它们英勇善战,它们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让自己的种群得以延续。

在人类和自然界微妙的联系中,湿地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湿地的力量》海报截图

有那么一群记录者,耗费巨大时间与精力,或翻山越岭,或穿越森林,或身陷淤泥,或置身冰川,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为将那些遥远而又真实存在的环境现状,都装进自己的镜头当中。当这些记录直观地出现在银幕上,人们的心情无一不受到极大的震动。

彭颖斌导演用三年的时间,将广州边缘的湿地故事带到了广州人面前。

每一个镜头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喷涌而出的生命力量。

关于导演彭颖斌

导演彭颖斌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80后,在念小学的时候,就会把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生物记录下来,形成六年的自然日记。在拍摄《湿地的力量》之前,他已经筹划并拍摄了多部岭南文化纪录片。

他认为,梳理岭南文化时不应埋没人以外的生态系统,大自然也应当被记录在案。“如今人们可以从餐桌上了解到弹涂鱼,却不一定了解它们的觅食、求偶以及挖洞等行为。”《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通过观照自然诞生的古典文化,现代人学会了吟诵诗句,却往往不知道雎鸠为何物,关关又是何声。

展映活动现场

7月21日,《湿地的力量》在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进行的放映活动顺利开展。

放映活动现场

本场展映为首次导演拉片专场,导演彭颖斌莅临现场对《湿地的力量》第二集进行了深度拉片,为观众解读影片背后的故事和有阐释意义的段落。

彭颖斌导演拉片环节

映后,彭颖斌导演还与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与分享,解答观众对于影片的疑惑。

互动交流环节

活动结束后,我们与彭颖斌导演探讨了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未来以及彭颖斌导演对今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期待。

GZDOC:我看您之前一直拍摄的纪录片中,像《羊城华就》、《耕者》这种社会纪实类的纪录片比较多,很少有拍摄这种自然类的纪录片,那您为什么突然想着去拍这种自然类的纪录片呢?

彭颖斌导演:在岭南文化当中,很多元素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类纪录片是岭南纪录片很重要的部分。《湿地的力量》是一部关于岭南地区自然环境的纪录片,也是记录岭南文化的重要补充。

GZDOC:我们都知道,拍摄一部自然类纪录片不仅耗资巨大、费时费力,且还会面临许多困难,挑战性非常大。请问您和您的团队在拍摄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彭颖斌导演:我认为,制作一部纪录片,就是处理“有”跟“没有”的关系,尤其是自然类纪录片。很多时候是拍得到,事情就能继续下去,拍不到,就没有了。要先拍到了,才能谈论拍摄精彩与否,才能往下一步走。有些物种并不容易记录,一旦拍摄遇到情况中断,便很难继续下去。我们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会被卡住,有时候中断的时间不可预算,因为可能要先做了这一步的研究和整理,甚至要咨询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再制定好拍摄方法,有一些就没有办法实施。很多时候连替补方案也无法实施,所以拍摄自然类纪录片是冒险的。

GZDOC:众所周知,像BBC、Discovery这些国外的纪录片制作机构拍摄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内非常受欢迎。而我们也听说,您在拍摄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受BBC自然纪录片《Life-鱼类》的启发,那您觉得我国自然类的纪录片与国外自然类的纪录片相比,它们的差别在哪里?

彭颖斌导演:我相信自然类纪录片也好,其它类别纪录片也好。文化是多元的,我们并不会仅仅因某一部片子就被启发。制作每一部自然类纪录片的出发点都有可能不同。比如说,那边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可能我们这边也有,但并不一定就是他们传给了我们,或者我们传给了他们。

做片子也是这样,在创作《湿地的力量》时,我以岭南文化的角度出发去记录自然环境。BBC的情况跟我们有所不一样。而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难免与同行作比较和了解,产生各种思考。多了解别人拍的是怎样子的,另外就是我们怎样才能拍得尽善尽美。并不是我先看了这片子(《LIFE-鱼类》),之前我拍这个画面(跳跳鱼求偶)一直没有拍好,我就在想,为什么别人能拍好,我们拍不好,我觉得他能拍好,我也能拍好。产生差别的原因,往往不是设备的因素,而是纪录片人还要在当中花更多的功夫。可能关于研究的,关于调研的还要更多,更深。还有很多步骤需要考虑清楚。像潮汐运动,他们那里发生,我们这边也有发生。他们能拍到,我们也能拍到。有时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下决心的问题。

GZDOC:对于《湿地的力量》,有没有让您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

彭颖斌导演:每一部纪录片作品,背后必定蕴涵着纪录片人无数的遗憾。每当我回看自己作品,仍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就像桥梁设计师,当桥梁落成,他就开始设计下一座桥梁,即便不满意也不可能把它砸掉重来。我们要往下一部纪录片、下一个作品进发。所有这些遗憾,本来就是纪录片的特色,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GZDOC:您之后还会继续挑战自然类纪录片吗?

彭颖斌导演:如果条件成熟,比如在资金充裕、设备到位、原有团队到位的条件下,我期待《湿地的力量》第二季的推出,这也将成为我们团队的动力。

GZDOC:相对于国内其他类型的纪录片,自然类纪录片还存在很大的空缺。同时,与外国拍摄的自然类纪录片相比,中国自然类纪录片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您对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未来有什么展望?

彭颖斌导演:既然开始做这个事情,我们就想把它做好,深耕一个题材。随着国家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内的自然类纪录片团队越来越多,这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非常好的体现。在保护之前,我们作为记录者应该尽己所能做尽量多的记录和研究,这是我们纪录片人可以尝试去做的,并非仅仅一定要科学家才去做这个事情。我们甚至可以和科学家一起合作。

GZDOC:今年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12月举行,您担任了这么多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选片人,请问在今年您会有什么不同的期待呢?

彭颖斌导演:目前,纪录片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我曾在一些文章中看到了很实际的观点——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需要故事化处理。以民族志纪录片为例,这类纪录片虽没有经过明显故事化处理,但也采集了重要的信息,这些纪录片同样值得关注。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没有经故事化处理,并没有那么适应电影、电视剧等的观看习惯和逻辑,观众可轻松理解和享受的片段不多,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影响传播,然而这却是纪录片非常重要的部分。

实际上,目前在国内接触到的纪录片,只占据世界纪录片种类非常少的一部分。还有许多从事纪录片工作的人,还在挑战不同种类的纪录片。其中,有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值得我们关注,比如人类学、纪实类、戏剧类、哲学类等纪录片。最近几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出现越来越多种类的纪录片参评。

近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还出现了哲学类纪录片参评,创作团队历时多年创作,值得期待。部分国家的纪录片已经涉及到哲学领域,可能在国内暂时还没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在国内看到这种题材的纪录片。

彭颖斌导演与观众合影

摄像:小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