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最后十年,与萨特对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最后十年,与萨特对谈

死亡迫使他离开了她,而她用这部作品把他拉了回来,两人建立在默契基础上的约定依然成立。

文|林颐

责编|马蓉蓉

这场告别,西蒙娜·德·波伏瓦独自完成。她决定写一本书,这是唯一一本,萨特无法在交付印刷前读到的书。“整本书都是为您写的,却和您无关。”波伏瓦说。

《告别的仪式》出版于1981年。就在一年之前,1980年4月,让-保罗·萨特病逝。

萨特久病多年,波伏瓦早就做好准备,随时迎接不幸。但是,当这一刻真的降临,谁能马上面对空白呢?幸好,有时间作为缓冲,波伏瓦可以沉淀她的哀伤,平静地翻检她和萨特相处的时光。 

唯一说出“告别”的人 

这部回忆录的主要依据是波伏瓦从1970年至1980年写的日记以及搜集的诸多材料。她和萨特认识了大半辈子。1929年的夏天,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他们相遇了。当时,他24岁,她21岁,都在准备哲学教授资格会考的考试。后来,他第一名,她第二名,他被她的聪明美丽吸引,她为这个比她更优秀一些的男人而倾心。

如何看待开放式关系?不能轻易臧否。50年来,他热衷于猎艳,她也不缺少情人,可还有谁比他们更如胶似漆?多重奏并不成功,所有的依存与碎裂,都值得审视。

疾病、衰老和死亡,可悲之处不仅在于肉体的枯朽,更在于精神的折辱。病中的萨特,脑子有时坏掉,像任性的孩子,随便发脾气,索取体贴与包容。他失去了部分的自理能力,把稀烂的面条弄得到处都是。“我的眼睛完蛋了……”当萨特试图看清报纸上的大字标题,如此说道,谁都会觉得心酸。这样极度自恋的人,这样的狼狈,只能容许亲密的人看到些许。

萨特的牙齿全坏了。1971年年初,他终于决定看牙医。到了6月底,他的舌头剧烈疼痛起来,不能吃也不能喝。过了几天,总算好了一些。

66岁生日那天,他们举办了一场宴会。波伏瓦和西尔薇打算一起旅行。萨特将和阿莱特,然后和万妲待几周。他给了她一个无以名状的微笑,说:“那么,这是告别的仪式了!”她说,这句话萦绕在她心里很久,而给“告别”这个词赋予终极意义已是在几年之后。但她到底是唯一说出这个词的人。

早期的《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和《恶心》等,余波淼淼。1963年,萨特出版了自传体作品《词语》。波伏瓦曾概括,这是黑格尔所定义的“苦恼意识”的完美体现。萨特在《词语》里讲述自己的性格与人格是怎样在一连串的自我磨练里形成。他形容自己是“圣灵的选民、地狱的编年史作者和一架正对着我自己的原生质汁液的微型钢玻璃摄影机……我除了不怀疑我是怀疑的选民,其余的一切我都怀疑……我把焦虑不安看作是我的安全保证:我是幸福的”。

次年,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瞩目。萨特生涯中作为介入知识分子的影响力更表现在早些时候。1961年,他反对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的立场。

恰是声望鼎盛的这一时期,萨特遭遇危机。萨特费了很长时间来尽力融合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可是,关于存在的哲学就其本身而言并不能胜任历史目标和政治目标。就在此时,竞争性的知识范式出现了,以列维-斯特劳斯、米歇尔·福柯等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调动“科学的”论证来对抗由意识、思维和精神所表现出来的自律幻想,攻击自“二战”结束以来就与萨特密不可分的法国知识分子脱离现实的哲学想象与企图建立的社会秩序。

结构主义的伏击让萨特措不及防,它掀动的思潮撼动了存在主义的根基。不过,就在上世纪60年代的尾声,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1968年的“五月风暴”,成为萨特思想强劲有力的证据,学生与工人的联合,说明群众仍然有能力通过自主的意志与行动影响社会的进程。 

走过巅峰的萨特 

萨特拥有非凡的创造力,毫不费力地进出思想的各类载体:哲学著作、随笔、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政论、剧本和演讲。十年很长,身体一旦有所好转,萨特就会投入工作,或者外出讲学、旅行、交游。

即使疾病制造了迷雾的氛围,萨特的睿智不减盛年,只是巅峰毕竟逝去。上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的激进主义继续退潮,一度刺激并掌控知识界的领袖的魅力在减退。

1974年,波伏瓦在西班牙旅行时突然接到父亲猝死的消息,在那之后,波伏瓦回到萨特当时休养的罗马,她打算跟他做一次深度的访谈。这就是《告别的仪式》后半部分的内容。

《告别的仪式》的第一部分是编年体随笔,波伏瓦讲述了10年期间的主要活动,描述两人相处的日常细节,表达了自己对萨特的情感。第二部分占据全书近四分之三篇幅,谈话的范围很广泛,涉及萨特生活的全方位,予人集中、整体的印象,包括从出生到年老,从求学到成名,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对时事人物的点评,对社会活动的分析。波伏瓦说,“大家可以从中找到萨特百转千回的思想历程,听到他活灵活现的声音”。

很久以来,他们一直这样交谈。区别在于,后来更加系统,而且常由波伏瓦引导话题,最终深入展开仍是萨特掌控的。他谈兴不错,有活力,也有条理。

萨特有明显的自我“神话”情结。毕竟他的外祖父史怀哲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神学家、医生和人道主义者,在文学、哲学和音乐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萨特在《词语》与本书里都强调,在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里,家庭塑造了他,同时他一直在努力超越身处的环境。他摆脱了幼时因体弱貌陋遭受霸凌的心理暗影,确信自己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个作家,命运将准允他以同文字世界不可分割的方式确证他存在的合理性,确证他会成为比身边的人更强大的存在,精神将突破外表的桎梏。 

谈话可能存在伪饰 

有时,谈话是深奥的。比如,哲学的思想与文学的观念。萨特认为,必然性只有在讲述中才能展现出来,词语通过彼此连接的目的被选出来,文学作品中的时间要放在一个为读者创造并在读者身上发生的时限之中。比如,《恶心》的主题揭示了世界的形而上维度。

有时,谈话是愉悦的私密的。说起共同走过的日子,他们邂逅的瞬间,他们都喜欢的作品、绘画、音乐与城市。还有食物,萨特偏食,他为自己辩护:“那种白色的肉不是人吃的东西,它是从另一个宇宙偷来的。”波伏瓦马上说:“您吃的蔬菜也是从另一个宇宙偷来的……”

只有亲昵的人,反应才这么敏捷可爱。

他们经常说长道短,论人是非,也谈及戴高乐主义,讨论法国、苏联、中国等国家的政治面貌,预估世界大势。波伏瓦的智性与萨特相当,访谈既丰富又流畅,既放松又缜密,高质量足以使之成为重要文献。

不过,萨特和波伏瓦都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维护自我形象的人,这部作品也有修饰,有表演,有自我辩护。比如,谈到加缪、雷蒙·阿隆时,友情的断裂是误会吗?或主要归咎于加缪和阿隆的脱离?

加缪怀疑为了任何政治目的而使用暴力的合法性。阿隆带着平和的冷眼,一辈子都不愿直接投身政治。而萨特的政治参与观却主张暴力。私下的理念不合发展为公开的激烈攻击,萨特发动舆论将他们边缘化,波伏瓦在《名士风流》等作品里也有一些影射诋毁。

萨特晚年雇佣了以前的编辑同事本尼·力维为他阅读,帮助他写作。1980年3月,力维发表了萨特的一部访谈录。这部作品包括了萨特就哲学问题的最后的立言和力维的简短评论,与萨特早期的观点并不太一致。比如,萨特说他早期哲学里使用的绝望和苦恼的概念,其实自己并没有感受,只是因为时兴。

而波伏瓦的说法与力维的有些差别,波伏瓦仍坚持这个概念。是萨特修正了自己吗?或,有谁说谎?或,波伏瓦调整了萨特言论以便符合她的立场?或,谈话本身就会有伪饰,知道对方期待什么,于是给予什么?

不管如何,他们都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我从未见过与我价值相若之人。”波伏瓦说。

“我有一个特殊的读者,就是您。”萨特说。

《告别的仪式》是献给半个世纪以来的同路人的一份厚礼。“您在自己的小盒子里;您再也出不来了,我也不会在那儿与您会合。”

死亡迫使他离开了她,而她用这部作品把他拉了回来,两人建立在默契基础上的约定依然成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最后十年,与萨特对谈

死亡迫使他离开了她,而她用这部作品把他拉了回来,两人建立在默契基础上的约定依然成立。

文|林颐

责编|马蓉蓉

这场告别,西蒙娜·德·波伏瓦独自完成。她决定写一本书,这是唯一一本,萨特无法在交付印刷前读到的书。“整本书都是为您写的,却和您无关。”波伏瓦说。

《告别的仪式》出版于1981年。就在一年之前,1980年4月,让-保罗·萨特病逝。

萨特久病多年,波伏瓦早就做好准备,随时迎接不幸。但是,当这一刻真的降临,谁能马上面对空白呢?幸好,有时间作为缓冲,波伏瓦可以沉淀她的哀伤,平静地翻检她和萨特相处的时光。 

唯一说出“告别”的人 

这部回忆录的主要依据是波伏瓦从1970年至1980年写的日记以及搜集的诸多材料。她和萨特认识了大半辈子。1929年的夏天,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他们相遇了。当时,他24岁,她21岁,都在准备哲学教授资格会考的考试。后来,他第一名,她第二名,他被她的聪明美丽吸引,她为这个比她更优秀一些的男人而倾心。

如何看待开放式关系?不能轻易臧否。50年来,他热衷于猎艳,她也不缺少情人,可还有谁比他们更如胶似漆?多重奏并不成功,所有的依存与碎裂,都值得审视。

疾病、衰老和死亡,可悲之处不仅在于肉体的枯朽,更在于精神的折辱。病中的萨特,脑子有时坏掉,像任性的孩子,随便发脾气,索取体贴与包容。他失去了部分的自理能力,把稀烂的面条弄得到处都是。“我的眼睛完蛋了……”当萨特试图看清报纸上的大字标题,如此说道,谁都会觉得心酸。这样极度自恋的人,这样的狼狈,只能容许亲密的人看到些许。

萨特的牙齿全坏了。1971年年初,他终于决定看牙医。到了6月底,他的舌头剧烈疼痛起来,不能吃也不能喝。过了几天,总算好了一些。

66岁生日那天,他们举办了一场宴会。波伏瓦和西尔薇打算一起旅行。萨特将和阿莱特,然后和万妲待几周。他给了她一个无以名状的微笑,说:“那么,这是告别的仪式了!”她说,这句话萦绕在她心里很久,而给“告别”这个词赋予终极意义已是在几年之后。但她到底是唯一说出这个词的人。

早期的《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和《恶心》等,余波淼淼。1963年,萨特出版了自传体作品《词语》。波伏瓦曾概括,这是黑格尔所定义的“苦恼意识”的完美体现。萨特在《词语》里讲述自己的性格与人格是怎样在一连串的自我磨练里形成。他形容自己是“圣灵的选民、地狱的编年史作者和一架正对着我自己的原生质汁液的微型钢玻璃摄影机……我除了不怀疑我是怀疑的选民,其余的一切我都怀疑……我把焦虑不安看作是我的安全保证:我是幸福的”。

次年,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瞩目。萨特生涯中作为介入知识分子的影响力更表现在早些时候。1961年,他反对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的立场。

恰是声望鼎盛的这一时期,萨特遭遇危机。萨特费了很长时间来尽力融合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可是,关于存在的哲学就其本身而言并不能胜任历史目标和政治目标。就在此时,竞争性的知识范式出现了,以列维-斯特劳斯、米歇尔·福柯等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调动“科学的”论证来对抗由意识、思维和精神所表现出来的自律幻想,攻击自“二战”结束以来就与萨特密不可分的法国知识分子脱离现实的哲学想象与企图建立的社会秩序。

结构主义的伏击让萨特措不及防,它掀动的思潮撼动了存在主义的根基。不过,就在上世纪60年代的尾声,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1968年的“五月风暴”,成为萨特思想强劲有力的证据,学生与工人的联合,说明群众仍然有能力通过自主的意志与行动影响社会的进程。 

走过巅峰的萨特 

萨特拥有非凡的创造力,毫不费力地进出思想的各类载体:哲学著作、随笔、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政论、剧本和演讲。十年很长,身体一旦有所好转,萨特就会投入工作,或者外出讲学、旅行、交游。

即使疾病制造了迷雾的氛围,萨特的睿智不减盛年,只是巅峰毕竟逝去。上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的激进主义继续退潮,一度刺激并掌控知识界的领袖的魅力在减退。

1974年,波伏瓦在西班牙旅行时突然接到父亲猝死的消息,在那之后,波伏瓦回到萨特当时休养的罗马,她打算跟他做一次深度的访谈。这就是《告别的仪式》后半部分的内容。

《告别的仪式》的第一部分是编年体随笔,波伏瓦讲述了10年期间的主要活动,描述两人相处的日常细节,表达了自己对萨特的情感。第二部分占据全书近四分之三篇幅,谈话的范围很广泛,涉及萨特生活的全方位,予人集中、整体的印象,包括从出生到年老,从求学到成名,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对时事人物的点评,对社会活动的分析。波伏瓦说,“大家可以从中找到萨特百转千回的思想历程,听到他活灵活现的声音”。

很久以来,他们一直这样交谈。区别在于,后来更加系统,而且常由波伏瓦引导话题,最终深入展开仍是萨特掌控的。他谈兴不错,有活力,也有条理。

萨特有明显的自我“神话”情结。毕竟他的外祖父史怀哲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神学家、医生和人道主义者,在文学、哲学和音乐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萨特在《词语》与本书里都强调,在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里,家庭塑造了他,同时他一直在努力超越身处的环境。他摆脱了幼时因体弱貌陋遭受霸凌的心理暗影,确信自己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个作家,命运将准允他以同文字世界不可分割的方式确证他存在的合理性,确证他会成为比身边的人更强大的存在,精神将突破外表的桎梏。 

谈话可能存在伪饰 

有时,谈话是深奥的。比如,哲学的思想与文学的观念。萨特认为,必然性只有在讲述中才能展现出来,词语通过彼此连接的目的被选出来,文学作品中的时间要放在一个为读者创造并在读者身上发生的时限之中。比如,《恶心》的主题揭示了世界的形而上维度。

有时,谈话是愉悦的私密的。说起共同走过的日子,他们邂逅的瞬间,他们都喜欢的作品、绘画、音乐与城市。还有食物,萨特偏食,他为自己辩护:“那种白色的肉不是人吃的东西,它是从另一个宇宙偷来的。”波伏瓦马上说:“您吃的蔬菜也是从另一个宇宙偷来的……”

只有亲昵的人,反应才这么敏捷可爱。

他们经常说长道短,论人是非,也谈及戴高乐主义,讨论法国、苏联、中国等国家的政治面貌,预估世界大势。波伏瓦的智性与萨特相当,访谈既丰富又流畅,既放松又缜密,高质量足以使之成为重要文献。

不过,萨特和波伏瓦都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维护自我形象的人,这部作品也有修饰,有表演,有自我辩护。比如,谈到加缪、雷蒙·阿隆时,友情的断裂是误会吗?或主要归咎于加缪和阿隆的脱离?

加缪怀疑为了任何政治目的而使用暴力的合法性。阿隆带着平和的冷眼,一辈子都不愿直接投身政治。而萨特的政治参与观却主张暴力。私下的理念不合发展为公开的激烈攻击,萨特发动舆论将他们边缘化,波伏瓦在《名士风流》等作品里也有一些影射诋毁。

萨特晚年雇佣了以前的编辑同事本尼·力维为他阅读,帮助他写作。1980年3月,力维发表了萨特的一部访谈录。这部作品包括了萨特就哲学问题的最后的立言和力维的简短评论,与萨特早期的观点并不太一致。比如,萨特说他早期哲学里使用的绝望和苦恼的概念,其实自己并没有感受,只是因为时兴。

而波伏瓦的说法与力维的有些差别,波伏瓦仍坚持这个概念。是萨特修正了自己吗?或,有谁说谎?或,波伏瓦调整了萨特言论以便符合她的立场?或,谈话本身就会有伪饰,知道对方期待什么,于是给予什么?

不管如何,他们都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我从未见过与我价值相若之人。”波伏瓦说。

“我有一个特殊的读者,就是您。”萨特说。

《告别的仪式》是献给半个世纪以来的同路人的一份厚礼。“您在自己的小盒子里;您再也出不来了,我也不会在那儿与您会合。”

死亡迫使他离开了她,而她用这部作品把他拉了回来,两人建立在默契基础上的约定依然成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