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企业家】刘强东要集齐七张金融牌照了? 京东“傍”上银行之后的那些事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企业家】刘强东要集齐七张金融牌照了? 京东“傍”上银行之后的那些事儿

京东要入股银行,继阿里、腾讯之后,刘强东也要“集齐七张牌照召唤神龙”?在8月27日,谜底揭开,京东金融的动作远远没有传闻中那么大——京东金融和中信银行共同推出了一款信用卡——中信白条联名信用卡。

图片来源:CFP

京东要入股银行,继阿里、腾讯之后,刘强东也要“集齐七张牌照召唤神龙”?

在8月27日之,谜底揭开,京东金融的动作远远没有传闻中那么大——京东金融和中信银行共同推出了一款信用卡——中信白条联名信用卡。

互联网公司和银行的合作早已不是新鲜事。阿里的支付宝、余额宝、蚂蚁小贷等业务和银行之间已经相爱相杀多年。京东这次合作的中信银行,和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合作,比如和阿里的淘宝联名信用卡,和腾讯的QQ会员信用卡,和百度的百度贴吧认同卡等等。从后续的结果来看,无论淘宝、QQ、还是百度贴吧,都更像是银行获取信用卡用户的线上渠道。

然而,对于京东而言,“傍”银行,合作推出信用卡还是第一次。在这里,中企杂志梳理了京东“傍”银行的一些主要看点——京东消费金融,是京东金融拓展C端市场、切入线下场景唯一的利器。

京东金融:想切入线下,做大C端市场

在移动支付时代,“金融场景化”是人人都知道的趋势,京东金融当然想切入线下,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就是这么骨感:移动支付行业格局已定,老对手阿里的支付宝占了8成市场份额,腾讯的财付通紧随其后占据1成左右,后面还有拉卡拉等等公司,剩下的蛋糕还不够塞牙缝。2014年,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肉搏从出租车到百货商场,甚至蔓延到你家楼下的便利店,面馆、水果摊的时候,京东钱包还叫做网银+,都没有进入战场。彼时,市场上的猜测是,京东会不会和大众点评一样,成为全力配合微信支付的友军?

2015年4月,网银+更名,京东钱包发布,显示了京东成为独立金融巨头的野心。然而,谈到钱包的未来,负责人丁晓强不谈C端,首先谈的是给B端商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开店在商城和拍拍,需要资金找供应链金融,要信用贷款找京小贷,发新品找众筹,建立账户体系就找京东钱包。对于用户量,他说:“用户端,友商们都比较有钱,都在拿钱砸,用户的感觉也不明显。市场里面,大家用钱补贴,用户就去用,补贴结束了就不用了,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能帮助商户把生意做好,实际上商户是会有动力帮你推动的,所以,我们愿意把我们的资源放在商户里面。”

但是,想拓展C端,想做场景化的金融,支付暂时指望不上,京东金融靠谁呢?丁晓强当时就说,要靠消费金融:“用户觉得东西很好,就是没钱买,所以,我们做了消费金融,京东白条。”

比起支付,京东消费金融的基础确实更好。首先,产品比友商们的产品上线早,京东消费金融的主要产品,赊账分期消费工具“白条”在2014年2月上线,早于蚂蚁花呗——后者被认为是阿里特意谨慎对待的业务,支付宝余额宝小贷已经使蚂蚁金服成了用户量堪比4个招商银行的巨头,树大招风,蚂蚁再推类信用卡的赊账产品,无疑会触动银行敏感的神经。

京东的机会也许就在这里。京东公布的数据是,自推出之后,白条为京东带来了月均25%快速用户增长量,6月底,京东白条又公布了一组数据:白条交易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00%。在618期间白条订单占到8%。其中80%白条订单进行分期,白条用户平均客单价是其他用户的两倍。京东想说的是,在拉新用户、提高客单价方面,白条效果显著。

6月任京东金融高级总监的许凌,现在的头衔已经变成了“京东金融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彼时,他说,京东消费金融的在线下的战略是“全场景”。如今,白条已经推出了校园白条、旅游白条、租房白条、首付白条、农村金融、京东金采、京东钢镚8类场景化产品。有趣的是,旅游、租房、首付……这些场景,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争夺的打车、便利店、餐饮、商超等“小额多频”的场景不同,京东金融显然动了脑筋,在场景上寻求着差异化。

当然,场景不是目的,征信才是真正的大生意。许凌在6月第一次对外透露,京东在构建互联网征信体系——和支付宝、微信差异化的场景,也意味着和腾讯、蚂蚁芝麻信用不同维度的用户数据,不同维度的征信。中企杂志觉得,在“集齐牌照召唤神龙”的道路上,比起入股银行拿银行牌照,个人征信牌照,极有可能成为刘强东收集到的下一张牌照——虽然,第一批的个人征信牌照京东没有拿到,但是,第二批,京东应该是志在必得了。

京东消费金融对京东意义非凡,所以,这张和中信银行联合推出的信用卡,京东对其寄予厚望。中企杂志认为,这将是京东白条切入线下场景的实体工具,藉此,京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齐其和支付宝、微信在线下“小额多频”场景上的差距。因此,京东和中信合作的深度也是其他互联网公司不能比拟的:双方在合作中,会共享用户体系,会一起做风控,从用户申请、审批,到贷后的催收等等。

为了解双方合作的细节,记者对许凌以及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吕天贵做了采访,以下为中企杂志整理的QA精选:

Q:和中信合作,是不是主要为了切入线下的一些消费场景?另外,我也注意到,京东钱包也功能独立了,小白卡和京东钱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许凌:我们经常会反复做我们的白条用户调研,你们觉得还有哪些不方便的?用户说,白条产品体验是不错,但是线下那个餐馆我想去使用。所以,我们就做了小白卡,让他去餐馆也能用。

很多传统机构或者传统模式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我要把那个里面存在的合作伙伴打出去吗?京东金融不是这么去想,我们想的是,如果原来市场的需求存在,一方面,我可以自己做,第二个,我可以寻求我的一个合作伙伴,利用他的网络,满足我的用户需求,其实我的用户也是他的用户,它的网络也是我的网络。我要切入这个市场,我要把你赶走的时候,双方可能是最不经济的,这也是常见的在中国市场,无论是支付、钱包,或者信用卡公司做的模式,我切入的目的是把你打出去,但是我们觉得没必要。

钱包的问题,一张信用卡可以绑定在钱包里面,钱包可以利用信用卡快速还款,钱包信用卡也是合作的关系,不是需要有信用卡就不需要钱包了。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替代一个东西的,你如果抱着你非要替代一个东西去做这个事的话,市场就不好玩了。

Q:这张白条联名卡在运营过程中,京东金融扮演什么角色?

许凌:我们这张卡要变成用户放不下的卡片,但是要用户拿得到。风控,对坏的用户,是一个筛子。但是对好的用户——有的用户可能从来没有用过信用卡,从来没有过房贷、车贷,收入证明也很少,但是他可能在大学开始工作,在京东累积了大量的数据,有比较好的消费信用,所以他能通过我的审批,他就能获得这张小白卡,去线下消费了。所以它多了一个审批的通道和审批流,我们共享这套模式,给更多的年轻用户带来这张小白卡。

吕天贵:我们更在意因为接下来的跨界融合,场景的共同搭建。当我的信用卡在京东商城上露出的时候,在京东的线上场景下消费的时候,用户使用的时候,我就获取了用户。在线下场景下,用户来喝咖啡的时候,看到小白卡是可以免费喝咖啡的,这个时候获取的客户就是我们两个共同的客户。

刚才讲风控,这种体系更多是模型的分享。对我们来说,客户数量没有意义,而那个客户在一个场景下获取一个产品是最开心的,这是我们想要知道的。比如,我找到一个用户,我说你办张卡吧,办张国航卡吧,用户真的需要吗?我可能没有那么理解你。所以我们跨界融合,希望走到每一个场景里面去,这是我们想做的。

Q:如果我有一个中信信用卡,可以成为京东白条的用户,可以进行多大的转换,以及多大量级的对比?

许凌:我们两方愿意开放我们的用户和产品体系。所以我们说的用户共享前提是用户来申请这个产品,在这个前提下,他在申请产品也在申请服务,同时对用户申办流程中能够体验简化流程的信息会共享给中信,中信的信用卡用户也希望拿到白条,中信把他的信息给到我,这样就可以开放了。

中信有两千万的用户,我们的用户有近一个亿。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信用卡,因为我们知道总是有些人信用情况是非常恶劣的,在人民银行的信用报告里面是不行的。所以通过这种共有的模式,让这些好的用户,信用干净的用户有更快的方式去,但是同时我们会发挥在黑名单、反欺诈、风险级别的控制能力,防止欺诈的用户、套现的用户。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来源:中国企业家

原标题:【独家】刘强东要集齐七张金融牌照了?京东“傍”上银行之后的那些事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京东

5.9k
  • 联想与京东达成全新战略合作,明确三年销售目标1200亿元
  • 京东健康将开启药品研发?回应:不在业务布局中,未来也不会投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企业家】刘强东要集齐七张金融牌照了? 京东“傍”上银行之后的那些事儿

京东要入股银行,继阿里、腾讯之后,刘强东也要“集齐七张牌照召唤神龙”?在8月27日,谜底揭开,京东金融的动作远远没有传闻中那么大——京东金融和中信银行共同推出了一款信用卡——中信白条联名信用卡。

图片来源:CFP

京东要入股银行,继阿里、腾讯之后,刘强东也要“集齐七张牌照召唤神龙”?

在8月27日之,谜底揭开,京东金融的动作远远没有传闻中那么大——京东金融和中信银行共同推出了一款信用卡——中信白条联名信用卡。

互联网公司和银行的合作早已不是新鲜事。阿里的支付宝、余额宝、蚂蚁小贷等业务和银行之间已经相爱相杀多年。京东这次合作的中信银行,和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合作,比如和阿里的淘宝联名信用卡,和腾讯的QQ会员信用卡,和百度的百度贴吧认同卡等等。从后续的结果来看,无论淘宝、QQ、还是百度贴吧,都更像是银行获取信用卡用户的线上渠道。

然而,对于京东而言,“傍”银行,合作推出信用卡还是第一次。在这里,中企杂志梳理了京东“傍”银行的一些主要看点——京东消费金融,是京东金融拓展C端市场、切入线下场景唯一的利器。

京东金融:想切入线下,做大C端市场

在移动支付时代,“金融场景化”是人人都知道的趋势,京东金融当然想切入线下,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就是这么骨感:移动支付行业格局已定,老对手阿里的支付宝占了8成市场份额,腾讯的财付通紧随其后占据1成左右,后面还有拉卡拉等等公司,剩下的蛋糕还不够塞牙缝。2014年,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肉搏从出租车到百货商场,甚至蔓延到你家楼下的便利店,面馆、水果摊的时候,京东钱包还叫做网银+,都没有进入战场。彼时,市场上的猜测是,京东会不会和大众点评一样,成为全力配合微信支付的友军?

2015年4月,网银+更名,京东钱包发布,显示了京东成为独立金融巨头的野心。然而,谈到钱包的未来,负责人丁晓强不谈C端,首先谈的是给B端商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开店在商城和拍拍,需要资金找供应链金融,要信用贷款找京小贷,发新品找众筹,建立账户体系就找京东钱包。对于用户量,他说:“用户端,友商们都比较有钱,都在拿钱砸,用户的感觉也不明显。市场里面,大家用钱补贴,用户就去用,补贴结束了就不用了,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能帮助商户把生意做好,实际上商户是会有动力帮你推动的,所以,我们愿意把我们的资源放在商户里面。”

但是,想拓展C端,想做场景化的金融,支付暂时指望不上,京东金融靠谁呢?丁晓强当时就说,要靠消费金融:“用户觉得东西很好,就是没钱买,所以,我们做了消费金融,京东白条。”

比起支付,京东消费金融的基础确实更好。首先,产品比友商们的产品上线早,京东消费金融的主要产品,赊账分期消费工具“白条”在2014年2月上线,早于蚂蚁花呗——后者被认为是阿里特意谨慎对待的业务,支付宝余额宝小贷已经使蚂蚁金服成了用户量堪比4个招商银行的巨头,树大招风,蚂蚁再推类信用卡的赊账产品,无疑会触动银行敏感的神经。

京东的机会也许就在这里。京东公布的数据是,自推出之后,白条为京东带来了月均25%快速用户增长量,6月底,京东白条又公布了一组数据:白条交易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00%。在618期间白条订单占到8%。其中80%白条订单进行分期,白条用户平均客单价是其他用户的两倍。京东想说的是,在拉新用户、提高客单价方面,白条效果显著。

6月任京东金融高级总监的许凌,现在的头衔已经变成了“京东金融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彼时,他说,京东消费金融的在线下的战略是“全场景”。如今,白条已经推出了校园白条、旅游白条、租房白条、首付白条、农村金融、京东金采、京东钢镚8类场景化产品。有趣的是,旅游、租房、首付……这些场景,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争夺的打车、便利店、餐饮、商超等“小额多频”的场景不同,京东金融显然动了脑筋,在场景上寻求着差异化。

当然,场景不是目的,征信才是真正的大生意。许凌在6月第一次对外透露,京东在构建互联网征信体系——和支付宝、微信差异化的场景,也意味着和腾讯、蚂蚁芝麻信用不同维度的用户数据,不同维度的征信。中企杂志觉得,在“集齐牌照召唤神龙”的道路上,比起入股银行拿银行牌照,个人征信牌照,极有可能成为刘强东收集到的下一张牌照——虽然,第一批的个人征信牌照京东没有拿到,但是,第二批,京东应该是志在必得了。

京东消费金融对京东意义非凡,所以,这张和中信银行联合推出的信用卡,京东对其寄予厚望。中企杂志认为,这将是京东白条切入线下场景的实体工具,藉此,京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齐其和支付宝、微信在线下“小额多频”场景上的差距。因此,京东和中信合作的深度也是其他互联网公司不能比拟的:双方在合作中,会共享用户体系,会一起做风控,从用户申请、审批,到贷后的催收等等。

为了解双方合作的细节,记者对许凌以及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吕天贵做了采访,以下为中企杂志整理的QA精选:

Q:和中信合作,是不是主要为了切入线下的一些消费场景?另外,我也注意到,京东钱包也功能独立了,小白卡和京东钱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许凌:我们经常会反复做我们的白条用户调研,你们觉得还有哪些不方便的?用户说,白条产品体验是不错,但是线下那个餐馆我想去使用。所以,我们就做了小白卡,让他去餐馆也能用。

很多传统机构或者传统模式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我要把那个里面存在的合作伙伴打出去吗?京东金融不是这么去想,我们想的是,如果原来市场的需求存在,一方面,我可以自己做,第二个,我可以寻求我的一个合作伙伴,利用他的网络,满足我的用户需求,其实我的用户也是他的用户,它的网络也是我的网络。我要切入这个市场,我要把你赶走的时候,双方可能是最不经济的,这也是常见的在中国市场,无论是支付、钱包,或者信用卡公司做的模式,我切入的目的是把你打出去,但是我们觉得没必要。

钱包的问题,一张信用卡可以绑定在钱包里面,钱包可以利用信用卡快速还款,钱包信用卡也是合作的关系,不是需要有信用卡就不需要钱包了。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替代一个东西的,你如果抱着你非要替代一个东西去做这个事的话,市场就不好玩了。

Q:这张白条联名卡在运营过程中,京东金融扮演什么角色?

许凌:我们这张卡要变成用户放不下的卡片,但是要用户拿得到。风控,对坏的用户,是一个筛子。但是对好的用户——有的用户可能从来没有用过信用卡,从来没有过房贷、车贷,收入证明也很少,但是他可能在大学开始工作,在京东累积了大量的数据,有比较好的消费信用,所以他能通过我的审批,他就能获得这张小白卡,去线下消费了。所以它多了一个审批的通道和审批流,我们共享这套模式,给更多的年轻用户带来这张小白卡。

吕天贵:我们更在意因为接下来的跨界融合,场景的共同搭建。当我的信用卡在京东商城上露出的时候,在京东的线上场景下消费的时候,用户使用的时候,我就获取了用户。在线下场景下,用户来喝咖啡的时候,看到小白卡是可以免费喝咖啡的,这个时候获取的客户就是我们两个共同的客户。

刚才讲风控,这种体系更多是模型的分享。对我们来说,客户数量没有意义,而那个客户在一个场景下获取一个产品是最开心的,这是我们想要知道的。比如,我找到一个用户,我说你办张卡吧,办张国航卡吧,用户真的需要吗?我可能没有那么理解你。所以我们跨界融合,希望走到每一个场景里面去,这是我们想做的。

Q:如果我有一个中信信用卡,可以成为京东白条的用户,可以进行多大的转换,以及多大量级的对比?

许凌:我们两方愿意开放我们的用户和产品体系。所以我们说的用户共享前提是用户来申请这个产品,在这个前提下,他在申请产品也在申请服务,同时对用户申办流程中能够体验简化流程的信息会共享给中信,中信的信用卡用户也希望拿到白条,中信把他的信息给到我,这样就可以开放了。

中信有两千万的用户,我们的用户有近一个亿。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信用卡,因为我们知道总是有些人信用情况是非常恶劣的,在人民银行的信用报告里面是不行的。所以通过这种共有的模式,让这些好的用户,信用干净的用户有更快的方式去,但是同时我们会发挥在黑名单、反欺诈、风险级别的控制能力,防止欺诈的用户、套现的用户。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来源:中国企业家

原标题:【独家】刘强东要集齐七张金融牌照了?京东“傍”上银行之后的那些事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