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江研发十年沉浮,跨国药企在中国本土研发去向哪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江研发十年沉浮,跨国药企在中国本土研发去向哪里?

跨国药企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来去匆匆,新环境下将会是怎样的新布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谢欣

编辑 | 任悠悠

几年前跨国药企调整中国研发业务的风潮已经逐渐远去,但今年下半年,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研发上的动作令这个话题再次受到关注。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诺华中国在近日对其上海研发中心进行调整,诺华上海研发中心的运营重点将发生变化,将关闭早期研究团队(early discovery),仅保留转化医学团队,上海研发中心将转型为诺华早期临床开发中心,此后将“重点聚焦于扩大早期临床开发以及后期临床试验的规模和领域,从而加快新药的开发。”

100多名诺华员工将受到这次调整的影响,而诺华方面称未来将“专注于把诺华研发管线药物尽快从早期临床研究阶段带入中国,加速在中国和其他地区临床试验的速度。”

诺华上海研发中心于2006年进驻上海张江,三年后诺华又宣布投资10亿美元将张江研发中心扩建成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那是跨国公司们在中国大举建立研发中心的年代,除诺华外,包括GSK、辉瑞、阿斯利康等纷纷在张江建立了自己在中国的研发中心。

无论是“in China for China”还是“in China for Global”,跨国药企齐聚张江做研发的盛况前后持续了大约十年。但十年过去后到来的却是一波接一波的变化,艾伯维、罗氏、诺华、礼来等先后对其在中国的研发机构都作出了调整,阿斯利康则将这部分业务与国投创新合资成立了迪哲医药,其中GSK关闭中国研发中心则被认为是这一系列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对这些变化常见的观点包括,中国研发中心在MNC企业内部中的定位不清晰,在IP保护与技术转让上存在疑虑,导致中国研发中心上游基础研究部分往往只能跟着总部走,自身成果寥寥。

此外,随着国内本土创新药环境变化,研发人员薪资成本不断上涨,也与跨国企业们起初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成本优势的设想背道而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跨国企业们逐步关闭在中国的研发中心,许多原先在研发中心任职的高管们也选择自己创业,并接过了研发中心原有的项目。

但国内创新药研发环境的变化与药审改革也在改变着跨国企业们在中国本土研发的下一步布局。

作为第一个(2004年)在上海独资建立研发中心的跨国药企,罗氏2019年10月宣布投资8.63亿元的由罗氏研发中心升级的全新罗氏上海创新中心正式落成,并聚焦于研究与早期开发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领域的创新型药药品。慢性乙肝、呼吸道病毒、耐药性细菌以及免疫炎症疾病是该中心的主要研究重点。其中“in China for China”的思路明显,肝病药物的研发工作将会是罗氏中国上海创新中心后续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已建立了丰富的乙肝在研药物产品线,四款抗乙肝药物已经进入临床I期研究。

另一家在中国极具本土化色彩的跨国企业阿斯利康,也在11月初宣布将现有阿斯利康上海研发平台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并成立AI创新中心。

跨国企业也在中国的本土研发领域采取着更加多元化的布局方式,如国内不少知名创新药企背后都有着礼来亚洲基金的身影、强生、默克在中国设立的创新中心则采取平台式孵化器的方式与国内创新研发企业进行合作,类似的还有美敦力与勃林格殷格翰等。

合作还体现在临床开发方面,武田亚洲开发中心从2015年起帮助把6个新药和13个适应症带入中国,而根据其负责人王璘介绍,在武田制药完成对夏尔的收购后,还计划把11个新药和12个适应症在中国加速开发以赶上全球步伐。而武田制药亚洲开发中心员工总数在60人左右,临床开发上主要选择外部CRO进行合作。

王璘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借助于中国很多的利好政策,武田亚洲开发中心将把更多的中国临床项目纳入到全球临床之中以加速其进入中国,目前在武田制药全球40个临床阶段在研产品中已有25个具有中国计划,剩下的产品后续也会带到中国。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此前曾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中国本土研发水平的提高与创新政策的扶持,中国的本土研发已开始从过去的只能参与到全球研发中开始转变为有能力引领全球研发。

而几个例子是,根据王璘介绍,此前武田制药多发性骨髓瘤药物恩莱瑞在中国的总生存数据帮助了其在欧盟的获批、另一款在研新药TAK-788作为武田制药首个实现中国和全球同步开发的药物,中国三个月内就招募到30位中国患者,入组速度远超出全球水平,这是因为在中国,TAK-788所针对的罕见的与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20相关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比全球高出几倍,TAK-788的例子证明了在一些特定的疾病领域,中国可以起到引领全球药物开发的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江研发十年沉浮,跨国药企在中国本土研发去向哪里?

跨国药企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来去匆匆,新环境下将会是怎样的新布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谢欣

编辑 | 任悠悠

几年前跨国药企调整中国研发业务的风潮已经逐渐远去,但今年下半年,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研发上的动作令这个话题再次受到关注。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诺华中国在近日对其上海研发中心进行调整,诺华上海研发中心的运营重点将发生变化,将关闭早期研究团队(early discovery),仅保留转化医学团队,上海研发中心将转型为诺华早期临床开发中心,此后将“重点聚焦于扩大早期临床开发以及后期临床试验的规模和领域,从而加快新药的开发。”

100多名诺华员工将受到这次调整的影响,而诺华方面称未来将“专注于把诺华研发管线药物尽快从早期临床研究阶段带入中国,加速在中国和其他地区临床试验的速度。”

诺华上海研发中心于2006年进驻上海张江,三年后诺华又宣布投资10亿美元将张江研发中心扩建成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那是跨国公司们在中国大举建立研发中心的年代,除诺华外,包括GSK、辉瑞、阿斯利康等纷纷在张江建立了自己在中国的研发中心。

无论是“in China for China”还是“in China for Global”,跨国药企齐聚张江做研发的盛况前后持续了大约十年。但十年过去后到来的却是一波接一波的变化,艾伯维、罗氏、诺华、礼来等先后对其在中国的研发机构都作出了调整,阿斯利康则将这部分业务与国投创新合资成立了迪哲医药,其中GSK关闭中国研发中心则被认为是这一系列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对这些变化常见的观点包括,中国研发中心在MNC企业内部中的定位不清晰,在IP保护与技术转让上存在疑虑,导致中国研发中心上游基础研究部分往往只能跟着总部走,自身成果寥寥。

此外,随着国内本土创新药环境变化,研发人员薪资成本不断上涨,也与跨国企业们起初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成本优势的设想背道而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跨国企业们逐步关闭在中国的研发中心,许多原先在研发中心任职的高管们也选择自己创业,并接过了研发中心原有的项目。

但国内创新药研发环境的变化与药审改革也在改变着跨国企业们在中国本土研发的下一步布局。

作为第一个(2004年)在上海独资建立研发中心的跨国药企,罗氏2019年10月宣布投资8.63亿元的由罗氏研发中心升级的全新罗氏上海创新中心正式落成,并聚焦于研究与早期开发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领域的创新型药药品。慢性乙肝、呼吸道病毒、耐药性细菌以及免疫炎症疾病是该中心的主要研究重点。其中“in China for China”的思路明显,肝病药物的研发工作将会是罗氏中国上海创新中心后续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已建立了丰富的乙肝在研药物产品线,四款抗乙肝药物已经进入临床I期研究。

另一家在中国极具本土化色彩的跨国企业阿斯利康,也在11月初宣布将现有阿斯利康上海研发平台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并成立AI创新中心。

跨国企业也在中国的本土研发领域采取着更加多元化的布局方式,如国内不少知名创新药企背后都有着礼来亚洲基金的身影、强生、默克在中国设立的创新中心则采取平台式孵化器的方式与国内创新研发企业进行合作,类似的还有美敦力与勃林格殷格翰等。

合作还体现在临床开发方面,武田亚洲开发中心从2015年起帮助把6个新药和13个适应症带入中国,而根据其负责人王璘介绍,在武田制药完成对夏尔的收购后,还计划把11个新药和12个适应症在中国加速开发以赶上全球步伐。而武田制药亚洲开发中心员工总数在60人左右,临床开发上主要选择外部CRO进行合作。

王璘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借助于中国很多的利好政策,武田亚洲开发中心将把更多的中国临床项目纳入到全球临床之中以加速其进入中国,目前在武田制药全球40个临床阶段在研产品中已有25个具有中国计划,剩下的产品后续也会带到中国。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此前曾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中国本土研发水平的提高与创新政策的扶持,中国的本土研发已开始从过去的只能参与到全球研发中开始转变为有能力引领全球研发。

而几个例子是,根据王璘介绍,此前武田制药多发性骨髓瘤药物恩莱瑞在中国的总生存数据帮助了其在欧盟的获批、另一款在研新药TAK-788作为武田制药首个实现中国和全球同步开发的药物,中国三个月内就招募到30位中国患者,入组速度远超出全球水平,这是因为在中国,TAK-788所针对的罕见的与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20相关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比全球高出几倍,TAK-788的例子证明了在一些特定的疾病领域,中国可以起到引领全球药物开发的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