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建筑可阅读?上海衡复区百年老建筑被整理成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建筑可阅读?上海衡复区百年老建筑被整理成书

上海衡复区内2000多幢老建筑,是海派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体,也是上海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在2019年上海书展上,描写上海“衡复区”历史的域市汇本《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面市,区内老建筑被印刷成一张张图片,写进一段段文字里,百年“衡复区”变得可阅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海衡复区老建筑,是海派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体,亦是上海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8月14日在上海书展上,描写上海“衡复区”历史的域市汇本《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面市,区内老建筑被印刷成一张张图片,写进一段段文字里,百年“衡复区”变得可阅读。

早在2017年,徐汇区对区域内历史建筑进行分辑整理,后由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中华书局先后出版包括《武康路》《衡山路》《复兴路》在内的《海上遗珍》系列丛书。2019年,徐汇区再度牵头推出《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一书,该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郑时龄院士作序、陈海汶拍摄、袁银昌设计,上海一批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撰文,收录了衡复风貌区内138幢优秀建筑,不仅为“万国居住建筑博览群”留影建档,更深度解析这些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为公众提供了一把打开徐汇区人文历史和城市记忆的钥匙。

值得一提的是,《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一书不还引入数字阅读手段,将“建筑可阅读”做到“时时更新”“随身而行”——书中每幢建筑都附有二维码,通过扫码,读者可从书页上的图文跃入多媒体场景中,“建筑可阅读”的体验变得更丰富立体。

近年来,上海徐汇区不断推进与落实名人故居开放,把更多老洋房资源用于公共服务,推动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继张乐平故居、柯灵故居向公众开放后,2019年夏衍旧居、草婴书房也相继打开大门,经过修缮布展后的修道院公寓被命名为“衡复风貌馆”,也向社会免费开放。

徐汇区区长方世忠透露,徐汇区已与世纪出版集团签约,将在上海徐家汇核心区域建设一座建筑总面积1.8万平方米的阅读文化空间。该建筑取名“上海之光-徐家汇书院”,将于2021年4月23日开业。建成后,该建筑将是上海规模最大的阅读文化空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建筑可阅读?上海衡复区百年老建筑被整理成书

上海衡复区内2000多幢老建筑,是海派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体,也是上海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在2019年上海书展上,描写上海“衡复区”历史的域市汇本《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面市,区内老建筑被印刷成一张张图片,写进一段段文字里,百年“衡复区”变得可阅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海衡复区老建筑,是海派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体,亦是上海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8月14日在上海书展上,描写上海“衡复区”历史的域市汇本《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面市,区内老建筑被印刷成一张张图片,写进一段段文字里,百年“衡复区”变得可阅读。

早在2017年,徐汇区对区域内历史建筑进行分辑整理,后由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中华书局先后出版包括《武康路》《衡山路》《复兴路》在内的《海上遗珍》系列丛书。2019年,徐汇区再度牵头推出《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一书,该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郑时龄院士作序、陈海汶拍摄、袁银昌设计,上海一批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撰文,收录了衡复风貌区内138幢优秀建筑,不仅为“万国居住建筑博览群”留影建档,更深度解析这些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为公众提供了一把打开徐汇区人文历史和城市记忆的钥匙。

值得一提的是,《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一书不还引入数字阅读手段,将“建筑可阅读”做到“时时更新”“随身而行”——书中每幢建筑都附有二维码,通过扫码,读者可从书页上的图文跃入多媒体场景中,“建筑可阅读”的体验变得更丰富立体。

近年来,上海徐汇区不断推进与落实名人故居开放,把更多老洋房资源用于公共服务,推动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继张乐平故居、柯灵故居向公众开放后,2019年夏衍旧居、草婴书房也相继打开大门,经过修缮布展后的修道院公寓被命名为“衡复风貌馆”,也向社会免费开放。

徐汇区区长方世忠透露,徐汇区已与世纪出版集团签约,将在上海徐家汇核心区域建设一座建筑总面积1.8万平方米的阅读文化空间。该建筑取名“上海之光-徐家汇书院”,将于2021年4月23日开业。建成后,该建筑将是上海规模最大的阅读文化空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