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达、信息泛滥,互联网带来的一大问题便是信息的碎片化。消费者对于信息的接受,不再是一个平面,而是立体化的。人们在吃饭、坐公交等生活间隙都能获取信息。这种传播方式在现代社会的传播系统中,愈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们也意识到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弊端。但“碎片化”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从互联网兴起的那天起,“信息碎片化”就是历史必然。对于影视行业来说,与其批判,不如去适应;与其坚守传统,不如重塑利用。
微电影,“碎片化时代”的宠儿
微电影的兴起源于视频网站对电视剧版权购买欲的降低,过高的购买成本让视频行业不堪重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电视剧行业进入盘整阶段。此消彼长,微电影横空出世。各家视频网站纷纷推出微电影系列。
2011年,搜狐视频开创性地与中影集团合力打造中国首部新媒体商业大片,启动了“7电影计划”。甄选了刘烨、黄渤、王学兵等七位明星执导7部影片。以西安、广州、台北、成都、青岛等城市为拍摄地形成“城市映像”系列;2012年,优酷出品《美好2012》系列,邀请顾长卫、蔡明亮、金泰勇、许鞍华四位大导演分别执导四部微电影。
所谓微电影,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相对完整故事情节的微型电影。这也正符合了“人际距离化”和“信息碎片化”的社会特征。
视频网站的旺盛需求和传播通道的多样化让微电影迅速成为行业热点。用户群的迅速扩张、自媒体覆盖的广泛以及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升高让所有人都可以是微电影的制造者,任何人在任何环境和状态下都能方便地获取视频信息。一段生活的纪实短片、一个头脑中想法的影像化都可以成为微电影。虽然微电影的商业模式至今未尽清晰,免费观看为的就是让投资方借其扩大名声和流量。适用于长片的广告植入未必适应篇幅短的微电影,制作水平不高,投资金额不大让微电影如今只是各家的游戏尝试,要成为一门工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煎饼侠》大卖,大电影如何适应碎片化?
票房已破10亿大关的《煎饼侠》成了今年暑期档的黑马。未上映前并不被很看好的《煎饼侠》又是如何做到的?除了《屌丝男士》积累下来的IP和情怀外,单纯在电影本身来说,大鹏抓住了如今时代观众的普遍心理。
以一部电影的标准来说,《煎饼侠》其实不算电影,最多就是段子集、小品拼盘。但“碎片化”时代下的观众对电影的追求就是纯粹娱乐消遣,不管是笑点还是电影的立意,简单直接的表达是最好不过的。从这点来说,《煎饼侠》的喜剧元素就是最表面最能get到的,观众花几十块钱进电影院轻轻松松拯救不开心,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适应了“碎片化”时代的大电影明显特征:浅显、拼凑。在影评人笔下或许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对于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来说,这是符合时代特征的产物,投资人能赚钱,观众愿意买账,这就够了。
网络脱口秀的应运而生
8月6日,优酷土豆集团首届开放生态大会召开。古永锵表示,三年内,用户收入+内容营销必将超过传统硬广从而走向持续盈利的发展新阶段。因此,未来三年,优酷土豆将投入100亿元现金和资源支持网生内容。
作为优酷的主打节目,知识性脱口秀《罗辑思维》受到广大80、90后的喜爱。作为一档读书类节目,罗胖子提炼的只是书中的一部分精华,观众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去读全书。这正符合“碎片化”时代大众的阅读方式。不管是“侃大山”的讲述、传播观点的目的、动机,都有趣。立意和选题的角度或许并非真理,但观众需要的是犀利。以读书心得为引,从比较另类的角度,提出新颖的观点,观众在茶余饭后和公交时间就能即看即听。
同样的,8月5日,一档名为《深夜蜜语》的网络女性脱口秀节目完美收官。回归24小时点击量破500万,单季度创3亿的点击量让其在收官当日即成为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的焦点。另外,新浪微博#深夜蜜语#话题阅读量破2.5亿,超10万人在线讨论深夜蜜语话题。作为一档打造给90后女性观看的脱口秀,单纯从节目内容来看,其成功的原因也可窥一二:
《深夜蜜语》以90后女性情感为主架构,也涉及美妆、穿搭、星座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节目采用脱口秀与情景短剧结合的表现形式,情景剧部分逗逼的轻松基调也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而脱口秀环节主持人用段子、金句向观众传达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别于其它情感类节目,枯燥说理的严肃正经,《深夜蜜语》则是在恶搞中揭露主题。每期控制在15分钟以下的片长对于大众来说,也很适中。可以说,《深夜蜜语》兼具着碎片化时代下微电影的属性和大电影的特征。
在碎片化时代,大众在细碎的时间里迅速地捕捉所需信息,成为了普遍的学习和娱乐方式。“浅阅读”的比例不断上升,微电影和视频短片的浏览量日益提升,就是最好的证明。《深夜蜜语》作为一档情感类节目,完全利用了这一社会特征,受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深夜蜜语》的同名网络剧、大电影等一系列IP都将展开,其中网络剧秋季就将开拍,预计明年年初就可上线。节目组有了在脱口秀中积累的经验,网络剧和大电影同样能适应“碎片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事实证明,人们对手机、电脑的依赖和整个信息的碎片化态势是互联网发展弊端但也是不可逆的趋势。对于一些中小型影视类公司来说,唯有善于发现传播规律的变化以及“碎片化”的时代的观众需求才是正解。守株待兔,坚守传统,注定会被淘汰。
首席娱乐官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