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沙特油田遇袭背后:伊朗、美国各自的国际国内政局考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沙特油田遇袭背后:伊朗、美国各自的国际国内政局考量

该事件下一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美国政府如何回应以及OPEC对减产协议的态度。除非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油价很难在19%涨幅的基础上再继续攀升。

当地时间2019年9月14日,沙特阿拉伯布盖格,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部分设施发生爆炸和火灾,现场浓烟滚滚。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王凯文(海外对冲基金从业者)

当地时间9月14日,也门胡塞武装动用无人机袭击了沙特阿拉伯两处关键产油设施。大火迫使沙特当局紧急关闭全国约一半的能源设施,致使全球约5%的原油产量受到严重短期影响。9月16日早盘全球原油价格已经出现暴涨,布伦特原油涨幅达到19%。

该事件表面上看是胡塞武装与沙特的直接军事冲突,但其本质仍然是伊朗与美国在核谈判争端上的衍生产品,尽管伊朗否认了华盛顿方面关于德黑兰是幕后黑手的指控。伊朗通过进一步升级中东地缘局势,迫使美国做出必要回应。其后果,要么是美国让步,伊朗得以缓解其受到的经济与金融制裁;要么是美国强势应对,伊朗国内鹰派则得以进一步巩固权力。至于油价下一步走向,则取决于美国和沙特各方如何应对。

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出发,一主权国家的外部行为应该是理性考量的后果,而非非理性的胡作非为。即使一国外部行为看起来十分“非理性”,但其背后的收益与成本衡量应当符合政策制定者的利益。因此,伊朗此次借由胡塞武装升级中东军事冲突首先不是非理性的。要理清此事件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明白伊朗当局的核心关切。

对于伊朗当局来说,核心关切无非有两个。第一,维持政权的稳定和延续。第二,争取美国制裁的缓解,减轻国内经济压力。这两点诉求相辅相成,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有意思。前者的最大保障不仅可以来自后者最理想的状态,即美伊双边关系的不断缓和,也可以来自后者最糟糕的状态,即双边冲突不断升级。换句话来说,为了取得民心支持来巩固政权稳定,伊当局要么利用美伊关系缓和带来的经济增长,要么利用美伊关系恶化带来的民族主义。 因此,这一考量就决定了对于伊朗来说,最差的环境是国内经济持续恶化但民族主义情绪没有得到激活。伊朗此次借由胡塞武装“贸然”袭击沙特,实则“聪明地”极大化了自己的潜在收益。至于最终是得经济增长还是得民族主义,现在全在美国的一念之间。

笔者判断,伊朗当局应该是倾向于得经济增长。要得出这个结论,另一件不得不提到的则是几天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被解雇一事。博尔顿被解雇的本质原因是其在诸多国家安全事务问题上与特朗普总统存在分歧,尤其在对待伊朗、朝鲜、委内瑞拉以及最近的塔利班问题上。博尔顿作为典型的美国国家安全鹰派代表,其战略思维的出发点是美国国家利益,而非美国总统的关切。而对于特朗普来说,随着2020年的总统大选愈来愈近,其首要的利益则是赢得连任。连任的基础是民意,而民意告诉特朗普与伊朗和朝鲜直接爆发军事冲突是愚蠢的。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Gallup)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仅有14%的受访者认为朝鲜是美国的最大威胁,该数字对于伊朗则是9%。因此,博尔顿的鹰派思维与美国民意存在明显分歧。鉴于还有13个月就到大选,毫无疑问特朗普选择了民意,而炒了博尔顿鱿鱼。

博尔顿的离职传递给了伊朗当局一个关键信息,即特朗普总统的核心关切是大选而不是所谓的美国国家安全。特朗普希望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中东局势,一来稳定住低油价,进而刺激国内消费以避免经济大幅下滑;二来避免美国被卷入任何不必要的中东军事冲突,导致总统民调下跌。此前媒体也透露出特朗普有意减轻对伊的经济制裁以鼓励伊朗回到谈判桌上。总之,由于对大选的担忧,特朗普明显软化了其对伊的态度。而这或许是促使伊朗做出袭击沙特产油设施的关键因素。因为对于伊朗来说,既然知晓了特朗普的软肋(大选),进一步搅乱中东局势反而有可能迫使美国做出更多让步,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有利的谈判条件。

当然目前也有专家分析,可能是因为伊朗国内鹰派通过该事件裹挟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借此阻挠特朗普与哈梅内伊的双边会谈。如果事实是这样的话,那么伊当局的背后考量可能就是为了激活国内民族主义,从而巩固鹰派的执政权力。但考虑到目前伊朗国内的经济形势,其更优的选择应当是在不触碰底线的条件下争取制裁的缓和。值得注意的是,伊朗的原油产量已从去年的高位380万桶每天下跌至目前的210万桶每天,而原油出口更是从去年8月的200万桶每天断崖式下跌至今年8月的16万桶每天。考虑到伊朗政府大约40%的财政空间来自于伊朗原油出口,如此大幅度的出口下滑或许已使国内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地步。

至此,伊朗升级中东局势的原因基本已经比较清楚了。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则是为什么会选择沙特?笔者认为,伊朗搅乱局势的三个可能选项是沙特、伊拉克和欧洲。目前,欧洲明显在伊朗核谈判问题上站在了美国对立面,并全力维护2015年达成的伊朗核协议。因此,如果伊朗继续支持在欧洲的恐怖主义,不仅可能不会迫使欧洲对美国施加更多压力,更有可能导致欧洲重新回到与美国的统一战线。这样的后果对伊朗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如果目的是为了抬高石油价格的话,伊朗更容易也更有效的做法是搅乱伊拉克局势,因为过去几年伊拉克才是全球石油增量的最大贡献者。但值得玩味的是,胡塞武装此次轰炸沙特的一天前,伊拉克什叶派政治领袖Muqtada al-Sadr刚好在伊朗出访,并会见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这次会议透露出伊拉克与伊朗高层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其中可能便涉及到伊朗借由伊拉克转运石油以规避美国制裁的秘密协议。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伊朗没有通过伊拉克来制造混乱。

剩下的选项也就基本只有沙特了。除了长期以来穆斯林什叶与逊尼的对立,沙特可能也是除了伊拉克以外能够有效搅乱全球原油市场、抬升油价的最佳选项。但至于目前网络上所流传的帮助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抬升估值并顺利上市的言论,笔者认为是不太靠谱的。虽然高油价确实能够在短期内抬升沙特阿美的估值,但对广大的国际投资者来说,投资一个随时容易被炸毁的公司应当是没有太多吸引力的。沙特可能一方面在短期内拖延恢复产能的进程,以刺激油价;另一方面,其也不太可能将此过程拖延太长,因为这将打压国际投资者对其应对危机能力的信心。

该事件下一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美国政府如何回应。虽然美国国务卿篷佩奥目前已经严正谴责了伊朗,但并没有迹象显示美国将对中东局势进行武力干预。如果特朗普目前的核心诉求仍然是大选的话,笔者认为白宫将继续保持克制。同时,特朗普可能仍将寻求与哈梅内伊进行双边会谈的机会。正如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双边会晤一样,特朗普希望彰显自己“谈判高手”的形象,并将所有的谈判成果归功于自己的谈判才能。

另一个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是接下来油价怎么走。笔者认为,短期内油价可能维持在高位。原因有二:其一,全球市场参与者的不确定性将不断上升,不仅是针对沙特能否在短期恢复原油产能,更不确定的则是伊朗当局是否会借由胡塞武装继续升级中东局势。这种不确定性会在短期抬升油价的地缘风险溢价。

其二,正如此前的分析,沙特可能主动拖延其恢复产能的时间,毕竟高油价一直是欧佩克(OPEC)近些年一直追求的目标。但考虑到沙特阿美上市在即以及全球原油产量仍然过剩的背景,油价进一步暴涨的可能性有限,大概率将在未来1-2个月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当下全球宏观环境决定了原油供给短缺的条件是不存在的。供给层面,OPEC仍维持着减产协议的完整,而供给真正短缺的信号将是OPEC宣布暂停减产协议,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是即将发生的事。而需求层面,目前全球制造业陷入衰退,各主要工业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跌落至50下方,进入收缩空间。所以需求的乏力也客观打压着石油价格。

总体来说,除非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油价很难在19%涨幅的基础上再继续攀升。判断未来油价的走势,投资需要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美国政府的回应,二是OPEC对减产协议的态度。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沙特油田遇袭背后:伊朗、美国各自的国际国内政局考量

该事件下一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美国政府如何回应以及OPEC对减产协议的态度。除非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油价很难在19%涨幅的基础上再继续攀升。

当地时间2019年9月14日,沙特阿拉伯布盖格,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部分设施发生爆炸和火灾,现场浓烟滚滚。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王凯文(海外对冲基金从业者)

当地时间9月14日,也门胡塞武装动用无人机袭击了沙特阿拉伯两处关键产油设施。大火迫使沙特当局紧急关闭全国约一半的能源设施,致使全球约5%的原油产量受到严重短期影响。9月16日早盘全球原油价格已经出现暴涨,布伦特原油涨幅达到19%。

该事件表面上看是胡塞武装与沙特的直接军事冲突,但其本质仍然是伊朗与美国在核谈判争端上的衍生产品,尽管伊朗否认了华盛顿方面关于德黑兰是幕后黑手的指控。伊朗通过进一步升级中东地缘局势,迫使美国做出必要回应。其后果,要么是美国让步,伊朗得以缓解其受到的经济与金融制裁;要么是美国强势应对,伊朗国内鹰派则得以进一步巩固权力。至于油价下一步走向,则取决于美国和沙特各方如何应对。

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出发,一主权国家的外部行为应该是理性考量的后果,而非非理性的胡作非为。即使一国外部行为看起来十分“非理性”,但其背后的收益与成本衡量应当符合政策制定者的利益。因此,伊朗此次借由胡塞武装升级中东军事冲突首先不是非理性的。要理清此事件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明白伊朗当局的核心关切。

对于伊朗当局来说,核心关切无非有两个。第一,维持政权的稳定和延续。第二,争取美国制裁的缓解,减轻国内经济压力。这两点诉求相辅相成,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有意思。前者的最大保障不仅可以来自后者最理想的状态,即美伊双边关系的不断缓和,也可以来自后者最糟糕的状态,即双边冲突不断升级。换句话来说,为了取得民心支持来巩固政权稳定,伊当局要么利用美伊关系缓和带来的经济增长,要么利用美伊关系恶化带来的民族主义。 因此,这一考量就决定了对于伊朗来说,最差的环境是国内经济持续恶化但民族主义情绪没有得到激活。伊朗此次借由胡塞武装“贸然”袭击沙特,实则“聪明地”极大化了自己的潜在收益。至于最终是得经济增长还是得民族主义,现在全在美国的一念之间。

笔者判断,伊朗当局应该是倾向于得经济增长。要得出这个结论,另一件不得不提到的则是几天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被解雇一事。博尔顿被解雇的本质原因是其在诸多国家安全事务问题上与特朗普总统存在分歧,尤其在对待伊朗、朝鲜、委内瑞拉以及最近的塔利班问题上。博尔顿作为典型的美国国家安全鹰派代表,其战略思维的出发点是美国国家利益,而非美国总统的关切。而对于特朗普来说,随着2020年的总统大选愈来愈近,其首要的利益则是赢得连任。连任的基础是民意,而民意告诉特朗普与伊朗和朝鲜直接爆发军事冲突是愚蠢的。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Gallup)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仅有14%的受访者认为朝鲜是美国的最大威胁,该数字对于伊朗则是9%。因此,博尔顿的鹰派思维与美国民意存在明显分歧。鉴于还有13个月就到大选,毫无疑问特朗普选择了民意,而炒了博尔顿鱿鱼。

博尔顿的离职传递给了伊朗当局一个关键信息,即特朗普总统的核心关切是大选而不是所谓的美国国家安全。特朗普希望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中东局势,一来稳定住低油价,进而刺激国内消费以避免经济大幅下滑;二来避免美国被卷入任何不必要的中东军事冲突,导致总统民调下跌。此前媒体也透露出特朗普有意减轻对伊的经济制裁以鼓励伊朗回到谈判桌上。总之,由于对大选的担忧,特朗普明显软化了其对伊的态度。而这或许是促使伊朗做出袭击沙特产油设施的关键因素。因为对于伊朗来说,既然知晓了特朗普的软肋(大选),进一步搅乱中东局势反而有可能迫使美国做出更多让步,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有利的谈判条件。

当然目前也有专家分析,可能是因为伊朗国内鹰派通过该事件裹挟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借此阻挠特朗普与哈梅内伊的双边会谈。如果事实是这样的话,那么伊当局的背后考量可能就是为了激活国内民族主义,从而巩固鹰派的执政权力。但考虑到目前伊朗国内的经济形势,其更优的选择应当是在不触碰底线的条件下争取制裁的缓和。值得注意的是,伊朗的原油产量已从去年的高位380万桶每天下跌至目前的210万桶每天,而原油出口更是从去年8月的200万桶每天断崖式下跌至今年8月的16万桶每天。考虑到伊朗政府大约40%的财政空间来自于伊朗原油出口,如此大幅度的出口下滑或许已使国内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地步。

至此,伊朗升级中东局势的原因基本已经比较清楚了。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则是为什么会选择沙特?笔者认为,伊朗搅乱局势的三个可能选项是沙特、伊拉克和欧洲。目前,欧洲明显在伊朗核谈判问题上站在了美国对立面,并全力维护2015年达成的伊朗核协议。因此,如果伊朗继续支持在欧洲的恐怖主义,不仅可能不会迫使欧洲对美国施加更多压力,更有可能导致欧洲重新回到与美国的统一战线。这样的后果对伊朗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如果目的是为了抬高石油价格的话,伊朗更容易也更有效的做法是搅乱伊拉克局势,因为过去几年伊拉克才是全球石油增量的最大贡献者。但值得玩味的是,胡塞武装此次轰炸沙特的一天前,伊拉克什叶派政治领袖Muqtada al-Sadr刚好在伊朗出访,并会见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这次会议透露出伊拉克与伊朗高层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其中可能便涉及到伊朗借由伊拉克转运石油以规避美国制裁的秘密协议。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伊朗没有通过伊拉克来制造混乱。

剩下的选项也就基本只有沙特了。除了长期以来穆斯林什叶与逊尼的对立,沙特可能也是除了伊拉克以外能够有效搅乱全球原油市场、抬升油价的最佳选项。但至于目前网络上所流传的帮助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抬升估值并顺利上市的言论,笔者认为是不太靠谱的。虽然高油价确实能够在短期内抬升沙特阿美的估值,但对广大的国际投资者来说,投资一个随时容易被炸毁的公司应当是没有太多吸引力的。沙特可能一方面在短期内拖延恢复产能的进程,以刺激油价;另一方面,其也不太可能将此过程拖延太长,因为这将打压国际投资者对其应对危机能力的信心。

该事件下一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美国政府如何回应。虽然美国国务卿篷佩奥目前已经严正谴责了伊朗,但并没有迹象显示美国将对中东局势进行武力干预。如果特朗普目前的核心诉求仍然是大选的话,笔者认为白宫将继续保持克制。同时,特朗普可能仍将寻求与哈梅内伊进行双边会谈的机会。正如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双边会晤一样,特朗普希望彰显自己“谈判高手”的形象,并将所有的谈判成果归功于自己的谈判才能。

另一个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是接下来油价怎么走。笔者认为,短期内油价可能维持在高位。原因有二:其一,全球市场参与者的不确定性将不断上升,不仅是针对沙特能否在短期恢复原油产能,更不确定的则是伊朗当局是否会借由胡塞武装继续升级中东局势。这种不确定性会在短期抬升油价的地缘风险溢价。

其二,正如此前的分析,沙特可能主动拖延其恢复产能的时间,毕竟高油价一直是欧佩克(OPEC)近些年一直追求的目标。但考虑到沙特阿美上市在即以及全球原油产量仍然过剩的背景,油价进一步暴涨的可能性有限,大概率将在未来1-2个月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当下全球宏观环境决定了原油供给短缺的条件是不存在的。供给层面,OPEC仍维持着减产协议的完整,而供给真正短缺的信号将是OPEC宣布暂停减产协议,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是即将发生的事。而需求层面,目前全球制造业陷入衰退,各主要工业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跌落至50下方,进入收缩空间。所以需求的乏力也客观打压着石油价格。

总体来说,除非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油价很难在19%涨幅的基础上再继续攀升。判断未来油价的走势,投资需要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美国政府的回应,二是OPEC对减产协议的态度。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