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1年后,我们如何理解那位与船共亡的“海上钢琴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1年后,我们如何理解那位与船共亡的“海上钢琴师”?

他的一生,都在船上,在这里他与朋友告别、与所爱告别、甚至与钢琴告别,他在相聚、徘徊、追寻、离别和回归,都是为了皈依自己的灵魂。

文 | 暴娱 海馨

无意间,鲍小姐(ID:baoyu_18)浏览到了《海上钢琴师》4K复映版的中国版海报。

由海报设计大师黄海亲自操刀设计的画面,巧妙地运用了船窗、大海、满月、纽约、礼帽等标志性元素——幽静的海面上一排排钢琴键跳跃似的闪着光,而男主角1900扔下的帽子飞舞而出,投影到偌大城市的光环里,那一瞬便是永恒,像极了海上的一轮明月。

画面折射出的灵性光芒,就仿佛1900不凡的精神世界瞬间呈现在我们眼前一般。

说起1900,谁是1900呢?他是导演托纳多雷《海上钢琴师》作品中的男主人公。

这位导演还有另外两部尤为出名片子《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998年,《海上钢琴师》上映时,以独特的视角、完美的音乐场景、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一举轰动全世界,拿奖拿到手软。

11月15日,《海上钢琴师》4K修复版上映。4K修复技术使得分辨率大幅度提升,光影层次变化更加细腻,大银幕下的仪式和庄重感,让鲍小姐泪流满面。

鲍小姐有太多太多的言语想要去讲述它,又有太多太多的思绪回到了初识它的那天。

的确,1900太值得品味了。

有观众看完修复版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十年后的昨天终于在电影院又看了1900,虽然早已忘却曾经看时的感受,但是我总觉得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或者说是不想改变的。”

影片在宣传中也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从大陆到大陆,隔海远渡、旅人匆匆、追梦不止,像极了人生世事,从一处到另一处。”

正因为这份美好给人的印象太过于深刻,而影院营造出来的氛围又让人浸入意境,鲍小姐不得不重现审视这部影片。那就从1900的出身说起吧。

1 由来——“不许离开船舱一步”

1900年的第一天,在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弗吉尼亚(Virginian)号上,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丹尼·博德曼在头等舱上欲捡拾有钱人残留下来的时,却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

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缩写,于是丹尼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善良的丹尼十分疼爱小1900,教他读书,尽量不让他受一点点苦。由于没有任何出生证明之类的文件,丹尼害怕1900会被别人抢走,所以便告诉他,“不许离开船舱一步”。

可谁会料到,丹尼的这句“不许离开船舱一步”,竟然成为1900的宿命。

1900随着弗吉尼亚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海上意外事件,造成了丹尼的意外丧生。在懵懂的1900于生离死别前迷茫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美妙动人的声音。他回过头去,身边一个亚洲女人告诉他,这是音乐。

——有时候,觉得1900像是来自海上的精灵。虽然他没有父母、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但大海就是他的摇篮,那架钢琴就是他最初的襁褓。关于尽头,关于彼岸都与他的由来息息相关,他从海上来,海上有他的整个灵魂。

2 天赋——“让规矩全都滚蛋”

再次成为孤儿的1900在船舱游逛,常常被悠扬的钢琴声吸引。几日后,1900在夜里偷偷溜进餐厅,来到白天船属乐手演奏娱乐上等乘客的钢琴前,竟无师自通的演奏出动人的旋律。

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歌声吵醒了许多乘客,他们好奇的想去探个究竟,却都陶醉在这小家伙如天籁般的音乐中。直到音乐停下来,船长才过去对他说,“1900,你不可以弹琴,这完全不合规矩。”

年幼的1900任性的回答说:“让规矩全都滚蛋(fuck the regulations)。” 

几年后,成人的1900成了弗吉尼亚号乐队的钢琴师,他从未下过船,却早已名声远扬。

——虽然声名远扬,但天才不见得是世界上幸福的人。

由于某种特异的本领太过于高超,他们很难得到真正的爱。那些为1900的琴声瞠目结舌的人,在琴声终结的时候,不过带着一点点丝丝的留恋慢慢散去罢了。

像1900这样的天才犹如偶像一般被大家追捧着、痴迷着。然而,如果有一天,人们的偶像被汽车冲撞,谁又会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前面?

曲终人散,自是孤独往常。

3 知己、红颜 ——“下船,追寻另一种人生”

在一次暴风雨中,1900巧遇了正在晕船的麦克斯,两个人十分投缘,成为一生知己。

麦克斯非常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但也同时对他固执的不肯下船登上陆地感到困惑。他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

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太过于遥远,他从未下过船,也想象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麦克斯的建议根本不具备诱惑力。

即使斗琴胜过爵士乐的始祖杰利,声势更是如日中天,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确保会名利双收,他的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他的快乐。

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制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女孩顺着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对,尽管女孩仅仅是在用窗户的反射照镜子,他却立刻爱上了她。

随兴而发弹奏了一曲为爱情的柔情似水的曲子《1900's Theme》。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

在女孩下船的几周后,1900甚至变得十分的痛苦,他很想去找她。一方面怀着对爱情的憧憬,一方面是麦克斯的极力劝说。他最终决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

——天才更会追崇内心、向往美好。在以往1900的想象中,岸上的人会把时间浪费在问为什么,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这是他丝毫并不羡慕。

然而,他今天决定下船了,因为他想要去追寻一种属于自己极致的美好。

但谁又知道,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毕竟外面的世界太大了……

4 归途——“我再也不下船了”

那天,1900穿着麦克斯送给他的大衣,缓慢的走下船梯,所有的船员都在和他挥手告别。

但当他即将踏上土地时,他茫然的看着诺大的纽约市,凝视了一阵,他突然拿起礼帽抛向远方,然后回头,返回了船上。他对麦克斯说,

“我再也不下船了。 

朋友,原谅我,

我不下船了。”

因为他的内心在翻滚“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那个世界对于他而言,似乎好重,他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结束。自然,1900为自己将要步入到这无穷的选择里而害怕得快要崩溃。他不知道,“上了岸,该何去何从?”,他的内心告诉他“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直到许多年后,大战结束,早已离开维珍尼亚号的麦克斯偶然发现破旧的弗吉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才想起这1900是不是还没下船。

当麦克斯回到船上,放起当年1900弹奏的曲子, 1900在一个角落里,还真跟他见面了。

曲子像丝线般淡淡地流出……那种音律,像极了两个人初次相见时的惊喜。然而,曲声一转,两人在低头的片刻,恰恰又像是在默默地挥手告别……

是的,朋友珍重再见……

是的,朋友再也不见……

此时此刻的1900却坚定地说:“我生在这条船,死也在这条船上,我不下去。”

麦克斯流泪了。他默默地离开这条船,远远地看见它和1900被炸得粉碎,逐渐沉入大海里。

——为什么?是大多数人在此时此刻脑海里涌现出来的想法。为何1900突然又不下船了,难道他不愿意去寻找内心所爱了吗?

不,是因为他有点害怕了。

透过自己的眼睛,他迷茫了:他觉得岸上的花花世界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他给船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钢琴的键有始有终,船的甲板有始有终。他可以用有限的键盘奏出无限的乐曲,他可以驾驭这种“有限”。在这里,他就是他,他就是自己”

而外面,如此庞然大物般的陆地,如此光怪陆离的世界,他恐惧了,他退缩了,因为他看不到尽头,他不该何去何从了……

船就是他的世界,他的理想国,他真正的精神家园。

于是,一个经典的画面呈现出来,他把自己的礼帽抛向大海上,象征着今生与陆地的告别,毅然决然地回归于灵魂深处的地方—船上。

他的一生,都在船上,在这里他与朋友告别、与所爱告别、甚至与钢琴告别,他在相聚、徘徊、追寻、离别和回归,都是为了皈依自己的灵魂。

他不愿意随波逐流、不需要无穷尽的诱惑,大海和音乐正是他最温暖的故乡。

他用有限的人生,释放了无限的精彩,哪怕走向死亡,依然是完整属于他自己。

他死了,随船去了……

——当《1900's Theme》再次悠扬,不蔓不枝、不咸不淡,在平静中高潮涌现,又在退潮后永远地恢复平静,就好像是1900的一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1年后,我们如何理解那位与船共亡的“海上钢琴师”?

他的一生,都在船上,在这里他与朋友告别、与所爱告别、甚至与钢琴告别,他在相聚、徘徊、追寻、离别和回归,都是为了皈依自己的灵魂。

文 | 暴娱 海馨

无意间,鲍小姐(ID:baoyu_18)浏览到了《海上钢琴师》4K复映版的中国版海报。

由海报设计大师黄海亲自操刀设计的画面,巧妙地运用了船窗、大海、满月、纽约、礼帽等标志性元素——幽静的海面上一排排钢琴键跳跃似的闪着光,而男主角1900扔下的帽子飞舞而出,投影到偌大城市的光环里,那一瞬便是永恒,像极了海上的一轮明月。

画面折射出的灵性光芒,就仿佛1900不凡的精神世界瞬间呈现在我们眼前一般。

说起1900,谁是1900呢?他是导演托纳多雷《海上钢琴师》作品中的男主人公。

这位导演还有另外两部尤为出名片子《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998年,《海上钢琴师》上映时,以独特的视角、完美的音乐场景、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一举轰动全世界,拿奖拿到手软。

11月15日,《海上钢琴师》4K修复版上映。4K修复技术使得分辨率大幅度提升,光影层次变化更加细腻,大银幕下的仪式和庄重感,让鲍小姐泪流满面。

鲍小姐有太多太多的言语想要去讲述它,又有太多太多的思绪回到了初识它的那天。

的确,1900太值得品味了。

有观众看完修复版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十年后的昨天终于在电影院又看了1900,虽然早已忘却曾经看时的感受,但是我总觉得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或者说是不想改变的。”

影片在宣传中也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从大陆到大陆,隔海远渡、旅人匆匆、追梦不止,像极了人生世事,从一处到另一处。”

正因为这份美好给人的印象太过于深刻,而影院营造出来的氛围又让人浸入意境,鲍小姐不得不重现审视这部影片。那就从1900的出身说起吧。

1 由来——“不许离开船舱一步”

1900年的第一天,在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弗吉尼亚(Virginian)号上,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丹尼·博德曼在头等舱上欲捡拾有钱人残留下来的时,却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

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缩写,于是丹尼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善良的丹尼十分疼爱小1900,教他读书,尽量不让他受一点点苦。由于没有任何出生证明之类的文件,丹尼害怕1900会被别人抢走,所以便告诉他,“不许离开船舱一步”。

可谁会料到,丹尼的这句“不许离开船舱一步”,竟然成为1900的宿命。

1900随着弗吉尼亚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海上意外事件,造成了丹尼的意外丧生。在懵懂的1900于生离死别前迷茫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美妙动人的声音。他回过头去,身边一个亚洲女人告诉他,这是音乐。

——有时候,觉得1900像是来自海上的精灵。虽然他没有父母、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但大海就是他的摇篮,那架钢琴就是他最初的襁褓。关于尽头,关于彼岸都与他的由来息息相关,他从海上来,海上有他的整个灵魂。

2 天赋——“让规矩全都滚蛋”

再次成为孤儿的1900在船舱游逛,常常被悠扬的钢琴声吸引。几日后,1900在夜里偷偷溜进餐厅,来到白天船属乐手演奏娱乐上等乘客的钢琴前,竟无师自通的演奏出动人的旋律。

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歌声吵醒了许多乘客,他们好奇的想去探个究竟,却都陶醉在这小家伙如天籁般的音乐中。直到音乐停下来,船长才过去对他说,“1900,你不可以弹琴,这完全不合规矩。”

年幼的1900任性的回答说:“让规矩全都滚蛋(fuck the regulations)。” 

几年后,成人的1900成了弗吉尼亚号乐队的钢琴师,他从未下过船,却早已名声远扬。

——虽然声名远扬,但天才不见得是世界上幸福的人。

由于某种特异的本领太过于高超,他们很难得到真正的爱。那些为1900的琴声瞠目结舌的人,在琴声终结的时候,不过带着一点点丝丝的留恋慢慢散去罢了。

像1900这样的天才犹如偶像一般被大家追捧着、痴迷着。然而,如果有一天,人们的偶像被汽车冲撞,谁又会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前面?

曲终人散,自是孤独往常。

3 知己、红颜 ——“下船,追寻另一种人生”

在一次暴风雨中,1900巧遇了正在晕船的麦克斯,两个人十分投缘,成为一生知己。

麦克斯非常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但也同时对他固执的不肯下船登上陆地感到困惑。他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

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太过于遥远,他从未下过船,也想象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麦克斯的建议根本不具备诱惑力。

即使斗琴胜过爵士乐的始祖杰利,声势更是如日中天,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确保会名利双收,他的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他的快乐。

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制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女孩顺着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对,尽管女孩仅仅是在用窗户的反射照镜子,他却立刻爱上了她。

随兴而发弹奏了一曲为爱情的柔情似水的曲子《1900's Theme》。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

在女孩下船的几周后,1900甚至变得十分的痛苦,他很想去找她。一方面怀着对爱情的憧憬,一方面是麦克斯的极力劝说。他最终决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

——天才更会追崇内心、向往美好。在以往1900的想象中,岸上的人会把时间浪费在问为什么,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这是他丝毫并不羡慕。

然而,他今天决定下船了,因为他想要去追寻一种属于自己极致的美好。

但谁又知道,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毕竟外面的世界太大了……

4 归途——“我再也不下船了”

那天,1900穿着麦克斯送给他的大衣,缓慢的走下船梯,所有的船员都在和他挥手告别。

但当他即将踏上土地时,他茫然的看着诺大的纽约市,凝视了一阵,他突然拿起礼帽抛向远方,然后回头,返回了船上。他对麦克斯说,

“我再也不下船了。 

朋友,原谅我,

我不下船了。”

因为他的内心在翻滚“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那个世界对于他而言,似乎好重,他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结束。自然,1900为自己将要步入到这无穷的选择里而害怕得快要崩溃。他不知道,“上了岸,该何去何从?”,他的内心告诉他“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直到许多年后,大战结束,早已离开维珍尼亚号的麦克斯偶然发现破旧的弗吉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才想起这1900是不是还没下船。

当麦克斯回到船上,放起当年1900弹奏的曲子, 1900在一个角落里,还真跟他见面了。

曲子像丝线般淡淡地流出……那种音律,像极了两个人初次相见时的惊喜。然而,曲声一转,两人在低头的片刻,恰恰又像是在默默地挥手告别……

是的,朋友珍重再见……

是的,朋友再也不见……

此时此刻的1900却坚定地说:“我生在这条船,死也在这条船上,我不下去。”

麦克斯流泪了。他默默地离开这条船,远远地看见它和1900被炸得粉碎,逐渐沉入大海里。

——为什么?是大多数人在此时此刻脑海里涌现出来的想法。为何1900突然又不下船了,难道他不愿意去寻找内心所爱了吗?

不,是因为他有点害怕了。

透过自己的眼睛,他迷茫了:他觉得岸上的花花世界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他给船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钢琴的键有始有终,船的甲板有始有终。他可以用有限的键盘奏出无限的乐曲,他可以驾驭这种“有限”。在这里,他就是他,他就是自己”

而外面,如此庞然大物般的陆地,如此光怪陆离的世界,他恐惧了,他退缩了,因为他看不到尽头,他不该何去何从了……

船就是他的世界,他的理想国,他真正的精神家园。

于是,一个经典的画面呈现出来,他把自己的礼帽抛向大海上,象征着今生与陆地的告别,毅然决然地回归于灵魂深处的地方—船上。

他的一生,都在船上,在这里他与朋友告别、与所爱告别、甚至与钢琴告别,他在相聚、徘徊、追寻、离别和回归,都是为了皈依自己的灵魂。

他不愿意随波逐流、不需要无穷尽的诱惑,大海和音乐正是他最温暖的故乡。

他用有限的人生,释放了无限的精彩,哪怕走向死亡,依然是完整属于他自己。

他死了,随船去了……

——当《1900's Theme》再次悠扬,不蔓不枝、不咸不淡,在平静中高潮涌现,又在退潮后永远地恢复平静,就好像是1900的一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