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希尔顿酒店:机会路上的羁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希尔顿酒店:机会路上的羁绊

自2017年以来,希尔顿在中国市场的增速始终保持超50%的态势。有数据指出,中国每三家在建酒店中就有一家属于希尔顿集团。

文 | 文軒财经

巴伦希尔顿去世了,但他的酒店却继续表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态势。

巴伦希尔顿是谁,没有多少人会关心,但他发扬光大的希尔顿酒店集团,早已成为行业领先品牌,享誉全世界,在中国市场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第二大市场 2025年,1000家

2018年,希尔顿酒店集团业绩增长强劲。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希尔顿全球总销售额为89.06亿美元,净利润为7.69亿美元,全系统范围内 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增长3%,筹建新客房数为36.4万间,同比增长6%,开设450家新酒店,总计6.6万间新客房,净增客房数量为5.7万间,同比增长约10%。

对于2019年的业绩,希尔顿希望全系统范围内 RevPAR (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预计将增加1.0%至3.0%,净利润预计在8.95亿美元至9.31亿美元间。

2018年,希尔顿30%的新开业及筹建中酒店项目位于亚太地区,公司预计2019年将在该地区新增2万间客房,净客房数量增长率为20%。

在中国市场,则是全面布局的同时坚持多元化品牌发展战略,力争全面覆盖中国旅客的出行需求。

尤其是在近几年,希尔顿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自2017年以来,希尔顿在中国市场的增速始终保持超50%的态势。有数据指出,中国每三家在建酒店中就有一家属于希尔顿集团。

2019年5月29日,希尔顿在中国市场的第200家酒店在成都开业。自此,希尔顿旗下的17个品牌,已有8个进入中国市场,还有430家酒店和92157间客房在筹建中。

就如愿景集团自在旅居川渝区域区总经理孙海鹏在接受文軒财经采访时指出,希尔顿在国内的布局已经覆盖到所有一线、准一线、二线城市和知名旅游景区,在市场上的高端豪华形象还是比较清晰,代表了优秀的服务品质。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希尔顿在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也是希尔顿未来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到2025年,希尔顿希望实现在华管理酒店达到1000家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服务优化升级和品牌强化,让希尔顿成为宾客、业主和团队成员的首选品牌。

期间,希尔顿将加快中端市场的布局,到2025年,其定位中端的花园酒店开业目标为200家。

1000家,这意味着,在未来的6年多时间内,希尔顿还要新增800家新开业酒店,这至少还要新增370家筹建酒店,方能满足开业目标。

需求强劲 行业发展乐观 市场充斥大量机会

不少研究和分析显示,需求的快速增长,投资环境的变化等,为身负重任的希尔顿走向下一个目标奠定了基础。

第一太平戴维斯有关酒店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旅游业游客人数和投资双双增加,国内和国际游客的需求强劲。

国内一至三线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入住率以及可租客房平均收入均录得都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

2018年中国酒店交易额在亚太地区居于首位。

数据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

豪华露营、红色旅游、康养旅游成为新兴旅游趋势 ,旅游基础设施的升级也将为新兴二线城市的酒店市场带来利好 ,低线城市也对高端酒店青睐有加,市场充斥着大量机会。

仲量联行在相关的报告中也指出,从2007年的15亿到2018年的55亿游客总人数,国内旅游业在不到12年内增长了三倍多,其中中产阶级旅游人数空前增长。

酒店业未来发展呈现出积极景象 ,行业发展的乐观趋势和充满前景的旅游市场已经点燃了投资者对酒店的兴趣。

至于希尔顿将着力扩张的中端市场,据麦肯锡预计, 2022年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将从2012年的1.74亿家庭增长至2.71亿家庭,中端酒店市场的潜在消费人群有望以10%左右的年增长率持续扩大。

浩华咨询的调研结果显示,2017-2018年国内中端酒店增速高达50%,中档偏上酒店增速达41%,远高于其他酒店的增长。

同时,希尔顿集团的品牌效应和连锁经营,在本土酒店集团化比例比较低的背景下,更具有发展潜力。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朱悦曾向媒体表示,希尔顿作为世界知名的酒店管理品牌,通过输出管理的方式帮助酒店投资者管理酒店并获得管理费用,将受益于中国酒店连锁化率提升的过程。

中端竞争对手强劲 经济放缓 希尔顿中国发展压力重重

利好背后,希尔顿也同样面临一线高端酒店趋于饱和,中端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等市场竞争和发展压力。

迈点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是高端酒店品牌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年,国际高端酒店品牌开始部分下探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高端酒店出现饱和迹象。

孙海鹏也认为,现阶段国内传统形态的高端酒店已经有饱和迹象,像希尔顿这样的老牌子还有很大的求变、求新空间,也必须要往这个方向努力,携程大数据已经证明现在旅行行业的消费主力是80后、90后,高端客群也慢慢在往这个群体过渡,能否有效切入这个消费层是高端连锁的难题,也是机会。只是作为老品牌,希尔顿在应对热点、行业新思潮等方面有些滞后,或者说是稳重。

在希尔顿推出全新版希尔顿花园酒店,以加快布局的国内中端市场,其他主打高端品牌的国际酒店集团也在加速下沉。

如截止今年4月,洲际酒店集团在大中华开业酒店规模突破440家,其中针对中国市场特许经营的智选假日区签约酒店数量达140家,法国雅高酒店集团也通过与国内酒店合作的方式,加快争夺中端市场。

孙海鹏还指出,中端精品酒店也越做越有品质,分流了很大一部分讲求实际、在意性价比或者有一些情怀的客户,如亚朵S等品牌的异军突起。

中端市场竞争激烈。

知名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在接受文軒财经采访时也指出,大型的海外品牌酒店,这两年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因素有很多,比如一些新型的、经济型的、连锁的包括民宿等酒店对于大型海外酒店品牌在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明显的冲击,同时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对酒店业发展如入住率、收入等的冲击也很明显。

第一太平戴维斯认为,商务旅行可能受到持续的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就希尔顿而言,受贸易战和经济放缓的影响,集团休闲短途旅行的最大跌幅就来自中国。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中美潜在贸易战等,对国内酒店业发展的影响也已经开始显现。

成都产业升级优化 高端酒店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希尔顿将国内第三家华尔道夫开在了成都,可见其对成都市场的重视。

希尔顿目前已在成都推出多元化品牌组合,包括成都华尔道夫酒店、成都希尔顿酒店、成都百悦希尔顿逸林酒店、成都华阳美程希尔顿花园酒店等。

希尔顿大中华区及蒙古总裁钱进曾表示,“成都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引擎。该区域内日益增长的酒店服务需求为希尔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据仲量联行报告分析指出,持续活跃的国内休闲旅游市场,将持续助力成都高端酒店业绩的发展,同时成都的产业升级优化等,都将为高端酒店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018年成都市场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增长20.3% ,位居国内各城市之首。

数据来源:仲量联行

严跃进认为,成都酒店业的发展压力也还是比较大。在他看来,在成都本身商务、旅游的需求量增长的同时,供应量也在增加,当然成都作为一个国际级中心城市,对于酒店品质的要求很高,这对于希尔顿来讲是一个机会。

实际上,无论市场环境如何,无论面临什么样的竞争压力,存在什么样的短板,就如严跃进所言,市场竞争力的结论,并不影响希尔顿树立市场标杆意义,它对于行业发展的标杆意义还在。

孙海鹏也认为,单就希尔顿品牌来说有很强势的行业地位,而且希尔顿在国内的很多营销活动都让人称道,国内的行业投资者也不会轻视希尔顿,甚至有机会都会想和这个品牌合作。

我们也看到,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希尔顿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张,也对国内酒店业发展起到了的推进作用。

在孙海鹏看来,希尔顿等老品牌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的会员运营对国内同级酒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希尔顿应该是最早进入国内的国外高端连锁品牌,他们在拓店选址、市调、可行性投资计划、筹备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的管控、客源及销售管理、中央采购、智能化系统等各方面都曾是我们从业人员的学习案例,应该说为国内酒店行业整体品质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希尔顿

3.5k
  • 希尔顿集团2024年净利润15.39亿美元,新增客房数9.84万间
  • 悦榕集团持续扩张,“环球中国年”活动回归 | 一周旅行指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希尔顿酒店:机会路上的羁绊

自2017年以来,希尔顿在中国市场的增速始终保持超50%的态势。有数据指出,中国每三家在建酒店中就有一家属于希尔顿集团。

文 | 文軒财经

巴伦希尔顿去世了,但他的酒店却继续表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态势。

巴伦希尔顿是谁,没有多少人会关心,但他发扬光大的希尔顿酒店集团,早已成为行业领先品牌,享誉全世界,在中国市场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第二大市场 2025年,1000家

2018年,希尔顿酒店集团业绩增长强劲。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希尔顿全球总销售额为89.06亿美元,净利润为7.69亿美元,全系统范围内 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增长3%,筹建新客房数为36.4万间,同比增长6%,开设450家新酒店,总计6.6万间新客房,净增客房数量为5.7万间,同比增长约10%。

对于2019年的业绩,希尔顿希望全系统范围内 RevPAR (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预计将增加1.0%至3.0%,净利润预计在8.95亿美元至9.31亿美元间。

2018年,希尔顿30%的新开业及筹建中酒店项目位于亚太地区,公司预计2019年将在该地区新增2万间客房,净客房数量增长率为20%。

在中国市场,则是全面布局的同时坚持多元化品牌发展战略,力争全面覆盖中国旅客的出行需求。

尤其是在近几年,希尔顿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自2017年以来,希尔顿在中国市场的增速始终保持超50%的态势。有数据指出,中国每三家在建酒店中就有一家属于希尔顿集团。

2019年5月29日,希尔顿在中国市场的第200家酒店在成都开业。自此,希尔顿旗下的17个品牌,已有8个进入中国市场,还有430家酒店和92157间客房在筹建中。

就如愿景集团自在旅居川渝区域区总经理孙海鹏在接受文軒财经采访时指出,希尔顿在国内的布局已经覆盖到所有一线、准一线、二线城市和知名旅游景区,在市场上的高端豪华形象还是比较清晰,代表了优秀的服务品质。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希尔顿在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也是希尔顿未来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到2025年,希尔顿希望实现在华管理酒店达到1000家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服务优化升级和品牌强化,让希尔顿成为宾客、业主和团队成员的首选品牌。

期间,希尔顿将加快中端市场的布局,到2025年,其定位中端的花园酒店开业目标为200家。

1000家,这意味着,在未来的6年多时间内,希尔顿还要新增800家新开业酒店,这至少还要新增370家筹建酒店,方能满足开业目标。

需求强劲 行业发展乐观 市场充斥大量机会

不少研究和分析显示,需求的快速增长,投资环境的变化等,为身负重任的希尔顿走向下一个目标奠定了基础。

第一太平戴维斯有关酒店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旅游业游客人数和投资双双增加,国内和国际游客的需求强劲。

国内一至三线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入住率以及可租客房平均收入均录得都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

2018年中国酒店交易额在亚太地区居于首位。

数据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

豪华露营、红色旅游、康养旅游成为新兴旅游趋势 ,旅游基础设施的升级也将为新兴二线城市的酒店市场带来利好 ,低线城市也对高端酒店青睐有加,市场充斥着大量机会。

仲量联行在相关的报告中也指出,从2007年的15亿到2018年的55亿游客总人数,国内旅游业在不到12年内增长了三倍多,其中中产阶级旅游人数空前增长。

酒店业未来发展呈现出积极景象 ,行业发展的乐观趋势和充满前景的旅游市场已经点燃了投资者对酒店的兴趣。

至于希尔顿将着力扩张的中端市场,据麦肯锡预计, 2022年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将从2012年的1.74亿家庭增长至2.71亿家庭,中端酒店市场的潜在消费人群有望以10%左右的年增长率持续扩大。

浩华咨询的调研结果显示,2017-2018年国内中端酒店增速高达50%,中档偏上酒店增速达41%,远高于其他酒店的增长。

同时,希尔顿集团的品牌效应和连锁经营,在本土酒店集团化比例比较低的背景下,更具有发展潜力。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朱悦曾向媒体表示,希尔顿作为世界知名的酒店管理品牌,通过输出管理的方式帮助酒店投资者管理酒店并获得管理费用,将受益于中国酒店连锁化率提升的过程。

中端竞争对手强劲 经济放缓 希尔顿中国发展压力重重

利好背后,希尔顿也同样面临一线高端酒店趋于饱和,中端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等市场竞争和发展压力。

迈点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是高端酒店品牌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年,国际高端酒店品牌开始部分下探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高端酒店出现饱和迹象。

孙海鹏也认为,现阶段国内传统形态的高端酒店已经有饱和迹象,像希尔顿这样的老牌子还有很大的求变、求新空间,也必须要往这个方向努力,携程大数据已经证明现在旅行行业的消费主力是80后、90后,高端客群也慢慢在往这个群体过渡,能否有效切入这个消费层是高端连锁的难题,也是机会。只是作为老品牌,希尔顿在应对热点、行业新思潮等方面有些滞后,或者说是稳重。

在希尔顿推出全新版希尔顿花园酒店,以加快布局的国内中端市场,其他主打高端品牌的国际酒店集团也在加速下沉。

如截止今年4月,洲际酒店集团在大中华开业酒店规模突破440家,其中针对中国市场特许经营的智选假日区签约酒店数量达140家,法国雅高酒店集团也通过与国内酒店合作的方式,加快争夺中端市场。

孙海鹏还指出,中端精品酒店也越做越有品质,分流了很大一部分讲求实际、在意性价比或者有一些情怀的客户,如亚朵S等品牌的异军突起。

中端市场竞争激烈。

知名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在接受文軒财经采访时也指出,大型的海外品牌酒店,这两年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因素有很多,比如一些新型的、经济型的、连锁的包括民宿等酒店对于大型海外酒店品牌在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明显的冲击,同时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对酒店业发展如入住率、收入等的冲击也很明显。

第一太平戴维斯认为,商务旅行可能受到持续的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就希尔顿而言,受贸易战和经济放缓的影响,集团休闲短途旅行的最大跌幅就来自中国。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中美潜在贸易战等,对国内酒店业发展的影响也已经开始显现。

成都产业升级优化 高端酒店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希尔顿将国内第三家华尔道夫开在了成都,可见其对成都市场的重视。

希尔顿目前已在成都推出多元化品牌组合,包括成都华尔道夫酒店、成都希尔顿酒店、成都百悦希尔顿逸林酒店、成都华阳美程希尔顿花园酒店等。

希尔顿大中华区及蒙古总裁钱进曾表示,“成都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引擎。该区域内日益增长的酒店服务需求为希尔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据仲量联行报告分析指出,持续活跃的国内休闲旅游市场,将持续助力成都高端酒店业绩的发展,同时成都的产业升级优化等,都将为高端酒店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018年成都市场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增长20.3% ,位居国内各城市之首。

数据来源:仲量联行

严跃进认为,成都酒店业的发展压力也还是比较大。在他看来,在成都本身商务、旅游的需求量增长的同时,供应量也在增加,当然成都作为一个国际级中心城市,对于酒店品质的要求很高,这对于希尔顿来讲是一个机会。

实际上,无论市场环境如何,无论面临什么样的竞争压力,存在什么样的短板,就如严跃进所言,市场竞争力的结论,并不影响希尔顿树立市场标杆意义,它对于行业发展的标杆意义还在。

孙海鹏也认为,单就希尔顿品牌来说有很强势的行业地位,而且希尔顿在国内的很多营销活动都让人称道,国内的行业投资者也不会轻视希尔顿,甚至有机会都会想和这个品牌合作。

我们也看到,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希尔顿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张,也对国内酒店业发展起到了的推进作用。

在孙海鹏看来,希尔顿等老品牌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的会员运营对国内同级酒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希尔顿应该是最早进入国内的国外高端连锁品牌,他们在拓店选址、市调、可行性投资计划、筹备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的管控、客源及销售管理、中央采购、智能化系统等各方面都曾是我们从业人员的学习案例,应该说为国内酒店行业整体品质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