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个人、五张画,带你走进婀娜多姿的唐人仕女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个人、五张画,带你走进婀娜多姿的唐人仕女图

一部仕女画史是一部“女性美”意识的流变史,也是一个时代兴哀荣辱的见证史。

文|探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作为传统人物画的专门题材之一,仕女长期以来就是历代画家着力刻画的对象。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与名门淑女,终日沉浸在闲逸的生活环境中,奢靡舒旷的情绪镌刻在脸庞。

下层社会和豪门府第中的佣仆与侍女随从,也总有着说不尽的心事,充斥着各自复杂的内心世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穿越时空,回首展望,依然能在画卷中感受到来自千年前中国女性的那份优雅与消愁。

要论中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则要数唐代无疑,若谈仕女画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也非唐代莫属。

而说起唐代最杰出的仕女画家,首推张萱和周昉。

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开元(713年—741年)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史馆画直),工画人物,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

据记载,张萱“尝画贵公子、鞍马屏幛、宫苑仕女,名冠于时”,并以“贵公子与闺房之秀最工”。

张萱作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所画的贵族妇女“以朱色晕染耳根”,即在女子的耳根处用朱(红)色晕染。

描画背景环境时“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即以点簇的笔法画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

在画哀怨的历史题材作品《长门怨》时,以“金井梧桐叶落黄”渲染汉代被废弃的陈皇后气氛的悲戚寂寞。

张萱笔下的盛唐贵族妇女,大多充满了欢乐的生活情态。

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画家。出身显贵,活跃于代宗、德宗时期,先后任越州、宣州长史。擅画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最为突出。

稍晚于张萱的周昉,有着与张萱相似的地方,都擅长画仕女图,周昉甚至还曾效仿过张萱的绘画风格,并加以变化,自成一体。

周昉笔下的仕女,衣纹劲简、色彩柔丽,且容貌端庄,具有体态丰肥的特点。

但区别于张萱的是,周昉所处的年代相对要晚于张萱,这时唐朝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早已失去了开元时期的盛世景象,尖锐的社会矛盾已经暴露出来。

故而周昉笔下的女性形象已由张萱作品中的表现欢快享乐的语调,转向展示她们在闲适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的深度上前进了一步。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至今已无一遗存,仅剩下两件传说是宋徽宗临摹的版本——《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

而周昉的原作大多也在漫长的历史中散佚,仅存《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和《调琴啜茗图》等几幅传为其作的画卷,可能也是唐宋后人的摹本。

作为唐代仕女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张萱和周昉以积极入世的行乐观,密切地关注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唐代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绘制的画作中得以再现,向后人展现着千年前仕女们单调而又悠闲的生活情调。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作作于唐代天宝十一年(752年),描绘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

全卷纵51.8厘米,横148厘米,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全图

全图一共八骑九人,挥鞭策马外出踏青游春,人物神态从容,步伐轻松自如,服饰轻薄鲜明。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即使不画背景,也让人感受到画卷中人物的从容欢快情绪,在花团锦簇的随行队伍的拥导下,装备锦丽的骏马踏着轻快的碎步,杨家姐妹奢华骄纵的形象在春光明媚的光景下,显得格外耀眼。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偏暖的色调大量运用了青、绿、粉红等艳丽的色彩,艳而不俗,背景中若隐若现的斑斑草色,也愈发清新。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前疏后密的构图极富节奏感,权贵和随侍分别被安排在画面的主、次位置,彰显着旧时代的封建等级观念。

个性鲜明的人物特点,在或矜持、或放松、或关注前方、或顾盼私语的神情刻画下微妙地安排,一片闲情逸致之趣。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无论画面布局多么简明或繁复,线条的长短、粗细、轻重、刚柔、虚实等变化,在韵律、节奏、力度、动势、方向等方面表达情感,在疏密、聚散、长短、取舍、前后穿插等方面表现空间结构、层次、节奏韵律及装饰风格。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圆润秀劲的线条,在细劲中透着妩媚;典雅富丽的设色,在奢华中颇具装饰意味。

活泼明快的画风,是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更是安史之乱爆发前诡秘般的宁静。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捣练图》

《捣练图》是张萱在盛唐时期创作的一幅民俗画,记录的是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全卷纵37厘米,横145.3厘米,绢本设色。现存的《捣练图》是宋代摹本,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时被八国联军从圆明园中掠夺而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捣练图》全图

十二位唐代妇女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完整情景,被张萱如实地描绘下来,有条不紊地在捣练、织线、熨烫这三组场面中进行着劳动分工。

《捣练图》局部

凝神自然的形态,在生动的细节刻画中得以显现,捣练的用力、熨练的细心和缝衣的聚精会神得到生动的表现。

《捣练图》局部

张萱高超的画技在此开始体现,他在画此图时并不停留于单纯地图解劳动程序,而是抓住劳动中流露出的情绪细节,如捣练间歇中挽袖、缝衣中灵巧的理线、扯绢时用力地微微后退后仰等。

劳动中突出的愉快情态,反映出张萱的观察入微。

《捣练图》局部

工细遒劲的线条、富丽典雅的设色以及丰满腴润的体态,充分地体现出唐代仕女的典型画风。

造型端庄丰厚,色彩柔和鲜艳,张萱的《捣练图》给人带来一股温雅的古风。

《捣练图》局部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也是典型的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仕女画标本型作品。画中描绘的是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

全卷纵46厘米,横180厘米,绢本设色,传为周昉所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全图

此图以工笔重彩的形式,描绘了五位服饰华丽的贵妇和一位女侍在庭院中漫步赏花、斗狗的休闲状态,并用白鹤和花石点缀其间。

《簪花仕女图》局部

细劲有神的笔触,流动而多姿,作者用浓丽的设色、勾染的发饰、晕色的五官和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无时不刻地向人展示着画中人的丰腴和华贵,极尽工巧之能事。

《簪花仕女图》局部

作者用精致细腻的用笔表现了贵妇身上轻柔透亮的薄纱和隐约可见的手臂,在轻盈流畅的线条中呈现了女性细腻柔嫩的肌肤。

在娇奢雅逸的气息和女性柔软温婉的身姿中,透彻出一种闲适无聊的生活本质。

《簪花仕女图》局部

华丽雍容的贵妇和安详中若有所思的侍女形成鲜明的对比,审美意趣在宏丽中见婉约。

快乐而又略带懒散的情绪和气氛,恰当地展示了属于那个时代整个贵族悠闲阶级的时代气氛。

而在看似光鲜外表的背后,又仿佛隐藏着人物内心深深的凄寂和幽怨。

《簪花仕女图》局部

对《簪花仕女图》的创作年代虽有不同的说法,但研究古代的专家在经过仔细的考证后证明《簪花仕女图》反映的时代特征与唐代贞元间的社会风气吻合。它的绘画技法、人物造型和所表现出来人物气质的时代风格,以及服饰器具的形制和特征均与记载唐代的文献及考古实物相印证,并主要集中于晚唐时期。

所以《簪花仕女图》尽管不是直接出自中唐周昉的作品,但其画风与周昉息息相关,应是周昉传派画家在晚唐时期的画作。

《簪花仕女图》局部

《挥扇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所画,描绘了唐代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

全卷横204.8厘米,纵33.7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挥扇仕女图》全图

全图中的人物共有十三人,分别按挥扇、端琴、临镜、围绣和闲憩这五个生活场景而分成五个段落,每个场景间若即若离,不同的人物似乎各有心事,似离还合。

《挥扇仕女图》局部

秀劲细丽的线条,柔丽多姿的设色,全卷在井然有序的结构中展开,而婉丽丰腴的体态更反映了唐代妇女追崇的风尚。

《挥扇仕女图》局部

艺术家手中的画笔其实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每个人在时代背景下的倒影。

周昉生活的时代,已是唐帝国经过安史之乱由盛而衰,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之际。他笔下的妇女已不同于张萱作品中的欢愉活跃,而仿佛是沉湎在一种百无聊赖的心态中,茫然若失,动作迟缓。

《挥扇仕女图》局部

纵然是装饰得团花簇锦,也掩不住内心的寂寞与空虚。

画卷中看似体貌丰腴,衣饰华丽的贵妇,其实面相中暗含幽怨,举止慵倦,毫无生气。

《挥扇仕女图》局部

相由心生,画中人大多紧皱眉头,情绪惆怅,在或站或坐、或正或侧的形态中,无声地诉说着她们的寂寞沉闷和空虚幽怨。

《挥扇仕女图》局部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依然是一件传为唐代周昉的画作,画中描绘的是唐代仕女弹琴饮茶的生活情景。

全卷横75.3厘米,高28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

《调琴啜茗图》全图

画卷中三位贵妇坐在庭院里,在两位女仆的服侍下,弹琴、品茶、听乐,上层社会闲散恬静的享乐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

《调琴啜茗图》局部

有时一个微小的动作,恰恰最能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位贵妇中一位正在调理琴弦,另外两位一边品着茶,一边等待着欣赏美妙的音乐演奏。

这时红衣女子把茶杯放在路边,身体前倾,只留出一个背影,让人充分感知她焦急地想听到演奏的心情。

《调琴啜茗图》局部

从肩上滑落的披帛、急切地听乐欲,在不经意间传递出贵妇们的慵懒寂寞和睡意惺忪的颓唐之态。

《调琴啜茗图》局部

回转流畅的线条,参杂了几许刚挺和方硬之象。

匀淡的设色,在毫无纹饰的衣着衬托下,又有着几分素雅。

《调琴啜茗图》局部

唐代女性贯有的丰肥体厚的时代特色,在纤柔的肤脂间愈发显得温美生动。

几株萧索的桂花树和梧桐树,在闲散与单调的生活气息中,又仿佛带着一丝来自秋日凋零。

沉静而略显单调的神情,或许是业己日落西山的唐王朝,空虚单调的真实写照。

《调琴啜茗图》局部

一部仕女画史是一部“女性美”意识的流变史,也是一个时代兴哀荣辱的见证史。

而之于唐朝女性们,她的温婉、她的娴雅,抑或她的忧愁、她的幽怨,都一一静谧地沉淀在画卷中,占据在后人的心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个人、五张画,带你走进婀娜多姿的唐人仕女图

一部仕女画史是一部“女性美”意识的流变史,也是一个时代兴哀荣辱的见证史。

文|探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作为传统人物画的专门题材之一,仕女长期以来就是历代画家着力刻画的对象。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与名门淑女,终日沉浸在闲逸的生活环境中,奢靡舒旷的情绪镌刻在脸庞。

下层社会和豪门府第中的佣仆与侍女随从,也总有着说不尽的心事,充斥着各自复杂的内心世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穿越时空,回首展望,依然能在画卷中感受到来自千年前中国女性的那份优雅与消愁。

要论中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则要数唐代无疑,若谈仕女画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也非唐代莫属。

而说起唐代最杰出的仕女画家,首推张萱和周昉。

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开元(713年—741年)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史馆画直),工画人物,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

据记载,张萱“尝画贵公子、鞍马屏幛、宫苑仕女,名冠于时”,并以“贵公子与闺房之秀最工”。

张萱作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所画的贵族妇女“以朱色晕染耳根”,即在女子的耳根处用朱(红)色晕染。

描画背景环境时“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即以点簇的笔法画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

在画哀怨的历史题材作品《长门怨》时,以“金井梧桐叶落黄”渲染汉代被废弃的陈皇后气氛的悲戚寂寞。

张萱笔下的盛唐贵族妇女,大多充满了欢乐的生活情态。

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画家。出身显贵,活跃于代宗、德宗时期,先后任越州、宣州长史。擅画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最为突出。

稍晚于张萱的周昉,有着与张萱相似的地方,都擅长画仕女图,周昉甚至还曾效仿过张萱的绘画风格,并加以变化,自成一体。

周昉笔下的仕女,衣纹劲简、色彩柔丽,且容貌端庄,具有体态丰肥的特点。

但区别于张萱的是,周昉所处的年代相对要晚于张萱,这时唐朝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早已失去了开元时期的盛世景象,尖锐的社会矛盾已经暴露出来。

故而周昉笔下的女性形象已由张萱作品中的表现欢快享乐的语调,转向展示她们在闲适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的深度上前进了一步。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至今已无一遗存,仅剩下两件传说是宋徽宗临摹的版本——《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

而周昉的原作大多也在漫长的历史中散佚,仅存《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和《调琴啜茗图》等几幅传为其作的画卷,可能也是唐宋后人的摹本。

作为唐代仕女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张萱和周昉以积极入世的行乐观,密切地关注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唐代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绘制的画作中得以再现,向后人展现着千年前仕女们单调而又悠闲的生活情调。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作作于唐代天宝十一年(752年),描绘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

全卷纵51.8厘米,横148厘米,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全图

全图一共八骑九人,挥鞭策马外出踏青游春,人物神态从容,步伐轻松自如,服饰轻薄鲜明。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即使不画背景,也让人感受到画卷中人物的从容欢快情绪,在花团锦簇的随行队伍的拥导下,装备锦丽的骏马踏着轻快的碎步,杨家姐妹奢华骄纵的形象在春光明媚的光景下,显得格外耀眼。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偏暖的色调大量运用了青、绿、粉红等艳丽的色彩,艳而不俗,背景中若隐若现的斑斑草色,也愈发清新。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前疏后密的构图极富节奏感,权贵和随侍分别被安排在画面的主、次位置,彰显着旧时代的封建等级观念。

个性鲜明的人物特点,在或矜持、或放松、或关注前方、或顾盼私语的神情刻画下微妙地安排,一片闲情逸致之趣。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无论画面布局多么简明或繁复,线条的长短、粗细、轻重、刚柔、虚实等变化,在韵律、节奏、力度、动势、方向等方面表达情感,在疏密、聚散、长短、取舍、前后穿插等方面表现空间结构、层次、节奏韵律及装饰风格。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圆润秀劲的线条,在细劲中透着妩媚;典雅富丽的设色,在奢华中颇具装饰意味。

活泼明快的画风,是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更是安史之乱爆发前诡秘般的宁静。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捣练图》

《捣练图》是张萱在盛唐时期创作的一幅民俗画,记录的是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全卷纵37厘米,横145.3厘米,绢本设色。现存的《捣练图》是宋代摹本,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时被八国联军从圆明园中掠夺而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捣练图》全图

十二位唐代妇女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完整情景,被张萱如实地描绘下来,有条不紊地在捣练、织线、熨烫这三组场面中进行着劳动分工。

《捣练图》局部

凝神自然的形态,在生动的细节刻画中得以显现,捣练的用力、熨练的细心和缝衣的聚精会神得到生动的表现。

《捣练图》局部

张萱高超的画技在此开始体现,他在画此图时并不停留于单纯地图解劳动程序,而是抓住劳动中流露出的情绪细节,如捣练间歇中挽袖、缝衣中灵巧的理线、扯绢时用力地微微后退后仰等。

劳动中突出的愉快情态,反映出张萱的观察入微。

《捣练图》局部

工细遒劲的线条、富丽典雅的设色以及丰满腴润的体态,充分地体现出唐代仕女的典型画风。

造型端庄丰厚,色彩柔和鲜艳,张萱的《捣练图》给人带来一股温雅的古风。

《捣练图》局部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也是典型的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仕女画标本型作品。画中描绘的是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

全卷纵46厘米,横180厘米,绢本设色,传为周昉所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全图

此图以工笔重彩的形式,描绘了五位服饰华丽的贵妇和一位女侍在庭院中漫步赏花、斗狗的休闲状态,并用白鹤和花石点缀其间。

《簪花仕女图》局部

细劲有神的笔触,流动而多姿,作者用浓丽的设色、勾染的发饰、晕色的五官和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无时不刻地向人展示着画中人的丰腴和华贵,极尽工巧之能事。

《簪花仕女图》局部

作者用精致细腻的用笔表现了贵妇身上轻柔透亮的薄纱和隐约可见的手臂,在轻盈流畅的线条中呈现了女性细腻柔嫩的肌肤。

在娇奢雅逸的气息和女性柔软温婉的身姿中,透彻出一种闲适无聊的生活本质。

《簪花仕女图》局部

华丽雍容的贵妇和安详中若有所思的侍女形成鲜明的对比,审美意趣在宏丽中见婉约。

快乐而又略带懒散的情绪和气氛,恰当地展示了属于那个时代整个贵族悠闲阶级的时代气氛。

而在看似光鲜外表的背后,又仿佛隐藏着人物内心深深的凄寂和幽怨。

《簪花仕女图》局部

对《簪花仕女图》的创作年代虽有不同的说法,但研究古代的专家在经过仔细的考证后证明《簪花仕女图》反映的时代特征与唐代贞元间的社会风气吻合。它的绘画技法、人物造型和所表现出来人物气质的时代风格,以及服饰器具的形制和特征均与记载唐代的文献及考古实物相印证,并主要集中于晚唐时期。

所以《簪花仕女图》尽管不是直接出自中唐周昉的作品,但其画风与周昉息息相关,应是周昉传派画家在晚唐时期的画作。

《簪花仕女图》局部

《挥扇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所画,描绘了唐代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

全卷横204.8厘米,纵33.7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挥扇仕女图》全图

全图中的人物共有十三人,分别按挥扇、端琴、临镜、围绣和闲憩这五个生活场景而分成五个段落,每个场景间若即若离,不同的人物似乎各有心事,似离还合。

《挥扇仕女图》局部

秀劲细丽的线条,柔丽多姿的设色,全卷在井然有序的结构中展开,而婉丽丰腴的体态更反映了唐代妇女追崇的风尚。

《挥扇仕女图》局部

艺术家手中的画笔其实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每个人在时代背景下的倒影。

周昉生活的时代,已是唐帝国经过安史之乱由盛而衰,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之际。他笔下的妇女已不同于张萱作品中的欢愉活跃,而仿佛是沉湎在一种百无聊赖的心态中,茫然若失,动作迟缓。

《挥扇仕女图》局部

纵然是装饰得团花簇锦,也掩不住内心的寂寞与空虚。

画卷中看似体貌丰腴,衣饰华丽的贵妇,其实面相中暗含幽怨,举止慵倦,毫无生气。

《挥扇仕女图》局部

相由心生,画中人大多紧皱眉头,情绪惆怅,在或站或坐、或正或侧的形态中,无声地诉说着她们的寂寞沉闷和空虚幽怨。

《挥扇仕女图》局部

《调琴啜茗图》

《调琴啜茗图》依然是一件传为唐代周昉的画作,画中描绘的是唐代仕女弹琴饮茶的生活情景。

全卷横75.3厘米,高28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

《调琴啜茗图》全图

画卷中三位贵妇坐在庭院里,在两位女仆的服侍下,弹琴、品茶、听乐,上层社会闲散恬静的享乐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

《调琴啜茗图》局部

有时一个微小的动作,恰恰最能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位贵妇中一位正在调理琴弦,另外两位一边品着茶,一边等待着欣赏美妙的音乐演奏。

这时红衣女子把茶杯放在路边,身体前倾,只留出一个背影,让人充分感知她焦急地想听到演奏的心情。

《调琴啜茗图》局部

从肩上滑落的披帛、急切地听乐欲,在不经意间传递出贵妇们的慵懒寂寞和睡意惺忪的颓唐之态。

《调琴啜茗图》局部

回转流畅的线条,参杂了几许刚挺和方硬之象。

匀淡的设色,在毫无纹饰的衣着衬托下,又有着几分素雅。

《调琴啜茗图》局部

唐代女性贯有的丰肥体厚的时代特色,在纤柔的肤脂间愈发显得温美生动。

几株萧索的桂花树和梧桐树,在闲散与单调的生活气息中,又仿佛带着一丝来自秋日凋零。

沉静而略显单调的神情,或许是业己日落西山的唐王朝,空虚单调的真实写照。

《调琴啜茗图》局部

一部仕女画史是一部“女性美”意识的流变史,也是一个时代兴哀荣辱的见证史。

而之于唐朝女性们,她的温婉、她的娴雅,抑或她的忧愁、她的幽怨,都一一静谧地沉淀在画卷中,占据在后人的心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