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今日开幕,73岁“花腔女王”格鲁贝罗娃献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今日开幕,73岁“花腔女王”格鲁贝罗娃献声

今天,首次来到中国的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埃迪塔·格鲁贝罗娃将和指挥家彼得·瓦伦维托克执棒下的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为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BMF)拉开序幕。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朱洁树

“73岁了,我第一次来中国。”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埃迪塔·格鲁贝罗娃说。埃迪塔·格鲁贝罗娃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美声歌手之一,有着“花腔女王”“欧洲夜莺”和歌剧界的“天山童姥”等多个美称,被国内乐迷亲切称为“格娃”。今天,她将和指挥家彼得·瓦伦维托克执棒下的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为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BMF)拉开序幕。

今年,BMF会为观众献上22场涵盖歌剧、交响乐会、独奏、室内乐音乐会以及VR虚拟现实音乐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演出,并将举办近12场公益教育活动,包括儿童音乐会、大师班、论坛、音乐会导赏等。本届BMF以“新古典,乐无界”为主题,格鲁贝罗娃与来自美国的著名女高音蕾妮·弗莱明将首次登上BMF的舞台,分别为音乐节开幕、闭幕。其中,格鲁贝罗娃将带来多尼采蒂、罗西尼、马斯卡尼、贝里尼、威尔第等著名歌剧作曲家的经典旋律。在开幕式发布会上,格鲁贝罗娃讲述了她活跃舞台五十余年的秘密,以及首次与中国乐团合作的体会。

埃迪塔·格鲁贝罗娃在中国

卡拉扬时代的大歌唱家

BMF艺术委员会主席、指挥家余隆曾形容格鲁贝罗娃是“卡拉扬时代的大歌唱家”。格鲁贝罗娃有着极为扎实的花腔功底。不论是连续的跳跃顿音、琶音式级进的华彩性旋律进行,她唱来无不轻盈灵巧而宽广舒展,色调丰富、表现力强。

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格鲁贝罗娃出生于今斯洛伐克的首府布拉迪斯拉发。在1974年,她受到指挥大师卡拉扬的邀请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角色是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卡拉扬对格鲁贝罗娃的表演赞不绝口,尤其赞美了她那种普通花腔女高音所不具备的音量和爆发力。这以后,格鲁贝罗娃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由卡尔·伯姆指挥的歌剧《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岛》中饰演泽比内塔一角,由此成为了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新星。

此后,她开始陆续在世界各地的重要歌剧院中演出,包括斯卡拉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柏林国家歌剧院等。她饰演的泽比内塔、康斯坦丝(《后宫诱逃》)、唐娜·安娜(《唐·璜》)、罗西娜(《塞维利亚理发师》)、吉尔达(《弄臣》)、薇奥莉塔(《茶花女》)和露琪亚(《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大受欢迎。考虑到格鲁贝罗娃的声音特点,许多歌剧院甚至为她专门制作了一些较少上演的剧目。

“倘若理查德·瓦格纳在有生之年能结识格鲁贝罗娃女士,那么他一定会为她特地谱写一部《纽伦堡的女名歌手》。”这是2013年她获颁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名歌手勋章”时的颁奖词。同年,她还获颁赫伯特·冯·卡拉扬音乐奖。

格鲁贝罗娃被誉为“世界四大花腔女高音”之一。并称为“世界四大花腔女高音”的,分别是有清澈如泉嗓音的莉莉·庞斯、嗓音温暖而充满活力的安娜·莫芙、将声音中的力量与美感完美结合的琼·萨瑟兰和被誉为“花腔女王”的埃蒂塔·格鲁贝罗娃。其中前三位已经离世。

不仅如此,大部分女高音歌唱家在格鲁贝罗娃这个年纪早就退休了,但格鲁贝罗娃依然奇迹般保持着良好嗓音状态。“我之所以至今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是因为我在60多岁时,遇到了一位了不起的声乐老师。”格鲁贝罗娃在现场分享了她活跃舞台半个世纪的秘诀,她说,其实很多声乐老师不懂真正的歌唱技巧,不懂得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天赋和特质来用不同的方式启发学生。“我的声乐老师教导我如何在我的年龄段保持状态。”在声乐老师的帮助下,至今,她依然保持着高密度的音乐会演出。

“中国的乐团能理解我的音乐”

2017/2018乐季,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和苏黎世歌剧院等多家歌剧院为格鲁贝罗娃安排了特别的庆祝职业生涯50周年的纪念音乐会。与此同时,她在全球各地也开启了告别之旅。此次在中国的巡演,是她告别巡演的一个部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开幕演出,正是她中国巡演的第三场。“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发布会现场,她说,“每次巡演的第三场,总是我发挥得最好的时候。”

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首次来到中国的格鲁贝罗娃对此次巡演合作过的乐团赞不绝口。“在欧洲,很多乐团比较注重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这些比较‘重’戏剧化的歌剧,对我唱的这种(抒情性)音乐不是很理解。”但是格鲁贝罗娃认为,此次合作的中国爱乐乐团能够理解她的音乐,跟着她的思路,而且,在指挥家提出改进要求之后,乐团能够给出精准的反馈,这让她感到十分高兴。

除了对合作的乐队给予好评以外,格鲁贝罗娃也非常喜欢中国的观众。她这样评价此前的两场演出:“在厦门的演出非常好,上海的演出非常、非常、非常地好。”她说,在演出期间,她看到有位观众起身离席,但是令她高兴的是,这位观众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她认为中国的观众可以对她的音乐作出反应,也相当热情。

对于北京乐迷而言,格鲁贝罗娃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一直都只存在于唱片当中。而这次,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北京乐迷可以“梦想成真”。乐评人许渌洋认为,今天,中国的听众听格鲁贝罗娃,不仅仅是在聆听音乐,也是从她的歌声当中,分享20世纪大师云集的年代。“格鲁贝罗娃可能已经不在她本人的艺术巅峰期,但当观众见到她出现在舞台上时,是向一个奇迹致敬,向自己痴迷的古典音乐致敬。”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今日开幕,73岁“花腔女王”格鲁贝罗娃献声

今天,首次来到中国的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埃迪塔·格鲁贝罗娃将和指挥家彼得·瓦伦维托克执棒下的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为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BMF)拉开序幕。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朱洁树

“73岁了,我第一次来中国。”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埃迪塔·格鲁贝罗娃说。埃迪塔·格鲁贝罗娃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美声歌手之一,有着“花腔女王”“欧洲夜莺”和歌剧界的“天山童姥”等多个美称,被国内乐迷亲切称为“格娃”。今天,她将和指挥家彼得·瓦伦维托克执棒下的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为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BMF)拉开序幕。

今年,BMF会为观众献上22场涵盖歌剧、交响乐会、独奏、室内乐音乐会以及VR虚拟现实音乐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演出,并将举办近12场公益教育活动,包括儿童音乐会、大师班、论坛、音乐会导赏等。本届BMF以“新古典,乐无界”为主题,格鲁贝罗娃与来自美国的著名女高音蕾妮·弗莱明将首次登上BMF的舞台,分别为音乐节开幕、闭幕。其中,格鲁贝罗娃将带来多尼采蒂、罗西尼、马斯卡尼、贝里尼、威尔第等著名歌剧作曲家的经典旋律。在开幕式发布会上,格鲁贝罗娃讲述了她活跃舞台五十余年的秘密,以及首次与中国乐团合作的体会。

埃迪塔·格鲁贝罗娃在中国

卡拉扬时代的大歌唱家

BMF艺术委员会主席、指挥家余隆曾形容格鲁贝罗娃是“卡拉扬时代的大歌唱家”。格鲁贝罗娃有着极为扎实的花腔功底。不论是连续的跳跃顿音、琶音式级进的华彩性旋律进行,她唱来无不轻盈灵巧而宽广舒展,色调丰富、表现力强。

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格鲁贝罗娃出生于今斯洛伐克的首府布拉迪斯拉发。在1974年,她受到指挥大师卡拉扬的邀请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角色是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卡拉扬对格鲁贝罗娃的表演赞不绝口,尤其赞美了她那种普通花腔女高音所不具备的音量和爆发力。这以后,格鲁贝罗娃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由卡尔·伯姆指挥的歌剧《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岛》中饰演泽比内塔一角,由此成为了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新星。

此后,她开始陆续在世界各地的重要歌剧院中演出,包括斯卡拉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柏林国家歌剧院等。她饰演的泽比内塔、康斯坦丝(《后宫诱逃》)、唐娜·安娜(《唐·璜》)、罗西娜(《塞维利亚理发师》)、吉尔达(《弄臣》)、薇奥莉塔(《茶花女》)和露琪亚(《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大受欢迎。考虑到格鲁贝罗娃的声音特点,许多歌剧院甚至为她专门制作了一些较少上演的剧目。

“倘若理查德·瓦格纳在有生之年能结识格鲁贝罗娃女士,那么他一定会为她特地谱写一部《纽伦堡的女名歌手》。”这是2013年她获颁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名歌手勋章”时的颁奖词。同年,她还获颁赫伯特·冯·卡拉扬音乐奖。

格鲁贝罗娃被誉为“世界四大花腔女高音”之一。并称为“世界四大花腔女高音”的,分别是有清澈如泉嗓音的莉莉·庞斯、嗓音温暖而充满活力的安娜·莫芙、将声音中的力量与美感完美结合的琼·萨瑟兰和被誉为“花腔女王”的埃蒂塔·格鲁贝罗娃。其中前三位已经离世。

不仅如此,大部分女高音歌唱家在格鲁贝罗娃这个年纪早就退休了,但格鲁贝罗娃依然奇迹般保持着良好嗓音状态。“我之所以至今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是因为我在60多岁时,遇到了一位了不起的声乐老师。”格鲁贝罗娃在现场分享了她活跃舞台半个世纪的秘诀,她说,其实很多声乐老师不懂真正的歌唱技巧,不懂得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天赋和特质来用不同的方式启发学生。“我的声乐老师教导我如何在我的年龄段保持状态。”在声乐老师的帮助下,至今,她依然保持着高密度的音乐会演出。

“中国的乐团能理解我的音乐”

2017/2018乐季,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和苏黎世歌剧院等多家歌剧院为格鲁贝罗娃安排了特别的庆祝职业生涯50周年的纪念音乐会。与此同时,她在全球各地也开启了告别之旅。此次在中国的巡演,是她告别巡演的一个部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开幕演出,正是她中国巡演的第三场。“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发布会现场,她说,“每次巡演的第三场,总是我发挥得最好的时候。”

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首次来到中国的格鲁贝罗娃对此次巡演合作过的乐团赞不绝口。“在欧洲,很多乐团比较注重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这些比较‘重’戏剧化的歌剧,对我唱的这种(抒情性)音乐不是很理解。”但是格鲁贝罗娃认为,此次合作的中国爱乐乐团能够理解她的音乐,跟着她的思路,而且,在指挥家提出改进要求之后,乐团能够给出精准的反馈,这让她感到十分高兴。

除了对合作的乐队给予好评以外,格鲁贝罗娃也非常喜欢中国的观众。她这样评价此前的两场演出:“在厦门的演出非常好,上海的演出非常、非常、非常地好。”她说,在演出期间,她看到有位观众起身离席,但是令她高兴的是,这位观众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她认为中国的观众可以对她的音乐作出反应,也相当热情。

对于北京乐迷而言,格鲁贝罗娃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一直都只存在于唱片当中。而这次,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北京乐迷可以“梦想成真”。乐评人许渌洋认为,今天,中国的听众听格鲁贝罗娃,不仅仅是在聆听音乐,也是从她的歌声当中,分享20世纪大师云集的年代。“格鲁贝罗娃可能已经不在她本人的艺术巅峰期,但当观众见到她出现在舞台上时,是向一个奇迹致敬,向自己痴迷的古典音乐致敬。”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