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东京出行高效率的秘诀:乘客创造列车|近观日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东京出行高效率的秘诀:乘客创造列车|近观日本

“日本基于TOD开发的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将工作、生活、出行紧密联结在一起,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城市运转效率非常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观日本”是旅日作家陈药师在界面新闻开设的专栏,讲述日本的商业和文化】。

如果我们像飞鸟一样,从夜空中捕捉东京的姿影,或许会感受到炫目、游离、杂乱。东京塔灯光璀璨,据说那是记录爱情的地方。

涩谷那个著名的十字路口聚满了各自奔向纵横交错的路径的人群,据说平均一分钟就有1000人从这里穿行。

窗口、便利店、汽车、雨伞、灯笼、居酒屋里的碳火,西装革履的人群或是醉倒在路边的老汉,大体上构成了东京的轮廓。

有时候,你觉得他是一架机器,自我吐纳就能运转。

如果你在这里居住久了,就能发现不同的韵味。

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美国人,在即将离去之前,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凌晨3点,我能买到一把牙刷,能买到一盒烟或者一罐儿麒麟啤酒。一切问题都能在方圆一公里内解决。在日本,如果你需要花费30分钟才能完成一件事儿,那么,这一定是件大事儿。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偶尔会觉得无聊,但是,我可以去散步,游走在传统和现代交汇的小街道;我可以去酒吧,品尝日式的威士忌,或者潜伏在居酒屋都让我乐此不疲。我还可以去购物,你们懂得,除了马桶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入手。

“所以啊,我真的不想回到我的家乡去,虽然我不敢承认。当我回到质朴的康涅狄格州郊区,步入我父亲那座庞大开阔的房子的时候,我还是会觉得各种不适。比如,这里的商店大概晚上9点就关门了。而即使在白天,我必须开车才能买到我想要的东西。

“无聊的时候,我漫步在静谧无人的道路上,路边是一排排毫无生气的住宅,他们像幽灵,冷眼旁观我的存在。最幸运的时候,也不过是一辆奔驰SUV从我身旁滑过,然后迅速消失。”

这样的城市自然有独特的魅力,它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呢?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它依然在生长。东京都市内人口在1300万以上。不久前,东京政府发布了一则消息:“给你300万日元,请你离开东京。”

城市的容量有限,花钱买你离开。

虽然人口众多,但并不妨碍东京是一座效率高的城市,因为其强大的公共交通网络。日本建筑师甚至认为,东京就是靠公共交通来规划的,这种模式叫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在东京的交通规划过程中自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他们遵循的一个理念依然有重要意义:乘客创造列车。

也就是在城市疯长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行为作为参考标的来进行规划和不断完善。

如果你有机会在东京电车站内徜徉,会发现那是一个丰满而有序的小世界。

走出月台,出站,一路行走,能穿过商场、咖啡厅、餐厅、酒店、书店、便利店。你甚至会惊诧,一个车站居然能容纳如此繁多的功能场所。因为在车站建设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是乘客的需求。是他们的需求创造了车站,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

今年新天皇登基,东京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十连休,无数人涌向了电车站,但依然秩序井然,效率并没有显著降低。

“日本基于TOD开发的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将工作、生活、出行紧密联结在一起,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城市运转效率非常高。”

由此可见,东京的车站反而成为了一个“物联网”。在这个不大的区域内,人员在流动、产品在流动、服务在流动、资金在流动……

日建设计中心一直致力于提升东京城市的效率、安全和人性化设计,他们自己也对东京城市的形态和秩序推崇有加。

最新的数据是这样的:2018年3月,东京铁路网络总长达到1181.9公里,共有站点769个。其中JR(旧国铁)运营的铁轨线路长419公里,站点141个;民铁(主要有7家公司)运营线路长387.9公里,站点291个;地下铁(主要有2家公司)运营线路为298.5公里,含236个站点;单轨铁路、新制式交通等线路长75公里,共101个站点。

政府公布的数据是,东京每天有4000万人次使用轨道交通;高峰期1~2分钟就会有一辆列车;同时,准点率非常高。

这一点毋庸置疑,日本人对于准时这件事儿有时候看的比生命更重要,所以电车偶有延迟,但通常不会超过两三分钟。就算有人卧轨,一般也只是延迟15分钟左右。

当然,日本人的价值观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所以最近几年卧轨的人也在不断减少。

公共交通对乘客如此友好,导致日本人很少开私家车出行。不过也要指出,早高峰晚高峰的电车依然拥挤得让人望而却步。

此前我供职的日本公司在东京千代田地区,公司有员工1000人左右,只有两人每天开车通勤。

这些还都只是东京公共交通魅力的一角,没有超出我们的脑洞。更让人叹服的是,电车站周边的环境也在考量的范围之内。你从电车站出来之后,通常会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鸽子围绕着你跳动,阳光穿过树叶留下斑驳的光点。

日本建筑师、城市规划大师渡边庄太郎曾经说,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到达某一目的地,从下车到目的地这段道路步行非常舒适,人们会更乐意使用公共交通,这些道路环境也会让人在步行中享受城市。

这么说,东京的公共交通趋近于完美?当然不是。比如很多车站看起来旧旧的,甚至没有电梯通向地面。难怪很多中国企业家去了日本会不屑一顾:这么旧,这么小,比我们差远了。

但日本并没有放弃这些代表着城市记忆的车站,他们没有进行彻底拆除,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比如,重新搭建直梯通向路面,比如依托周围的商业建筑体来增加运行效率,让乘客的行动更加便捷。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留下了振聋发聩的论断:

“单调、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毁灭的种子。但是,充满活力、多样性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而活力、多样性来自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而不是别的什么。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zhoujing@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东京出行高效率的秘诀:乘客创造列车|近观日本

“日本基于TOD开发的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将工作、生活、出行紧密联结在一起,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城市运转效率非常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观日本”是旅日作家陈药师在界面新闻开设的专栏,讲述日本的商业和文化】。

如果我们像飞鸟一样,从夜空中捕捉东京的姿影,或许会感受到炫目、游离、杂乱。东京塔灯光璀璨,据说那是记录爱情的地方。

涩谷那个著名的十字路口聚满了各自奔向纵横交错的路径的人群,据说平均一分钟就有1000人从这里穿行。

窗口、便利店、汽车、雨伞、灯笼、居酒屋里的碳火,西装革履的人群或是醉倒在路边的老汉,大体上构成了东京的轮廓。

有时候,你觉得他是一架机器,自我吐纳就能运转。

如果你在这里居住久了,就能发现不同的韵味。

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美国人,在即将离去之前,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凌晨3点,我能买到一把牙刷,能买到一盒烟或者一罐儿麒麟啤酒。一切问题都能在方圆一公里内解决。在日本,如果你需要花费30分钟才能完成一件事儿,那么,这一定是件大事儿。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偶尔会觉得无聊,但是,我可以去散步,游走在传统和现代交汇的小街道;我可以去酒吧,品尝日式的威士忌,或者潜伏在居酒屋都让我乐此不疲。我还可以去购物,你们懂得,除了马桶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入手。

“所以啊,我真的不想回到我的家乡去,虽然我不敢承认。当我回到质朴的康涅狄格州郊区,步入我父亲那座庞大开阔的房子的时候,我还是会觉得各种不适。比如,这里的商店大概晚上9点就关门了。而即使在白天,我必须开车才能买到我想要的东西。

“无聊的时候,我漫步在静谧无人的道路上,路边是一排排毫无生气的住宅,他们像幽灵,冷眼旁观我的存在。最幸运的时候,也不过是一辆奔驰SUV从我身旁滑过,然后迅速消失。”

这样的城市自然有独特的魅力,它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呢?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它依然在生长。东京都市内人口在1300万以上。不久前,东京政府发布了一则消息:“给你300万日元,请你离开东京。”

城市的容量有限,花钱买你离开。

虽然人口众多,但并不妨碍东京是一座效率高的城市,因为其强大的公共交通网络。日本建筑师甚至认为,东京就是靠公共交通来规划的,这种模式叫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在东京的交通规划过程中自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他们遵循的一个理念依然有重要意义:乘客创造列车。

也就是在城市疯长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行为作为参考标的来进行规划和不断完善。

如果你有机会在东京电车站内徜徉,会发现那是一个丰满而有序的小世界。

走出月台,出站,一路行走,能穿过商场、咖啡厅、餐厅、酒店、书店、便利店。你甚至会惊诧,一个车站居然能容纳如此繁多的功能场所。因为在车站建设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是乘客的需求。是他们的需求创造了车站,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

今年新天皇登基,东京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十连休,无数人涌向了电车站,但依然秩序井然,效率并没有显著降低。

“日本基于TOD开发的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将工作、生活、出行紧密联结在一起,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城市运转效率非常高。”

由此可见,东京的车站反而成为了一个“物联网”。在这个不大的区域内,人员在流动、产品在流动、服务在流动、资金在流动……

日建设计中心一直致力于提升东京城市的效率、安全和人性化设计,他们自己也对东京城市的形态和秩序推崇有加。

最新的数据是这样的:2018年3月,东京铁路网络总长达到1181.9公里,共有站点769个。其中JR(旧国铁)运营的铁轨线路长419公里,站点141个;民铁(主要有7家公司)运营线路长387.9公里,站点291个;地下铁(主要有2家公司)运营线路为298.5公里,含236个站点;单轨铁路、新制式交通等线路长75公里,共101个站点。

政府公布的数据是,东京每天有4000万人次使用轨道交通;高峰期1~2分钟就会有一辆列车;同时,准点率非常高。

这一点毋庸置疑,日本人对于准时这件事儿有时候看的比生命更重要,所以电车偶有延迟,但通常不会超过两三分钟。就算有人卧轨,一般也只是延迟15分钟左右。

当然,日本人的价值观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所以最近几年卧轨的人也在不断减少。

公共交通对乘客如此友好,导致日本人很少开私家车出行。不过也要指出,早高峰晚高峰的电车依然拥挤得让人望而却步。

此前我供职的日本公司在东京千代田地区,公司有员工1000人左右,只有两人每天开车通勤。

这些还都只是东京公共交通魅力的一角,没有超出我们的脑洞。更让人叹服的是,电车站周边的环境也在考量的范围之内。你从电车站出来之后,通常会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鸽子围绕着你跳动,阳光穿过树叶留下斑驳的光点。

日本建筑师、城市规划大师渡边庄太郎曾经说,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到达某一目的地,从下车到目的地这段道路步行非常舒适,人们会更乐意使用公共交通,这些道路环境也会让人在步行中享受城市。

这么说,东京的公共交通趋近于完美?当然不是。比如很多车站看起来旧旧的,甚至没有电梯通向地面。难怪很多中国企业家去了日本会不屑一顾:这么旧,这么小,比我们差远了。

但日本并没有放弃这些代表着城市记忆的车站,他们没有进行彻底拆除,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比如,重新搭建直梯通向路面,比如依托周围的商业建筑体来增加运行效率,让乘客的行动更加便捷。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留下了振聋发聩的论断:

“单调、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毁灭的种子。但是,充满活力、多样性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而活力、多样性来自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而不是别的什么。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zhoujing@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