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挖乐手生态宝藏,《一起乐队吧》如何讲好年轻人的乐队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挖乐手生态宝藏,《一起乐队吧》如何讲好年轻人的乐队故事

从音乐综艺节目制作角度来看,音乐节目要火,无非是出一首歌被传唱、出一个人被记住、出一个事件被讨论。如果《一起乐队吧》前三期能把其中的两点做到,就算是成功了。

文 | 音乐财经

乐队不等于摇滚乐队, 优酷出品的《一起乐队吧》希望如实呈现当下中国年轻人玩乐队的状态。

以恐怖电影里常见的特殊音效来源乐器——水琴开头,24岁的王柯在一系列“很贵买不起”,但稀奇古怪的打击乐器里自如切换表演,结束后,领队李荣浩情不自禁赞叹道,“她本人就是打击乐”。

25岁的吉他手苗一凡在外号为“校长”的好朋友林朔表演吉他改编版《简单爱》完毕后,在接线调音时就挑衅地弹起了《简单爱》的旋律,林朔在观众席隔空附赠白眼。

两位吉他手“相杀”竞演的戏码还没完,在苗一凡被称赞为“神级演出”后,主动要求要和林朔比拼即兴演奏,而这一次,好友的即兴表现在李荣浩眼里又占了上风。

在随后的访谈中,苗一凡提到“自觉演奏技术更强,但即兴确实不如林朔,不过试一试嘛,说不定呢?”

古典或民族乐器演绎流行音乐的新鲜感也让人印象深刻。

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现场乐手惊呼“长得像言承旭”的大提琴手林耿铭串联起巴赫的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序曲和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来自中国台湾、学习唢呐十三年有余的乐手阿圣选择了近两年席卷全球的西语神曲《Despacito》,还在汪峰的要求下,演示了唢呐的基本功循环“换气”。

以上表演均出自今日优酷与灿星联合出品的《一起乐队吧》播出的第一期节目。

首期围绕“单乐器考核的竞演模式”展开,乐手们被分成主唱、吉他、贝斯、鼓、电音、古典乐器等不同组别,现场solo,争取能够获得向往乐团领队的橄榄枝。

延续今夏燃起的乐队热潮,这档聚焦于乐队成长类的真人秀,由汪峰、李荣浩、白举纲与郭采洁担任三组领队,通过选拔国内现有的优秀年轻乐手,想讲述的,是一个当代年轻人如何玩乐队的故事。

1、乐手生态:一座待挖掘的金矿

乐队是音乐综艺类节目一座待挖掘的金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于国内少儿艺术培训行业的研究,截止2018年,国内少儿艺术培训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参加各类艺术培训的少年儿童预计每年超过1亿人次。其中,在培训品类中,乐器学习占比最高达31%,舞蹈次之,占27%,其后为美术(22%)和体验实践类(8%)。

而从投融资的数据来看,据《北京商报》的报道,音乐教育赛道在不完全统计的情况下,2018年完成投融资的金额已达2.53亿元,同比增长103.05%,占整个艺术教育领域投融资的42%。甚至,去年艺术教育投融资整体趋缓,但音乐教育却仍然表现抢眼,是艺术教育领域唯一一个投融资状况呈现正增长的赛道。

可见,学习乐器乃至更广义的学习音乐,对于国内的年轻一代来说,是一件越来越重要的事情。《一起乐队吧》这次对准的乐手群体,是从学乐器升级到玩乐器阶段,技术已经十分精湛的一批年轻人。

此次,在《一起乐队吧》初选的75位选手中,有来自各类乐器比赛的冠军、已经担任各大乐器品牌的代言人。比如,苗一凡曾获2016年Schecter吉他大赛冠军、2018年Ibanez flying fingers中国区冠军,林朔为ibanez flying fingers 2018优秀乐手,邓世伟是美国Erine Ball代言人,杨楚骁则是日本手工吉他Switch中国形象代言人、中国老齐拾音器形象代言人。

也有来自海外音乐学院的学生,如吉他组李晋玮来自美国MI音乐学院,NICK、陆珂豪来自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

其中,被导师汪峰赞叹“好鼓手就是这样,偶尔加一点东西就非常吓人,99小节是谁都能打的,就那1小节谁都打不了”的安雨,也被一同参赛的乐手认为是所有选手中最接近“大师”的人。

李荣浩对此的评价是,“他打的东西太难了,有一个‘四套六’的。能听出来的人都不多,能讲出‘四套几’这个话的人都不多。”

安雨踏上学鼓之路源于一个偶然的误会。在小学兴趣班报名时,仅因为老师说会有出国演出机会就觉得好玩报名了并被分在鼓号队。但真正上课时却发现自己的名额被另一名学生顶替了。当时觉得委屈哭得伤心,爸爸就以为是特别喜欢打鼓,于是在校外的培训机构为自己报名了架子鼓班,很幸运地成为如今已经很少授课的李红育老师的学生,就这样,9岁的安雨开始跟随老师学鼓10年。

在这十年间,安雨凭借优秀的爵士鼓演奏技术,16岁便代言加拿大SABIAN镲片品牌,17岁成为日本 YAMAHA 爵士鼓中国地区的第一位代言人,18岁成为美国REMO鼓皮的最年轻代言人。201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每年仅招收一名的流行打击乐专业后,也与学长组了爵士乐团Circle。

除去如安雨这样在各自专业领域内闻名的技术型选手外,目前大众认知度最高的还是曾经参加选秀的主唱组,比如2013年《快乐男声》第五的于湉、2016年《中国新歌声》冠军蒋敦豪等。

此外,丢火车乐队前贝斯手周骏、以及担任过液氧罐头、闪星乐队鼓手的马万万,他们同样在独立音乐领域发展多年,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粉丝基础的乐手。

2、节目如何叙事?

总体上,《一起乐队吧》讲述的是当代年轻人如何一起玩乐队的故事。

在媒体看片会上,对于节目的理念、模式、内容的叙事方式和外界的质疑,《一起乐队吧》总制片人岑俊义和总导演林一迅做出了解答。

1、乐手年轻:在按照乐队职能初选的主唱21人(其中有两人为组合)、吉他19人、贝斯12人、鼓手11人、键盘4人、特殊乐器8人中,几乎没有超过30岁的选手,00后则不少。而较为迷你的键盘组,平均年龄仅为21岁。

2、领队年轻 :由目前第一期的选拔方式来看,《一起乐队吧》更偏向灿星曾制作的王牌节目《中国好声音》的逻辑——选手按乐器类别及关键词分成三人一组,三组导师在每组3人中自行选择组建战队,若选手获得多票,则可反选;若未有导师青睐,则进入待定状态。

而导师在这种带队竞赛的逻辑中扮演了相对重要的角色。《一起乐队吧》的导师郭采洁、白举纲由于比较年轻、领队经验不甚丰富,在最初公布时,便引起了争议。但在导演看来, “洁白组合”(郭采洁、白举纲)有其必要性。

“汪峰代表比较传统摇滚风格。李荣浩是现在年轻人特别喜欢的一种音乐风格,是代表现在的主流音乐的审美。而郭采洁、白举纲由于与选手是同龄人,可以以更直接外放的方式展现他们对于选拔、比赛的高投入度。”林一迅说。

如同导演所言,第一期选拔环节中,延续《中国好声音》的导师“抢人”看点,《一起乐队吧》也设置了导师之间的冲突:率先拥抱心仪选手,但因选手倾心导师汪峰,频频“白抱了”的白举纲、只要不和汪峰选中同一个乐手就开心激动的郭采洁以及手牵手紧张等待选手反选的“汪三岁”和“李三岁”。

而在后续的比赛中,导演也表示,郭采洁、白举纲这一冒险的年轻领队组合也确实带来了惊喜。节目后期有一首把导演和制片人都打动的歌曲,便出自他们两人带领的队伍。

3、玩法年轻:据林一迅在看片会上透露,《一起乐队吧》会有4次拆分组队,并会在此过程中,如实展现乐手磨合时理念的冲突或是灵感的碰撞,最终生成9~10支乐队。

面对“拆分会损伤乐队的稳定性,乐队应当是在长期相处中形成默契,选秀模式无法造就真正的乐队”这样的质疑,导演林一迅及制片人岑俊义的回应是,节目呈现上分为两大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乐手各自在节目里找到最合拍的人,拆分即是一种方式帮助他们通过几次尝试,去熟悉、了解彼此;第二阶段是在组成这些乐队之后,如何形成这支乐队的风格。

在岑俊义看来,这样的赛制不仅是顺势而为,也符合这些从全国乃世界各地赶来参赛的选手本人的需求。

因为通过初选的乐手在各自的领域都已是小有名气,也或多或少曾经都组过乐队,但可能就是没能在所处的圈子里找到合适的人,节目组就希望借着综艺的方式,把他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在众多优秀的同伴中找到最合拍的人。

也确有选手在预告片中表达了同样的需求与想法“ 全国最优秀的、年龄差不多的一群乐手都在这儿,我就不用再费劲去找了。”

4、理念年轻,不必局限于摇滚乐队:虽然乐队主要呈现的一大形式是摇滚音乐,但与摇滚音乐文化密切相关的跳水、金属礼、POGO等均未被特意放大。

《一起乐队吧》的操作方式是,呈现的乐队不限人数、不限风格,希望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打破许多人对于乐队就是摇滚乐队的固有认知,因为摇滚乐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乐队的玩法还大有天地。

从音乐综艺节目制作角度来看,音乐节目要火,无非是出一首歌被传唱、出一个人被记住、出一个事件被讨论。如果《一起乐队吧》前三期能把其中的两点做到,就算是成功了。

如果把“火”的三点全部放在第一集,压力有点大,从目前播出的第一集来看,由于单乐器的演奏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专业性门槛有点高,这可能也是为何开场部分,是四位领队携乐队的演出,汪峰用一首《花火》燃起观众的热情。

对于《一起乐队吧》,第一期的目标是铺垫,第二期的目标可能是记住一个乐手、记住一首歌。特别是在乐队成立之后的磨合与碰撞后,看这些技术流、专业型的乐手们如何切磋出击中人心的作品,将是未来几期的重要看点。

总体来看,无论是节目招募到乐手还是乐器教学市场的体量,国内已经存在众多年轻的优秀乐手,拥有承载这一细分综艺的丰厚土壤。对于那些学过乐器、但因种种原因放弃的年轻人,讲述年轻人玩乐队故事的综艺,或许更容易让他们找回玩乐器、玩音乐的热情,相较于宏大理想,玩乐队可以更轻松、更日常化。

明确来讲,乐手以及组成乐队后的表演并不完全是技术上的完美展示,要使得乐手们在节目中的演出达到“巅峰时刻”,还需要临场发挥的状态、音乐的配合、表演者的情绪管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挖乐手生态宝藏,《一起乐队吧》如何讲好年轻人的乐队故事

从音乐综艺节目制作角度来看,音乐节目要火,无非是出一首歌被传唱、出一个人被记住、出一个事件被讨论。如果《一起乐队吧》前三期能把其中的两点做到,就算是成功了。

文 | 音乐财经

乐队不等于摇滚乐队, 优酷出品的《一起乐队吧》希望如实呈现当下中国年轻人玩乐队的状态。

以恐怖电影里常见的特殊音效来源乐器——水琴开头,24岁的王柯在一系列“很贵买不起”,但稀奇古怪的打击乐器里自如切换表演,结束后,领队李荣浩情不自禁赞叹道,“她本人就是打击乐”。

25岁的吉他手苗一凡在外号为“校长”的好朋友林朔表演吉他改编版《简单爱》完毕后,在接线调音时就挑衅地弹起了《简单爱》的旋律,林朔在观众席隔空附赠白眼。

两位吉他手“相杀”竞演的戏码还没完,在苗一凡被称赞为“神级演出”后,主动要求要和林朔比拼即兴演奏,而这一次,好友的即兴表现在李荣浩眼里又占了上风。

在随后的访谈中,苗一凡提到“自觉演奏技术更强,但即兴确实不如林朔,不过试一试嘛,说不定呢?”

古典或民族乐器演绎流行音乐的新鲜感也让人印象深刻。

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现场乐手惊呼“长得像言承旭”的大提琴手林耿铭串联起巴赫的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序曲和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来自中国台湾、学习唢呐十三年有余的乐手阿圣选择了近两年席卷全球的西语神曲《Despacito》,还在汪峰的要求下,演示了唢呐的基本功循环“换气”。

以上表演均出自今日优酷与灿星联合出品的《一起乐队吧》播出的第一期节目。

首期围绕“单乐器考核的竞演模式”展开,乐手们被分成主唱、吉他、贝斯、鼓、电音、古典乐器等不同组别,现场solo,争取能够获得向往乐团领队的橄榄枝。

延续今夏燃起的乐队热潮,这档聚焦于乐队成长类的真人秀,由汪峰、李荣浩、白举纲与郭采洁担任三组领队,通过选拔国内现有的优秀年轻乐手,想讲述的,是一个当代年轻人如何玩乐队的故事。

1、乐手生态:一座待挖掘的金矿

乐队是音乐综艺类节目一座待挖掘的金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于国内少儿艺术培训行业的研究,截止2018年,国内少儿艺术培训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参加各类艺术培训的少年儿童预计每年超过1亿人次。其中,在培训品类中,乐器学习占比最高达31%,舞蹈次之,占27%,其后为美术(22%)和体验实践类(8%)。

而从投融资的数据来看,据《北京商报》的报道,音乐教育赛道在不完全统计的情况下,2018年完成投融资的金额已达2.53亿元,同比增长103.05%,占整个艺术教育领域投融资的42%。甚至,去年艺术教育投融资整体趋缓,但音乐教育却仍然表现抢眼,是艺术教育领域唯一一个投融资状况呈现正增长的赛道。

可见,学习乐器乃至更广义的学习音乐,对于国内的年轻一代来说,是一件越来越重要的事情。《一起乐队吧》这次对准的乐手群体,是从学乐器升级到玩乐器阶段,技术已经十分精湛的一批年轻人。

此次,在《一起乐队吧》初选的75位选手中,有来自各类乐器比赛的冠军、已经担任各大乐器品牌的代言人。比如,苗一凡曾获2016年Schecter吉他大赛冠军、2018年Ibanez flying fingers中国区冠军,林朔为ibanez flying fingers 2018优秀乐手,邓世伟是美国Erine Ball代言人,杨楚骁则是日本手工吉他Switch中国形象代言人、中国老齐拾音器形象代言人。

也有来自海外音乐学院的学生,如吉他组李晋玮来自美国MI音乐学院,NICK、陆珂豪来自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

其中,被导师汪峰赞叹“好鼓手就是这样,偶尔加一点东西就非常吓人,99小节是谁都能打的,就那1小节谁都打不了”的安雨,也被一同参赛的乐手认为是所有选手中最接近“大师”的人。

李荣浩对此的评价是,“他打的东西太难了,有一个‘四套六’的。能听出来的人都不多,能讲出‘四套几’这个话的人都不多。”

安雨踏上学鼓之路源于一个偶然的误会。在小学兴趣班报名时,仅因为老师说会有出国演出机会就觉得好玩报名了并被分在鼓号队。但真正上课时却发现自己的名额被另一名学生顶替了。当时觉得委屈哭得伤心,爸爸就以为是特别喜欢打鼓,于是在校外的培训机构为自己报名了架子鼓班,很幸运地成为如今已经很少授课的李红育老师的学生,就这样,9岁的安雨开始跟随老师学鼓10年。

在这十年间,安雨凭借优秀的爵士鼓演奏技术,16岁便代言加拿大SABIAN镲片品牌,17岁成为日本 YAMAHA 爵士鼓中国地区的第一位代言人,18岁成为美国REMO鼓皮的最年轻代言人。201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每年仅招收一名的流行打击乐专业后,也与学长组了爵士乐团Circle。

除去如安雨这样在各自专业领域内闻名的技术型选手外,目前大众认知度最高的还是曾经参加选秀的主唱组,比如2013年《快乐男声》第五的于湉、2016年《中国新歌声》冠军蒋敦豪等。

此外,丢火车乐队前贝斯手周骏、以及担任过液氧罐头、闪星乐队鼓手的马万万,他们同样在独立音乐领域发展多年,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粉丝基础的乐手。

2、节目如何叙事?

总体上,《一起乐队吧》讲述的是当代年轻人如何一起玩乐队的故事。

在媒体看片会上,对于节目的理念、模式、内容的叙事方式和外界的质疑,《一起乐队吧》总制片人岑俊义和总导演林一迅做出了解答。

1、乐手年轻:在按照乐队职能初选的主唱21人(其中有两人为组合)、吉他19人、贝斯12人、鼓手11人、键盘4人、特殊乐器8人中,几乎没有超过30岁的选手,00后则不少。而较为迷你的键盘组,平均年龄仅为21岁。

2、领队年轻 :由目前第一期的选拔方式来看,《一起乐队吧》更偏向灿星曾制作的王牌节目《中国好声音》的逻辑——选手按乐器类别及关键词分成三人一组,三组导师在每组3人中自行选择组建战队,若选手获得多票,则可反选;若未有导师青睐,则进入待定状态。

而导师在这种带队竞赛的逻辑中扮演了相对重要的角色。《一起乐队吧》的导师郭采洁、白举纲由于比较年轻、领队经验不甚丰富,在最初公布时,便引起了争议。但在导演看来, “洁白组合”(郭采洁、白举纲)有其必要性。

“汪峰代表比较传统摇滚风格。李荣浩是现在年轻人特别喜欢的一种音乐风格,是代表现在的主流音乐的审美。而郭采洁、白举纲由于与选手是同龄人,可以以更直接外放的方式展现他们对于选拔、比赛的高投入度。”林一迅说。

如同导演所言,第一期选拔环节中,延续《中国好声音》的导师“抢人”看点,《一起乐队吧》也设置了导师之间的冲突:率先拥抱心仪选手,但因选手倾心导师汪峰,频频“白抱了”的白举纲、只要不和汪峰选中同一个乐手就开心激动的郭采洁以及手牵手紧张等待选手反选的“汪三岁”和“李三岁”。

而在后续的比赛中,导演也表示,郭采洁、白举纲这一冒险的年轻领队组合也确实带来了惊喜。节目后期有一首把导演和制片人都打动的歌曲,便出自他们两人带领的队伍。

3、玩法年轻:据林一迅在看片会上透露,《一起乐队吧》会有4次拆分组队,并会在此过程中,如实展现乐手磨合时理念的冲突或是灵感的碰撞,最终生成9~10支乐队。

面对“拆分会损伤乐队的稳定性,乐队应当是在长期相处中形成默契,选秀模式无法造就真正的乐队”这样的质疑,导演林一迅及制片人岑俊义的回应是,节目呈现上分为两大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乐手各自在节目里找到最合拍的人,拆分即是一种方式帮助他们通过几次尝试,去熟悉、了解彼此;第二阶段是在组成这些乐队之后,如何形成这支乐队的风格。

在岑俊义看来,这样的赛制不仅是顺势而为,也符合这些从全国乃世界各地赶来参赛的选手本人的需求。

因为通过初选的乐手在各自的领域都已是小有名气,也或多或少曾经都组过乐队,但可能就是没能在所处的圈子里找到合适的人,节目组就希望借着综艺的方式,把他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在众多优秀的同伴中找到最合拍的人。

也确有选手在预告片中表达了同样的需求与想法“ 全国最优秀的、年龄差不多的一群乐手都在这儿,我就不用再费劲去找了。”

4、理念年轻,不必局限于摇滚乐队:虽然乐队主要呈现的一大形式是摇滚音乐,但与摇滚音乐文化密切相关的跳水、金属礼、POGO等均未被特意放大。

《一起乐队吧》的操作方式是,呈现的乐队不限人数、不限风格,希望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打破许多人对于乐队就是摇滚乐队的固有认知,因为摇滚乐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乐队的玩法还大有天地。

从音乐综艺节目制作角度来看,音乐节目要火,无非是出一首歌被传唱、出一个人被记住、出一个事件被讨论。如果《一起乐队吧》前三期能把其中的两点做到,就算是成功了。

如果把“火”的三点全部放在第一集,压力有点大,从目前播出的第一集来看,由于单乐器的演奏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专业性门槛有点高,这可能也是为何开场部分,是四位领队携乐队的演出,汪峰用一首《花火》燃起观众的热情。

对于《一起乐队吧》,第一期的目标是铺垫,第二期的目标可能是记住一个乐手、记住一首歌。特别是在乐队成立之后的磨合与碰撞后,看这些技术流、专业型的乐手们如何切磋出击中人心的作品,将是未来几期的重要看点。

总体来看,无论是节目招募到乐手还是乐器教学市场的体量,国内已经存在众多年轻的优秀乐手,拥有承载这一细分综艺的丰厚土壤。对于那些学过乐器、但因种种原因放弃的年轻人,讲述年轻人玩乐队故事的综艺,或许更容易让他们找回玩乐器、玩音乐的热情,相较于宏大理想,玩乐队可以更轻松、更日常化。

明确来讲,乐手以及组成乐队后的表演并不完全是技术上的完美展示,要使得乐手们在节目中的演出达到“巅峰时刻”,还需要临场发挥的状态、音乐的配合、表演者的情绪管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