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诸神之思:最有价值的二战回忆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诸神之思:最有价值的二战回忆录

这些大时代的大人物一度掌握影响人类命运走向的决断权力,他们在二战中所锤炼的意志、所遭受的打击以及对战争的思考,在这段历史中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个人回忆,成为回溯那个年代最为关键的叙事依据。

图片来源:CFP

1941年,希特勒入侵苏联,山下奉文攻占马来半岛,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以来国家间互相尊重领土完整的古老协议被后进军事强国彻底破坏。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大战中,近代文明遭遇的危机达到了前人未见的程度。

幸而,在主要同盟国中涌现出了中流砥柱式的领袖人物,这些人物在妄图瓜分世界的强权面前誓不低头,他们秉承旧时代欧洲政治家凶猛骄傲的气质,以本国广大的战略纵深或遍布全球的海外属地为依托,在世界体系崩坏的年代互结同盟,纵横捭阖,头一次为全人类的自由奋战。

由于这些大时代的大人物一度掌握影响人类命运走向的决断权力,他们在二战中所锤炼的意志、所遭受的打击以及对战争的思考,在这段历史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人的个人回忆,成为回溯那个年代最为关键的叙事依据。

丘吉尔的回忆|身后有个帝国待他鼓舞

历数与二战有关的回忆录,首先绕不开的是丘吉尔所著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是少数对于世界危机极敏感的政治家,在一战时,他就是英国内阁中唯一接触过德皇威廉二世并警惕其野心的人。1930年代他为写作四卷本祖先传记而赴巴伐利亚考察时,丘吉尔目睹了纳粹主义盛行,他在政治生涯的低谷期向国内发出疾呼。但不论是时任首相鲍德温还是后来的张伯伦,都把他的警告当成失意老人的呓语。

丘吉尔生在大英帝国最优越的贵族家庭,属于从小就确信自己会成为帝国领袖的那类人。作为曾经的纨绔子弟,丘吉尔从青年时代开始摆脱早年种种劣行的影响,他从自己家保姆和《圣经》里汲取道德营养,从吉本和麦考利这些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建立知识体系。

丘吉尔虽毕业自英国最有名的军校,却缺乏健康体魄。不过,他从古巴到印度、从苏丹到南非的从军经历,使他早早在战场上见识了人类的狡黠残忍。丘吉尔接受的各方面锤炼使得他获得了远超同时代人的宽阔视野和深邃思想,并形成了“温情的保守主义”(Compassionate Conservatism)价值观。

这些因素无一不反映于回忆录中。在第一卷,丘吉尔即总揽全局分析了二次大战爆发的原因,他将之称为“不必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丘吉尔对于世界局势的把握,对于德国人复仇情绪的洞悉,对地中海战略的体认,他的睿智和坚强,让人难以忽视。

然而丘吉尔并非意在自吹自擂。回忆录中更多的是散落在繁琐文件和冗长会议中令人左右为难的抉择时刻。作为领袖,丘吉尔不是好谋无断之人,更因他在一战中策划的加利波利战役曾葬送数十万军队,使自己遭遇下台,这令其在二次大战中决策时变得尤为提心吊胆。他睡眠很少,身后还有一个时刻等待他鼓舞的帝国。

很多人忘记的一点是,在法国投降后,英国成为了唯一正面承受纳粹德国军事进攻的国家。那时的丘吉尔很难有什么希望,昔日盟友的投降让他不得不命令英国海军击沉港内的法国军舰。即将到来的不列颠空战使英国朝野蔓延着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息,丘吉尔没有多余的兵力捍卫在日军威胁下的东方领土,苏联与德国仍是眉来眼去的伙伴,美国的参战看起来遥遥无期。

后来我们知道,就连丘吉尔自己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铁人。他与保守主义、共产主义、军国主义做斗争,却又是个帝国主义者;他支持各自治领的独立运动却又极力反对印度脱离英国统治;他感性又脆弱,经常陷入被他称为“黑狗”的忧郁症中不能自拔,一度厌世。倘若不是40岁后练习绘画陶冶性情,丘吉尔很难挺过一生中的诸多难关。

但丘吉尔终究还是挺过来了。生于勇武民族的自豪感、对罗马史的钻研、多年政治活动积累的议会经验共同塑造了丘吉尔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判断力。当美国特使霍普金斯1941年前往伦敦会见丘吉尔后,他在给罗斯福的信笺中写道:“丘吉尔就是一切意义上的政府,他决定大的战略,通常连小事也不放过。”而来自法国的经济学家让·莫内显然更了解这位海峡之隔的政治家的地位,他在霍普金斯出发前曾给出忠告:“丘吉尔就是英国的战时内阁,其他人都是无足轻重的。”

在回忆录里,除了大政方针与重大行动的决策经过,让人难以忽视的还有丘吉尔良好的文学涵养,从第一卷的卷名《风云紧急(The Gathering Storm)》到章节名《蝗虫吃光的年代》,小到遣词用句,无一不印证了丘吉尔当世一流的文学功底。如果说当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丘吉尔时仍有人提出质疑的话,再后来的《英语民族史》问世大抵能够佐证丘吉尔名副其实的才华了。

只有通读全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方知牛津大学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形容丘吉尔“将其个人意志和想象力强加于英国人”所言非虚。

戴高乐的回忆|一封失败者的道歉信

如果说丘吉尔的回忆录是属于胜利者的赞歌,那戴高乐的回忆录就是一封失败者的道歉信。他在《战争回忆录》卷首第一句话便是著名的“我对法国一向有着独特的观点”。

这个国家曾有最为引以为豪的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索姆河畔的福煦元帅曾率领这只陆军向德国人发出传世嘲讽:“我的侧翼被迂回了,我的中央撤退了,但我进攻!”

20多年后,这只有着骄傲传统的“欧洲头牌陆军”在一群失败主义者的率领下迅速朝着侵略者投降。此时的夏尔·戴高乐不过是一位普通军官。法国军队没有英国和德国那样的军事贵族传统,平民出身的将帅大有人在,身为上校的戴高乐在这些功勋卓著的高级军官面前算不得什么人物。但最后一次访问法国的丘吉尔在察觉了法兰西领袖们的和谈倾向后,意味深长地称戴高乐为“应运而生之人”(I’homme du destin)。

戴高乐的回忆录分为三卷,第一卷的视角是从投降前的法军军官过渡至流亡伦敦的抵抗运动领袖,系统描述了法国在西线战场的筹备与战事,以及“战斗法国”组织的建立以及与英国的合作关系。第二卷始,戴高乐从法国军事领袖的角度看待二战以及法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含糊地位。

投降后的法国变得四分五裂,老一辈的英雄人物,或者遭遇刺杀,或者如贝当元帅一样完全屈服于希特勒。曾备受期待领导法国其余军队的海军统帅达尔朗,在获得新政府任命后放弃前往海外的原计划,加入了傀儡政府。

几年后,达尔朗背叛维希法国,在阿尔及尔成立海军政府,与同盟国合作。这导致了希特勒再次入侵并占领法国全境。达尔朗也在随后不久遭到刺杀,有人认为,刺杀者是戴高乐支持者。

远走伦敦的戴高乐并非法国的唯一领袖,他所成立的“战斗法国”(后期更名为“自由法国”)一直被人诟病是一个独裁政府,戴高乐也确实有这个倾向。他必须依托丘吉尔的支持和英国的力量,但其实他从小就讨厌英国人。

最不幸的是,拥有左右全局能力的罗斯福总统对戴高乐表达了明确的不喜欢。在罗斯福的计划里,另一位法国将军吉罗更适合接管未来的法国。这迫使戴高乐动用了种种不光彩的手段争夺权力,在一系列阴谋活动后,吉罗势力被清除,戴高乐通往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总理宝座的道路被彻底打通。

在戴高乐的回忆录中,出于容易理解的原因。法国所占据的不光彩的地位被淡化了,在他笔下,除了不可避免的历史事实,更多的是对于法国人拒绝和德国合作的那一面的叙述。历史学家约翰·基根的看法是:“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全部出版后,它们似乎是在解释一个伟大民族怎样在被击败的情况下维护民族精神的。”

尽管如此,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仍是关于二战无可取代的记忆。

将帅们的回忆|大兵与他们的胜利

不论是戴高乐还是丘吉尔,严格来说,它们仍旧是那些重大战役的计划拟定者,而非亲历者。在这方面,前线将帅们的回忆录变得尤为珍贵。

根据《八月炮火》的记载,1910年英国参谋学院院长威尔逊准将拜访法国陆军大学,曾询问法国元帅福煦一个关于英法同盟问题:“英国至少要派出多少兵力才能对你们有所帮助?”福煦的答复好像是利剑射出的一道寒光:“只需英国大兵一人——不过一定要看到他战死沙场。”

到了二战,英法易位,这时对于英国人来说,“只需美国大兵一人”同样成为了一剂不可或缺的强心针。美国在二战中期开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战争机器,没有罗斯福颁布的《租借法案》,丘吉尔很难维持英国对轴心国的全面战争,而苏联则会失去航空汽油和柴油补给。

美国大兵终究还是亲自来了,带来这些队伍的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这位将军履历惊人,在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他只是一名51岁的陆军中校,4年后,他以五星上将、盟军统帅之尊率军攻入德国本土。

艾森豪威尔对于二战的回忆被写进了那本质朴厚重的《远征欧陆》中,他在军界的崛起得益于马歇尔慧眼识珠,而艾森豪威尔对于乔治·巴顿的悉心提拔也受人称道。在回忆录里,艾森豪威尔从自己的角度解释了美军的战前准备,以及后期英美军队围绕地中海的战略合作,重头戏无疑是载入史册的诺曼底登陆。

艾森豪威尔作为许多重大战役的实际制定者,回忆录中流露出的与丘吉尔、戴高乐在欧洲战略上的分歧,证实了美国高层对于丘吉尔殚精竭虑维持英帝国影响力愿望的厌恶,以及打压法国力量的明确目的。在丘吉尔与斯大林对于巴尔干半岛的势力瓜分中,美国人对英国盟友态度冷淡,却同时低估了苏联的野心。

并非每个美国将领都在实际接受艾森豪威尔节制,在地球另一端,麦克阿瑟的势力如日中天,他的跳岛战术(Island hopping)正在有效率的消灭近百万精锐日军。

与艾森豪威尔相比,麦克阿瑟是美国军队中的贵族,他出生在将军世家,父亲是菲律宾总督。他是西点军校历史上最优秀的毕业生,后来还成为了最年轻的西点校长。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麦克阿瑟就已经以准将身份在西线指挥美军作战。当他身为陆军参谋长时,那时艾森豪威尔只不过是他的助理。

在美国军队历史上,很少有军人的传奇程度能超越麦克阿瑟,故此他关于二战的回忆录绝不应忽视。然而国内关于麦克阿瑟的回忆录,目前只见1984年上海译文所出《麦克阿瑟回忆录》,其乃是麦帅一生之回忆,关于太平洋战争章节对于中国读者的熟悉感远不如朝鲜战争章节,由此遭到不少删减。且囿于年代原因,书稿为高校翻译组代为进行翻译工作,质量不高。

与之类似,苏联将帅的战后岁月基本身处斯大林与赫鲁晓夫时代。其回忆录在内容写作上缺乏阅读性,有名的作品如朱可夫《回忆与思考》名气极大,然而内容缺乏深度,宣传大过思考,其对失败闭口不谈而专论苏军得胜的原因早已不容于当代主流阅读趣味。

相反,倒是名气不及《回忆与思考》的《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值得一读,作者是苏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什捷缅科,他曾一人辅佐了四位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洛夫。

在这本堪称苏军大脑的回忆录中,什捷缅科提供了巨量的关于苏联战备和工业生产的具体数据,阅读这本著作,对于苏联大清洗之后的军制、军备生产状况以及苏联的资源储备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得以知道一个在战争之初损失数百万军人的部队是如何在抵抗中完成军队重建的。

当然,这本回忆录与所有苏联军人的著作一样,主动回避了罗斯福的《租借法案》在苏德战争中对于苏联起到的极为关键的支援作用。

与什捷缅科的作品相呼应的,是纳粹德国一代名将曼施坦因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原因在于曼施坦因施展才华的地区正是苏德战场,他是希特勒手下最负盛名的指挥官,曾制定闪击法国的“曼施坦因方案”,并在东线战场相继指挥第十一集团军、顿河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

在大众对于二战的记忆里,最有名的德军将帅恐怕还是“沙漠之狐”隆美尔和以装甲战闻名的古德里安,两人都以指挥坦克而著称。但事实上,人类爆发过最大规模装甲战的战场,恰恰是曼施坦因所在的东欧平原。

在《失去的胜利》中,曼施坦因更多的是作为战略家的思考,他的笔下不仅有战争现场,也有政坛风云。曼施坦因在写作过程做不断提出自己对于苏德战争的看法,为德军战争表现辩护,认为二战东线战场的失败最大因素在于希特勒个人的指挥。在不少读者看来,这颇有推诿责任之嫌。

在曼施坦因最出风头的1943年,他凭借超人的军事才华,以“反手打击战术”(Backhand Blow)重创了苏军的四个方面军,瘫痪了其中两个方面军的作战能力。然而此时,德军经历了苏联发动的“火星”作战,失败已成定局。纳粹将领多多少少有这种遗憾,个人成就的巅峰往往伴随第三帝国露出薄弱的软肋。

与曼施坦因的作品相比,隆美尔的回忆录《攻击中的步兵》和古德里安回忆录《闪击英雄》均将着眼点放在具体战役战术上,缺乏宽广视野,更类似军事学院的专业书籍。由是对于一般读者,更值得推荐曼施坦因这本《失去的胜利》。

中国战场回忆|又陌生又熟悉的影像

在不少中国读者那里,关于英美苏德诸将帅讲述的故事烂熟于心,然而关于中国战场的回忆录则阅读极少。偶尔也只会翻阅趣味性强的《李宗仁回忆录》、《张发奎回忆录》,然而这两本书近于传记,涉及二次大战的内容并非重头。

相形之下,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以及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回忆录是值得中国读者关注的二战回忆录性质作品。

何应钦身为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在1946年悉心编撰了这本《八年抗战之经过》,事无巨细将七七事变以来历次军事冲突记录于此书。从战前中日双方兵力比较与战争起因,写到陆军各大小战场具体作战经过、敌我双方进攻线路等,直至与英美苏各国结盟并接受日本投降。本书几成抗战信史。唯一缺憾是全为官方口吻写成,只适合通览,精读则颇为遭罪。

《冈村宁次回忆录》恰恰相反,主观性强,中国人读起来必会大呼新鲜。冈村身为中国通,早年曾是军阀孙传芳顾问,在战后也继续受蒋介石邀请担任军事顾问,他在回忆录中记叙了对华战争过程中种种亲身经历的大小轶事,对于中国军队的作战也多有品评。譬如在冈村宁次看来,与日军交战中实力最强的仍旧是蒋介石嫡系的中央军,而对于广受后人推崇的桂系部队和其他地方部队,冈村宁次评价不高。

阅读这位侵华军头笔下的战争回忆,中国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个对手眼中的抗日全过程,阅读快感难以想象。

战争虽是英雄的武道场,但并非只有大人物所撰写的回忆录才有价值。对于中国读者,关于中国战场的历史长期受到意识形态作用影响,很难了解到发生在自己国家的战争实情。而对于战争中的普通士兵们的生活更是全无概念。

为弥补这一方面缺憾,不妨购买一本黄仁宇所撰写的回忆录《黄河青山》,黄仁宇早在1980年代就以历史学者闻名国内,但他曾入选远征军赴印度受训、曾身为东北保安司令部校官参谋、曾在战后作为国民政府驻日军官并接触过麦克阿瑟的往事,只有在阅读完这本《黄河青山》后,读者们才会恍然大悟。

在《黄河青山》里,年轻军官黄仁宇见识到了中国最底层的士兵,这些人毫无战斗精神,行为匪夷所思,而一个部队中赖以依靠的战斗力却来自那些不服从管教的兵痞;黄仁宇也在海外看到了中国士兵中的精锐,他们使用美式武器,即便是将军,也面临美国人的白眼。黄仁宇在于美国军人的接触中,也逐渐完善对于中国内战的思考,为什么美军的作战体系在国民革命军中无处安放?

在黄仁宇的笔下,中国读者总能遭遇一种久违的熟悉感——原来那幅图景就是氤氲迷雾后面那个早已被忘却了的近代中国。

70年来,二次大战这等规模的诸神博弈再未降临,经历战争洗练的一代人逐渐作古。对于当下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愈演愈烈的世界,后来人不妨拾起前人记忆,翻阅这些当年人物的回忆录,体会一把文明世界将亡、人类不绝如缕的紧迫与危机感,或许别有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诸神之思:最有价值的二战回忆录

这些大时代的大人物一度掌握影响人类命运走向的决断权力,他们在二战中所锤炼的意志、所遭受的打击以及对战争的思考,在这段历史中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个人回忆,成为回溯那个年代最为关键的叙事依据。

图片来源:CFP

1941年,希特勒入侵苏联,山下奉文攻占马来半岛,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以来国家间互相尊重领土完整的古老协议被后进军事强国彻底破坏。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大战中,近代文明遭遇的危机达到了前人未见的程度。

幸而,在主要同盟国中涌现出了中流砥柱式的领袖人物,这些人物在妄图瓜分世界的强权面前誓不低头,他们秉承旧时代欧洲政治家凶猛骄傲的气质,以本国广大的战略纵深或遍布全球的海外属地为依托,在世界体系崩坏的年代互结同盟,纵横捭阖,头一次为全人类的自由奋战。

由于这些大时代的大人物一度掌握影响人类命运走向的决断权力,他们在二战中所锤炼的意志、所遭受的打击以及对战争的思考,在这段历史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人的个人回忆,成为回溯那个年代最为关键的叙事依据。

丘吉尔的回忆|身后有个帝国待他鼓舞

历数与二战有关的回忆录,首先绕不开的是丘吉尔所著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是少数对于世界危机极敏感的政治家,在一战时,他就是英国内阁中唯一接触过德皇威廉二世并警惕其野心的人。1930年代他为写作四卷本祖先传记而赴巴伐利亚考察时,丘吉尔目睹了纳粹主义盛行,他在政治生涯的低谷期向国内发出疾呼。但不论是时任首相鲍德温还是后来的张伯伦,都把他的警告当成失意老人的呓语。

丘吉尔生在大英帝国最优越的贵族家庭,属于从小就确信自己会成为帝国领袖的那类人。作为曾经的纨绔子弟,丘吉尔从青年时代开始摆脱早年种种劣行的影响,他从自己家保姆和《圣经》里汲取道德营养,从吉本和麦考利这些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建立知识体系。

丘吉尔虽毕业自英国最有名的军校,却缺乏健康体魄。不过,他从古巴到印度、从苏丹到南非的从军经历,使他早早在战场上见识了人类的狡黠残忍。丘吉尔接受的各方面锤炼使得他获得了远超同时代人的宽阔视野和深邃思想,并形成了“温情的保守主义”(Compassionate Conservatism)价值观。

这些因素无一不反映于回忆录中。在第一卷,丘吉尔即总揽全局分析了二次大战爆发的原因,他将之称为“不必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丘吉尔对于世界局势的把握,对于德国人复仇情绪的洞悉,对地中海战略的体认,他的睿智和坚强,让人难以忽视。

然而丘吉尔并非意在自吹自擂。回忆录中更多的是散落在繁琐文件和冗长会议中令人左右为难的抉择时刻。作为领袖,丘吉尔不是好谋无断之人,更因他在一战中策划的加利波利战役曾葬送数十万军队,使自己遭遇下台,这令其在二次大战中决策时变得尤为提心吊胆。他睡眠很少,身后还有一个时刻等待他鼓舞的帝国。

很多人忘记的一点是,在法国投降后,英国成为了唯一正面承受纳粹德国军事进攻的国家。那时的丘吉尔很难有什么希望,昔日盟友的投降让他不得不命令英国海军击沉港内的法国军舰。即将到来的不列颠空战使英国朝野蔓延着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息,丘吉尔没有多余的兵力捍卫在日军威胁下的东方领土,苏联与德国仍是眉来眼去的伙伴,美国的参战看起来遥遥无期。

后来我们知道,就连丘吉尔自己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铁人。他与保守主义、共产主义、军国主义做斗争,却又是个帝国主义者;他支持各自治领的独立运动却又极力反对印度脱离英国统治;他感性又脆弱,经常陷入被他称为“黑狗”的忧郁症中不能自拔,一度厌世。倘若不是40岁后练习绘画陶冶性情,丘吉尔很难挺过一生中的诸多难关。

但丘吉尔终究还是挺过来了。生于勇武民族的自豪感、对罗马史的钻研、多年政治活动积累的议会经验共同塑造了丘吉尔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判断力。当美国特使霍普金斯1941年前往伦敦会见丘吉尔后,他在给罗斯福的信笺中写道:“丘吉尔就是一切意义上的政府,他决定大的战略,通常连小事也不放过。”而来自法国的经济学家让·莫内显然更了解这位海峡之隔的政治家的地位,他在霍普金斯出发前曾给出忠告:“丘吉尔就是英国的战时内阁,其他人都是无足轻重的。”

在回忆录里,除了大政方针与重大行动的决策经过,让人难以忽视的还有丘吉尔良好的文学涵养,从第一卷的卷名《风云紧急(The Gathering Storm)》到章节名《蝗虫吃光的年代》,小到遣词用句,无一不印证了丘吉尔当世一流的文学功底。如果说当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丘吉尔时仍有人提出质疑的话,再后来的《英语民族史》问世大抵能够佐证丘吉尔名副其实的才华了。

只有通读全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方知牛津大学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形容丘吉尔“将其个人意志和想象力强加于英国人”所言非虚。

戴高乐的回忆|一封失败者的道歉信

如果说丘吉尔的回忆录是属于胜利者的赞歌,那戴高乐的回忆录就是一封失败者的道歉信。他在《战争回忆录》卷首第一句话便是著名的“我对法国一向有着独特的观点”。

这个国家曾有最为引以为豪的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索姆河畔的福煦元帅曾率领这只陆军向德国人发出传世嘲讽:“我的侧翼被迂回了,我的中央撤退了,但我进攻!”

20多年后,这只有着骄傲传统的“欧洲头牌陆军”在一群失败主义者的率领下迅速朝着侵略者投降。此时的夏尔·戴高乐不过是一位普通军官。法国军队没有英国和德国那样的军事贵族传统,平民出身的将帅大有人在,身为上校的戴高乐在这些功勋卓著的高级军官面前算不得什么人物。但最后一次访问法国的丘吉尔在察觉了法兰西领袖们的和谈倾向后,意味深长地称戴高乐为“应运而生之人”(I’homme du destin)。

戴高乐的回忆录分为三卷,第一卷的视角是从投降前的法军军官过渡至流亡伦敦的抵抗运动领袖,系统描述了法国在西线战场的筹备与战事,以及“战斗法国”组织的建立以及与英国的合作关系。第二卷始,戴高乐从法国军事领袖的角度看待二战以及法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含糊地位。

投降后的法国变得四分五裂,老一辈的英雄人物,或者遭遇刺杀,或者如贝当元帅一样完全屈服于希特勒。曾备受期待领导法国其余军队的海军统帅达尔朗,在获得新政府任命后放弃前往海外的原计划,加入了傀儡政府。

几年后,达尔朗背叛维希法国,在阿尔及尔成立海军政府,与同盟国合作。这导致了希特勒再次入侵并占领法国全境。达尔朗也在随后不久遭到刺杀,有人认为,刺杀者是戴高乐支持者。

远走伦敦的戴高乐并非法国的唯一领袖,他所成立的“战斗法国”(后期更名为“自由法国”)一直被人诟病是一个独裁政府,戴高乐也确实有这个倾向。他必须依托丘吉尔的支持和英国的力量,但其实他从小就讨厌英国人。

最不幸的是,拥有左右全局能力的罗斯福总统对戴高乐表达了明确的不喜欢。在罗斯福的计划里,另一位法国将军吉罗更适合接管未来的法国。这迫使戴高乐动用了种种不光彩的手段争夺权力,在一系列阴谋活动后,吉罗势力被清除,戴高乐通往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总理宝座的道路被彻底打通。

在戴高乐的回忆录中,出于容易理解的原因。法国所占据的不光彩的地位被淡化了,在他笔下,除了不可避免的历史事实,更多的是对于法国人拒绝和德国合作的那一面的叙述。历史学家约翰·基根的看法是:“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全部出版后,它们似乎是在解释一个伟大民族怎样在被击败的情况下维护民族精神的。”

尽管如此,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仍是关于二战无可取代的记忆。

将帅们的回忆|大兵与他们的胜利

不论是戴高乐还是丘吉尔,严格来说,它们仍旧是那些重大战役的计划拟定者,而非亲历者。在这方面,前线将帅们的回忆录变得尤为珍贵。

根据《八月炮火》的记载,1910年英国参谋学院院长威尔逊准将拜访法国陆军大学,曾询问法国元帅福煦一个关于英法同盟问题:“英国至少要派出多少兵力才能对你们有所帮助?”福煦的答复好像是利剑射出的一道寒光:“只需英国大兵一人——不过一定要看到他战死沙场。”

到了二战,英法易位,这时对于英国人来说,“只需美国大兵一人”同样成为了一剂不可或缺的强心针。美国在二战中期开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战争机器,没有罗斯福颁布的《租借法案》,丘吉尔很难维持英国对轴心国的全面战争,而苏联则会失去航空汽油和柴油补给。

美国大兵终究还是亲自来了,带来这些队伍的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这位将军履历惊人,在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他只是一名51岁的陆军中校,4年后,他以五星上将、盟军统帅之尊率军攻入德国本土。

艾森豪威尔对于二战的回忆被写进了那本质朴厚重的《远征欧陆》中,他在军界的崛起得益于马歇尔慧眼识珠,而艾森豪威尔对于乔治·巴顿的悉心提拔也受人称道。在回忆录里,艾森豪威尔从自己的角度解释了美军的战前准备,以及后期英美军队围绕地中海的战略合作,重头戏无疑是载入史册的诺曼底登陆。

艾森豪威尔作为许多重大战役的实际制定者,回忆录中流露出的与丘吉尔、戴高乐在欧洲战略上的分歧,证实了美国高层对于丘吉尔殚精竭虑维持英帝国影响力愿望的厌恶,以及打压法国力量的明确目的。在丘吉尔与斯大林对于巴尔干半岛的势力瓜分中,美国人对英国盟友态度冷淡,却同时低估了苏联的野心。

并非每个美国将领都在实际接受艾森豪威尔节制,在地球另一端,麦克阿瑟的势力如日中天,他的跳岛战术(Island hopping)正在有效率的消灭近百万精锐日军。

与艾森豪威尔相比,麦克阿瑟是美国军队中的贵族,他出生在将军世家,父亲是菲律宾总督。他是西点军校历史上最优秀的毕业生,后来还成为了最年轻的西点校长。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麦克阿瑟就已经以准将身份在西线指挥美军作战。当他身为陆军参谋长时,那时艾森豪威尔只不过是他的助理。

在美国军队历史上,很少有军人的传奇程度能超越麦克阿瑟,故此他关于二战的回忆录绝不应忽视。然而国内关于麦克阿瑟的回忆录,目前只见1984年上海译文所出《麦克阿瑟回忆录》,其乃是麦帅一生之回忆,关于太平洋战争章节对于中国读者的熟悉感远不如朝鲜战争章节,由此遭到不少删减。且囿于年代原因,书稿为高校翻译组代为进行翻译工作,质量不高。

与之类似,苏联将帅的战后岁月基本身处斯大林与赫鲁晓夫时代。其回忆录在内容写作上缺乏阅读性,有名的作品如朱可夫《回忆与思考》名气极大,然而内容缺乏深度,宣传大过思考,其对失败闭口不谈而专论苏军得胜的原因早已不容于当代主流阅读趣味。

相反,倒是名气不及《回忆与思考》的《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值得一读,作者是苏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什捷缅科,他曾一人辅佐了四位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洛夫。

在这本堪称苏军大脑的回忆录中,什捷缅科提供了巨量的关于苏联战备和工业生产的具体数据,阅读这本著作,对于苏联大清洗之后的军制、军备生产状况以及苏联的资源储备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得以知道一个在战争之初损失数百万军人的部队是如何在抵抗中完成军队重建的。

当然,这本回忆录与所有苏联军人的著作一样,主动回避了罗斯福的《租借法案》在苏德战争中对于苏联起到的极为关键的支援作用。

与什捷缅科的作品相呼应的,是纳粹德国一代名将曼施坦因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原因在于曼施坦因施展才华的地区正是苏德战场,他是希特勒手下最负盛名的指挥官,曾制定闪击法国的“曼施坦因方案”,并在东线战场相继指挥第十一集团军、顿河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

在大众对于二战的记忆里,最有名的德军将帅恐怕还是“沙漠之狐”隆美尔和以装甲战闻名的古德里安,两人都以指挥坦克而著称。但事实上,人类爆发过最大规模装甲战的战场,恰恰是曼施坦因所在的东欧平原。

在《失去的胜利》中,曼施坦因更多的是作为战略家的思考,他的笔下不仅有战争现场,也有政坛风云。曼施坦因在写作过程做不断提出自己对于苏德战争的看法,为德军战争表现辩护,认为二战东线战场的失败最大因素在于希特勒个人的指挥。在不少读者看来,这颇有推诿责任之嫌。

在曼施坦因最出风头的1943年,他凭借超人的军事才华,以“反手打击战术”(Backhand Blow)重创了苏军的四个方面军,瘫痪了其中两个方面军的作战能力。然而此时,德军经历了苏联发动的“火星”作战,失败已成定局。纳粹将领多多少少有这种遗憾,个人成就的巅峰往往伴随第三帝国露出薄弱的软肋。

与曼施坦因的作品相比,隆美尔的回忆录《攻击中的步兵》和古德里安回忆录《闪击英雄》均将着眼点放在具体战役战术上,缺乏宽广视野,更类似军事学院的专业书籍。由是对于一般读者,更值得推荐曼施坦因这本《失去的胜利》。

中国战场回忆|又陌生又熟悉的影像

在不少中国读者那里,关于英美苏德诸将帅讲述的故事烂熟于心,然而关于中国战场的回忆录则阅读极少。偶尔也只会翻阅趣味性强的《李宗仁回忆录》、《张发奎回忆录》,然而这两本书近于传记,涉及二次大战的内容并非重头。

相形之下,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以及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回忆录是值得中国读者关注的二战回忆录性质作品。

何应钦身为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在1946年悉心编撰了这本《八年抗战之经过》,事无巨细将七七事变以来历次军事冲突记录于此书。从战前中日双方兵力比较与战争起因,写到陆军各大小战场具体作战经过、敌我双方进攻线路等,直至与英美苏各国结盟并接受日本投降。本书几成抗战信史。唯一缺憾是全为官方口吻写成,只适合通览,精读则颇为遭罪。

《冈村宁次回忆录》恰恰相反,主观性强,中国人读起来必会大呼新鲜。冈村身为中国通,早年曾是军阀孙传芳顾问,在战后也继续受蒋介石邀请担任军事顾问,他在回忆录中记叙了对华战争过程中种种亲身经历的大小轶事,对于中国军队的作战也多有品评。譬如在冈村宁次看来,与日军交战中实力最强的仍旧是蒋介石嫡系的中央军,而对于广受后人推崇的桂系部队和其他地方部队,冈村宁次评价不高。

阅读这位侵华军头笔下的战争回忆,中国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个对手眼中的抗日全过程,阅读快感难以想象。

战争虽是英雄的武道场,但并非只有大人物所撰写的回忆录才有价值。对于中国读者,关于中国战场的历史长期受到意识形态作用影响,很难了解到发生在自己国家的战争实情。而对于战争中的普通士兵们的生活更是全无概念。

为弥补这一方面缺憾,不妨购买一本黄仁宇所撰写的回忆录《黄河青山》,黄仁宇早在1980年代就以历史学者闻名国内,但他曾入选远征军赴印度受训、曾身为东北保安司令部校官参谋、曾在战后作为国民政府驻日军官并接触过麦克阿瑟的往事,只有在阅读完这本《黄河青山》后,读者们才会恍然大悟。

在《黄河青山》里,年轻军官黄仁宇见识到了中国最底层的士兵,这些人毫无战斗精神,行为匪夷所思,而一个部队中赖以依靠的战斗力却来自那些不服从管教的兵痞;黄仁宇也在海外看到了中国士兵中的精锐,他们使用美式武器,即便是将军,也面临美国人的白眼。黄仁宇在于美国军人的接触中,也逐渐完善对于中国内战的思考,为什么美军的作战体系在国民革命军中无处安放?

在黄仁宇的笔下,中国读者总能遭遇一种久违的熟悉感——原来那幅图景就是氤氲迷雾后面那个早已被忘却了的近代中国。

70年来,二次大战这等规模的诸神博弈再未降临,经历战争洗练的一代人逐渐作古。对于当下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愈演愈烈的世界,后来人不妨拾起前人记忆,翻阅这些当年人物的回忆录,体会一把文明世界将亡、人类不绝如缕的紧迫与危机感,或许别有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