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的白沙瓦,曾是《大唐西域记》里花团锦簇、经济繁荣的健驮逻国。
然而,自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它作为两国交界的重镇,至少涌入了100万的阿富汗难民。2007年起,巴基斯坦塔利班(TTP)脱离阿富汗塔利班自立门户,在包括白沙瓦在内的西北部地区逐渐扩大势力范围。
现在,它成了冲突频繁的城市,贫穷指数(Poverty Index)居高不下。一份研究显示,2010年,六成的白沙瓦人每月的生活费不到60美元。
《侣行》团队想去这样的白沙瓦看一看。


团队联系了白沙瓦Mathra村的一所小学。当他们问起孩子们喜欢什么,校长Tarik说,放风筝。
放风筝是巴基斯坦古老的迎春习俗。每年的1、2月份,当地人都会在“巴桑特”节上斗风筝。千万只风筝盘旋空中,随时会向另一只风筝俯冲过去,割断对手的线。
放风筝也是中国人的传统游戏,中国的风筝制作工艺闻名世界。于是团队决定,在看望这所小学的孩子时,把中国的风筝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2015年4月份,团队向网友征集了100只创意风筝。网友在上面画了光头强(动画片《熊出没》里的角色),画了和平鸽,写上了许多祝福的话。
这些风筝跟着团队一起跋山涉水,来到了5000公里外的帕米尔高原,来到了这所白沙瓦郊区的乡间小学。
一开始,他们被吓住了。这所小学高墙耸峙,铁门紧闭,门口的警车架着机枪,两边各站着一名手持AK-47的军警。
他们走了进去,发现学校的院子实在太小,连0.5平方米的小风筝都很难放起来,就更别提大型的载人风筝和斗风筝的玩法了。

男孩、女孩一起坐在院子里,已经准备好了画笔和颜料。Tarik校长说,好多孩子是第一次拿到这两样东西。
孩子们都是普什图人,有自己的语言。普什图人主要生活在巴基斯坦西部,约有1400万人,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16%。
他们接过团队分发的风筝,满脸兴奋,不停地用普什图语讲着什么。有几个孩子还问Tarik校长风筝上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他们给一些风筝上的中国国旗和灯笼上色,还另外画了很多图案。


学校附近能找到的最大场地也只是一块80米宽的菜地。
Tarik校长觉得,让孩子们出去放风筝非常危险,因为村子里有很多塔利班的线人,男孩、女孩一起玩耍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甚至会端起枪、扔炸弹。
就在前几天,这个村子遭遇了两起恐怖袭击。当天的晚些时候,白沙瓦政府又在离村子不远的集市上逮捕了两名ISIS成员。

于是,这次的活动课只能在校内进行。
孩子们在小院里追逐,有的还跑上了房顶的天台。
看着小风筝在微风里稍稍飘上一会儿,他们就笑得合不拢嘴。



一名高年级的女孩给团队成员的手臂描上了“曼海蒂”(Mehndi)。
它是一种人体彩绘。当地的很多人都相信,五千年前,西亚北非地区的成年人就画曼海蒂来求福驱邪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