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此生无论如何非读不可的书”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读完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此生无论如何非读不可的书”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读完的

本周关键词:书评、帕乌斯托夫斯基、旧书店、网络文学、欧洲革命、塞尚、鸟类文化史、新药……

撰文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在别人的句子里》

陈以侃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8

在别人的字句里,我们能够获得什么?换句话说,阅读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此,青年译者、书评人陈以侃的回答是:“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读过残留的快感。”与此同时,他写下了这本读书笔记,引诱更多的读者进入文学的世界,亲自去解答以上问题。

在2012-2015年期间,陈以侃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一名编辑;现在,他更多以书评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靠写字吃饭”的人。本书中的每一章均以一位作家为题,包括人们熟知的菲茨杰拉德、毛姆、翁达杰、塞林格等,所涉及的书目不胜枚举,其中要数英美文学占比最大。不过,陈以侃并不建议人们执着于某些经典名著,相比之下,认清“此生无论如何非读不可的书”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读完的事实或许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一本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书去看,才会收获真正的“快感”。

至于如何评判一个作者合不合自己的心意,陈以侃表示,“先别翻那本大部头,找篇聊阅读聊作家的文章,要是读来还没有下楼取快递心潮澎湃,那就先搁置一旁吧。”对于那些厌倦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人,阅读这本书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

《生活的故事》

[俄]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著  王丽丹 姜敏 等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7

帕乌斯托夫斯基是苏联著名作家,因行文优美、格调清新而被奉为抒情大师。1932年,帕乌斯托夫斯基出版了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此后,他便决意辞去在报社的工作,专心从事文学创作。除了小说之外,他还创作过多部作家和艺术家的传记,以及探讨人文科学的随笔集《金蔷薇》。自1945年起,帕乌斯托夫斯基开始创作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生活的故事》。全书共分为《遥远的年代》《动荡的青春》《未知世纪的开端》《满怀希望的时期》《投身南方》《漂泊的篇章》六卷,反映了作家从19世纪末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人生经历,也是他对“我们人类存在的重大意义和生活的深刻魅力的情感”做出的一次最为全面的总结。

《生活的故事》以一个迷恋大海的少年的回忆为叙事主线:拥有幸福童年的“我”在中学时期忽然遭遇家庭变故,自此开始体验现实中的严酷,也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在独自成长的过程中,“我”当过战地卫生员,做过记者,去过荒无人烟的森林,也曾与海浪搏击,“我”还偶遇并见证了许多普通人的不凡人生,并最终实现了成为作家的梦想。这部作品历时17年才完成,是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压卷之作。在他看来,每位作家的创作本质上都是他的自传,只是被想象力做了某种程度的变形而已。

《给作家标个价:旧书店的文学论》

[日] 出久根达郎 著  黄悦生 译
​​​​​​后浪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09

在日本东京神田的神保町一带,有一片专为书籍爱好者建设的街区,被称为“古本屋街”。这里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大大小小180多家书店,其中旧书店就有近150家。与中国实体书店举步维艰、不断萎缩的现状相比,日本专营二手图书的古书行业却在一百多年来稳中有进。这些古书行业的从业者大多通晓典籍,博雅多识,其中不乏知名的出版家、藏书家、报刊主编或作家。出久根达郎就是他们之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自中学卒业后,他便进入古书行业,并于1973年开始经营旧书店“芳雅堂”。在看书和管理店铺的同时,他也创作小说和随笔,这本书即是他以旧书店老板与文学爱好者的双重视角书写的文学趣谈。

书中的24章分别对应24位日本文学家,包括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寺山修司、夏目漱石、坂口安吾等。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大多经历过多次再版,又从新书演变为二手书进入旧书市场,其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作家、读者以及书商们一再检验和重新定义。从这一点上看,开旧书店的人并不比做学者容易。在出久根达郎看来,开旧书店的人是没有学位、不写文章的书志学者,他们不仅需要熟知书的来历、内容和影响,还要考虑书的外观和品相。读罢此书不禁感慨,旧书商这一职业所具备的专业性令人敬佩,他们有着科学家一般的冷静、书迷们始终如一的兴趣,以及好事者们爱钻牛角尖的精神。

《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

储卉娟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06

随着近年来《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知否,知否》等热门影视剧的播出,“网络文学改编”已经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写作和阅读的方式,而网络文学也在重新塑造着公众对文学的理解,并正以IP之名深刻影响着整个大众文化生产的面貌。但假如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就会发现,许多流行网络文学中的主要人物都生活在相似的背景中,他们说着相似的对白,发展出相似的命运,扮演着相似的人设。在一年之内,上千部“同款”小说被生产和阅读,显然,在这个新的文学世界里,原创性绝不是判断作品的最高标准,甚至,过于原创反而会影响读者的投入。

这本书讨论的核心正是互联网所创造的这个违反“常识”的事实:在传统出版领域之外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不但没有因为盗版、抄袭,以及缺乏产权的激励而枯萎,反而在短短十数年内,以不可阻挡之势盘踞于今天的娱乐和文化生产领域中心。这种错位背后不仅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阅读观念的变化、写作者的焦虑,也有一系列法律制度和商业模式带来的限制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文本的质量来评判网络文学还有效吗?我们要如何看待文学意义的传统与写作的可能性之间的冲突?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律又会如何影响网络文学在未来的发展?借由书中的案例和分析,我们或许可以对这些问题做出新的理解与评判。

《1848:革命之年》

[美] 迈克·拉波特 著  郭东波 杜利敏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9-07

1848年,一场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先是一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在二月抵达法国巴黎,紧接着是维也纳、柏林、布达佩斯、米兰、威尼斯……就连英国和俄国这些没有发生动乱的国家也受到了革命的影响。在历史上,这一系列武装革命被人们称为“民族之春”。在欧洲各国,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自由主义人士联手推翻了保守旧政权,开始着手建立新的自由秩序,但两个派别之间政见的分歧却又割裂了革命联盟,导致政治两极分化。仅仅过了一年,保守势力就重新掌控了秩序,为这场革命画上了句号。

从欧洲范围来看,1848年的革命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尚属首次,这也是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乃至1989年东欧剧变之前欧洲规模最大的革命运动。如此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为何会集体式地爆发,而后又匆匆衰退?除学术研究者外,很少有作者探索这段欧洲历史及其背后的复杂性。在本书中,美国历史学者迈克·拉波特尝试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近这场革命。这些故事均来自亲历者的目击实录、回忆及大量二手资料,其中不仅有戏剧性的史实,也囊括了19世纪重要的政治和思想人物的声音,如马克思、托克维尔、赫尔岑等。拉波特认为,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依然回荡着1848年革命的余音。重新回顾这段历史,了解革命者在当时共同的经验、挑战、理想与诉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

《观看的技艺:里尔克论塞尚书信选》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著  光哲 译
商务印书馆 2019-07

诗人里尔克曾说过:一个诗人手上必须有两支笔,一支写诗,一支写信,二者不能混用。由此可见,书信的写作对于里尔克而言,其重要性与诗歌相当。有人评价里尔克是现代作家中“最勤奋、最多产、最擅长的”书信作者。国内已出版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交织的火焰》和《谁此时孤独》分别收录了里尔克与青年诗人卡卜斯、诗人后辈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以及其他友人往来的上百封书信,见证了里尔克在诗学和思想上的独特魅力。日前出版的这部《观看的技艺》则由里尔克写给妻子克拉拉的29封书信组成,这些信件都与同一个主题相关,那就是塞尚的画作。

1906年,法国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塞尚离世,次年秋天,里尔克在巴黎的“秋季沙龙”画展上见到了塞尚的画作,大为震动。此后,他几乎天天去看那些画作,并将自己在观看时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作为书信寄予远方的妻子。在信中,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塞尚的着迷,直呼他为“独特而伟大的老人”,并称自己在观看中获得了“奇异而幸运的洞见”。与其他针对塞尚的艺术专著相比,这部由信札组成的“谈艺录”既不严谨,也不完整;实际上,它充满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经验,却在某种程度上自成一体,为塞尚的画作赋予了一种诗意的诠释。透过这本书,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种全新的“观看的技艺”,贯穿诗歌与艺术。

《鸟的魔力:一部绚烂的鸟类文化史》

 [英] 西莉亚·费希尔 著  王晨 译
未读·探索家 2019-08

自古以来,鸟就是文学与艺术创作的母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许多创世神话都和鸟有关。在古埃及神话中,是神鸟“贝努”的一声鸣叫拉开了世界的序幕,到了古典时代,它则更多以凤凰的模样出现在各种传说中。在《圣经》一开篇的《创世记》里,鸟类同样发挥着重要的标志作用。在上帝创世的第五天,也就是他将光明与黑暗、陆地与海洋、日月星辰都布置好后,便说道:“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如果去观察中世纪的书稿和绘画,我们就会发现,鸟类无处不在,并且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鸟类的羽毛、飞行的姿态、鸣唱和产蛋等行为也蕴含着不同的寓意,激发着人类对自由和囚禁、噩兆和吉祥、端庄和诙谐的诸多想象。在这部《鸟的魔力》中,艺术史学家、植物学家西莉亚·费希尔尝试从鸟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出发,即以鸟类文化史的角度来探讨鸟类身上蕴含的魅力。书中涉及的鸟类不但包括常见的花园鸟,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异域鸟类,以及来自古老艺术、传说和文献中的“神鸟”。有别于众多以生物知识或艺术欣赏为主的科普读物,本书聚焦的是鸟类存在于人类多元文化信仰中的意义。因此,这本书不仅是一部鸟类的文化史,也是人类自身的文化史。

《猎药师:发现新药的人》

唐纳德·R·基尔希 奥吉·奥加斯 著  陶亮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06

你或许不了解有关医药的专业知识,但一定听说过李时珍为撰写《本草纲目》亲尝百草的“猎药”奇闻。事实上,在史前时代,人类的祖先们个个都是猎药师。为了解决身上的各种小毛病,他们不得不试尝每一种之前没见过的浆果、叶子和树根,希望那些植物恰好能减缓病痛,同时祈祷自己运气够好,不会因此而丧命。猎药师将这种在化合物中系统性地进行搜寻的过程称为“筛选”。但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大自然中凭借运气反复试错,还是近代科学发展后辉瑞(Pfizer)、诺华(Novartis)、默克(Merck)等制药公司在实验室中的科学论证和精心规划,猎药的技术在几千年间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煞费苦心地从数量庞大的混合物中抽样做实验,希望能有一种是有效的。

作为一名从业40余年的职业猎药师,本书的作者唐纳德·R·基尔希深知医药研发领域的艰难。在这本书中,他以自身的学识和经验,为读者描绘了人类从古至今为寻找药物所走过的曲折路径。其中涉及的许多药物都是人们熟知的,譬如麻醉药、抗生素、胰岛素、避孕药、抗抑郁药等,而每一种新药的问世都离不开猎药师的辛勤付出和大胆试错。可以看到,在无边无际的化学世界,药物的成功研发不仅关乎知识和技巧,更多时候,它靠的是猎药师们的直觉、毅力和运气。书中的故事也旨在解答现今人们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为什么药那么贵?为什么药的副作用那么多?为什么我的病无药可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此生无论如何非读不可的书”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读完的

本周关键词:书评、帕乌斯托夫斯基、旧书店、网络文学、欧洲革命、塞尚、鸟类文化史、新药……

撰文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在别人的句子里》

陈以侃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8

在别人的字句里,我们能够获得什么?换句话说,阅读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此,青年译者、书评人陈以侃的回答是:“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读过残留的快感。”与此同时,他写下了这本读书笔记,引诱更多的读者进入文学的世界,亲自去解答以上问题。

在2012-2015年期间,陈以侃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一名编辑;现在,他更多以书评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靠写字吃饭”的人。本书中的每一章均以一位作家为题,包括人们熟知的菲茨杰拉德、毛姆、翁达杰、塞林格等,所涉及的书目不胜枚举,其中要数英美文学占比最大。不过,陈以侃并不建议人们执着于某些经典名著,相比之下,认清“此生无论如何非读不可的书”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读完的事实或许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一本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书去看,才会收获真正的“快感”。

至于如何评判一个作者合不合自己的心意,陈以侃表示,“先别翻那本大部头,找篇聊阅读聊作家的文章,要是读来还没有下楼取快递心潮澎湃,那就先搁置一旁吧。”对于那些厌倦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人,阅读这本书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

《生活的故事》

[俄]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著  王丽丹 姜敏 等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7

帕乌斯托夫斯基是苏联著名作家,因行文优美、格调清新而被奉为抒情大师。1932年,帕乌斯托夫斯基出版了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此后,他便决意辞去在报社的工作,专心从事文学创作。除了小说之外,他还创作过多部作家和艺术家的传记,以及探讨人文科学的随笔集《金蔷薇》。自1945年起,帕乌斯托夫斯基开始创作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生活的故事》。全书共分为《遥远的年代》《动荡的青春》《未知世纪的开端》《满怀希望的时期》《投身南方》《漂泊的篇章》六卷,反映了作家从19世纪末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人生经历,也是他对“我们人类存在的重大意义和生活的深刻魅力的情感”做出的一次最为全面的总结。

《生活的故事》以一个迷恋大海的少年的回忆为叙事主线:拥有幸福童年的“我”在中学时期忽然遭遇家庭变故,自此开始体验现实中的严酷,也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在独自成长的过程中,“我”当过战地卫生员,做过记者,去过荒无人烟的森林,也曾与海浪搏击,“我”还偶遇并见证了许多普通人的不凡人生,并最终实现了成为作家的梦想。这部作品历时17年才完成,是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压卷之作。在他看来,每位作家的创作本质上都是他的自传,只是被想象力做了某种程度的变形而已。

《给作家标个价:旧书店的文学论》

[日] 出久根达郎 著  黄悦生 译
​​​​​​后浪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09

在日本东京神田的神保町一带,有一片专为书籍爱好者建设的街区,被称为“古本屋街”。这里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大大小小180多家书店,其中旧书店就有近150家。与中国实体书店举步维艰、不断萎缩的现状相比,日本专营二手图书的古书行业却在一百多年来稳中有进。这些古书行业的从业者大多通晓典籍,博雅多识,其中不乏知名的出版家、藏书家、报刊主编或作家。出久根达郎就是他们之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自中学卒业后,他便进入古书行业,并于1973年开始经营旧书店“芳雅堂”。在看书和管理店铺的同时,他也创作小说和随笔,这本书即是他以旧书店老板与文学爱好者的双重视角书写的文学趣谈。

书中的24章分别对应24位日本文学家,包括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寺山修司、夏目漱石、坂口安吾等。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大多经历过多次再版,又从新书演变为二手书进入旧书市场,其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作家、读者以及书商们一再检验和重新定义。从这一点上看,开旧书店的人并不比做学者容易。在出久根达郎看来,开旧书店的人是没有学位、不写文章的书志学者,他们不仅需要熟知书的来历、内容和影响,还要考虑书的外观和品相。读罢此书不禁感慨,旧书商这一职业所具备的专业性令人敬佩,他们有着科学家一般的冷静、书迷们始终如一的兴趣,以及好事者们爱钻牛角尖的精神。

《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

储卉娟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06

随着近年来《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知否,知否》等热门影视剧的播出,“网络文学改编”已经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写作和阅读的方式,而网络文学也在重新塑造着公众对文学的理解,并正以IP之名深刻影响着整个大众文化生产的面貌。但假如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就会发现,许多流行网络文学中的主要人物都生活在相似的背景中,他们说着相似的对白,发展出相似的命运,扮演着相似的人设。在一年之内,上千部“同款”小说被生产和阅读,显然,在这个新的文学世界里,原创性绝不是判断作品的最高标准,甚至,过于原创反而会影响读者的投入。

这本书讨论的核心正是互联网所创造的这个违反“常识”的事实:在传统出版领域之外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不但没有因为盗版、抄袭,以及缺乏产权的激励而枯萎,反而在短短十数年内,以不可阻挡之势盘踞于今天的娱乐和文化生产领域中心。这种错位背后不仅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阅读观念的变化、写作者的焦虑,也有一系列法律制度和商业模式带来的限制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文本的质量来评判网络文学还有效吗?我们要如何看待文学意义的传统与写作的可能性之间的冲突?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律又会如何影响网络文学在未来的发展?借由书中的案例和分析,我们或许可以对这些问题做出新的理解与评判。

《1848:革命之年》

[美] 迈克·拉波特 著  郭东波 杜利敏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9-07

1848年,一场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先是一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在二月抵达法国巴黎,紧接着是维也纳、柏林、布达佩斯、米兰、威尼斯……就连英国和俄国这些没有发生动乱的国家也受到了革命的影响。在历史上,这一系列武装革命被人们称为“民族之春”。在欧洲各国,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自由主义人士联手推翻了保守旧政权,开始着手建立新的自由秩序,但两个派别之间政见的分歧却又割裂了革命联盟,导致政治两极分化。仅仅过了一年,保守势力就重新掌控了秩序,为这场革命画上了句号。

从欧洲范围来看,1848年的革命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尚属首次,这也是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乃至1989年东欧剧变之前欧洲规模最大的革命运动。如此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为何会集体式地爆发,而后又匆匆衰退?除学术研究者外,很少有作者探索这段欧洲历史及其背后的复杂性。在本书中,美国历史学者迈克·拉波特尝试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近这场革命。这些故事均来自亲历者的目击实录、回忆及大量二手资料,其中不仅有戏剧性的史实,也囊括了19世纪重要的政治和思想人物的声音,如马克思、托克维尔、赫尔岑等。拉波特认为,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依然回荡着1848年革命的余音。重新回顾这段历史,了解革命者在当时共同的经验、挑战、理想与诉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

《观看的技艺:里尔克论塞尚书信选》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著  光哲 译
商务印书馆 2019-07

诗人里尔克曾说过:一个诗人手上必须有两支笔,一支写诗,一支写信,二者不能混用。由此可见,书信的写作对于里尔克而言,其重要性与诗歌相当。有人评价里尔克是现代作家中“最勤奋、最多产、最擅长的”书信作者。国内已出版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交织的火焰》和《谁此时孤独》分别收录了里尔克与青年诗人卡卜斯、诗人后辈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以及其他友人往来的上百封书信,见证了里尔克在诗学和思想上的独特魅力。日前出版的这部《观看的技艺》则由里尔克写给妻子克拉拉的29封书信组成,这些信件都与同一个主题相关,那就是塞尚的画作。

1906年,法国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塞尚离世,次年秋天,里尔克在巴黎的“秋季沙龙”画展上见到了塞尚的画作,大为震动。此后,他几乎天天去看那些画作,并将自己在观看时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作为书信寄予远方的妻子。在信中,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塞尚的着迷,直呼他为“独特而伟大的老人”,并称自己在观看中获得了“奇异而幸运的洞见”。与其他针对塞尚的艺术专著相比,这部由信札组成的“谈艺录”既不严谨,也不完整;实际上,它充满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经验,却在某种程度上自成一体,为塞尚的画作赋予了一种诗意的诠释。透过这本书,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种全新的“观看的技艺”,贯穿诗歌与艺术。

《鸟的魔力:一部绚烂的鸟类文化史》

 [英] 西莉亚·费希尔 著  王晨 译
未读·探索家 2019-08

自古以来,鸟就是文学与艺术创作的母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许多创世神话都和鸟有关。在古埃及神话中,是神鸟“贝努”的一声鸣叫拉开了世界的序幕,到了古典时代,它则更多以凤凰的模样出现在各种传说中。在《圣经》一开篇的《创世记》里,鸟类同样发挥着重要的标志作用。在上帝创世的第五天,也就是他将光明与黑暗、陆地与海洋、日月星辰都布置好后,便说道:“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如果去观察中世纪的书稿和绘画,我们就会发现,鸟类无处不在,并且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鸟类的羽毛、飞行的姿态、鸣唱和产蛋等行为也蕴含着不同的寓意,激发着人类对自由和囚禁、噩兆和吉祥、端庄和诙谐的诸多想象。在这部《鸟的魔力》中,艺术史学家、植物学家西莉亚·费希尔尝试从鸟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出发,即以鸟类文化史的角度来探讨鸟类身上蕴含的魅力。书中涉及的鸟类不但包括常见的花园鸟,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异域鸟类,以及来自古老艺术、传说和文献中的“神鸟”。有别于众多以生物知识或艺术欣赏为主的科普读物,本书聚焦的是鸟类存在于人类多元文化信仰中的意义。因此,这本书不仅是一部鸟类的文化史,也是人类自身的文化史。

《猎药师:发现新药的人》

唐纳德·R·基尔希 奥吉·奥加斯 著  陶亮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06

你或许不了解有关医药的专业知识,但一定听说过李时珍为撰写《本草纲目》亲尝百草的“猎药”奇闻。事实上,在史前时代,人类的祖先们个个都是猎药师。为了解决身上的各种小毛病,他们不得不试尝每一种之前没见过的浆果、叶子和树根,希望那些植物恰好能减缓病痛,同时祈祷自己运气够好,不会因此而丧命。猎药师将这种在化合物中系统性地进行搜寻的过程称为“筛选”。但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大自然中凭借运气反复试错,还是近代科学发展后辉瑞(Pfizer)、诺华(Novartis)、默克(Merck)等制药公司在实验室中的科学论证和精心规划,猎药的技术在几千年间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煞费苦心地从数量庞大的混合物中抽样做实验,希望能有一种是有效的。

作为一名从业40余年的职业猎药师,本书的作者唐纳德·R·基尔希深知医药研发领域的艰难。在这本书中,他以自身的学识和经验,为读者描绘了人类从古至今为寻找药物所走过的曲折路径。其中涉及的许多药物都是人们熟知的,譬如麻醉药、抗生素、胰岛素、避孕药、抗抑郁药等,而每一种新药的问世都离不开猎药师的辛勤付出和大胆试错。可以看到,在无边无际的化学世界,药物的成功研发不仅关乎知识和技巧,更多时候,它靠的是猎药师们的直觉、毅力和运气。书中的故事也旨在解答现今人们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为什么药那么贵?为什么药的副作用那么多?为什么我的病无药可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