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高管薪酬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18-2019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长期激励调研报告》。报告基于截至2019年5月29日披露年报和招股说明书等公开信息资料的A股上市公司(有效样本合计3607家)数据表现,勾勒其人工成本投入产出、高管薪酬以及长期激励方面的概貌。
教育业人工成本支付压力最大,房地产单位人工成本产值最高
调研发现,这一年超六成行业总人工成本支付压力下降。教育业人工成本支付压力持续领先,其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比达到48.8%。这一数据在信息行业和金融业分别为27.6%和13.5%,在18个行业大类中排名第五和第七。
总人工成本利润率则保持了稳定水平。这指的是支付给职工的单位现金可以产出的净利润值。其中,房地产业以每投入1元人工成本获得2元净利润的表现位居第一。金融业其次,这一数据录得1:1.87。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则实现了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在这些行业里,单位人工成本所获得的的净利润均以两位数在增长。
超七成行业高管最高薪酬均值突破百万,与员工薪酬差距持续拉大
高管薪酬费用率连续三年稳定在0.7%左右,这一指标通过公司支付的高管薪酬总额占净利润的比重,衡量高管付薪效率。指标值越低,高管付薪效率则越高。
从数据上看,金融业以高管薪酬占净利润的0.1%成为高管付薪效率最高的行业。其次为采矿业(0.2%)和建筑业(0.4%)。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该比例最高,显示出其高管付薪效率的低下。但德勤的研究员指出,随着国家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激励机制逐步到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近些年得到提高。“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今年虽为高管付薪效率最低的行业(5.4%),但付薪效率明显提高。”
高管薪酬的绝对值则一向引人瞩目。这份最新报告显示,超七成行业高管最高薪酬均值突破百万大关,全行业达128万元。自2016年全行业高管最高薪酬均值首次突破百万以来,连续三年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和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的最高高管薪酬均值占据前三,均录得150万以上。教育业最低,均值录得80万元。
在变化情况上,除金融业有所下降以外,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速显著,分别达到29%、28%。全行业则较两年前增长12%。
此外,高管最高薪酬均值地区排名格局基本维持不变,华北地区以133万领先,西北、华中地区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增长势头强劲。近三年来,西北地区涨幅最高(18%),华南地区则有所回落(-2%)。
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甘肃省、重庆市、内蒙古、江西省及广东省。其中甘肃、重庆和江西首次跻身前五,甘肃省涨幅高达62%。前五中并未见北京、上海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公司高管团队与员工间薪酬差距持续增大,2018年的差距平均达到9.47倍,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0%。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薪酬差距虽较2017年小幅上涨,但仍为全行业差距最小(5.5倍),教育行业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则在逐渐缩小至5.75倍。
制造业股权激励覆盖度最高,九成公司将激励人数控制在总数20%以内
自2006年至2018年年底,A股市场累计1406家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2018年度,393家上市公司公告了403个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数量再创新高。
从证监会一级行业分类来看,2018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占总样本(2018年度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且当年未公告终止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有效样本合计371家)的68%,制造业下属二级行业的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表现突出,分别占制造业样本的25%,12%和10%。
目前来看,上市公司的激励对象主要仍然为公司高管和核心人才,近半数公司的激励对象人数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7%,有九成公司将范围控制在总人数的20%以内。
“激励人数占公司人数规模比例和公司人数规模成反比,公司人数规模越小,激励人数覆盖程度越高,且竞争差异化程度越高。”相关研究员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