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荔枝抢跑IPO,音频行业江湖将重新洗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荔枝抢跑IPO,音频行业江湖将重新洗牌?

荔枝能凭借差化战略抢跑IPO,靠的是创始人赖奕龙在移动互联网创业上的独特理解。

文|华商韬略 曹谨浩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8日,在线音频社区荔枝宣布正式提交IPO申请,最高募资金额1亿美元,有望成为“中国音频行业第一股”。

比起短视频行业你争我夺的惊涛骇浪,已经长跑十年的在线音频领域相比而言,稍显逊色。但在行业老大喜马拉雅屡屡澄清外界上市猜疑的时候,市占率第二的荔枝却率先宣布IPO申请,无疑引发了外界种种猜想。

目前,中国在线音频市场呈现三国争霸的格局,喜马拉雅在用户数量与融资规模上处于领先地位,荔枝第二,蜻蜓第三。面对内容与用户都占据优势的行业老大喜马拉雅,为了突显差异化战略,荔枝在招股书里将自己强调为中国最大的在线UGC音频社区。

UGC意思是用户生成内容,创作主要来自于草根,他们凭借兴趣爱好参与到内容生产。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则有PGC(专业生产内容)以及PUGC(两者结合)。

其实目前在线音频的三大巨头基本都是综合性PUGC模式,但各有偏重。融资最多的喜马拉雅拥有大量版权IP,还邀请众多文化名人,kol入驻成为主播,蜻蜓FM则更倾向于和内容大机构合作,布局智能家居硬件与车载电台场景。

而荔枝凭借多年在录制剪辑音频与在线修音等方面的技术积累,鼓励了更多草根用户直接参与到音频创作中,可以被认为是音频中的“Instagram”。

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荔枝已经拥有4660万月均活跃用户,570万月活内容创作者以及超过1.6亿期音频节目。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国内音频在线UGC平台,呈现出更强的社区化运营色彩。

荔枝能凭借差异化战略抢跑IPO,靠的是创始人赖奕龙在移动互联网创业上的独特理解。

早在2005年,赖奕龙便看到了“手机+社交”的潜力,并且义无反顾的投身其中。他创建了国内最早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但却因种种因素夭折。对于这次创业的心酸,赖奕龙的评价是五个字:一部血泪史。

2010年,富士康跳楼事件激发了赖奕龙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关注,进而发现在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故乡老家与打工城市之间的割裂。为了创建一个弥合撕裂同时也具有消费潜力的社交平台,赖奕龙带着团队每天在富士康厂区长期散发传单,深入农民工群体访谈,甚至一起喝酒扯淡。

在这样的坚持下,定位于农民工实名社交的183社区用户成功发展到了20万,并且获得了投资,但2011年横空出世的微信还是将其送入淘汰席。

尽管再一次失败,但赖奕龙对于社交平台中“情感”这一要素的准确把握却得到了验证。

2013年,赖奕龙在方兴未艾的自媒体时代开始了又一次创业。“相比于干巴巴的文字,声音是湿的,是有感情的。我希望做感情的生意,让声音来承载感情。”

因此,当荔枝FM一上线,凭借便利的节目录制剪辑功能,便迅速吸引了一大批草根创作者,圆了很多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自组矩阵、释放个性的梦想。因此,赖奕龙把荔枝称之为:以UGC模式为主的情感治愈系电台。

这种自我生产内容的模式也让荔枝绕开了由于购买版权与大IP而烧钱或者疲于打击盗版的困境,成本更加可控。此外,早前让赖奕龙吃过亏的微信也因为公众号的推出反而成了荔枝FM快速发展的顺风车,裂变效应快速放大。

另一方面,内容生产的低门槛也就意味着技术与平台运营的高门槛。

为了在手机有限的设备条件下获得最好的录音效果,荔枝的技术团队花了半年多时间来研究如何降噪,如何修音,从而让更多普通人也能够跨过播音的技术门槛。2016年,荔枝还推出了语音直播功能,通过音频实时处理技术,让主播能与听众互动。

此外,UGC模式下内容来源的大众化也要求荔枝以更精细的内容运营去链接用户与主播,并且严防死守内容安全。早在2014年,荔枝就开始了AI技术的研究,以大数据+前沿推荐算法的方式彻底取代传统人工编辑推荐,从技术基础上保证平台的草根性得以持续下去。

其实在2016年,知识付费大风刮起的时候,赖奕龙也曾焦虑过,是不是要随大流走引入大IP,购买版权做音频知识付费。但最终他还是在UGC的草根模式上坚持了下来。他认为,PGC(专业生产内容)的音频平台本质上是搬运线下出版物,荔枝要追求的是用户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广阔发展空间。

因此,正当同行们纷纷砸钱购买版权,引入大IP与kol的时候,荔枝却开办起了播客学院,制度性孵化原生优质主播。

此外,荔枝还举办“音乐红人大赛”,“荔枝造星计划”,“艺人造星计划”,产业链式缔造荔枝IP艺人品牌。2019年,荔枝还先后出推出了“播客扶持季”与“回声计划”,让更多草根播主有了创造优质内容的动力。

对此,赖奕龙直言:大量的主播是优质内容的源头活水。想要在当前音频行业抢下更多流量,最关键的是“优质的原创内容与产品体验”。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一直在保持增长,但增长率却逐年放缓,未来或许也将持续放缓。加之知识付费泡沫的破裂,盗版侵权阴影不散,音频行业变数增大,这或许也是行业老大喜马拉雅再三徘徊于IPO门前的深层次原因。

尽管行业流量紧张,此次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荔枝营收近八亿元,同比增速超过76%,2019年第三季度增速也高达72%。这种逆势上扬的势头也是荔枝敢于接连推出补贴与扶持计划的原因所在。

可以想见,若荔枝此次IPO成功,必然将推动大量原生优质知名音频主播的井喷,从而给当前相对低迷的在线音频行业带来一次新浪潮。

有草根化主播群体+AI算法推送加持,在大IP知识付费的泡沫消散之后,音频界的“Instagram”也许即将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荔枝

  • 荔枝或将迎来量少价高的小年
  • 价格暴跌七成,“车厘子自由”是海运直航给的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荔枝抢跑IPO,音频行业江湖将重新洗牌?

荔枝能凭借差化战略抢跑IPO,靠的是创始人赖奕龙在移动互联网创业上的独特理解。

文|华商韬略 曹谨浩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8日,在线音频社区荔枝宣布正式提交IPO申请,最高募资金额1亿美元,有望成为“中国音频行业第一股”。

比起短视频行业你争我夺的惊涛骇浪,已经长跑十年的在线音频领域相比而言,稍显逊色。但在行业老大喜马拉雅屡屡澄清外界上市猜疑的时候,市占率第二的荔枝却率先宣布IPO申请,无疑引发了外界种种猜想。

目前,中国在线音频市场呈现三国争霸的格局,喜马拉雅在用户数量与融资规模上处于领先地位,荔枝第二,蜻蜓第三。面对内容与用户都占据优势的行业老大喜马拉雅,为了突显差异化战略,荔枝在招股书里将自己强调为中国最大的在线UGC音频社区。

UGC意思是用户生成内容,创作主要来自于草根,他们凭借兴趣爱好参与到内容生产。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则有PGC(专业生产内容)以及PUGC(两者结合)。

其实目前在线音频的三大巨头基本都是综合性PUGC模式,但各有偏重。融资最多的喜马拉雅拥有大量版权IP,还邀请众多文化名人,kol入驻成为主播,蜻蜓FM则更倾向于和内容大机构合作,布局智能家居硬件与车载电台场景。

而荔枝凭借多年在录制剪辑音频与在线修音等方面的技术积累,鼓励了更多草根用户直接参与到音频创作中,可以被认为是音频中的“Instagram”。

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荔枝已经拥有4660万月均活跃用户,570万月活内容创作者以及超过1.6亿期音频节目。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国内音频在线UGC平台,呈现出更强的社区化运营色彩。

荔枝能凭借差异化战略抢跑IPO,靠的是创始人赖奕龙在移动互联网创业上的独特理解。

早在2005年,赖奕龙便看到了“手机+社交”的潜力,并且义无反顾的投身其中。他创建了国内最早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但却因种种因素夭折。对于这次创业的心酸,赖奕龙的评价是五个字:一部血泪史。

2010年,富士康跳楼事件激发了赖奕龙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关注,进而发现在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故乡老家与打工城市之间的割裂。为了创建一个弥合撕裂同时也具有消费潜力的社交平台,赖奕龙带着团队每天在富士康厂区长期散发传单,深入农民工群体访谈,甚至一起喝酒扯淡。

在这样的坚持下,定位于农民工实名社交的183社区用户成功发展到了20万,并且获得了投资,但2011年横空出世的微信还是将其送入淘汰席。

尽管再一次失败,但赖奕龙对于社交平台中“情感”这一要素的准确把握却得到了验证。

2013年,赖奕龙在方兴未艾的自媒体时代开始了又一次创业。“相比于干巴巴的文字,声音是湿的,是有感情的。我希望做感情的生意,让声音来承载感情。”

因此,当荔枝FM一上线,凭借便利的节目录制剪辑功能,便迅速吸引了一大批草根创作者,圆了很多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自组矩阵、释放个性的梦想。因此,赖奕龙把荔枝称之为:以UGC模式为主的情感治愈系电台。

这种自我生产内容的模式也让荔枝绕开了由于购买版权与大IP而烧钱或者疲于打击盗版的困境,成本更加可控。此外,早前让赖奕龙吃过亏的微信也因为公众号的推出反而成了荔枝FM快速发展的顺风车,裂变效应快速放大。

另一方面,内容生产的低门槛也就意味着技术与平台运营的高门槛。

为了在手机有限的设备条件下获得最好的录音效果,荔枝的技术团队花了半年多时间来研究如何降噪,如何修音,从而让更多普通人也能够跨过播音的技术门槛。2016年,荔枝还推出了语音直播功能,通过音频实时处理技术,让主播能与听众互动。

此外,UGC模式下内容来源的大众化也要求荔枝以更精细的内容运营去链接用户与主播,并且严防死守内容安全。早在2014年,荔枝就开始了AI技术的研究,以大数据+前沿推荐算法的方式彻底取代传统人工编辑推荐,从技术基础上保证平台的草根性得以持续下去。

其实在2016年,知识付费大风刮起的时候,赖奕龙也曾焦虑过,是不是要随大流走引入大IP,购买版权做音频知识付费。但最终他还是在UGC的草根模式上坚持了下来。他认为,PGC(专业生产内容)的音频平台本质上是搬运线下出版物,荔枝要追求的是用户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广阔发展空间。

因此,正当同行们纷纷砸钱购买版权,引入大IP与kol的时候,荔枝却开办起了播客学院,制度性孵化原生优质主播。

此外,荔枝还举办“音乐红人大赛”,“荔枝造星计划”,“艺人造星计划”,产业链式缔造荔枝IP艺人品牌。2019年,荔枝还先后出推出了“播客扶持季”与“回声计划”,让更多草根播主有了创造优质内容的动力。

对此,赖奕龙直言:大量的主播是优质内容的源头活水。想要在当前音频行业抢下更多流量,最关键的是“优质的原创内容与产品体验”。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一直在保持增长,但增长率却逐年放缓,未来或许也将持续放缓。加之知识付费泡沫的破裂,盗版侵权阴影不散,音频行业变数增大,这或许也是行业老大喜马拉雅再三徘徊于IPO门前的深层次原因。

尽管行业流量紧张,此次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荔枝营收近八亿元,同比增速超过76%,2019年第三季度增速也高达72%。这种逆势上扬的势头也是荔枝敢于接连推出补贴与扶持计划的原因所在。

可以想见,若荔枝此次IPO成功,必然将推动大量原生优质知名音频主播的井喷,从而给当前相对低迷的在线音频行业带来一次新浪潮。

有草根化主播群体+AI算法推送加持,在大IP知识付费的泡沫消散之后,音频界的“Instagram”也许即将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