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大千的泼墨山水是这样画出来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大千的泼墨山水是这样画出来的

张大千的泼法,不是单纯地往画纸(绢)上泼墨,其繁复处理过程,非十天、半月不能完成。首先他将画纸或画绢贴在板上,作画之前,还得先喷湿纸、绢,再缓缓将调好的墨汁泼上。其后,令门人子侄,各持木板一端倾侧摇动,直到他满意为止。

张大千 1969年作《松峰晓霭图》

文|正广文化

张大千的泼法,不是单纯地往画纸(绢)上泼墨,其繁复处理过程,非十天、半月不能完成。首先他将画纸或画绢贴在板上,作画之前,还得先喷湿纸、绢,再缓缓将调好的墨汁泼上。其后,令门人子侄,各持木板一端倾侧摇动,直到他满意为止。

等到墨晕固定后,大千由远处不同角度观看,再细加经营,审度再三,才用传统的笔法在适当位置略加皴法,再点缀人物、屋宇、桥梁、舟楫。于是从混沌中开辟一片山川出来,为此他又增添一方闲章“辟混沌手”,符合并满足他说“艺术家是上帝”的观点。由于每一次泼墨流动的效果绝不会重复相同,因此每一次都是新的创造经验,画面、章法也绝不会有雷同,此与西方自动性技法相通。大千处理画面的方式和他对完成度的要求,端赖他长年养成的传统山水素养,以及他对真山水的阅历,二者相互酝酿而成,仍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范围之内。

(下图请横屏观看)

张大千 1981年作《灵岩山色图》

此幅《灵岩山色》写于1981年,时张大千83高龄,居住在台湾摩耶精舍中。

灵岩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郊15公里的木渎镇灵岩山,山上原为吴王馆娃宫旧址,原名“秀峰寺”,唐朝称“灵岩寺”以后成了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东晋末陆沅舍宅为寺,梁天监年间(502-519年)重建寺,并增建佛塔一座”寺的原有建筑除塔以外已不存在,现有建筑都为清末和民国时重建或增建。

迎面而来的峰峦,舒缓起伏,几乎占满全幅。山径居中,盘折迂回,将主景一分为二,右方浓郁苍翠,似是林木密聚,似是山峦层叠,间亦有竹林幽亭、悬崖危径;其左穿越松林房舍顺缘径而上,又有数叠屋舍隐于山林。

山坳间,岚雾涌起,前有树丛楼阁,郁郁苍苍,然不见根部,盖为山脚烟岚环掩,由是,更觉巨大幽深。右上角阔浦遥山,均以淡墨钩画,浅青赭色平染,两相对比,更形杳远;而江帆隐现,使宁静的画面,产生微妙的动势。青绿华彩秾郁典丽,简澹处亦能匀厚。

张大千《碧峰古寺》

《碧峰古寺》画面如同直挺高山耸立面前,气势摄人,近景水草密而不乱,层层迭迭于氤氲水气中,浓重的青绿色彩夹着水份,泼在画面自上而下,或沉淀、或相融,如同山壁间光影幻化,颜色自云岚中透出,石壁肌理若隐若现,神秘且华丽。

张大千《溪桥晚色》

张大千《观瀑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大千的泼墨山水是这样画出来的

张大千的泼法,不是单纯地往画纸(绢)上泼墨,其繁复处理过程,非十天、半月不能完成。首先他将画纸或画绢贴在板上,作画之前,还得先喷湿纸、绢,再缓缓将调好的墨汁泼上。其后,令门人子侄,各持木板一端倾侧摇动,直到他满意为止。

张大千 1969年作《松峰晓霭图》

文|正广文化

张大千的泼法,不是单纯地往画纸(绢)上泼墨,其繁复处理过程,非十天、半月不能完成。首先他将画纸或画绢贴在板上,作画之前,还得先喷湿纸、绢,再缓缓将调好的墨汁泼上。其后,令门人子侄,各持木板一端倾侧摇动,直到他满意为止。

等到墨晕固定后,大千由远处不同角度观看,再细加经营,审度再三,才用传统的笔法在适当位置略加皴法,再点缀人物、屋宇、桥梁、舟楫。于是从混沌中开辟一片山川出来,为此他又增添一方闲章“辟混沌手”,符合并满足他说“艺术家是上帝”的观点。由于每一次泼墨流动的效果绝不会重复相同,因此每一次都是新的创造经验,画面、章法也绝不会有雷同,此与西方自动性技法相通。大千处理画面的方式和他对完成度的要求,端赖他长年养成的传统山水素养,以及他对真山水的阅历,二者相互酝酿而成,仍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范围之内。

(下图请横屏观看)

张大千 1981年作《灵岩山色图》

此幅《灵岩山色》写于1981年,时张大千83高龄,居住在台湾摩耶精舍中。

灵岩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郊15公里的木渎镇灵岩山,山上原为吴王馆娃宫旧址,原名“秀峰寺”,唐朝称“灵岩寺”以后成了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东晋末陆沅舍宅为寺,梁天监年间(502-519年)重建寺,并增建佛塔一座”寺的原有建筑除塔以外已不存在,现有建筑都为清末和民国时重建或增建。

迎面而来的峰峦,舒缓起伏,几乎占满全幅。山径居中,盘折迂回,将主景一分为二,右方浓郁苍翠,似是林木密聚,似是山峦层叠,间亦有竹林幽亭、悬崖危径;其左穿越松林房舍顺缘径而上,又有数叠屋舍隐于山林。

山坳间,岚雾涌起,前有树丛楼阁,郁郁苍苍,然不见根部,盖为山脚烟岚环掩,由是,更觉巨大幽深。右上角阔浦遥山,均以淡墨钩画,浅青赭色平染,两相对比,更形杳远;而江帆隐现,使宁静的画面,产生微妙的动势。青绿华彩秾郁典丽,简澹处亦能匀厚。

张大千《碧峰古寺》

《碧峰古寺》画面如同直挺高山耸立面前,气势摄人,近景水草密而不乱,层层迭迭于氤氲水气中,浓重的青绿色彩夹着水份,泼在画面自上而下,或沉淀、或相融,如同山壁间光影幻化,颜色自云岚中透出,石壁肌理若隐若现,神秘且华丽。

张大千《溪桥晚色》

张大千《观瀑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