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这是我的奋斗也是你的奋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这是我的奋斗也是你的奋斗

本周关键词:自传小说、家庭主妇、席慕蓉、生活的意义、圣彼得堡、日本近代战争史、黑泽明、未来人类……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我的奋斗3:童年岛屿》

[挪威]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著  林后 译
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 2019-08

在挪威,每十个人就有一人读过《我的奋斗》——此类说法虽然看似夸张,但或许并不为过。在2009-2011年间,正处于生活和事业低谷的奥韦·克瑙斯高用“一种近乎疯魔的能量”完成并出版了这部自传小说,内容是他本人四十多年成长与生活的自述。“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这是我的奋斗,也是你的奋斗。”这部长达六卷的巨著在体量上或许可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相媲美,但正如克瑙斯高所说,它贴近每个人的真实生活,因此并不会使读者望而却步。

这六部曲的主题分别为死亡、爱情、童年、工作、梦想和思考。此前,“理想国”已译介出版了前两部《父亲的葬礼》和《恋爱中的男人》,这本《童年岛屿》是第三部,讲述了主人公在童年生活中所经历的恐惧、挫败、喜悦和成长。在前两部作品中,克瑙斯高完全抛弃了文学的叙事传统,充斥在书中的是随机的情节和对话,以及对一切琐事毫不节制地描绘,甚至连主人公去买一杯咖啡也要说上二十多页。但这一次,他却选择遵循时间的脉络,以儿童的视角重现过往。

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称“克瑙斯高激情而坦率,不惧怕说出世人皆有的焦虑,也不担忧显露自己的天真或尴尬”,但也有不少评论者批评这样的写作是作家为了博取眼球打造的一场“小说真人秀”。无论如何,《我的奋斗》都值得一读,它或许正在以背离文学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对文学的定义。

《82年生的金智英》

[韩] 赵南柱 著  尹嘉玄 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9-09

近年来,韩国出现了不少针对女性的新兴名词,带有强烈贬低色彩的“妈虫”就是其中之一。它将英文“mom”与“虫”结合,原本被用来形容部分“追求富贵享乐、对小孩管教无方的妈妈”,然而,一些网友却将个别现象放大,不分青红皂白地指向所有“带孩子的母亲”。这让同样身为家庭主妇的作家赵南柱深感韩国社会对女性、特别是身为母亲的女性的苛责。为此,她写下了这本小说,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现代韩国女性的生活现状。

在作者笔下,金智英是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女孩。从小她就感受到了自己和姐姐在家中弱势的地位——最好的东西要留给弟弟;身边的人也在试图让她接受这样的教育: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要懂得自己避免危险,所有问题都是出在不懂避免的人身上。成年步入社会后,金智英进一步体会到了身为女性的劣势。在雇主眼中,比起今后要结婚生子、以家庭为重的女员工,男性才是更值得投资的。果不其然,退回家庭做主妇的金智英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被路人嘲讽为“妈虫”。

应该指出的是,这部小说讲述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广泛存在于韩国以及中国、日本乃至整个亚洲女性身上的悲剧。她们的感受不曾被社会重视,甚至一再被忽视和被合理化,这本小说在指出以上种种问题的同时,也希望给予女性更多力量,让更多人勇于发声。

《我给记忆命名》

席慕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09

从1981年创作第一本诗集《七里香》至今,席慕蓉已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这些作品多是她生活在台湾期间创作的,许多读者因此将她视为台湾作家,但对于拥有蒙古族身份的席慕蓉而言,蒙古高原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原乡”,尽管她从一出生就离开了这片土地。在1959年1月的一篇日记中,青春时代的席慕蓉写下了她对“回乡”的渴望,在当时,她觉得自己是流落在外的蒙古人,而台湾是她流落在外时收留她的土地。这种“乡愁”中没有记忆,却又如同记忆一样深刻,在席慕蓉一生的创作中,这些有关成长、身份、故乡以及文化的思索从未停止。

1989年,已过四十的席慕蓉终于达成了“回乡”心愿,初次踏上蒙古高原。对于此次邂逅,她曾如此写到:“在‘故乡’这座课堂里,我既没有学籍也没有课本,只能是个迟来的旁听生,只能在最边远的位置上静静张望。”如今,距离做旁听生的日子又过去了30年,席慕蓉的原乡书写还在继续。在这本书中,她以日记的形式追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重新梳理了人生中重要的人和事,包括她在绘画本业上的困惑与拼搏,对诗的痴迷与信仰,以及对原乡的思念与牵挂。透过一位作家的一生,读者也可以一窥过去的时代,了解一段特殊记忆中的历史。

《何为真正生活》

[法] 阿兰·巴迪欧 著  蓝江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08

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与阿甘本、朗西埃、齐泽克被视为当代欧陆学界“新共产主义”的领军人物。作为一名坚定的左派知识分子,巴迪欧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多年来,他坚持每月在公共剧院开设付费讲座,将自身对现实、社会与政治的哲学思辨带入公众的视野,以唤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2016年,时年79岁的巴迪欧针对年轻人发表了三次讲座,主题是探讨当代青年与真正的生活之间关系。本书中的第一部分《何为真正生活》涵盖了这三次讲座的内容,第二部分《我如此了解你们……》则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延伸。在书中,巴迪欧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观念出发,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年轻人普遍面对的两种人生选择:要么用激情燃烧你的生命,要么用激情构筑你的人生。前者意味着对及时行乐的虚无主义式的崇拜,后者恰恰相反——它引导人们追求成功、富有、权力,去过一种更为舒适优雅的生活。

巴迪欧认为,青年时代的独特性就在于这两种最基本的激情之间的互相碰撞。但究竟何为“真正的生活”?我们是否可以期待和实现一种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只是建立在金钱、权力和快感之上的欲望的满足?有趣的是,巴迪欧指出,男女性别的不同是探讨这些问题的首要因素。对于每个正处于混乱和迷茫的年轻人,本书中新颖又极具批判性的思考或将成为有力的指引。

《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

[美] 乔纳森·迈尔斯 著  吴莉苇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8

在人们心目中,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之一,也是俄罗斯通往欧洲与启蒙思想的重要窗口。一系列伟大的文学和艺术在此诞生,使这座城市显得熠熠生辉。然而,在炫目背后,圣彼得堡也代表了一段权力和欲望交织、暴力与残酷横行的历史。三百年前,彼得大帝为了彰显与西方抗衡的雄心壮志,在人民的鲜血和骸骨之上建立起圣彼得堡。但他未曾预料的是,战争和革命从那时起便埋下了种子。此后,圣彼得堡一度深陷在震荡和苦难之中,就连这座城市的名字也因局势的变化而被一改再改,从彼得格勒到列宁格勒,最终又回到今天的圣彼得堡。

正如本书的作者乔纳森·迈尔斯所说,“这座城市有精神分裂症:被关乎身份与名字的戏剧性变化推搡和拖拉。它曾经是前卫的、帝国的、启蒙的、反动的、放荡的……以及混乱的。”在他生动的描述中,圣彼得堡如同一座权力与欲望交织的戏剧舞台,三百年的历史被划分成令人目眩神迷的三幕剧,分别呈现了这座城市在1703-1825年、1826-1917年以及1918-1991年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在这里,帝王、臣民、同志与公民轮番登场舞台,成为时代的主角,但无论何时,圣彼得堡都像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欲望的本源。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日] 加藤阳子 著  章霖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07

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来自东京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书中的每一章分别围绕一场日本近代史上改变国运的战争展开,即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九一八”事变与中日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这几场战争从19世纪末起相继发生,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而每一次都与中国直接相关。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将日本主动挑起战争的行动视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但这样的观点并未解答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核心问题:日本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

为了回答这一根本性问题,加藤阳子尝试跳出侵略与被侵略的视角,通过呈现当时世界交互相连的动态画面,来重新检视日本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历史是如何推进的。她尖锐地指出,日本之所以选择了战争,一方面是源于经济衰退时期日本人在主观上产生的危机感,另一方面则是企图借由武力改变中国的对日政策,以维护国家存续所仰仗的社会基本秩序。同时她强调,历史的推进具有复杂性,因为人们对于过去的评价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当下视角的影响。因此,在评价和判断当今社会的状况,或进一步对未来进行展望之前,广泛了解战争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黑泽明之十二人狂想曲》

[日]岩本宪儿 主编  张愉 主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7

在电影的视听语言方面,被誉为“电影天皇”的黑泽明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他的电影具有浓厚的日本传统文化色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武士道精神。根据黑泽明在《蛤蟆的油》一书中的自述,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好是无声电影的繁盛时期,当时上映的电影没有声音和对白,只用黑白两色的光与影来呈现影像,这些无声电影成为了他的启蒙教材;而随着有声电影的发展,黑泽明也开始思考影像与音响的互动关系。从执导第一部作品《姿三四郎》到创作鼎盛期的《罗生门》《七武士》再到晚期的《乱》,黑泽明从未停止对电影的探索和实验。

本书由十二位日本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执笔完成,分别从不同维度对黑泽明电影进行了深刻的透析。书名《黑泽明之十二人狂想曲》可以看作是对黑泽明的影片《八月狂想曲》的致敬。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二位执笔者中除了岩本宪儿和武田洁是电影领域的研究者之外,其余几位都是非专业影评人,他们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社会学、绘画、音乐、文学、媒体、建筑与都市空间等。通过全方位解读作品,读者们或许可以认识一个别具魅力的黑泽明。

《给未来人类的终极12问》

[法] 让-米歇尔·贝尼耶 著  张芳 译
未读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08

2016年,随着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在“人机大战”中输给了谷歌公司发明的“阿尔法狗” (AlphaGo),人工智能创造出的机器智慧已经不再只是科幻作品中关于未来的想象,而是近在眼前的事实。事实上,在许多职业领域,自动化和智能技术正在一步步取代人工。准确地说,这些新机器替代的不是人类劳动,而是工作场景中需要的人类特性:认知、判断、分析乃至推理论证。一些技术乐观派甚至期待人工智能可以进一步发展出情感、社交能力、创造力等更具“人性”的特质。同时,为了避免被机器彻底取代,超人类主义者们认为必须运用技术对人种进行改良。

在此背景下,一些关于未来人类的讨论是必须的,这些话题不仅涉及技术的发展边界,还关乎人类的伦理立场。在这本面向未来人类的著作中,两位作者分别站在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角度,围绕12个关键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必要优化人种吗?人类应该改变生殖方式吗?未来是赛博格的天下吗?我们应该畏惧一个“美丽新世界”吗?与许多探讨同类话题的读物不同,本书的两位作者并未试图在交流中达成某种共识,而是通过旁征博引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交锋。两位作者坚信,技术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取决于人类如何使用它。思考这些关于未来人类的问题,也是在反思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这是我的奋斗也是你的奋斗

本周关键词:自传小说、家庭主妇、席慕蓉、生活的意义、圣彼得堡、日本近代战争史、黑泽明、未来人类……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我的奋斗3:童年岛屿》

[挪威]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著  林后 译
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 2019-08

在挪威,每十个人就有一人读过《我的奋斗》——此类说法虽然看似夸张,但或许并不为过。在2009-2011年间,正处于生活和事业低谷的奥韦·克瑙斯高用“一种近乎疯魔的能量”完成并出版了这部自传小说,内容是他本人四十多年成长与生活的自述。“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这是我的奋斗,也是你的奋斗。”这部长达六卷的巨著在体量上或许可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相媲美,但正如克瑙斯高所说,它贴近每个人的真实生活,因此并不会使读者望而却步。

这六部曲的主题分别为死亡、爱情、童年、工作、梦想和思考。此前,“理想国”已译介出版了前两部《父亲的葬礼》和《恋爱中的男人》,这本《童年岛屿》是第三部,讲述了主人公在童年生活中所经历的恐惧、挫败、喜悦和成长。在前两部作品中,克瑙斯高完全抛弃了文学的叙事传统,充斥在书中的是随机的情节和对话,以及对一切琐事毫不节制地描绘,甚至连主人公去买一杯咖啡也要说上二十多页。但这一次,他却选择遵循时间的脉络,以儿童的视角重现过往。

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称“克瑙斯高激情而坦率,不惧怕说出世人皆有的焦虑,也不担忧显露自己的天真或尴尬”,但也有不少评论者批评这样的写作是作家为了博取眼球打造的一场“小说真人秀”。无论如何,《我的奋斗》都值得一读,它或许正在以背离文学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对文学的定义。

《82年生的金智英》

[韩] 赵南柱 著  尹嘉玄 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9-09

近年来,韩国出现了不少针对女性的新兴名词,带有强烈贬低色彩的“妈虫”就是其中之一。它将英文“mom”与“虫”结合,原本被用来形容部分“追求富贵享乐、对小孩管教无方的妈妈”,然而,一些网友却将个别现象放大,不分青红皂白地指向所有“带孩子的母亲”。这让同样身为家庭主妇的作家赵南柱深感韩国社会对女性、特别是身为母亲的女性的苛责。为此,她写下了这本小说,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现代韩国女性的生活现状。

在作者笔下,金智英是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女孩。从小她就感受到了自己和姐姐在家中弱势的地位——最好的东西要留给弟弟;身边的人也在试图让她接受这样的教育: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要懂得自己避免危险,所有问题都是出在不懂避免的人身上。成年步入社会后,金智英进一步体会到了身为女性的劣势。在雇主眼中,比起今后要结婚生子、以家庭为重的女员工,男性才是更值得投资的。果不其然,退回家庭做主妇的金智英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被路人嘲讽为“妈虫”。

应该指出的是,这部小说讲述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广泛存在于韩国以及中国、日本乃至整个亚洲女性身上的悲剧。她们的感受不曾被社会重视,甚至一再被忽视和被合理化,这本小说在指出以上种种问题的同时,也希望给予女性更多力量,让更多人勇于发声。

《我给记忆命名》

席慕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09

从1981年创作第一本诗集《七里香》至今,席慕蓉已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这些作品多是她生活在台湾期间创作的,许多读者因此将她视为台湾作家,但对于拥有蒙古族身份的席慕蓉而言,蒙古高原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原乡”,尽管她从一出生就离开了这片土地。在1959年1月的一篇日记中,青春时代的席慕蓉写下了她对“回乡”的渴望,在当时,她觉得自己是流落在外的蒙古人,而台湾是她流落在外时收留她的土地。这种“乡愁”中没有记忆,却又如同记忆一样深刻,在席慕蓉一生的创作中,这些有关成长、身份、故乡以及文化的思索从未停止。

1989年,已过四十的席慕蓉终于达成了“回乡”心愿,初次踏上蒙古高原。对于此次邂逅,她曾如此写到:“在‘故乡’这座课堂里,我既没有学籍也没有课本,只能是个迟来的旁听生,只能在最边远的位置上静静张望。”如今,距离做旁听生的日子又过去了30年,席慕蓉的原乡书写还在继续。在这本书中,她以日记的形式追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重新梳理了人生中重要的人和事,包括她在绘画本业上的困惑与拼搏,对诗的痴迷与信仰,以及对原乡的思念与牵挂。透过一位作家的一生,读者也可以一窥过去的时代,了解一段特殊记忆中的历史。

《何为真正生活》

[法] 阿兰·巴迪欧 著  蓝江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08

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与阿甘本、朗西埃、齐泽克被视为当代欧陆学界“新共产主义”的领军人物。作为一名坚定的左派知识分子,巴迪欧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多年来,他坚持每月在公共剧院开设付费讲座,将自身对现实、社会与政治的哲学思辨带入公众的视野,以唤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2016年,时年79岁的巴迪欧针对年轻人发表了三次讲座,主题是探讨当代青年与真正的生活之间关系。本书中的第一部分《何为真正生活》涵盖了这三次讲座的内容,第二部分《我如此了解你们……》则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延伸。在书中,巴迪欧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观念出发,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年轻人普遍面对的两种人生选择:要么用激情燃烧你的生命,要么用激情构筑你的人生。前者意味着对及时行乐的虚无主义式的崇拜,后者恰恰相反——它引导人们追求成功、富有、权力,去过一种更为舒适优雅的生活。

巴迪欧认为,青年时代的独特性就在于这两种最基本的激情之间的互相碰撞。但究竟何为“真正的生活”?我们是否可以期待和实现一种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只是建立在金钱、权力和快感之上的欲望的满足?有趣的是,巴迪欧指出,男女性别的不同是探讨这些问题的首要因素。对于每个正处于混乱和迷茫的年轻人,本书中新颖又极具批判性的思考或将成为有力的指引。

《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

[美] 乔纳森·迈尔斯 著  吴莉苇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8

在人们心目中,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之一,也是俄罗斯通往欧洲与启蒙思想的重要窗口。一系列伟大的文学和艺术在此诞生,使这座城市显得熠熠生辉。然而,在炫目背后,圣彼得堡也代表了一段权力和欲望交织、暴力与残酷横行的历史。三百年前,彼得大帝为了彰显与西方抗衡的雄心壮志,在人民的鲜血和骸骨之上建立起圣彼得堡。但他未曾预料的是,战争和革命从那时起便埋下了种子。此后,圣彼得堡一度深陷在震荡和苦难之中,就连这座城市的名字也因局势的变化而被一改再改,从彼得格勒到列宁格勒,最终又回到今天的圣彼得堡。

正如本书的作者乔纳森·迈尔斯所说,“这座城市有精神分裂症:被关乎身份与名字的戏剧性变化推搡和拖拉。它曾经是前卫的、帝国的、启蒙的、反动的、放荡的……以及混乱的。”在他生动的描述中,圣彼得堡如同一座权力与欲望交织的戏剧舞台,三百年的历史被划分成令人目眩神迷的三幕剧,分别呈现了这座城市在1703-1825年、1826-1917年以及1918-1991年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在这里,帝王、臣民、同志与公民轮番登场舞台,成为时代的主角,但无论何时,圣彼得堡都像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欲望的本源。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日] 加藤阳子 著  章霖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07

这本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来自东京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书中的每一章分别围绕一场日本近代史上改变国运的战争展开,即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九一八”事变与中日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这几场战争从19世纪末起相继发生,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而每一次都与中国直接相关。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将日本主动挑起战争的行动视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但这样的观点并未解答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核心问题:日本为何认定“唯有战争才是出路”?

为了回答这一根本性问题,加藤阳子尝试跳出侵略与被侵略的视角,通过呈现当时世界交互相连的动态画面,来重新检视日本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历史是如何推进的。她尖锐地指出,日本之所以选择了战争,一方面是源于经济衰退时期日本人在主观上产生的危机感,另一方面则是企图借由武力改变中国的对日政策,以维护国家存续所仰仗的社会基本秩序。同时她强调,历史的推进具有复杂性,因为人们对于过去的评价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当下视角的影响。因此,在评价和判断当今社会的状况,或进一步对未来进行展望之前,广泛了解战争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黑泽明之十二人狂想曲》

[日]岩本宪儿 主编  张愉 主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7

在电影的视听语言方面,被誉为“电影天皇”的黑泽明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他的电影具有浓厚的日本传统文化色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武士道精神。根据黑泽明在《蛤蟆的油》一书中的自述,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好是无声电影的繁盛时期,当时上映的电影没有声音和对白,只用黑白两色的光与影来呈现影像,这些无声电影成为了他的启蒙教材;而随着有声电影的发展,黑泽明也开始思考影像与音响的互动关系。从执导第一部作品《姿三四郎》到创作鼎盛期的《罗生门》《七武士》再到晚期的《乱》,黑泽明从未停止对电影的探索和实验。

本书由十二位日本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执笔完成,分别从不同维度对黑泽明电影进行了深刻的透析。书名《黑泽明之十二人狂想曲》可以看作是对黑泽明的影片《八月狂想曲》的致敬。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二位执笔者中除了岩本宪儿和武田洁是电影领域的研究者之外,其余几位都是非专业影评人,他们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社会学、绘画、音乐、文学、媒体、建筑与都市空间等。通过全方位解读作品,读者们或许可以认识一个别具魅力的黑泽明。

《给未来人类的终极12问》

[法] 让-米歇尔·贝尼耶 著  张芳 译
未读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08

2016年,随着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在“人机大战”中输给了谷歌公司发明的“阿尔法狗” (AlphaGo),人工智能创造出的机器智慧已经不再只是科幻作品中关于未来的想象,而是近在眼前的事实。事实上,在许多职业领域,自动化和智能技术正在一步步取代人工。准确地说,这些新机器替代的不是人类劳动,而是工作场景中需要的人类特性:认知、判断、分析乃至推理论证。一些技术乐观派甚至期待人工智能可以进一步发展出情感、社交能力、创造力等更具“人性”的特质。同时,为了避免被机器彻底取代,超人类主义者们认为必须运用技术对人种进行改良。

在此背景下,一些关于未来人类的讨论是必须的,这些话题不仅涉及技术的发展边界,还关乎人类的伦理立场。在这本面向未来人类的著作中,两位作者分别站在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角度,围绕12个关键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必要优化人种吗?人类应该改变生殖方式吗?未来是赛博格的天下吗?我们应该畏惧一个“美丽新世界”吗?与许多探讨同类话题的读物不同,本书的两位作者并未试图在交流中达成某种共识,而是通过旁征博引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交锋。两位作者坚信,技术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取决于人类如何使用它。思考这些关于未来人类的问题,也是在反思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