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民谣故事
Start here:
《乐夏》决赛,超级乐迷席位上的白岩松成了意外惊喜。
即便让一档综艺节目瞬间变成了《焦点访谈》,还是让不少年轻的观众忍不住感慨:“白岩松说得也太好了吧!”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白岩松早就自己盖章了“超级乐迷”的身份:无论在自己的书中还是电视节目上,他都曾多次谈及音乐对自己的影响。
从大学校园广播站,到初入职场进入央视;从流行到摇滚,再到古典,他说:“听音乐是不能着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在生命的转折处等着你,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你的内心变化,很神奇。”
年轻时,白岩松是流行乐的狂热爱好者,他写过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史;读大学时,和崔健同一代的他也是摇滚乐的发烧友,曾经一年听完二三百张摇滚专辑;过了30岁后,他依然在听这些音乐,但古典音乐所占的比重则越来越多。
在白岩松的歌单里,到底有哪些音乐?从他的书中,我们整理出了一小部分曾被提及的作品,构成了这份包含众多音乐形式的“歌单”——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不是我不明白》等崔健作品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想和摇滚脱开干系那是不可能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在中国,摇滚就是为我们准备的。因为抒情、颂扬、流行、麻醉之后就注定是呐喊出一代人的声音,恰到好处,摇滚从《一无所有》中走出了。”
《黑豹》黑豹乐队第一张专辑
“毕业后到报纸工作,等于有了自己的阵地,摇滚则不仅仅是欣赏还成了一种责任下的推广。不管黑豹和唐朝最终出了多少盘专辑,但至少到现在为止,他们的第一张专辑的震撼力才是最大的。听着黑豹和唐朝,在笔下写着有关的文章,然后在报纸上登出来,一段时间里我自己竟有了摇滚圈中人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我们是站在一起的,内心深处是一样的呐喊和渴望改变。”
《唐朝》唐朝乐队第一张专辑
“唐朝录制他们第一张专辑时,我一直在现场,由于我的朋友替他们当助理录音师,因此整个录制过程我印象深刻,几个长发的青年很健康很投入很有激情地做着他们的音乐。于是我知道,我必须支持他们,写文章,拿他们的歌曲小样在电台节目中做推介。还好那是一段属于摇滚的年代,从崔健到唐朝、黑豹到更多的摇滚乐队,曲折的创业之路被执著的人们艰难地走出,一种新的声音在一种新的状态和新一批人的推动下发出了。”
《现象七十二变》《鹿港小镇》《爱人同志》《亚细亚的孤儿》等罗大佑作品
“罗大佑的优秀作品曾经长时间地担当着我们精神启蒙的老师,《现象七十二变》、《鹿港小镇》、《爱人同志》、《亚细亚的孤儿》,哪一首不是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乐章。”
那时,浑身充满了要改变世界的冲动,所以会喜欢罗大佑的“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彩色电视变得更加花俏,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会喜欢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我强打起精神从睡梦中醒来”……
《匆匆》等胡德夫作品
“在他的歌声中听见岁月与山河,以及一个男人所走过的路。你走过的路越长,越接得住胡德夫歌声中的错综复杂。”
Pink Floyd《The Wall》专辑
“我20多年淘碟的时候真心疼啊,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迷墙》210元,那时候我工资一百多,想想当时我在北京外文书店得心疼成什么样。”
《Le Nozze di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 莫扎特
《博伊伦之歌(布兰诗歌)》卡尔.奥尔夫
“《博伊伦之歌》被用作怀念迈克尔.杰克逊的MV开场音乐,他去世后曾经无数次播放,成为被全世界乐迷都记住的一段旋律。最古典的乐章,和最摇滚的画面配合在一起,却再恰当不过。摇滚性、现代性、戏剧性、悬念、人性、冲突……是古典音乐天然具备的一切。”
《乡村骑士》马斯卡奈
“大约十七八年前,有一天,我和一帮朋友浩浩荡荡去天津八里台淘碟。现在有了互联网,淘碟已经成为一种奢侈行为了。那天我们淘到一张马斯卡奈《乡村骑士》间奏曲,在回北京的车上放,就是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配乐。我的一位同事,现在是《新闻周刊》的制片人,突然让大家别说话,特别专注地听,听得泪流满面。从第二天开始,他的手机铃声就换成了这首曲子,直到今天。他说,他在这首曲子里听到了至美,仿佛让自己的灵魂洗了个澡。”
《月光奏鸣曲》贝多芬
“我对古典音乐的标题有着某种程度的“警觉”,它们很多都是后加的。比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甚至写进了中学英语教科书。如果你认真去听这段音乐,开始的部分的确给人一种之神月夜的感觉,但是再往下听,始终都是这个主题吗?还有贝多芬的《命运》《欢乐颂》,都像刷在墙上的标语一样,被定义,被局限,以至于我现在听贝多芬的交响曲越来越少。当音乐被过分地标题化,过分地凸现“意义”时,“懂”是“懂”了,但反而会出现另一种距离。”
《惊愕交响曲》海顿
“严肃音乐?我觉得很多的作曲家一点都不严肃,特别搞笑。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严肃吗?那个时候维也纳有很多附庸风雅的人,天天吃饱喝足到音乐厅里睡觉。海顿搞了个恶作剧,突然在巴洛克式的曲风中Duang一通乱敲,那帮哥儿们全醒了,四周看看赶紧鼓掌。他严肃吗?严肃这两字害了大家。”
当然,不论是谁说的道理,都一定不是“真理”。正如我们没有必要去“听懂”音乐,更没必要为了“听懂”而去看别人的解说。
任何音乐形式都没有高下之分,没有谁是天生的“高级”,也没有谁该被戴着“low”的有色眼镜评判。
所以,这份歌单也仅是白岩松的私人品味,仅供参考。它最大的意义是,始终提醒我们要抛开固有印象的屏障:“音乐的不同类型都有很多伟大的东西,谁也不要说谁高谁低,好的那个永远好,比如杰克逊的歌,绝对是未来的经典,并不比古典音乐低,他同样是一流的。”
静下来,仔细地听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享受音乐,就够了。
资料来源 | 《痛并快乐着》《白说》作者:白岩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