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50岁的新加坡 正酝酿一场平静的革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50岁的新加坡 正酝酿一场平静的革命

8月9日,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国庆日。虽然国外主流媒体对新加坡的经济成就不吝赞美之词,但也几乎都指出它需要改善国内的舆论和政治环境。

8月9日,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国庆日。虽然国外主流媒体对新加坡过去50年的经济成就不吝赞美之词,但也几乎都指出它需要改善国内的舆论和政治环境。

CNN:未来50年会发生什么?

新加坡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是亚洲唯一一个被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评为AAA级的国家。

仅仅用了50年时间,新加坡人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群之一,新加坡人均百万富翁的数量居亚洲第一。那未来50年新加坡的经济、政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Daniel Martin称:“新加坡去年GDP增速为2.9%,而过去50年其平均增速为7.5%,过去10年也在5%以上,因此新加坡经济面临巨大减速压力。”人们生活水平也将不再会像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那样出现大幅度的提高。

人民行动党是新加坡第一大党,自新加坡1959年取得自治以来,该党便一直赢得选举胜利,但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拉胡尔•塞加尔(Rahul Sagar)认为,与西方的观察相反,新加坡的政治变化是常态。 “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根据世界的变化调整政策,不断创新。”他说。

“在高效的人才管理系统下,新加坡的政治领导力在不断更新,在这些政治力量的作用下,与建国时期相比新加坡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已经变成一个更加自由、包容的国际大都市。”塞加尔教授补充说道。

但塞加尔教授同时也认为新加坡正在面临一场平静的革命。 “过去半个世纪,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履行了应尽职能,使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发达国家,这期间国家掌控一切。而现在势力均衡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新加坡的领导层继续表现出非凡的领导力和进取心,但政府的“手”现在被普通民众的意愿捆绑住了。从今以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要更加依靠民意管理国家。”他说。

CNBC:成功与挑战并存

从昔日贫穷的殖民地港口一跃成为当今富裕的国际大都会,新家坡取得的成就斐然。但它也面临很多挑战,如政治控制严格、外国劳工涌入、生活成本提高等问题。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人口由建国之初的189万增加到200万,为防止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发展,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政府号召每个家庭最多生育两个孩子。

但是随着新加坡人受教育程度提高,其工资也逐渐增长,这导致新加坡不得不转向其他东南亚国家寻找蓝领劳动力,以保证国家“经济之轮继续转动”。预计到2030年外国劳工将占到新加坡总人口的6.5%到6.9%。

新加坡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五大城市之一,民众生活压力增大,加上外来劳工挤占当地人工作机会,新加坡人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增加。

但今年3月逝世的李光耀的执政理念之一便是,经济上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实施强硬的政策,确保占人口多数的华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如马来人和印度人能够和谐相处。

在位30年里,李光耀对政治分歧几乎零容忍,反对人士或在竞选中被击败,或以污蔑罪被送上法庭,最后破产。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继承了父亲李光耀的政治遗产,也实施相似的政治限制政策。

此外,大多数的新加坡主流媒体都被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政联公司”(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控制,剩余极少数的独立新闻网站需要对政府的诽谤法格外小心,政府领导人经常用该法律来压制来自媒体的批评声音。

在路透无国界记者组织2015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调查的180个国家中,新加坡排名第153位,甚至不及非洲的冈比亚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

今年,一个名叫Amos Yee的16岁男孩,因为在网上发布一段8分钟的视频庆祝李光耀逝世而被判拘留4周。另外,政府还要求几家受欢迎的新闻网站拿到政府的许可证,此等事件引发了网民的愤慨。

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上街游行。新加坡政府规定,游行只能在法律许可的区域—面积为0.97公顷的芳林公园内进行,任何其他的集会要经过警察允许才能进行。

国立台湾大学东南亚民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Bridget Welsh说:“如果人民拥有更多自由,可以对国家面临的挑战各抒己见,新加坡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其他国家能从新加坡学到什么? 

新加坡在1965年被迫从马拉西亚分离出来。当时人均GDP仅有500美元,但今天其人均GDP已经达到5.5万美元,是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之一。

很多人说新加坡取得的成就要归功于李光耀的“专制实用主义”政策。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Mahbubani认为,新加坡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它实行的三种政策分不开:精英治国、务实和诚信。

 “精英治国意味着管理国家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务实意味着国家不白费力气做重复工作。而诚信则是三种政策中最难实施的,腐败是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失败的元凶。新加坡的开国者们最大的优点就是他们极其讲求诚实,甚至到了近似残酷的地步。” Mahbubani说。

政治精明甚至“狡猾”也是新加坡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政治“狡猾”体现在他们对政治自由的压制上。政治家们经常用诽谤起诉来排除异见人士,或者恫吓外国报纸。

《金融时报》报道曾经称,“前总理李光耀对异见的压制导致新加坡成为一个‘空调国家’……这个国家的运行就像一部机器,有规律但非常机械。整个国家缺乏辩论、分歧和异见。”

对政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压制为新加坡的成功蒙上了一丝阴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50岁的新加坡 正酝酿一场平静的革命

8月9日,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国庆日。虽然国外主流媒体对新加坡的经济成就不吝赞美之词,但也几乎都指出它需要改善国内的舆论和政治环境。

8月9日,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国庆日。虽然国外主流媒体对新加坡过去50年的经济成就不吝赞美之词,但也几乎都指出它需要改善国内的舆论和政治环境。

CNN:未来50年会发生什么?

新加坡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是亚洲唯一一个被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评为AAA级的国家。

仅仅用了50年时间,新加坡人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群之一,新加坡人均百万富翁的数量居亚洲第一。那未来50年新加坡的经济、政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Daniel Martin称:“新加坡去年GDP增速为2.9%,而过去50年其平均增速为7.5%,过去10年也在5%以上,因此新加坡经济面临巨大减速压力。”人们生活水平也将不再会像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那样出现大幅度的提高。

人民行动党是新加坡第一大党,自新加坡1959年取得自治以来,该党便一直赢得选举胜利,但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拉胡尔•塞加尔(Rahul Sagar)认为,与西方的观察相反,新加坡的政治变化是常态。 “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根据世界的变化调整政策,不断创新。”他说。

“在高效的人才管理系统下,新加坡的政治领导力在不断更新,在这些政治力量的作用下,与建国时期相比新加坡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已经变成一个更加自由、包容的国际大都市。”塞加尔教授补充说道。

但塞加尔教授同时也认为新加坡正在面临一场平静的革命。 “过去半个世纪,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履行了应尽职能,使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发达国家,这期间国家掌控一切。而现在势力均衡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新加坡的领导层继续表现出非凡的领导力和进取心,但政府的“手”现在被普通民众的意愿捆绑住了。从今以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要更加依靠民意管理国家。”他说。

CNBC:成功与挑战并存

从昔日贫穷的殖民地港口一跃成为当今富裕的国际大都会,新家坡取得的成就斐然。但它也面临很多挑战,如政治控制严格、外国劳工涌入、生活成本提高等问题。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人口由建国之初的189万增加到200万,为防止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发展,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政府号召每个家庭最多生育两个孩子。

但是随着新加坡人受教育程度提高,其工资也逐渐增长,这导致新加坡不得不转向其他东南亚国家寻找蓝领劳动力,以保证国家“经济之轮继续转动”。预计到2030年外国劳工将占到新加坡总人口的6.5%到6.9%。

新加坡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五大城市之一,民众生活压力增大,加上外来劳工挤占当地人工作机会,新加坡人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增加。

但今年3月逝世的李光耀的执政理念之一便是,经济上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实施强硬的政策,确保占人口多数的华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如马来人和印度人能够和谐相处。

在位30年里,李光耀对政治分歧几乎零容忍,反对人士或在竞选中被击败,或以污蔑罪被送上法庭,最后破产。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继承了父亲李光耀的政治遗产,也实施相似的政治限制政策。

此外,大多数的新加坡主流媒体都被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政联公司”(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控制,剩余极少数的独立新闻网站需要对政府的诽谤法格外小心,政府领导人经常用该法律来压制来自媒体的批评声音。

在路透无国界记者组织2015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调查的180个国家中,新加坡排名第153位,甚至不及非洲的冈比亚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

今年,一个名叫Amos Yee的16岁男孩,因为在网上发布一段8分钟的视频庆祝李光耀逝世而被判拘留4周。另外,政府还要求几家受欢迎的新闻网站拿到政府的许可证,此等事件引发了网民的愤慨。

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上街游行。新加坡政府规定,游行只能在法律许可的区域—面积为0.97公顷的芳林公园内进行,任何其他的集会要经过警察允许才能进行。

国立台湾大学东南亚民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Bridget Welsh说:“如果人民拥有更多自由,可以对国家面临的挑战各抒己见,新加坡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其他国家能从新加坡学到什么? 

新加坡在1965年被迫从马拉西亚分离出来。当时人均GDP仅有500美元,但今天其人均GDP已经达到5.5万美元,是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之一。

很多人说新加坡取得的成就要归功于李光耀的“专制实用主义”政策。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Mahbubani认为,新加坡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它实行的三种政策分不开:精英治国、务实和诚信。

 “精英治国意味着管理国家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务实意味着国家不白费力气做重复工作。而诚信则是三种政策中最难实施的,腐败是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失败的元凶。新加坡的开国者们最大的优点就是他们极其讲求诚实,甚至到了近似残酷的地步。” Mahbubani说。

政治精明甚至“狡猾”也是新加坡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政治“狡猾”体现在他们对政治自由的压制上。政治家们经常用诽谤起诉来排除异见人士,或者恫吓外国报纸。

《金融时报》报道曾经称,“前总理李光耀对异见的压制导致新加坡成为一个‘空调国家’……这个国家的运行就像一部机器,有规律但非常机械。整个国家缺乏辩论、分歧和异见。”

对政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压制为新加坡的成功蒙上了一丝阴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