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出品人李潇:《加油》不是一部行业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出品人李潇:《加油》不是一部行业剧

李潇觉得倪虹洁和牛美丽的相遇也是如此,倪虹洁终于遇到了牛美丽这个特别适合她的角色,而倪虹洁也真正懂得这个角色。

文 | 黑白文娱 王子之

编辑 | 蓝二

《加油,你是最棒的》定位是一部生活剧,而不是行业剧。这是李潇跟原小说作者、编剧自由极光达成的一致认知。

剧中郝泽宇和福子的人物身份——演员、经纪人,只是一个职业背景,这和当下快递员或者公司文员没有太大的差异。

李潇觉得自己过去情节性强的内容做得太多,不想再重复了,而自由极光恰恰非常擅长生动温润的细节,尤其是人物关系之间、微妙的小情感写得特别好,于是李潇让他不用考虑外界因素,只按照自己的感觉写,两人剧本和后期制作的方向都对标的是《请回答1988》。

出品人、制片人、编剧李潇(左)与作家、编剧自由极光

五六年前,因创作《大丈夫》时的一些创新启发,李潇开始不想再重复过去的创作模式,她希望能够尝试新类型,去做打版立新的事情,因此随后她写了《我爱男闺蜜》——在当时其实是一个特别不讨巧的做法,《我爱男闺蜜》是一个很小众、特别浪漫主义的题材,男主角方俊是世界上很少有的那种人,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是像一个四岁的孩子一样干净。

《加油》同样是李潇希望在电视剧类型化上打的一个新样板。在这部剧的整体创作上,她试图做出一部具有高浓度情感但清淡克制的生活剧。

在《加油》之前,李潇担任编剧的“先生系列”大获成功,于是当制作《加油》时,一些合作伙伴出于拉高商业价值考虑,建议她依旧给新剧取名“某某先生”时,她断然拒绝。

“要是改成一个《加油,先生》就特别山寨,我干嘛要自己山寨自己?”

1

《加油》播出至今,显著地赢得了行业和大众口碑,豆瓣评分7.7分,其中近70%是四星、五星评分。

李潇自己的微博倒是经常收到一些年轻网友的质疑评论和私信,“没什么情节和大冲突啊,这么平淡”,“配角的戏怎么这么多”。

对于这种两极化的表现,李潇并不在意,网友diss的点恰恰是李潇想做、想表达的。她认为这并不是一部要满足所有人胃口的剧,成熟的情感是克制且自然。

原小说《加油,你是最胖的》是以女性为视角的,男性角色比较弱,而剧本的调整则将郝泽宇调至一个更重要的位置,郝泽宇的人物也由原著文火慢炖高级丧,调成了目前的比较阳刚气。

这样的调整,实际上就是重建故事的核心人物,以及核心的事件进程。重建的标准和原则是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

李潇和自由极光一点点地琢磨新的郝泽宇是谁。

作家、编剧自由极光(左)与出品人、制片人、编剧李潇

郝泽宇曾经在十年前参加选秀,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他是站在舞台上最闪耀的人,全国人民都在为他投票,但随后这十年他却沉寂了下来,摸爬滚打,走在大街上已经没有人能认出他,经历了这些落差,他会是什么状态?

如果是个中年人,可能会看淡,甚至超脱一些,但郝泽宇是一个从十六七岁走到现在刚刚二十六七岁的人,正处于人生中最年轻气盛,最想往上走,脾气又最火爆的阶段。并且又是从小他妈妈就离家出走了,他跟爸爸之间相处得也不融洽,这样的原生家庭背景注定了郝泽宇一路走来,都是用叛逆来武装自己,用跟这个世界对抗的方式去跟外界沟通。

也因此,郝泽宇作为普通人,自身有两个核心命题,是会在他的人生走向以及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中起到极大影响的,同时也需要在进程中去突破和治愈,实现这个人物的成长。一是他的被遗弃感非常强,所以当剧情开始滕丹“遗弃”他时,到后面与福子、牛美丽发生矛盾时,他相应的状态就自然而然呈现出来。二是男性普遍的与父亲的复杂情感,既崇拜父亲又希望能超越他,加上郝泽宇与父亲关系本就不和睦,他内心的一个支撑点就是要“战胜”父亲。悲剧的是,他特意让爸爸坐飞机来看自己多有出息,结果爸爸却死在了飞机上。

这个人物的倔强、脆弱、愤怒、善良、不甘、追求,这么一步步理清楚了,人物饱满地立了起来,事件、动作也顺理成章地铺陈出来。

业界广为流传的是,对于这个角色,邓伦只考虑了三天就接下了。李潇觉得,邓伦和郝泽宇是互相等到了对方。

当时向邓伦伸出橄榄枝的仍多偏向于传统偶像剧、古装剧或者大IP,但邓伦一直很喜欢像《白鹿原》这类作品,很想诠释《加油》这样非常写实的作品。

邓伦的经纪人来跟李潇谈剧和角色,讲了邓伦看了剧本以后的一些思考,说邓伦和郝泽宇一样,也是个私下安静沉稳,不太喜欢表达的人。并且郝泽宇所经历过的小演员的起伏与不易,邓伦也同样经历过。

后来,在拍戏过程中,邓伦跟李潇说,“越演越害怕,越演越像自己”。

李潇觉得倪虹洁和牛美丽的相遇也是如此,倪虹洁终于遇到了牛美丽这个特别适合她的角色,而倪虹洁也真正懂得这个角色。

在绝大多数以年轻演员为主角的都市偶像剧中,作为父母或长辈的中老年角色,自身的独立剧情能量较弱,人物形象较片面,往往只是对主角的情感线发挥影响,比如推动、阻碍或不同程度的施压。

而在这部剧中,牛美丽和福子爸,已经在事实上可以摆脱绿叶的概念,他们的存在虽因主角而起,也在助推主角的发展,但作为一个个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独立的人格魅力,有独立真实的思想主张,有独立的自我需求,有独立的生活路线,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故事,这一条以义气构成底色的故事线与主线故事势均力敌。

几乎可以想象,如果这部剧衍生出一部牛美丽的故事,福子爸的故事,甚至福子爸的好友顾大鹏的故事,虽然类型和受众或许不一样,但依然都会是很有趣、很丰满的生活剧。

当然,这一做法,也是让李潇“收获”一些网友diss的原因,他们不想让“老年人”占据过多年轻人撒糖的空间。李潇反而自得其乐,“其实这种配角身上所带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表达的私货”。

“你不觉得好多的异性朋友认识久了,虽然彼此喜欢,但可能错过一些时间点,或者没敢往前迈一步,就这么不远不近地平行着走下去了吗?但等到真的有一天,某个人病了,或者他们生活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这时他们会觉得人生苦短,后悔过去浪费了太多时间,再想在一起,就已经时光不等人了。这条线想写的就是两条平行线的故事。”

这和《小偷家族》的核心表达有种不谋而合的内在基因。

这部剧的创作中特别设置的细节还有太多。

母亲般的经纪人滕丹过世时,剧中并没有选择让郝泽宇外在表现得极度悲痛,而是较为克制。因为创作者们认为,真正中国社会中的直男们,就是很少将大悲大喜表露人前。

郝泽宇和福子分别有个自己的分身可以进行对话互动,这种遇到烦恼时“天人交战”的状态,很多人都会有共鸣。当然,这种设置在实拍时会增添一些麻烦,比如要锁机,演员换装,时间耗费会很多,但对这种细节的讲究,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非常的好。

一个个这样的细节有机地叠加、结合,让观众可以感觉到这种生活太生动了,可信度很高,你知道这就是一出戏,但又觉得不像在演戏。

2

这是李潇真正意义上担当制片人的第一部剧。

而且这部剧的立项就充满了故事色彩。某年李潇参加了浙江广电局的一个青年人才扶持活动,去英国游学1月,期间认识了两个华策的朋友,在无忧无虑的校园中,大家成了好朋友。这两位朋友,一个是法务,一个是宣传,一直想转型做制片,正好自由极光的小说《加油,你是最胖的》签给了华策,自由极光邀请李潇做项目策划,义气的李潇提出的条件是让两个华策的朋友也加入进来,她就接这个项目。

通过《加油》,她正式从编剧转型为制片人。当然,是同时深入统筹剧本创作的这种制片人。

关于这次总制片的经历,李潇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这些难,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

改税、演员限价、平台收购价格收缩等等行业动荡,在这个剧组开机时,全赶上了。

开拍十几天,郝泽宇的地下室和福家小院这两个主场景棚都还没影,这两个棚都是1:1搭建的,一直到整部剧拍到近一半时,才刚刚落实,幸好还赶在了严寒的北京深冬来临之前。在此之前,剧组只能先赶拍外景。然后在半个月之内,赶拍完所有主场景的戏份。

福家小院中,福子的房间在二层阳光阁楼上,通过飘窗可以远眺林立的房脊、建筑和天空,也可以看到院内的景色和进出的人们,形成强烈的对比感。这一阳光阁楼其实是用特效完成的。但因拍摄时的问题,后期所需的CG量相较计划时大量增加,后期制作严重超成本超时。

最难的是审查阶段,剧组自查修改了近千处。

李潇戏称,剧名在那个阶段倒成了这个剧组的精神力量,大家彼此之间互相鼓励,都是顺口来一句,“你们要加油,你是最棒的”。

当然,还有一方面难度是李潇自己加上的——为了彻底保持这部剧的浪漫现实主义调性。

比如音乐,李潇觉得最初制作渲染得太过,不是自己所希望的、符合这部剧的淡然的表达,于是这部剧的前五集,都是李潇自己上手同监制于淼一起,一点一点调音乐和剪辑——甚至细致到确定配音的声音大小,控制到不干扰正常叙事的范围内。

李潇还在中途紧急请来导演石头专门拍摄空镜,为的是更好地体现老北京胡同的生活质感,以及弥补正常叙事里所缺失的适度的空间感和生活的喘息感。

回头来看,李潇觉得,幸亏有一些好的、同样追求完美主义的合作伙伴,帮助自己度过了这些难,使得剧集最终能向自己想要的品质去努力。

首当其冲的就是编剧自由极光。担任编剧去改编自己的小说原著,对于很多作家来说都并不是易做的事情,概因创作者需要克制自己的文字表达,放弃自己的写作习惯。自由极光在这个剧本的创作中,让故事完全地实现了新生,过程中当然有很多困难和反复,但自由极光的负责和韧劲让李潇看在了眼中,“最多的一场戏,郝泽宇与有转出经纪约后的滕丹第一次正式见面,他写了20多次,还在反复写”。

本片的监制,曾与李潇合作过多次的于淼导演,亲自下场给李潇剪起了片子。

来救场的石头导演,则承包了所有的空镜,及先导概念片。

石头一般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就去鼓楼北侧和北锣鼓巷拍摄城区,然后上鼓楼拍摄夕阳,拍摄北塔寺街道。他就想把胡同里沾满灰尘的自行车拍出来,通过景山最高的树缝去拍央视,凌晨两三点还拉着李潇去东四九条去拍老路灯。如果拍摄略掉电车的电缆线和广告牌,石头觉得自己能还原出二十年前北京的状态。

他从深秋拍到次年1月,遗憾于未拍到雪景,在大年三十甚至一家三口跑去了北京近郊的顺义抓拍雪景,后来终于有天让他在鼓楼和后海补到了想要的雪景。

除此之外,石头还承包了后期调色,让成片拥有了区别于一般都市偶像剧糖果色的色调。

这次与李潇的合作,导演石头觉得自己是给项目增加了不少“麻烦”的人,他让李潇给摄影师配备了标准色卡及色温和亮度的测光表,更换灯光时需要做好色温的数据记录,这样后期剪辑和调色时,就不会出现技术问题。他很庆幸在追求生活质感的呈现上,李潇是个爽快人。

石头觉得这个剧组信奉一点:“把’差不多就行’剔除到这个项目之外。”

好在难题总归会过去。虽然李潇说很累,每天要操心和焦虑的事太多,但她高兴的是这部剧的品质和口碑,让她很有成就感。

她并不完全在意这部剧的收视率或流量,她觉得这部剧,能对得起她自己对作品的要求,是一部自己未来会愿意反复谈论的作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出品人李潇:《加油》不是一部行业剧

李潇觉得倪虹洁和牛美丽的相遇也是如此,倪虹洁终于遇到了牛美丽这个特别适合她的角色,而倪虹洁也真正懂得这个角色。

文 | 黑白文娱 王子之

编辑 | 蓝二

《加油,你是最棒的》定位是一部生活剧,而不是行业剧。这是李潇跟原小说作者、编剧自由极光达成的一致认知。

剧中郝泽宇和福子的人物身份——演员、经纪人,只是一个职业背景,这和当下快递员或者公司文员没有太大的差异。

李潇觉得自己过去情节性强的内容做得太多,不想再重复了,而自由极光恰恰非常擅长生动温润的细节,尤其是人物关系之间、微妙的小情感写得特别好,于是李潇让他不用考虑外界因素,只按照自己的感觉写,两人剧本和后期制作的方向都对标的是《请回答1988》。

出品人、制片人、编剧李潇(左)与作家、编剧自由极光

五六年前,因创作《大丈夫》时的一些创新启发,李潇开始不想再重复过去的创作模式,她希望能够尝试新类型,去做打版立新的事情,因此随后她写了《我爱男闺蜜》——在当时其实是一个特别不讨巧的做法,《我爱男闺蜜》是一个很小众、特别浪漫主义的题材,男主角方俊是世界上很少有的那种人,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是像一个四岁的孩子一样干净。

《加油》同样是李潇希望在电视剧类型化上打的一个新样板。在这部剧的整体创作上,她试图做出一部具有高浓度情感但清淡克制的生活剧。

在《加油》之前,李潇担任编剧的“先生系列”大获成功,于是当制作《加油》时,一些合作伙伴出于拉高商业价值考虑,建议她依旧给新剧取名“某某先生”时,她断然拒绝。

“要是改成一个《加油,先生》就特别山寨,我干嘛要自己山寨自己?”

1

《加油》播出至今,显著地赢得了行业和大众口碑,豆瓣评分7.7分,其中近70%是四星、五星评分。

李潇自己的微博倒是经常收到一些年轻网友的质疑评论和私信,“没什么情节和大冲突啊,这么平淡”,“配角的戏怎么这么多”。

对于这种两极化的表现,李潇并不在意,网友diss的点恰恰是李潇想做、想表达的。她认为这并不是一部要满足所有人胃口的剧,成熟的情感是克制且自然。

原小说《加油,你是最胖的》是以女性为视角的,男性角色比较弱,而剧本的调整则将郝泽宇调至一个更重要的位置,郝泽宇的人物也由原著文火慢炖高级丧,调成了目前的比较阳刚气。

这样的调整,实际上就是重建故事的核心人物,以及核心的事件进程。重建的标准和原则是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

李潇和自由极光一点点地琢磨新的郝泽宇是谁。

作家、编剧自由极光(左)与出品人、制片人、编剧李潇

郝泽宇曾经在十年前参加选秀,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他是站在舞台上最闪耀的人,全国人民都在为他投票,但随后这十年他却沉寂了下来,摸爬滚打,走在大街上已经没有人能认出他,经历了这些落差,他会是什么状态?

如果是个中年人,可能会看淡,甚至超脱一些,但郝泽宇是一个从十六七岁走到现在刚刚二十六七岁的人,正处于人生中最年轻气盛,最想往上走,脾气又最火爆的阶段。并且又是从小他妈妈就离家出走了,他跟爸爸之间相处得也不融洽,这样的原生家庭背景注定了郝泽宇一路走来,都是用叛逆来武装自己,用跟这个世界对抗的方式去跟外界沟通。

也因此,郝泽宇作为普通人,自身有两个核心命题,是会在他的人生走向以及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中起到极大影响的,同时也需要在进程中去突破和治愈,实现这个人物的成长。一是他的被遗弃感非常强,所以当剧情开始滕丹“遗弃”他时,到后面与福子、牛美丽发生矛盾时,他相应的状态就自然而然呈现出来。二是男性普遍的与父亲的复杂情感,既崇拜父亲又希望能超越他,加上郝泽宇与父亲关系本就不和睦,他内心的一个支撑点就是要“战胜”父亲。悲剧的是,他特意让爸爸坐飞机来看自己多有出息,结果爸爸却死在了飞机上。

这个人物的倔强、脆弱、愤怒、善良、不甘、追求,这么一步步理清楚了,人物饱满地立了起来,事件、动作也顺理成章地铺陈出来。

业界广为流传的是,对于这个角色,邓伦只考虑了三天就接下了。李潇觉得,邓伦和郝泽宇是互相等到了对方。

当时向邓伦伸出橄榄枝的仍多偏向于传统偶像剧、古装剧或者大IP,但邓伦一直很喜欢像《白鹿原》这类作品,很想诠释《加油》这样非常写实的作品。

邓伦的经纪人来跟李潇谈剧和角色,讲了邓伦看了剧本以后的一些思考,说邓伦和郝泽宇一样,也是个私下安静沉稳,不太喜欢表达的人。并且郝泽宇所经历过的小演员的起伏与不易,邓伦也同样经历过。

后来,在拍戏过程中,邓伦跟李潇说,“越演越害怕,越演越像自己”。

李潇觉得倪虹洁和牛美丽的相遇也是如此,倪虹洁终于遇到了牛美丽这个特别适合她的角色,而倪虹洁也真正懂得这个角色。

在绝大多数以年轻演员为主角的都市偶像剧中,作为父母或长辈的中老年角色,自身的独立剧情能量较弱,人物形象较片面,往往只是对主角的情感线发挥影响,比如推动、阻碍或不同程度的施压。

而在这部剧中,牛美丽和福子爸,已经在事实上可以摆脱绿叶的概念,他们的存在虽因主角而起,也在助推主角的发展,但作为一个个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独立的人格魅力,有独立真实的思想主张,有独立的自我需求,有独立的生活路线,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故事,这一条以义气构成底色的故事线与主线故事势均力敌。

几乎可以想象,如果这部剧衍生出一部牛美丽的故事,福子爸的故事,甚至福子爸的好友顾大鹏的故事,虽然类型和受众或许不一样,但依然都会是很有趣、很丰满的生活剧。

当然,这一做法,也是让李潇“收获”一些网友diss的原因,他们不想让“老年人”占据过多年轻人撒糖的空间。李潇反而自得其乐,“其实这种配角身上所带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表达的私货”。

“你不觉得好多的异性朋友认识久了,虽然彼此喜欢,但可能错过一些时间点,或者没敢往前迈一步,就这么不远不近地平行着走下去了吗?但等到真的有一天,某个人病了,或者他们生活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这时他们会觉得人生苦短,后悔过去浪费了太多时间,再想在一起,就已经时光不等人了。这条线想写的就是两条平行线的故事。”

这和《小偷家族》的核心表达有种不谋而合的内在基因。

这部剧的创作中特别设置的细节还有太多。

母亲般的经纪人滕丹过世时,剧中并没有选择让郝泽宇外在表现得极度悲痛,而是较为克制。因为创作者们认为,真正中国社会中的直男们,就是很少将大悲大喜表露人前。

郝泽宇和福子分别有个自己的分身可以进行对话互动,这种遇到烦恼时“天人交战”的状态,很多人都会有共鸣。当然,这种设置在实拍时会增添一些麻烦,比如要锁机,演员换装,时间耗费会很多,但对这种细节的讲究,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非常的好。

一个个这样的细节有机地叠加、结合,让观众可以感觉到这种生活太生动了,可信度很高,你知道这就是一出戏,但又觉得不像在演戏。

2

这是李潇真正意义上担当制片人的第一部剧。

而且这部剧的立项就充满了故事色彩。某年李潇参加了浙江广电局的一个青年人才扶持活动,去英国游学1月,期间认识了两个华策的朋友,在无忧无虑的校园中,大家成了好朋友。这两位朋友,一个是法务,一个是宣传,一直想转型做制片,正好自由极光的小说《加油,你是最胖的》签给了华策,自由极光邀请李潇做项目策划,义气的李潇提出的条件是让两个华策的朋友也加入进来,她就接这个项目。

通过《加油》,她正式从编剧转型为制片人。当然,是同时深入统筹剧本创作的这种制片人。

关于这次总制片的经历,李潇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这些难,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

改税、演员限价、平台收购价格收缩等等行业动荡,在这个剧组开机时,全赶上了。

开拍十几天,郝泽宇的地下室和福家小院这两个主场景棚都还没影,这两个棚都是1:1搭建的,一直到整部剧拍到近一半时,才刚刚落实,幸好还赶在了严寒的北京深冬来临之前。在此之前,剧组只能先赶拍外景。然后在半个月之内,赶拍完所有主场景的戏份。

福家小院中,福子的房间在二层阳光阁楼上,通过飘窗可以远眺林立的房脊、建筑和天空,也可以看到院内的景色和进出的人们,形成强烈的对比感。这一阳光阁楼其实是用特效完成的。但因拍摄时的问题,后期所需的CG量相较计划时大量增加,后期制作严重超成本超时。

最难的是审查阶段,剧组自查修改了近千处。

李潇戏称,剧名在那个阶段倒成了这个剧组的精神力量,大家彼此之间互相鼓励,都是顺口来一句,“你们要加油,你是最棒的”。

当然,还有一方面难度是李潇自己加上的——为了彻底保持这部剧的浪漫现实主义调性。

比如音乐,李潇觉得最初制作渲染得太过,不是自己所希望的、符合这部剧的淡然的表达,于是这部剧的前五集,都是李潇自己上手同监制于淼一起,一点一点调音乐和剪辑——甚至细致到确定配音的声音大小,控制到不干扰正常叙事的范围内。

李潇还在中途紧急请来导演石头专门拍摄空镜,为的是更好地体现老北京胡同的生活质感,以及弥补正常叙事里所缺失的适度的空间感和生活的喘息感。

回头来看,李潇觉得,幸亏有一些好的、同样追求完美主义的合作伙伴,帮助自己度过了这些难,使得剧集最终能向自己想要的品质去努力。

首当其冲的就是编剧自由极光。担任编剧去改编自己的小说原著,对于很多作家来说都并不是易做的事情,概因创作者需要克制自己的文字表达,放弃自己的写作习惯。自由极光在这个剧本的创作中,让故事完全地实现了新生,过程中当然有很多困难和反复,但自由极光的负责和韧劲让李潇看在了眼中,“最多的一场戏,郝泽宇与有转出经纪约后的滕丹第一次正式见面,他写了20多次,还在反复写”。

本片的监制,曾与李潇合作过多次的于淼导演,亲自下场给李潇剪起了片子。

来救场的石头导演,则承包了所有的空镜,及先导概念片。

石头一般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就去鼓楼北侧和北锣鼓巷拍摄城区,然后上鼓楼拍摄夕阳,拍摄北塔寺街道。他就想把胡同里沾满灰尘的自行车拍出来,通过景山最高的树缝去拍央视,凌晨两三点还拉着李潇去东四九条去拍老路灯。如果拍摄略掉电车的电缆线和广告牌,石头觉得自己能还原出二十年前北京的状态。

他从深秋拍到次年1月,遗憾于未拍到雪景,在大年三十甚至一家三口跑去了北京近郊的顺义抓拍雪景,后来终于有天让他在鼓楼和后海补到了想要的雪景。

除此之外,石头还承包了后期调色,让成片拥有了区别于一般都市偶像剧糖果色的色调。

这次与李潇的合作,导演石头觉得自己是给项目增加了不少“麻烦”的人,他让李潇给摄影师配备了标准色卡及色温和亮度的测光表,更换灯光时需要做好色温的数据记录,这样后期剪辑和调色时,就不会出现技术问题。他很庆幸在追求生活质感的呈现上,李潇是个爽快人。

石头觉得这个剧组信奉一点:“把’差不多就行’剔除到这个项目之外。”

好在难题总归会过去。虽然李潇说很累,每天要操心和焦虑的事太多,但她高兴的是这部剧的品质和口碑,让她很有成就感。

她并不完全在意这部剧的收视率或流量,她觉得这部剧,能对得起她自己对作品的要求,是一部自己未来会愿意反复谈论的作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