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刘若英:孤独是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刘若英:孤独是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

孤独对于刘若英来说是生活必需品,而并非大多人认为的负能量。她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唱KTV、买酒、旅行完全就是一种极其享受的状态,她无比珍惜这种孤独的自由,这让她感到安心幸福。

那年唱着红遍大江南北的《后来》,活跃于荧幕上挑战不同角色的文艺女神刘若英,转眼间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怀孕期间的她行走于台北的弄堂,访问王浩威、五月天石头、五月天玛莎、宋冬野、林奕华、陈绮贞、詹仁雄、卢广仲八位好友,她希望“通过与朋友的对谈,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并试着寻找未来可能会走的路”,于是就创作了这一本关于“自处”和“相处”的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刘若英用一句十分文艺的话诠释了书名以及自己如今的状态:“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又想在人怀里,又想保有自我,所以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有一个人可以抱着我,我还可以保有自我。”所以她创作这本书就是为了确认一件事——一个人、两个人,甚至再多的人都能安然相处,同时自在独处。

“独处就是我的生活样态。”刘若英总觉得,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必定孤独,或因为有人相伴,所以圆满。孤独其实不过是自己与自己相处的一个过程,而并不意味着所谓的痛苦和自生自灭。

刘若英从小就在祖父母的家长大,拥有自己的房间,家里没有同龄人陪伴玩耍,于是她习惯一个人天马行空,一个人胡思乱想,对于她来说孤独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本能。无比享受孤独的自由感,并不意味着她不与别人相处,只是她总是“忍不住在群体生活里,偷一点自我的空间”。

和如今很多人向往的一样,刘若英享受一个人旅行,这对她来说不仅必要,而且是一种完美的旅行方式。她的第一次一个人的旅行在16岁。16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懵懂迷糊的年纪,然而刘若英一个人展开了如冒险般的美国之旅。

为了看起来成熟一些,她特意烫了头发,还在头发上架了一副太阳眼镜。临睡前害怕有人抢钱,于是搬来椅子挡住房间大门,将现金放在枕头下;一个人报名浮潜,在水底遇见各种神奇美丽玩意儿;误打误撞去了一家同性恋酒吧……年少时专属于一个人的旅行让她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就像突然学会骑脚踏车的快感般”,让她迷恋。

刘若英对话宋冬野

刘若英在自我相处中自得其乐,但在相处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法则。“独处是将自己无限放大,相处则是尽可能地缩小”,我们总要在各种双向或者多向的关系中失去一部分的自己,所以相处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别人空缺出来的位置。

她曾有过很多疑问:为什么幸福人妻不能感叹秋天的萧瑟?夫妻一定得什么事都黏在一起,同进同出?于是她将自己和先生的书房安置在家里最远的对角线,两个人可以欣然在同一个时间出门,却到不同的电影院看各自想看的电影。或许这就是她理解的两个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最高境界——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

孤独对于她来说是生活必需品,而并非大多人认为的负能量。她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唱KTV、买酒、旅行完全就是一种极其享受的状态,她无比珍惜这种孤独的自由,这让她感到安心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刘若英:孤独是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

孤独对于刘若英来说是生活必需品,而并非大多人认为的负能量。她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唱KTV、买酒、旅行完全就是一种极其享受的状态,她无比珍惜这种孤独的自由,这让她感到安心幸福。

那年唱着红遍大江南北的《后来》,活跃于荧幕上挑战不同角色的文艺女神刘若英,转眼间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怀孕期间的她行走于台北的弄堂,访问王浩威、五月天石头、五月天玛莎、宋冬野、林奕华、陈绮贞、詹仁雄、卢广仲八位好友,她希望“通过与朋友的对谈,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并试着寻找未来可能会走的路”,于是就创作了这一本关于“自处”和“相处”的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刘若英用一句十分文艺的话诠释了书名以及自己如今的状态:“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又想在人怀里,又想保有自我,所以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有一个人可以抱着我,我还可以保有自我。”所以她创作这本书就是为了确认一件事——一个人、两个人,甚至再多的人都能安然相处,同时自在独处。

“独处就是我的生活样态。”刘若英总觉得,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必定孤独,或因为有人相伴,所以圆满。孤独其实不过是自己与自己相处的一个过程,而并不意味着所谓的痛苦和自生自灭。

刘若英从小就在祖父母的家长大,拥有自己的房间,家里没有同龄人陪伴玩耍,于是她习惯一个人天马行空,一个人胡思乱想,对于她来说孤独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本能。无比享受孤独的自由感,并不意味着她不与别人相处,只是她总是“忍不住在群体生活里,偷一点自我的空间”。

和如今很多人向往的一样,刘若英享受一个人旅行,这对她来说不仅必要,而且是一种完美的旅行方式。她的第一次一个人的旅行在16岁。16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懵懂迷糊的年纪,然而刘若英一个人展开了如冒险般的美国之旅。

为了看起来成熟一些,她特意烫了头发,还在头发上架了一副太阳眼镜。临睡前害怕有人抢钱,于是搬来椅子挡住房间大门,将现金放在枕头下;一个人报名浮潜,在水底遇见各种神奇美丽玩意儿;误打误撞去了一家同性恋酒吧……年少时专属于一个人的旅行让她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就像突然学会骑脚踏车的快感般”,让她迷恋。

刘若英对话宋冬野

刘若英在自我相处中自得其乐,但在相处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法则。“独处是将自己无限放大,相处则是尽可能地缩小”,我们总要在各种双向或者多向的关系中失去一部分的自己,所以相处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别人空缺出来的位置。

她曾有过很多疑问:为什么幸福人妻不能感叹秋天的萧瑟?夫妻一定得什么事都黏在一起,同进同出?于是她将自己和先生的书房安置在家里最远的对角线,两个人可以欣然在同一个时间出门,却到不同的电影院看各自想看的电影。或许这就是她理解的两个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最高境界——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

孤独对于她来说是生活必需品,而并非大多人认为的负能量。她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唱KTV、买酒、旅行完全就是一种极其享受的状态,她无比珍惜这种孤独的自由,这让她感到安心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