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
哲学学者余明锋:ChatGPT的回答追求正确,真正的人文教育并非如此 | 专访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一个注定不安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的发展一样,都是人类反思自身的契机。

灵韵消逝、迷梦难醒,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本雅明?

本雅明要求每个人都看到他,而他却在隐藏自己。《本雅明传》新书研讨会探讨了这名“不可捉摸之人”的思想脉络,它们都指向同一个关切——“布尔乔亚文明如何终末”。

直面幽暗:为悲观主义一辩

粗放式乐观主义在一个崩坏的世界里不再成为德性,反而会成为困扰我们的恶习。怀有希望的悲观主义则会要求我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为变革而奋斗,它是因应我们如今脆弱时代的脆弱德性。

陈嘉映对话刘擎:知识平民化之后,公众“表达”的愿望超越了“获知”的愿望

人人都想要表达,这种表达的需求在陈嘉映看来,并不尽然是从人的内在自行生发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技术塑造与引导的。数字让图像变得“更便宜”,更廉价的表达成本催生了更丰沛的表达欲。我们因而进入了昆德拉所谓的,人人都是作者却没有听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