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60岁歌剧名伶蕾妮·弗莱明献声,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落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60岁歌剧名伶蕾妮·弗莱明献声,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落幕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闭幕演出为观众呈现了来自德奥和意大利两大古典音乐文化阵地的经典作品。除了演出以外,蕾妮·弗莱明此次还带来了她的自传作品,并将在对谈中分享她关于“音乐与大脑”的跨界研究项目。

昨晚,在美国女高音歌唱家蕾妮·弗莱明的歌声中,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落下了帷幕。本届音乐节以“新古典,乐无界”为主题,历时25天,奉献了22场演出。

演出与自传:歌剧名伶的成长历程

蕾妮·弗莱明是四度获得格莱美的歌剧名伶、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歌唱家,也是《指环王:王者归来》主题曲的主唱。《伦敦时报》曾评论其嗓音“有如上等的威士忌,带给人温暖、香醇的感受”。

“这次闭幕式的曲目很具有挑战性,内容也很丰富。”蕾妮·弗莱明在此前的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场,弗莱明演唱了《致西尔维娅》《夜与梦》《鳟鱼》等一系列舒伯特经典艺术歌曲。舒伯特是艺术歌曲形式的奠基者,他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他的作品将音乐与诗歌结合在一起,以优美动听的抒情旋律闻名。此次弗莱明演唱的都是其中观众最为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

在下半场,弗莱明和余隆执棒下的中国爱乐乐团聚焦于意大利歌剧音乐。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受到抒情女高音喜爱的“《杨柳歌》与《圣母颂》”咏叹调、意大利作曲家莱翁卡瓦洛歌剧《波西米亚人》中的“米赛特轻启朱唇”咏叹调,以及威尔第《命运之力》序曲等曲目轮流上演。整场演出为观众呈现了来自德奥和意大利两大古典音乐文化阵地的经典作品。

蕾妮·弗莱明在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发布会

虽然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的弗莱明是一位歌剧名伶,但她最初的身份其实是一名爵士乐主唱歌手,直到28岁,她才在萨尔茨堡首次主演莫扎特歌剧《后宫诱逃》,算得上是“大器晚成”。蕾妮·弗莱明此次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演出,而且还带来了今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的自传《内心的声音:一位歌唱家的成长》,该书英文版早在15年前已经发行,中文版则在今年刚刚问世。

弗莱明在写作这本书时,正在巴黎演唱歌剧,她利用闲暇时间每天伏案写作,并且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这本自传。在书里,她谈及自己从一个害羞的女孩成长为一位歌唱家的经历,其中包括她如何接受指导,从模仿前辈的优点到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在闭幕式发布会现场,她说,年轻的歌唱家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学习演唱,父母也可以了解到如何培养孩子。她指出,学艺的道路其实充满了挑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那些挫折与失望。

跨界尝试:关注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现年60岁的弗莱明目前一年有约65场演出。她的下一部歌剧是由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为她量身打造的新歌剧,不仅如此,她还将与钢琴家基辛合作进行巡演,曲目包括李斯特、德彪西、舒伯特等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在舞台之外,她还担任着多个歌剧院的总监,身兼数职。

除了古典音乐作品,弗莱明还涉及了爵士乐、独立摇滚和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并在《指环王》《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等影片当中演唱原声歌曲。她还是第一位在“超级碗”唱响美国国歌的古典音乐歌唱家。

最近,这位堪称全能的女高音歌唱家在关注音乐和神经科学的关系,关注艺术对人类大脑的诸多影响。10月29日下午19:30,弗莱明将在耶鲁北京中心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罗伯特·布洛克尔、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以及卡尔加里大学临床神经科学教授胡滨一起进行关于“音乐与大脑”的对谈。

蕾妮·弗莱明

弗莱明称,这一兴趣的缘起是她发现很多医生都是业余音乐家,“所以我一直很好奇,医学和音乐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在肯尼迪艺术中心担任顾问时,她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简称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两人共同想出了声音健康(Sound Health)的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探索音乐、大脑与健康的关系。在计划当中,弗莱明对同一首曲子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唱或读或回想),并将这一过程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监测,观察在不同情况下大脑受到什么程度的激活。

弗莱明究竟想要从这种研究当中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呢?在一次访谈当中,弗莱明说:“如今大家还觉得它(歌唱)是一种轻佻的娱乐。我希望整个社会更加注重艺术、尊重艺术的价值。(我相信)科学可以强调和支持我们的观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60岁歌剧名伶蕾妮·弗莱明献声,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落幕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闭幕演出为观众呈现了来自德奥和意大利两大古典音乐文化阵地的经典作品。除了演出以外,蕾妮·弗莱明此次还带来了她的自传作品,并将在对谈中分享她关于“音乐与大脑”的跨界研究项目。

昨晚,在美国女高音歌唱家蕾妮·弗莱明的歌声中,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落下了帷幕。本届音乐节以“新古典,乐无界”为主题,历时25天,奉献了22场演出。

演出与自传:歌剧名伶的成长历程

蕾妮·弗莱明是四度获得格莱美的歌剧名伶、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歌唱家,也是《指环王:王者归来》主题曲的主唱。《伦敦时报》曾评论其嗓音“有如上等的威士忌,带给人温暖、香醇的感受”。

“这次闭幕式的曲目很具有挑战性,内容也很丰富。”蕾妮·弗莱明在此前的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场,弗莱明演唱了《致西尔维娅》《夜与梦》《鳟鱼》等一系列舒伯特经典艺术歌曲。舒伯特是艺术歌曲形式的奠基者,他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他的作品将音乐与诗歌结合在一起,以优美动听的抒情旋律闻名。此次弗莱明演唱的都是其中观众最为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

在下半场,弗莱明和余隆执棒下的中国爱乐乐团聚焦于意大利歌剧音乐。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受到抒情女高音喜爱的“《杨柳歌》与《圣母颂》”咏叹调、意大利作曲家莱翁卡瓦洛歌剧《波西米亚人》中的“米赛特轻启朱唇”咏叹调,以及威尔第《命运之力》序曲等曲目轮流上演。整场演出为观众呈现了来自德奥和意大利两大古典音乐文化阵地的经典作品。

蕾妮·弗莱明在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发布会

虽然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的弗莱明是一位歌剧名伶,但她最初的身份其实是一名爵士乐主唱歌手,直到28岁,她才在萨尔茨堡首次主演莫扎特歌剧《后宫诱逃》,算得上是“大器晚成”。蕾妮·弗莱明此次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演出,而且还带来了今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的自传《内心的声音:一位歌唱家的成长》,该书英文版早在15年前已经发行,中文版则在今年刚刚问世。

弗莱明在写作这本书时,正在巴黎演唱歌剧,她利用闲暇时间每天伏案写作,并且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这本自传。在书里,她谈及自己从一个害羞的女孩成长为一位歌唱家的经历,其中包括她如何接受指导,从模仿前辈的优点到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在闭幕式发布会现场,她说,年轻的歌唱家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学习演唱,父母也可以了解到如何培养孩子。她指出,学艺的道路其实充满了挑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那些挫折与失望。

跨界尝试:关注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现年60岁的弗莱明目前一年有约65场演出。她的下一部歌剧是由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为她量身打造的新歌剧,不仅如此,她还将与钢琴家基辛合作进行巡演,曲目包括李斯特、德彪西、舒伯特等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在舞台之外,她还担任着多个歌剧院的总监,身兼数职。

除了古典音乐作品,弗莱明还涉及了爵士乐、独立摇滚和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并在《指环王》《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等影片当中演唱原声歌曲。她还是第一位在“超级碗”唱响美国国歌的古典音乐歌唱家。

最近,这位堪称全能的女高音歌唱家在关注音乐和神经科学的关系,关注艺术对人类大脑的诸多影响。10月29日下午19:30,弗莱明将在耶鲁北京中心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罗伯特·布洛克尔、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以及卡尔加里大学临床神经科学教授胡滨一起进行关于“音乐与大脑”的对谈。

蕾妮·弗莱明

弗莱明称,这一兴趣的缘起是她发现很多医生都是业余音乐家,“所以我一直很好奇,医学和音乐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在肯尼迪艺术中心担任顾问时,她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简称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两人共同想出了声音健康(Sound Health)的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探索音乐、大脑与健康的关系。在计划当中,弗莱明对同一首曲子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唱或读或回想),并将这一过程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监测,观察在不同情况下大脑受到什么程度的激活。

弗莱明究竟想要从这种研究当中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呢?在一次访谈当中,弗莱明说:“如今大家还觉得它(歌唱)是一种轻佻的娱乐。我希望整个社会更加注重艺术、尊重艺术的价值。(我相信)科学可以强调和支持我们的观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