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8月25日报道了国家铁路局公布的2015年第2季度铁路专用设备行政许可企业监督检查结果。有19家企业被要求限期整改,其中7家企业整改完成,另外12家企业正在整改。显示问题的企业包括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6家企业;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旗下6家铁路局;2家涉及铁路运输央企和2家地方企业。中国拥有动车组生产资质的3家企业全部上榜。
财新网9月6日报道,问题企业包括,中铁总下属济南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下称广铁集团)、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太原铁路局和乌鲁木齐铁路局;中国中车旗下,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客股份)、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客装备)、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四方)、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唐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和长江车辆有限公司等(下称长江车辆);2家涉及铁路运输央企为中国石油和神华集团。
这些企业存在各种问题,比如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领域,国铁局指出,动车组制造商长客股份高寒车防寒作业指导书可操作性不强;株洲电力机车则是部分铁路交通事故没有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长客装备未按规范抽验产品;青岛四方多项管理制度未执行;唐客未在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上注明行政许可证书的有效期编号等。值得关注的是,上一次国铁局检查中指出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四方庞巴迪)存在问题,目前中国拥有动车组生产资质的全部4家企业均在国铁局的车辆专用设备检查中发现问题,其中长客股份两次上榜。
中铁总公司属下6家铁路局问题主要集中于客车、货车和机车使用维护领域,如广铁集团部分关键设备未按标准进行检修;成都铁路局重要零部件原始凭证不齐全;昆明铁路局没有对员工胜任岗位要求进行评价;太原铁路局关键质量项点检验人员无任职资质要求;乌鲁木齐铁路局无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外包方清单;上海铁路局重要零部件未按其特性制定具体的入库检验要求。
国铁局成立以来,已经发布过4次铁路专用设备的检查结果,在中铁总旗下全国18个铁路局中,仅有南宁铁路局从未在国铁局检查中发现问题,而上海铁路局存在问题最多,共出现3次。
本次检查还发现2家涉及铁路运输的央企问题,其中中国石油对必须全数验收的零部件仅抽验了10%;神华集团旗下企业存在主要设备检修周期不明确或操作性不强等6项问题,神华集团也成为本次检查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企业。
对于本次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国铁局已经对各相关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其中株洲电力机车等7家企业已经整改完成,长客股份等12家企业正在整改。本次检查是国铁局成立以来实行的第4次监管,执行单位为其下设的7个地方铁路监督管理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