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影视作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令人“难以置信”的究竟是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影视作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令人“难以置信”的究竟是什么?

那些“确确实实发生过”的,入题影视作品,催生共鸣不难,催生共情却很难。要想做到好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光有“事”或许还远远不够。

文 |影视前哨 戴桃疆

在美国罗杰·伊伯特主编的《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升级版》一书中,有这样一则词条。“‘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好莱坞黑话,真正的涵义是:压抑,病态,悲观,拥有若干极其惊人或淫荡的戏,以至于没有一个正常的制片人敢不加解释地放进一部电影里——除非借口说它们确确实实发生过。”

放眼当下全球影视剧市场,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以及依托网络平台进入大众视野的影视作品开始都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则词条发生关联,但并没有如词条中所说的那样呈现出完全负面的情绪影响——不可否认,大多数此类影视作品都和“喜剧”类型不搭界,但也没有如词条所属沾染上一种重金属朋克的气质。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作品出现,正是因为这类作品要么浓缩并还原了社会事件,要么再现了短时期大爆发事件中人物的真实情感,前者的代表有英美合拍的迷你剧集《切尔诺贝利》以及网飞(Netflix)九月份推出的《难以置信》,后者则有英剧《威尔逊夫人》和《英式丑闻》。这些作品或许受众范围称不上广泛,但在既有的收视群体中都引发了不错的反响。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旧与新

尽管国内近两年才兴起“非虚构写作”热潮,并将“非虚构写作”引入“大IP”概念框架内,但国内的新概念和新趋势并不代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视作品本身对于影视市场而言是一种新生事物。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有很多“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视作品成为经典,例如1971年英国犯罪类型电影《瑞灵顿街十号》、1975年由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犯罪题材电影《热天午后》等等。彼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多数都集中在涉案题材,或从罪案的发生本身入手或从罪案的侦破过程入手,以最贴合大众需要的方式提供强烈的刺激,故事的娱乐性很强,《热天午后》这样的犯罪题材电影更是贴着“喜剧”的标签对比当下,不难看出“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视作品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涉猎的题材和领域更加广泛,犯罪题材仍旧是这一类型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更多社会新闻内容被纳入拍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危机事件(例如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两部“大男主”电影,《萨利机长》和《菲利普船长》),灾难事故(例如《切尔诺贝利》)以及个人生活的重大变故(例如《英式丑闻》和《威尔逊夫人》)。

另一大趋势在于大事件中选取的切入视角越来越小,人物情感表现愈发细腻。相比七十年代的犯罪案件对于非正即邪的二元人物展示,当下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影视作品即便在表现涉及人物多、时间线长、范围广的大型社会事件时,往往也选择小人物或是远离事件暴风眼的边缘人物为视角切入,贴近观众心理的同时也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感,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与共情。

网飞九月份推出的《难以置信》在豆瓣电影收获很高的评价,它一方面延续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类型的“古老”传统,即选择犯罪题材作为类型,另一方面又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多样化的人物展示,更贴合观众的情绪表达。除了结合传统、迎合趋势的部分,《难以置信》赢人的地方更在于它的观点表达。

比共鸣更难的是共情

《难以置信》是美国网络平台推出的、根据英国真实事件改编的、由英国演员出演的故事,但它和《英式丑闻》不同,《难以置信》并不是一个“英国故事”。全球文化的基本现状决定了这样针对女性的犯罪故事即便脱离了案件发生的土壤,情感也能顺利在其他文化地域顺利生根,并结合当地文化情况成长成为更加茁壮的泣血之木。《难以置信》改编自克里斯琴·米勒和肯·阿姆斯特朗合著的普利策奖获奖文章《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亦参考根据同一事件创作的广播剧《疑点的鉴证》,真实事件的时间跨度长达七年,涉及若干被害人,主线人物的故事屡次出现转折。与《萨利机长》《菲利普船长》这样的危机事件改编故事不同,《难以置信》不仅通过处理案件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更需要处理案件中多线关系中不同人物站在不同角度激发出的不同情感,从而唤起共鸣、引发共情。

《难以置信》的视角人物选择和它的题材选择一样趋于传统,两名女警探像英剧中常见的女性角色一样坚毅刚强,侦破案件的警探给主要角色以较为开阔的视野,从而将事件牵扯到的形形色色人物皆纳入故事中来,警探个人的情绪并不是表达的重点,警探面对形形色色人物时的表现就像作家对笔下人物注入的感情,并不必要是显而易见的,但字里行间仍然能够看出是怎样的一种评判。

几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受害人自述以及自述过程中的自我审查是这部剧集中最能引起观众共情的部分,也是情绪最为集中且最贴合现实的部分,它高浓度地浓缩式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女性在面对性暴力时的诸多复杂情绪,并揭露出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女性自我评判、如何督促女性进行自我审查,并为女性自我意识阉割递刀的。故事的社会性为跨文化引发社会共情提供了背景基础,这也使得这个英国故事能够超越“英式”的标签借网络平台传播至更远并在远方引发相似振幅的情绪波动提供可能。

不是有“事”就能叫“故事”

与《难以置信》相映成趣的是在国庆档收获高票房的电影《中国机长》。《中国机长》作为国庆档献礼片,正向的能量满溢于电影之中。同样作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中国机长》尽管获得了官方和商业市场的双重肯定,却未能在影视创作领域获得与商业市场领域相匹配的成功,一个可能的因素在于《中国机长》的表现主题侧重于事件本身,在人物塑造和人物情感表达方面受制于体裁限制未能与观众情绪产生影响力更加深远的互动。但与此同时,《中国机长》的成功也为中国影视剧市场对于“非虚构”类型的利用提供了新的动力源,这或将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作品出现在大众文化领域中,把握国外成功“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作品成功的要素,不失为一种提升国产作品最终呈现效果的有效手段。

回顾《难以置信》,不难发现它虽然贴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标签,但在表现形式上仍然选择最为传统也最为贴近文学的创作方式,即以人物为主,贴合情感的递进需求重新安排事件,现实生活中的时间线和故事生发脉络允许被打散,以服务人物情绪的表现需求。最终的目标是依托人物情感打动观众,而非单纯的解决事件。换言之,只有“事”本身,并不足以称之为“故事”。

《难以置信》遵循着故事创作的基本原理,它没有亮丽的包装也没有宏大的事件,更不附带超越个体的情绪内核,它靠讲故事赢得了观众的感情,对于国产非虚构及“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影视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影视作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令人“难以置信”的究竟是什么?

那些“确确实实发生过”的,入题影视作品,催生共鸣不难,催生共情却很难。要想做到好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光有“事”或许还远远不够。

文 |影视前哨 戴桃疆

在美国罗杰·伊伯特主编的《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升级版》一书中,有这样一则词条。“‘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好莱坞黑话,真正的涵义是:压抑,病态,悲观,拥有若干极其惊人或淫荡的戏,以至于没有一个正常的制片人敢不加解释地放进一部电影里——除非借口说它们确确实实发生过。”

放眼当下全球影视剧市场,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以及依托网络平台进入大众视野的影视作品开始都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则词条发生关联,但并没有如词条中所说的那样呈现出完全负面的情绪影响——不可否认,大多数此类影视作品都和“喜剧”类型不搭界,但也没有如词条所属沾染上一种重金属朋克的气质。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作品出现,正是因为这类作品要么浓缩并还原了社会事件,要么再现了短时期大爆发事件中人物的真实情感,前者的代表有英美合拍的迷你剧集《切尔诺贝利》以及网飞(Netflix)九月份推出的《难以置信》,后者则有英剧《威尔逊夫人》和《英式丑闻》。这些作品或许受众范围称不上广泛,但在既有的收视群体中都引发了不错的反响。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旧与新

尽管国内近两年才兴起“非虚构写作”热潮,并将“非虚构写作”引入“大IP”概念框架内,但国内的新概念和新趋势并不代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视作品本身对于影视市场而言是一种新生事物。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有很多“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视作品成为经典,例如1971年英国犯罪类型电影《瑞灵顿街十号》、1975年由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犯罪题材电影《热天午后》等等。彼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多数都集中在涉案题材,或从罪案的发生本身入手或从罪案的侦破过程入手,以最贴合大众需要的方式提供强烈的刺激,故事的娱乐性很强,《热天午后》这样的犯罪题材电影更是贴着“喜剧”的标签对比当下,不难看出“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视作品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涉猎的题材和领域更加广泛,犯罪题材仍旧是这一类型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更多社会新闻内容被纳入拍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危机事件(例如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两部“大男主”电影,《萨利机长》和《菲利普船长》),灾难事故(例如《切尔诺贝利》)以及个人生活的重大变故(例如《英式丑闻》和《威尔逊夫人》)。

另一大趋势在于大事件中选取的切入视角越来越小,人物情感表现愈发细腻。相比七十年代的犯罪案件对于非正即邪的二元人物展示,当下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影视作品即便在表现涉及人物多、时间线长、范围广的大型社会事件时,往往也选择小人物或是远离事件暴风眼的边缘人物为视角切入,贴近观众心理的同时也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感,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与共情。

网飞九月份推出的《难以置信》在豆瓣电影收获很高的评价,它一方面延续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类型的“古老”传统,即选择犯罪题材作为类型,另一方面又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多样化的人物展示,更贴合观众的情绪表达。除了结合传统、迎合趋势的部分,《难以置信》赢人的地方更在于它的观点表达。

比共鸣更难的是共情

《难以置信》是美国网络平台推出的、根据英国真实事件改编的、由英国演员出演的故事,但它和《英式丑闻》不同,《难以置信》并不是一个“英国故事”。全球文化的基本现状决定了这样针对女性的犯罪故事即便脱离了案件发生的土壤,情感也能顺利在其他文化地域顺利生根,并结合当地文化情况成长成为更加茁壮的泣血之木。《难以置信》改编自克里斯琴·米勒和肯·阿姆斯特朗合著的普利策奖获奖文章《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亦参考根据同一事件创作的广播剧《疑点的鉴证》,真实事件的时间跨度长达七年,涉及若干被害人,主线人物的故事屡次出现转折。与《萨利机长》《菲利普船长》这样的危机事件改编故事不同,《难以置信》不仅通过处理案件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更需要处理案件中多线关系中不同人物站在不同角度激发出的不同情感,从而唤起共鸣、引发共情。

《难以置信》的视角人物选择和它的题材选择一样趋于传统,两名女警探像英剧中常见的女性角色一样坚毅刚强,侦破案件的警探给主要角色以较为开阔的视野,从而将事件牵扯到的形形色色人物皆纳入故事中来,警探个人的情绪并不是表达的重点,警探面对形形色色人物时的表现就像作家对笔下人物注入的感情,并不必要是显而易见的,但字里行间仍然能够看出是怎样的一种评判。

几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受害人自述以及自述过程中的自我审查是这部剧集中最能引起观众共情的部分,也是情绪最为集中且最贴合现实的部分,它高浓度地浓缩式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女性在面对性暴力时的诸多复杂情绪,并揭露出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女性自我评判、如何督促女性进行自我审查,并为女性自我意识阉割递刀的。故事的社会性为跨文化引发社会共情提供了背景基础,这也使得这个英国故事能够超越“英式”的标签借网络平台传播至更远并在远方引发相似振幅的情绪波动提供可能。

不是有“事”就能叫“故事”

与《难以置信》相映成趣的是在国庆档收获高票房的电影《中国机长》。《中国机长》作为国庆档献礼片,正向的能量满溢于电影之中。同样作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中国机长》尽管获得了官方和商业市场的双重肯定,却未能在影视创作领域获得与商业市场领域相匹配的成功,一个可能的因素在于《中国机长》的表现主题侧重于事件本身,在人物塑造和人物情感表达方面受制于体裁限制未能与观众情绪产生影响力更加深远的互动。但与此同时,《中国机长》的成功也为中国影视剧市场对于“非虚构”类型的利用提供了新的动力源,这或将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作品出现在大众文化领域中,把握国外成功“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作品成功的要素,不失为一种提升国产作品最终呈现效果的有效手段。

回顾《难以置信》,不难发现它虽然贴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标签,但在表现形式上仍然选择最为传统也最为贴近文学的创作方式,即以人物为主,贴合情感的递进需求重新安排事件,现实生活中的时间线和故事生发脉络允许被打散,以服务人物情绪的表现需求。最终的目标是依托人物情感打动观众,而非单纯的解决事件。换言之,只有“事”本身,并不足以称之为“故事”。

《难以置信》遵循着故事创作的基本原理,它没有亮丽的包装也没有宏大的事件,更不附带超越个体的情绪内核,它靠讲故事赢得了观众的感情,对于国产非虚构及“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影视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