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第二次也很美》披着“觉醒”外衣也难逃都市女性题材怪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第二次也很美》披着“觉醒”外衣也难逃都市女性题材怪圈

婚姻的失败可以有很多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全职太太”这一身份带来的隐患。

文|一点剧读 直言不会

“你算是个成年人吗?想表现你是一个好妈妈是吗?你给多少人添了麻烦啊!”

在最新的预告片中,张鲁一饰演的许朗情绪爆发怒斥王子文饰演的安安,两人的情感关系也在这次“掺糖”的情绪爆发中得到进一步确认。

离婚、家庭主妇、争夺抚养权、重返职场、第二次的人生、第二春……由王子文、张鲁一主演的《第二次也很美》自上映后,不仅收视一路水涨船高,更是以能引起公众热议的诸多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昨日(11月28日)播出的16、17集csm59城收视数据达1.410%,截止当前该剧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9.6亿,并衍生出了“该不该做全职太太”、“第二次也很美 婚姻现实”、“王子文醉酒撒娇”、“王蕾心机”等相关热搜话题。

临近2019年尾声的剧集市场,渐渐熄灭了献礼季的光芒,前有已收官的《初恋那件小事》,现有《庆余年》《鹤唳华亭》《鳄鱼与牙签鸟》《你好乔安》《第二次也很美》等古装、青春、都市题材剧集的批量上映。期间,都市题材剧集的市场占比和市场反馈尤为突出。

开篇被指绕不开《我的前半生》套路的《第二次也很美》,以轻喜剧的笔调和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将“全职太太”这一群体推进公众视野,也再次揭开了现代女性题材影视剧的“玛丽苏”怪圈。

“28岁未成年”全职太太的“伪觉醒”

毕业就结婚的“毕婚族”安安在做了六年家庭主妇后,丈夫提出离婚,成为单亲妈妈的她重新进入职场,拿起曾经最擅长的画笔,一边在重寻自我价值的第二次人生里摸爬滚打,一边在路上邂逅了新一段爱情。

第一集就面临被离婚现实的安安,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出了什么问题,在她眼中,自己与老公大学时就开始恋爱,对方成熟稳重、包容自己、出身豪门且两人的相处一向恩爱。但透过安安丈夫的视角,观众可以看到,与其说是一个妻子、一位母亲,其实生活中的安安更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比如丈夫出差不在家的日子里,安安带着儿子豆豆吃外卖,深夜儿子睡倒在沙发上,身为母亲的她却在一旁玩游戏。

但安安真的有那么不负责任吗?其实也未必,一段感情的破裂很多时候并不能将责任完全归罪于某一方。安安的丈夫忙于工作,一个月可能也回不来不几次,婚后他能提供的最多就是物质,丈夫的包容和这段“丧偶式”婚姻令安安变成了一个任性的大孩子,越是渴望老公的陪伴越是任性、无理取闹。

放眼该剧充斥的元素,二次元少女、完美的丈夫、懂事的儿子、心机女配、铁杆闺蜜、欢喜冤家第二春……可以看到,《第二次也很美》并没有过于凸显全职太太开启第二次人生的艰难,相反它的开端充满轻松诙谐,人物也是善恶分明,该剧正是试图通过带有轻喜色彩的笔调剖析当代婚姻爱情生活。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女主角安安步入职场后的表现,让该剧在受众市场最初的好评渐渐熄火,争议随即而来。

首先是人物人设操之过急的转变,奔三的安安婚后一直沉浸在小女生模式,离婚后通过争夺抚养权和找工作两件事迅速成长,这本是没有问题的逻辑,但奈何剧中有关促使女主成长的篇幅过少,一切转变的发生理所当然却又突如其来。

其次是人物人设的过于简单,尤其是最新两集,过于傻白甜的表现、被女配伤害后仿佛不曾发生过似的掀篇、对曾经深爱丈夫变得眼神麻木,都让人生状态转变过快、情绪过于外放的安安,露出了不合逻辑的漏洞,更令观众发出“她真的可以把孩子带好吗”的疑问。

不能否认,剧中人物群像的设置是讨喜的,比如人小鬼大的豆豆、一眼便能看穿黑白的男主、安安母子间朋友似的相处模式、安安闺蜜的讲义气等,都令该剧在严肃的“自我意识觉醒”议题上,多了许多轻松可爱的气息。

但更不能忽视的是,这种特别的气息,同样也在反噬着剧作本身。悬浮、狗血等负面形容成为《第二次也很美》挣脱不开的魔咒。

从《我的前半生》到《第二次也很美》,全职太太还要“被污名化”多久?

“我的前半生靠男人,我的后半生靠闺蜜的男人。”正如网友对《我的前半生》一针见血的评价,如今也出现在了《第二次也很美》身上:“第一次人生靠老公,第二次人生靠闺蜜和新任老公。”

所谓的“离婚女人自强不息、重获独立人格”在如今主打“女性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崛起”的都市剧中却始终充满争议。

纵观近年来讲述独立女性的都市剧,自《回家的诱惑》打响“离婚女性复仇记”以来,各种为试图突出当代社会女性群体的剧集层出不穷,但是女性独立气息里回避不了的是“玛丽苏”。

《欢乐颂》在女性群戏背后将笔触或多或少放置社会与原生家庭,《我的前半生》慢工细活的磨出了一个女性“伪独立”的故事,饶是有《都挺好》这样通过女性独立剖析原生家庭影响的优质剧作出现,也无法消弭市场上“狗血”的份量。

深究其背后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中国传统家庭观念是一向信奉“男主外,女主内”,女性自古就被铐上了家庭的“枷锁”,对家庭主妇的“污名化”是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对于更多劳动力的需求。影视剧中对女性群体尤其是家庭主妇的描绘多见于只知柴米油盐、不体恤丈夫在外辛苦或与社会严重脱节的形象,而影视剧的一大落脚点便是体现这一群体的“涅槃重生”。

影视市场不是没有想过创新,可落地始终显得力不从心。

《我的前半生》中家庭主妇的罗子君日常生活就是花钱,《第二次也很美》中安安则是整天追剧、打游戏、在家庭中心呼唤爱。两个生活状态完全不同的全职太太,婚姻却都以极致情境走向破裂,婚后也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失去经济来源,生活不能独立等。如此带有戏剧转折性却过于单薄的人设,与此前传统的家庭主妇、全职太太设定本质上有何不同?

同时,在自我意识和价值的觉醒与实现上,这些剧作也没能很好的消化这些转变。经过特殊设定的狗血剧情和三角恋情,令罗子君所追求的女性独立变得极具讽刺性和虚无缥缈,《第二次也很美》中安安自我价值的觉醒也过于仓促和外化,高举独立女性大旗,上演的却是玛丽苏独立记和小言变形记,可现实生活并不是偶像剧。

诚然,不能否认的是,当代社会独立自主的职场女性的确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影视剧对家庭主妇、全职太太群体的刻画就需要通过先抑后扬、片面、甚至负面的笔触去勾勒。婚姻的失败可以有很多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全职太太”这一身份带来的隐患。如何打破现有的固化认知,打造出真正的独立女性觉醒剧作,依然值得探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第二次也很美》披着“觉醒”外衣也难逃都市女性题材怪圈

婚姻的失败可以有很多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全职太太”这一身份带来的隐患。

文|一点剧读 直言不会

“你算是个成年人吗?想表现你是一个好妈妈是吗?你给多少人添了麻烦啊!”

在最新的预告片中,张鲁一饰演的许朗情绪爆发怒斥王子文饰演的安安,两人的情感关系也在这次“掺糖”的情绪爆发中得到进一步确认。

离婚、家庭主妇、争夺抚养权、重返职场、第二次的人生、第二春……由王子文、张鲁一主演的《第二次也很美》自上映后,不仅收视一路水涨船高,更是以能引起公众热议的诸多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昨日(11月28日)播出的16、17集csm59城收视数据达1.410%,截止当前该剧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9.6亿,并衍生出了“该不该做全职太太”、“第二次也很美 婚姻现实”、“王子文醉酒撒娇”、“王蕾心机”等相关热搜话题。

临近2019年尾声的剧集市场,渐渐熄灭了献礼季的光芒,前有已收官的《初恋那件小事》,现有《庆余年》《鹤唳华亭》《鳄鱼与牙签鸟》《你好乔安》《第二次也很美》等古装、青春、都市题材剧集的批量上映。期间,都市题材剧集的市场占比和市场反馈尤为突出。

开篇被指绕不开《我的前半生》套路的《第二次也很美》,以轻喜剧的笔调和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将“全职太太”这一群体推进公众视野,也再次揭开了现代女性题材影视剧的“玛丽苏”怪圈。

“28岁未成年”全职太太的“伪觉醒”

毕业就结婚的“毕婚族”安安在做了六年家庭主妇后,丈夫提出离婚,成为单亲妈妈的她重新进入职场,拿起曾经最擅长的画笔,一边在重寻自我价值的第二次人生里摸爬滚打,一边在路上邂逅了新一段爱情。

第一集就面临被离婚现实的安安,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出了什么问题,在她眼中,自己与老公大学时就开始恋爱,对方成熟稳重、包容自己、出身豪门且两人的相处一向恩爱。但透过安安丈夫的视角,观众可以看到,与其说是一个妻子、一位母亲,其实生活中的安安更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比如丈夫出差不在家的日子里,安安带着儿子豆豆吃外卖,深夜儿子睡倒在沙发上,身为母亲的她却在一旁玩游戏。

但安安真的有那么不负责任吗?其实也未必,一段感情的破裂很多时候并不能将责任完全归罪于某一方。安安的丈夫忙于工作,一个月可能也回不来不几次,婚后他能提供的最多就是物质,丈夫的包容和这段“丧偶式”婚姻令安安变成了一个任性的大孩子,越是渴望老公的陪伴越是任性、无理取闹。

放眼该剧充斥的元素,二次元少女、完美的丈夫、懂事的儿子、心机女配、铁杆闺蜜、欢喜冤家第二春……可以看到,《第二次也很美》并没有过于凸显全职太太开启第二次人生的艰难,相反它的开端充满轻松诙谐,人物也是善恶分明,该剧正是试图通过带有轻喜色彩的笔调剖析当代婚姻爱情生活。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女主角安安步入职场后的表现,让该剧在受众市场最初的好评渐渐熄火,争议随即而来。

首先是人物人设操之过急的转变,奔三的安安婚后一直沉浸在小女生模式,离婚后通过争夺抚养权和找工作两件事迅速成长,这本是没有问题的逻辑,但奈何剧中有关促使女主成长的篇幅过少,一切转变的发生理所当然却又突如其来。

其次是人物人设的过于简单,尤其是最新两集,过于傻白甜的表现、被女配伤害后仿佛不曾发生过似的掀篇、对曾经深爱丈夫变得眼神麻木,都让人生状态转变过快、情绪过于外放的安安,露出了不合逻辑的漏洞,更令观众发出“她真的可以把孩子带好吗”的疑问。

不能否认,剧中人物群像的设置是讨喜的,比如人小鬼大的豆豆、一眼便能看穿黑白的男主、安安母子间朋友似的相处模式、安安闺蜜的讲义气等,都令该剧在严肃的“自我意识觉醒”议题上,多了许多轻松可爱的气息。

但更不能忽视的是,这种特别的气息,同样也在反噬着剧作本身。悬浮、狗血等负面形容成为《第二次也很美》挣脱不开的魔咒。

从《我的前半生》到《第二次也很美》,全职太太还要“被污名化”多久?

“我的前半生靠男人,我的后半生靠闺蜜的男人。”正如网友对《我的前半生》一针见血的评价,如今也出现在了《第二次也很美》身上:“第一次人生靠老公,第二次人生靠闺蜜和新任老公。”

所谓的“离婚女人自强不息、重获独立人格”在如今主打“女性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崛起”的都市剧中却始终充满争议。

纵观近年来讲述独立女性的都市剧,自《回家的诱惑》打响“离婚女性复仇记”以来,各种为试图突出当代社会女性群体的剧集层出不穷,但是女性独立气息里回避不了的是“玛丽苏”。

《欢乐颂》在女性群戏背后将笔触或多或少放置社会与原生家庭,《我的前半生》慢工细活的磨出了一个女性“伪独立”的故事,饶是有《都挺好》这样通过女性独立剖析原生家庭影响的优质剧作出现,也无法消弭市场上“狗血”的份量。

深究其背后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中国传统家庭观念是一向信奉“男主外,女主内”,女性自古就被铐上了家庭的“枷锁”,对家庭主妇的“污名化”是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对于更多劳动力的需求。影视剧中对女性群体尤其是家庭主妇的描绘多见于只知柴米油盐、不体恤丈夫在外辛苦或与社会严重脱节的形象,而影视剧的一大落脚点便是体现这一群体的“涅槃重生”。

影视市场不是没有想过创新,可落地始终显得力不从心。

《我的前半生》中家庭主妇的罗子君日常生活就是花钱,《第二次也很美》中安安则是整天追剧、打游戏、在家庭中心呼唤爱。两个生活状态完全不同的全职太太,婚姻却都以极致情境走向破裂,婚后也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失去经济来源,生活不能独立等。如此带有戏剧转折性却过于单薄的人设,与此前传统的家庭主妇、全职太太设定本质上有何不同?

同时,在自我意识和价值的觉醒与实现上,这些剧作也没能很好的消化这些转变。经过特殊设定的狗血剧情和三角恋情,令罗子君所追求的女性独立变得极具讽刺性和虚无缥缈,《第二次也很美》中安安自我价值的觉醒也过于仓促和外化,高举独立女性大旗,上演的却是玛丽苏独立记和小言变形记,可现实生活并不是偶像剧。

诚然,不能否认的是,当代社会独立自主的职场女性的确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影视剧对家庭主妇、全职太太群体的刻画就需要通过先抑后扬、片面、甚至负面的笔触去勾勒。婚姻的失败可以有很多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全职太太”这一身份带来的隐患。如何打破现有的固化认知,打造出真正的独立女性觉醒剧作,依然值得探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