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暴力美学电影往事:被解放的商业电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暴力美学电影往事:被解放的商业电影

暴力美学从40、50年代的美国发端,在70、80年代的香港以张彻、吴宇森等电影人的作品为代表,形成了一股暴力美学的风潮,成熟以后又反过来波及美国。

文|华谊兄弟研究院

昆汀·塔伦蒂诺新作《好莱坞往事》亮相第72届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提名,备受关注。该片讲述至今仍令好莱坞讳莫如深的“曼森家族”杀人案,延续了昆汀一贯的“暴力美学”风格。截至9月,《好莱坞往事》已斩获2.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IMDB评分8.1。 “暴力美学”是导演昆汀的作品最负盛名的标签。一直以来,昆汀声称自己是70、80年代香港武侠、黑帮电影的忠实粉丝。昆汀的作品深受7、80年代香港张彻、吴宇森等人作品中浪漫诗意的武打画面与极度夸张的审美风格影响,结合他极具个性的西部怀旧风格,将暴力美学这一成型于东方的影像风格在好莱坞发扬光大,成为全球当代电影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风潮。本期华谊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将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导演的作品对“暴力美学”这一电影审美风格进行梳理与分析。

暴力美学释义

“暴力美学”一词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流行,最早来源于香港影评人所撰写的报刊影评,主要指电影中针对“暴力”的一种与主流相悖的审美趣味。“暴力美学”相关的作品共同特征是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通过艺术性的呈现带给观众一种视觉、听觉上的快感。通常来说,“暴力美学”呈现的方式包括枪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而存在于这一类暴力之中的形式美感则通过电影的视听效果传递给了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电影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不是暴力美学的关注重点,它所传达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商业电影中强调的形式快感。暴力美学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它意味着电影不再笃定地为观众提供社会楷模和道德指南,也放弃了承担对观众的教化责任,只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而暴力美学所面对的,也必须是具备商业伦理和基本艺术素养的观众,高度法制化的社会,以及自由竞争的文化空间。

暴力美学发展轨迹,作为发端的好莱坞西部电影

从事实来看,美国的西部片与黑色电影中的枪战、杀戮等元素才是暴力美学这种审美风格与体验的发端。有一些作品可用来描述这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的发展轨迹:1967年亚瑟·佩恩导演的《邦尼和克莱德》,1969年萨姆·佩金·帕导演的《野蛮的一伙》,1971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橙》,1976年马丁‧斯科西思导演的《出租车司机》等。

▲《邦尼和克莱德》《发条橙》《出租车司机》来源:豆瓣

其中最为著名的《邦尼与克莱德》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对抢劫犯恋人为原型,在贫穷与动荡的社会,受压迫的底层人狂躁不安,主角恋人以抢银行的方式来反抗资本家,用暴力的方式来抨击资本与社会的暴力。虽然主角邦妮和克莱德最终死在警察的扫射之下,但《邦妮与克莱德》这部影片却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表现与审美模式。

邵氏武侠:侠肝义胆的暴力审美

作为一种具有电影史意义的风格形态,香港电影人和作品对暴力美学的意义最为重大。上世纪60年代香港社会动荡不安,铺陈暴力、神话英雄的武侠片成为人们宣泄情绪最经济的途径。故事中的侠肝义胆、以暴制暴,让在现实生活备受压抑的大众在精神世界里完成了一次反抗。在这个背景之下,张彻的“阳刚武侠”在当时的邵氏独领风骚并且开创了香港电影“暴力美学”的传统。在张彻的各个作品中常常出现一条大街各方势同水火,豪杰“盘肠大战”①。在张彻作品《大醉侠》续集《金燕子》里,银鹏腹部中四剑仍坚持到最后;《仇连环》里仇连环腹部中刀却用衣服裹紧,手刃仇敌。在张彻看来,暴力非为残酷而为壮烈,让英雄死得惨才能引起观众共鸣,正义才能得到宣扬。

吴宇森:诗化的暴力

张彻电影中暴力、血腥、悲壮、重情义的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气质深深影响了暴力美学成型道路上的重要人物吴宇森,其阳刚暴力和视死如归的风格更转化为吴宇森此后电影创作的烙印。1986年,吴宇森执导了闻名华语影坛乃至全世界的经典电影《英雄本色》,该片不仅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也奠定了其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英雄本色》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票房纪录,共揽获票房3400万美元,获得了包括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吴宇森本人亦凭借该片获得了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英雄本色》《喋血英雄》《变脸》来源:豆瓣

《英雄本色》的成功标志着暴力美学在香港顺利落地生根,从此暴力美学电影持续发力影响着整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到80年代后期,《喋血双雄》则让吴氏暴力美学提升至教科书的水准,影片中的圣母、白鸽、教堂d意象也成为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的标签。

 经历了8、90年代香港电影的辉煌后,吴宇森来到了好莱坞。他通过其充满个人风格的作品扩大着暴力美学的影响力,其1997年的作品《变脸》在当年斩获全球票房2.4亿美元,imdb评分7.3,成为了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吴宇森将暴力美学从香港带至好莱坞,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同时也给好莱坞电影市场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票房收益。

集大成者——昆汀·塔伦蒂诺

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工业的沃土,敏锐的捕捉到了暴力美学这一电影风格的巨大商业价值,资本市场则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电影风格的发展。好莱坞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应运出世,将暴力美学这一审美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昆汀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吴宇森的影响,作为一个美国导演,他对暴力的呈现,并非简单地对放大残暴血腥,而是将暴力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加以摹写。如果说香港的暴力美学拥有更多浪漫和温情,那么昆汀的暴力展示出富有怀旧意味、黑色幽默的美感。

▲《低俗小说》剧照 来源:豆瓣

昆汀最受好评的作品《低俗小说》充分展现了其充满个人烙印的黑色暴力美学风格。影片分为三幕,分别用字幕的方式呈现,即:Vincent与Marsellus之妻、金表、Bunny的状况。昆汀使用一种回环往复的叙述,点出他电影中贯穿始终的主题:暴力的不断持续与循环。片中Vincent手枪不慎走火,只好直接把对方的脑袋崩碎,血浆四溅,撒满了整个车厢。然而在这个场景中,昆汀没有用特写或者渲染的方式将惨状直接呈现在银幕上,而是通过Vincent的轻描淡写的反应来讽刺故事中暴力的寻常,小人物命运的可悲与轻贱,暴力美学的水准和表现方式也在昆汀这里拓展出了更丰富的层次。

《低俗小说》于1994年公映,全球票房高达2.1亿美元,IMDB评分8.9,斩获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作品。而在昆汀2003年的作品《杀死比尔》中,女主角新娘与日本黑帮决斗一场,金发碧眼的女主角与清纯的东方黑发女孩身处古朴的和风建筑中,在忽明忽灭的灯光之下以长刀与锁链进行搏杀,也成为了一个经典场面。

总结

暴力美学从40、50年代的美国发端,在70、80年代的香港以张彻、吴宇森等电影人的作品为代表,形成了一股暴力美学的风潮,成熟以后又反过来波及美国。经过昆汀在好莱坞的发扬光大,暴力美学才真正成为世界电影语言系统以及全球电影文化的重要部分。这一电影形态在东西方之间的回馈、振荡式的发展和成熟给全球电影产业滋生出了一种独特而又奇异的图景。然而对暴力以美的形式进行体现缺乏叙事上的权威性。刀光剑影与杀戮枪战都可以形式化地展示出来,给人以单纯的审美上的满足,它的内在核心是在商业电影大行其道的时代所特有的一种游戏的审美态度。而在这个资本主导的、商业片已被充分解放的年代,暴力美学应该如何被呈现,杀戮与血腥是否能持续地以审美的形式存在,是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工业应该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1】郝建. “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5(4):1-7.【2】刘彦娟. 探析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作品中的暴力美学[J]. 电影文学, 2014, No.598(1):61-62.【3】王彩君. 论吴宇森早期电影中的“暴力美学”[J]. 文艺评论, 2013(5):126-12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暴力美学电影往事:被解放的商业电影

暴力美学从40、50年代的美国发端,在70、80年代的香港以张彻、吴宇森等电影人的作品为代表,形成了一股暴力美学的风潮,成熟以后又反过来波及美国。

文|华谊兄弟研究院

昆汀·塔伦蒂诺新作《好莱坞往事》亮相第72届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提名,备受关注。该片讲述至今仍令好莱坞讳莫如深的“曼森家族”杀人案,延续了昆汀一贯的“暴力美学”风格。截至9月,《好莱坞往事》已斩获2.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IMDB评分8.1。 “暴力美学”是导演昆汀的作品最负盛名的标签。一直以来,昆汀声称自己是70、80年代香港武侠、黑帮电影的忠实粉丝。昆汀的作品深受7、80年代香港张彻、吴宇森等人作品中浪漫诗意的武打画面与极度夸张的审美风格影响,结合他极具个性的西部怀旧风格,将暴力美学这一成型于东方的影像风格在好莱坞发扬光大,成为全球当代电影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风潮。本期华谊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将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导演的作品对“暴力美学”这一电影审美风格进行梳理与分析。

暴力美学释义

“暴力美学”一词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流行,最早来源于香港影评人所撰写的报刊影评,主要指电影中针对“暴力”的一种与主流相悖的审美趣味。“暴力美学”相关的作品共同特征是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通过艺术性的呈现带给观众一种视觉、听觉上的快感。通常来说,“暴力美学”呈现的方式包括枪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而存在于这一类暴力之中的形式美感则通过电影的视听效果传递给了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电影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不是暴力美学的关注重点,它所传达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商业电影中强调的形式快感。暴力美学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它意味着电影不再笃定地为观众提供社会楷模和道德指南,也放弃了承担对观众的教化责任,只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而暴力美学所面对的,也必须是具备商业伦理和基本艺术素养的观众,高度法制化的社会,以及自由竞争的文化空间。

暴力美学发展轨迹,作为发端的好莱坞西部电影

从事实来看,美国的西部片与黑色电影中的枪战、杀戮等元素才是暴力美学这种审美风格与体验的发端。有一些作品可用来描述这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的发展轨迹:1967年亚瑟·佩恩导演的《邦尼和克莱德》,1969年萨姆·佩金·帕导演的《野蛮的一伙》,1971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橙》,1976年马丁‧斯科西思导演的《出租车司机》等。

▲《邦尼和克莱德》《发条橙》《出租车司机》来源:豆瓣

其中最为著名的《邦尼与克莱德》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对抢劫犯恋人为原型,在贫穷与动荡的社会,受压迫的底层人狂躁不安,主角恋人以抢银行的方式来反抗资本家,用暴力的方式来抨击资本与社会的暴力。虽然主角邦妮和克莱德最终死在警察的扫射之下,但《邦妮与克莱德》这部影片却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表现与审美模式。

邵氏武侠:侠肝义胆的暴力审美

作为一种具有电影史意义的风格形态,香港电影人和作品对暴力美学的意义最为重大。上世纪60年代香港社会动荡不安,铺陈暴力、神话英雄的武侠片成为人们宣泄情绪最经济的途径。故事中的侠肝义胆、以暴制暴,让在现实生活备受压抑的大众在精神世界里完成了一次反抗。在这个背景之下,张彻的“阳刚武侠”在当时的邵氏独领风骚并且开创了香港电影“暴力美学”的传统。在张彻的各个作品中常常出现一条大街各方势同水火,豪杰“盘肠大战”①。在张彻作品《大醉侠》续集《金燕子》里,银鹏腹部中四剑仍坚持到最后;《仇连环》里仇连环腹部中刀却用衣服裹紧,手刃仇敌。在张彻看来,暴力非为残酷而为壮烈,让英雄死得惨才能引起观众共鸣,正义才能得到宣扬。

吴宇森:诗化的暴力

张彻电影中暴力、血腥、悲壮、重情义的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气质深深影响了暴力美学成型道路上的重要人物吴宇森,其阳刚暴力和视死如归的风格更转化为吴宇森此后电影创作的烙印。1986年,吴宇森执导了闻名华语影坛乃至全世界的经典电影《英雄本色》,该片不仅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也奠定了其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英雄本色》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票房纪录,共揽获票房3400万美元,获得了包括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吴宇森本人亦凭借该片获得了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英雄本色》《喋血英雄》《变脸》来源:豆瓣

《英雄本色》的成功标志着暴力美学在香港顺利落地生根,从此暴力美学电影持续发力影响着整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到80年代后期,《喋血双雄》则让吴氏暴力美学提升至教科书的水准,影片中的圣母、白鸽、教堂d意象也成为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的标签。

 经历了8、90年代香港电影的辉煌后,吴宇森来到了好莱坞。他通过其充满个人风格的作品扩大着暴力美学的影响力,其1997年的作品《变脸》在当年斩获全球票房2.4亿美元,imdb评分7.3,成为了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吴宇森将暴力美学从香港带至好莱坞,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同时也给好莱坞电影市场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票房收益。

集大成者——昆汀·塔伦蒂诺

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工业的沃土,敏锐的捕捉到了暴力美学这一电影风格的巨大商业价值,资本市场则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电影风格的发展。好莱坞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应运出世,将暴力美学这一审美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昆汀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吴宇森的影响,作为一个美国导演,他对暴力的呈现,并非简单地对放大残暴血腥,而是将暴力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加以摹写。如果说香港的暴力美学拥有更多浪漫和温情,那么昆汀的暴力展示出富有怀旧意味、黑色幽默的美感。

▲《低俗小说》剧照 来源:豆瓣

昆汀最受好评的作品《低俗小说》充分展现了其充满个人烙印的黑色暴力美学风格。影片分为三幕,分别用字幕的方式呈现,即:Vincent与Marsellus之妻、金表、Bunny的状况。昆汀使用一种回环往复的叙述,点出他电影中贯穿始终的主题:暴力的不断持续与循环。片中Vincent手枪不慎走火,只好直接把对方的脑袋崩碎,血浆四溅,撒满了整个车厢。然而在这个场景中,昆汀没有用特写或者渲染的方式将惨状直接呈现在银幕上,而是通过Vincent的轻描淡写的反应来讽刺故事中暴力的寻常,小人物命运的可悲与轻贱,暴力美学的水准和表现方式也在昆汀这里拓展出了更丰富的层次。

《低俗小说》于1994年公映,全球票房高达2.1亿美元,IMDB评分8.9,斩获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作品。而在昆汀2003年的作品《杀死比尔》中,女主角新娘与日本黑帮决斗一场,金发碧眼的女主角与清纯的东方黑发女孩身处古朴的和风建筑中,在忽明忽灭的灯光之下以长刀与锁链进行搏杀,也成为了一个经典场面。

总结

暴力美学从40、50年代的美国发端,在70、80年代的香港以张彻、吴宇森等电影人的作品为代表,形成了一股暴力美学的风潮,成熟以后又反过来波及美国。经过昆汀在好莱坞的发扬光大,暴力美学才真正成为世界电影语言系统以及全球电影文化的重要部分。这一电影形态在东西方之间的回馈、振荡式的发展和成熟给全球电影产业滋生出了一种独特而又奇异的图景。然而对暴力以美的形式进行体现缺乏叙事上的权威性。刀光剑影与杀戮枪战都可以形式化地展示出来,给人以单纯的审美上的满足,它的内在核心是在商业电影大行其道的时代所特有的一种游戏的审美态度。而在这个资本主导的、商业片已被充分解放的年代,暴力美学应该如何被呈现,杀戮与血腥是否能持续地以审美的形式存在,是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工业应该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1】郝建. “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5(4):1-7.【2】刘彦娟. 探析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作品中的暴力美学[J]. 电影文学, 2014, No.598(1):61-62.【3】王彩君. 论吴宇森早期电影中的“暴力美学”[J]. 文艺评论, 2013(5):126-12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