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控股(000607)2015年6月30日发布公告,公司拟出资10,752万元收购精典博维35%股权。或许大多数人对精典博维并不熟悉,但对它签约的莫言这等“大咖”一定不会陌生。
两年多之前,也就是2012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前,夜幕已经早早的降临。厅外寒风习习,世界各国人民簇拥在这里。中国留学生们头缠白毛巾齐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粗犷豪放的歌声在白雪纷扬中远远传开,一直唱到莫言步入颁奖殿堂,久久不息。这一刻是属于中国人的,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其实,陪着莫言去瑞典领奖的还有一个人,他是莫言的出版人,也是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陈黎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公众关注的焦点迅速从谈论作品内容转移到:谁是此次莫言获奖的最大受益者? 而更成为“不解之谜”的是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下莫言所有作品版权的时间只比莫言获得诺奖早了5个月。磨铁图书公司的总裁沈浩波为此特意发微博@精典博维陈黎明 “你们是2012年运气最好的出版商。馋死我了。”
文化艺术发展的背后,总是有幕后推手的身影。一夜之间,莫言家喻户晓,但其背后的推手,其心酸、其苦恼、其奋斗、其拥有,又是怎样的呢?
一家小型的民营出版公司——精典博维,当时注册资本不过200多万元,却在获奖前的5个月,“精准”签约莫言,将其所有作品版权收入囊中,最终赚得盆满钵满。2012年5月,精典博维签下莫言未来三年里所有作品的版权,包括作品的影视改编、书法作品等各项版权,并帮助其做了很多维权工作。按照精典博维的估算,即将出版全套20部作品的《莫言文集》,定价700多元,按照准备印刷100万册计算,《莫言文集》就值7亿多。
就当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当天,19家投资机构找上门,想要投资精典博维……
对于做投资来说,感恩和互助非常重要。2011年众多投资机构共同向大唐辉煌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增资2236.21万元。其中一位来自江浙地区的股东是我帮忙引入的。当时这位股东表示:“我将来一定回报给你一个好的项目。”
2012年6月,在这位股东的介绍下,我接触到精典博维这个项目,这笔投资也成为我投资历程中较为意外的一单。在2012年9月,也就是莫言获奖前不到一个月,我召集了一些情投意合的投资人,入股了精典博维的A轮融资。
然而,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还记得投资精典博维之前,我带了另外一个投资人共同考察,那个投资人没投,只说了一句,好像老板有点“装”,太有“范儿”,企业不至于这么牛吧。为了调查个究竟,我找了出版圈里的朋友、精典博维的“关联人”,制造各种机会与其深入接触,之后反倒更加确定了我之前对“快热”型和“慢热”型的两种创业者的认知:那些一开始就热情如火的创业者,冷起来或者变起脸来也足够是“冰与火的青春”,反倒这种对自己能力和企业有足够自信的慢热型的老板,找到与自己情投意合的朋友后会更加以诚相待、推心置腹。后来有一次为了确定公司的资本战略,陈老板刚下飞机后可以半夜打电话来到宾馆和我们促膝相谈……
陈黎明,何许人也?陈黎明在人民大学读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参与一些图书的策划工作。他跟着师兄参与策划的第一本畅销书是《清华园的创业启蒙》,有几十万册的销量。这些经历激励着他在以后终于走上图书策划与出版的创业道路。2008、2009年,精典博维花了将近1000万元收购了贝塔斯曼在中国的出版业务与资产。
作为投资人眼中的创业者,江浙风格的商人是非常受欢迎的,他们“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陈黎明就是浙商中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商人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也是最会赚钱的人群。零点调查公司不久前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一项企业界人士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商人是北京市场上的超级活跃群体,仅次于广东商人。作为创业者,陈黎明的商业定位是睿智的,出版行业有各种业态,而陈黎明只选择“畅销书”品类,而书是否能够畅销,更取决于他综合的判断能力和推广能力。
精典博维已经成立多年,定位于作家畅销书,这和其他出版公司主要做教科书、专业书等不同,并有作家经纪、网上销售等出版产业链业务。同时,公司和《北京旅游》杂志合作,北京四星级以上酒店都有强制订阅,有很大发展空间。其实公司整体实力并不像最初以为的,仅仅是一家小型个体工商户。
目前,精典博维已签约大江健三郎、莫言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及阎连科、麦家、安妮宝贝、海岩、饶雪漫、沧月等50多位作家,公司将在出版传媒、旅游传媒、名家经纪、文化物流四项业务上集团化发展。
作家经纪和演员经纪业务略有不同。演员可以各种炒作,加之被放大了,而很多作家的性格决定了不会配合外围炒作,也很少被资本挖掘,估值比较低。同时,作家有字画、影视版权等诸多衍生业务,可以进一步挖掘。在国外,作家经纪人模式已较成熟,出版社多与经纪人接触,不过尚未有较大的作家专业经纪人公司出现,而国内目前专注作家经纪业务的公司很少,将来这部分绝对是资本的热衷点。
作家性格迥异,有些比较内向,有些比较傲气,这需要创业者有很强的沟通、磨合能力,特别是与他们能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陈黎明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过程中积极推动,以帮助能人成为伟人为己任。同时,公司核心高管、从贝塔斯曼出来的史翔擅长网上推广宣传,两人很好地配合,让精典博维的发展势如破竹。
但其实以上这些并不能最终打动我投资,还是缺那么一点点,由于是A轮投资,心里依然打鼓。除了抱团投资,我还喜欢与银行合作“投贷联动”,和银行的朋友一起看项目,在VC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时,银行配套提供贷款,当然如果银行可以在投资前就贷款,那更求之不得。2012年8月,杭州银行经过尽职调查后,给精典博维成功授信并打款,其中包括部分信用贷款。在最终确认银行的信贷已经全额到账后,也最终坚定了我对精典博维的投资。
逐渐,陈黎明也成了资本运作的高手,精典博维一年多前投资的汇智光华已经在2014年末登陆新三板,这个机场畅销书的高大上的销售渠道成为精典博维这个民营出版商的有利“生态武器”。
如今精典博维已经走在了与上市公司华媒控股的股权及业务整合、共同打造文化生态圈的道路上,投资人和精典博维很清楚,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好的IP才是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个创业者,可以领悟到“帮助能人成为伟人”,才可以依靠伟人的肩膀,这才是大智慧。
首席娱乐官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