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川师、浙传等纷纷推出校园版跑男,95后“综艺原住民”有多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川师、浙传等纷纷推出校园版跑男,95后“综艺原住民”有多强?

近期四川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都纷纷推出了校园版的“跑男”(据说南广、中山等学校正在准备ing),除了标志性的撕名牌、指压板,就连花字、剪辑、bgm……都延续了“跑男1”的风格。

近期,又有不少节目都打出了“我是下一个现象级节目”的口号。但真正的现象级节目是什么样的?

在小娱看来,这个答案就是——从老到少都在风靡。比如说《奔跑吧兄弟》,不但在各大单位团建时刮起了“撕名牌风”,甚至将制作综艺的浪潮吹到了大学校园。

这不,近期四川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都纷纷推出了校园版的“跑男”(据说南广、中山等学校正在准备ing),除了标志性的撕名牌、指压板,就连花字、剪辑、bgm……都延续了“跑男1”的风格。尤其川师版的《奔跑吧,川师》,更是在嘉宾选择、剪辑节奏上完美copy了《跑男》,据总导演冯波介绍,他们的嘉宾甚至还有如“郑凯杨颖CP”版的小粉红,而在游戏的激烈程度和整体节目设计上,更是远远超过了现在某档“致敬大牌”的户外综艺节目。

要知道,这只是一期总体花费不超过5000元的“山寨版跑男”,却让不少电视人喊出了“学生能做到这个水平,蓝巨星可以去联系了”的惊叹。

而据川师团队介绍,他们从中学时就开始疯狂追看海外综艺,习惯通过翻墙获取海外幕后信息,并通过电视台、影视网等渠道系统性学习综艺制作。可以说,目前这一批95后电视人,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综艺原住民”。

真的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只用了5000元,《奔跑吧,川师》如何做到还原度70%的?

都知道浙江卫视版《奔跑吧兄弟》贵的吓人,不但每一集制作成本高达千万以上,更有韩国媒体指出SBS就借此获利近3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1.8亿),让SBS一举还清了债务。

而看过《奔跑吧,川师》的人,纷纷都表示其还原度高达70%,而从摇臂中扫过的镜头,也能看出其机位起码在数十个以上,在学生中应当属于破天荒的了。

那究竟这样一档节目,成本是多少呢?据冯波透露,就只有“5000元”。

据冯波介绍,这个节目是他们川师新川院的独立工作室在大三时开始策划的,从策划到完成整个剪辑历时2个月,一共设了16个机位、共36名热爱电视的90后制作班底耗时两个月打造而成。

而《奔跑吧,川师》最被人赞赏了,除了后期花字,就是前期那群逗比的小年轻了。据悉,他们前期在选手选拔上就进行了一系列考量,不但参考了浙江版跑男,更参考了韩版的众多节目。

最终,他们决定设置老腊肉和小鲜肉两组选手,每组4人,各两男两女。大三大四的是老腊肉,大一大二就是小鲜肉。(大三就是老腊肉,小娱哭晕在厕所擦擦!)

在娱乐资本论看来,队员的选择还是挺成功的,两组队员对比度较为鲜明。其中老腊肉组就是挑一些比较放得开的学长学姐,其中两人也是摄制组成员,因为性格活泼被选来引导节目流程和搞活气氛;而小鲜肉组就是挑了颜值较高的表演系学弟学妹来参加,其中有如“郑凯杨颖CP”版小粉红的戏码就由他们负责了。

冯波说,在拍摄过程中因为人手问题,并没有设置编剧这个角色,编辑的工作是在前期的策划部分里完成的,拍摄全程没有专门的灯光组,基本上是借助室外自然光和室内的灯光完成的拍摄,冯波说好在灯光上没有大的问题,而录音方面确实出了比较多麻烦,而这些问题后期也都进行了弥补。

整个节目的制作费用是5000元,小娱惊叹于制作费用之低,然而这对于学生们来说已不算是便宜,毕竟节目只有两个广告商的支持,而这两个广告商也只是学校周围的两家小店,一家叫做小岛生活,另一家是格子网店,可是也因为是在校园里,同学们都是因为兴趣聚集在一起所以并没有劳务费支出这一项。所以制作费大部分是花在了道具上面,第一个环节是指压板,指压板是借来的,有从广告商那里借来的指压板,另一部分则是从学校借过来的,也就是指压板这一项没有支出,而第二个相扑环节道具花费巨大,那些相扑服装道具每天每件租金700元,胡波感叹这个实在是太贵了。

十几人全部睡在剪辑房,就为了做出有cp感的花字!

从画面呈现看,《奔跑吧,川师》前期有大量摄像师出镜,确实在机位安排、流程走位上显得生疏。但在后期上,《奔跑吧,川师》确实是目前所有模仿《奔跑吧跑男》里最好的,音效字幕尤其到位。

据冯波介绍,整个节目前期录制确实只花费了一个周末(2天),而后期剪辑是最折磨人的。胡波说他们后期制作的时候赶上期末,学校马上要放假,所以他们一开始是到一个学长的咖啡店里剪辑,后来又有人到酒店开房间剪辑,再到后来他们干脆全部搬到学校的电视台,“所有人吃喝拉撒睡在电视台,过了7天醒了就剪辑的日子”。

因为小娱在大学时也是个泡剪辑房的电视狗,所以也知道学校电视台的机器之渣,以及之辛苦。而冯波表示,那种在一起锻炼剪辑的那段日子,“其实是最累但最快乐的”,而观众看到的那些好玩的字幕就是那么一遍遍熬出来的。

冯波还向小娱透露了一些拍摄过程中的细节,比如在第一个指压板环节,他们两组各自跑了两次,“本来是打算把这四次剪成两次,没想到这四次效果都不错,于是把这四次都放进了片子里”。在所有的游戏环节,并没有刻意设计一些冲突或者桥段,而是靠着这些选手之间本来的默契进行拍摄,节目后期效果和字幕也是在那些观众可进行联想的点做出设计。比如关于选手中的CP感、争风吃醋的感觉,以及“高颜值学弟和低颜值学长之战”,都依靠后期加强了不少。

谈到为什么要拍摄《奔跑吧,川师》,冯波表示其初衷一方面是因为很喜欢《奔跑吧,兄弟》,另一方面他们这一群人也是想要检验一下自己大学所学到的东西。“《奔跑吧,川师》是我们一群人花了两个多月心血的作品,那就够了。”

至于未来,因为目前这批剪辑团队都会面临大四找工作的问题,不过冯波倒并不担心延续:“也许,下一次的拍摄就会交给学弟学妹去做了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川师、浙传等纷纷推出校园版跑男,95后“综艺原住民”有多强?

近期四川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都纷纷推出了校园版的“跑男”(据说南广、中山等学校正在准备ing),除了标志性的撕名牌、指压板,就连花字、剪辑、bgm……都延续了“跑男1”的风格。

近期,又有不少节目都打出了“我是下一个现象级节目”的口号。但真正的现象级节目是什么样的?

在小娱看来,这个答案就是——从老到少都在风靡。比如说《奔跑吧兄弟》,不但在各大单位团建时刮起了“撕名牌风”,甚至将制作综艺的浪潮吹到了大学校园。

这不,近期四川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都纷纷推出了校园版的“跑男”(据说南广、中山等学校正在准备ing),除了标志性的撕名牌、指压板,就连花字、剪辑、bgm……都延续了“跑男1”的风格。尤其川师版的《奔跑吧,川师》,更是在嘉宾选择、剪辑节奏上完美copy了《跑男》,据总导演冯波介绍,他们的嘉宾甚至还有如“郑凯杨颖CP”版的小粉红,而在游戏的激烈程度和整体节目设计上,更是远远超过了现在某档“致敬大牌”的户外综艺节目。

要知道,这只是一期总体花费不超过5000元的“山寨版跑男”,却让不少电视人喊出了“学生能做到这个水平,蓝巨星可以去联系了”的惊叹。

而据川师团队介绍,他们从中学时就开始疯狂追看海外综艺,习惯通过翻墙获取海外幕后信息,并通过电视台、影视网等渠道系统性学习综艺制作。可以说,目前这一批95后电视人,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综艺原住民”。

真的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只用了5000元,《奔跑吧,川师》如何做到还原度70%的?

都知道浙江卫视版《奔跑吧兄弟》贵的吓人,不但每一集制作成本高达千万以上,更有韩国媒体指出SBS就借此获利近3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1.8亿),让SBS一举还清了债务。

而看过《奔跑吧,川师》的人,纷纷都表示其还原度高达70%,而从摇臂中扫过的镜头,也能看出其机位起码在数十个以上,在学生中应当属于破天荒的了。

那究竟这样一档节目,成本是多少呢?据冯波透露,就只有“5000元”。

据冯波介绍,这个节目是他们川师新川院的独立工作室在大三时开始策划的,从策划到完成整个剪辑历时2个月,一共设了16个机位、共36名热爱电视的90后制作班底耗时两个月打造而成。

而《奔跑吧,川师》最被人赞赏了,除了后期花字,就是前期那群逗比的小年轻了。据悉,他们前期在选手选拔上就进行了一系列考量,不但参考了浙江版跑男,更参考了韩版的众多节目。

最终,他们决定设置老腊肉和小鲜肉两组选手,每组4人,各两男两女。大三大四的是老腊肉,大一大二就是小鲜肉。(大三就是老腊肉,小娱哭晕在厕所擦擦!)

在娱乐资本论看来,队员的选择还是挺成功的,两组队员对比度较为鲜明。其中老腊肉组就是挑一些比较放得开的学长学姐,其中两人也是摄制组成员,因为性格活泼被选来引导节目流程和搞活气氛;而小鲜肉组就是挑了颜值较高的表演系学弟学妹来参加,其中有如“郑凯杨颖CP”版小粉红的戏码就由他们负责了。

冯波说,在拍摄过程中因为人手问题,并没有设置编剧这个角色,编辑的工作是在前期的策划部分里完成的,拍摄全程没有专门的灯光组,基本上是借助室外自然光和室内的灯光完成的拍摄,冯波说好在灯光上没有大的问题,而录音方面确实出了比较多麻烦,而这些问题后期也都进行了弥补。

整个节目的制作费用是5000元,小娱惊叹于制作费用之低,然而这对于学生们来说已不算是便宜,毕竟节目只有两个广告商的支持,而这两个广告商也只是学校周围的两家小店,一家叫做小岛生活,另一家是格子网店,可是也因为是在校园里,同学们都是因为兴趣聚集在一起所以并没有劳务费支出这一项。所以制作费大部分是花在了道具上面,第一个环节是指压板,指压板是借来的,有从广告商那里借来的指压板,另一部分则是从学校借过来的,也就是指压板这一项没有支出,而第二个相扑环节道具花费巨大,那些相扑服装道具每天每件租金700元,胡波感叹这个实在是太贵了。

十几人全部睡在剪辑房,就为了做出有cp感的花字!

从画面呈现看,《奔跑吧,川师》前期有大量摄像师出镜,确实在机位安排、流程走位上显得生疏。但在后期上,《奔跑吧,川师》确实是目前所有模仿《奔跑吧跑男》里最好的,音效字幕尤其到位。

据冯波介绍,整个节目前期录制确实只花费了一个周末(2天),而后期剪辑是最折磨人的。胡波说他们后期制作的时候赶上期末,学校马上要放假,所以他们一开始是到一个学长的咖啡店里剪辑,后来又有人到酒店开房间剪辑,再到后来他们干脆全部搬到学校的电视台,“所有人吃喝拉撒睡在电视台,过了7天醒了就剪辑的日子”。

因为小娱在大学时也是个泡剪辑房的电视狗,所以也知道学校电视台的机器之渣,以及之辛苦。而冯波表示,那种在一起锻炼剪辑的那段日子,“其实是最累但最快乐的”,而观众看到的那些好玩的字幕就是那么一遍遍熬出来的。

冯波还向小娱透露了一些拍摄过程中的细节,比如在第一个指压板环节,他们两组各自跑了两次,“本来是打算把这四次剪成两次,没想到这四次效果都不错,于是把这四次都放进了片子里”。在所有的游戏环节,并没有刻意设计一些冲突或者桥段,而是靠着这些选手之间本来的默契进行拍摄,节目后期效果和字幕也是在那些观众可进行联想的点做出设计。比如关于选手中的CP感、争风吃醋的感觉,以及“高颜值学弟和低颜值学长之战”,都依靠后期加强了不少。

谈到为什么要拍摄《奔跑吧,川师》,冯波表示其初衷一方面是因为很喜欢《奔跑吧,兄弟》,另一方面他们这一群人也是想要检验一下自己大学所学到的东西。“《奔跑吧,川师》是我们一群人花了两个多月心血的作品,那就够了。”

至于未来,因为目前这批剪辑团队都会面临大四找工作的问题,不过冯波倒并不担心延续:“也许,下一次的拍摄就会交给学弟学妹去做了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