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海南电影节】专访“金椰奖”导演万玛才旦:冬天中关村大街上有个红气球在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海南电影节】专访“金椰奖”导演万玛才旦:冬天中关村大街上有个红气球在飘

通过一部部藏语题材的故事,万玛才旦不仅仅构建出丰富多彩的藏语电影世界,再加上松太加、拉华加、达杰丁增等同样讲述藏语故事的导演,打造了一个独具魅力的“藏语新浪潮”。

最佳影片《气球》导演万玛才旦

12月8日,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竞赛“金椰奖”公布获奖名单,万玛才旦执导的新片《气球》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分别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员两项重要大奖。

在来到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之前,《气球》已经入围过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第24届釜山电影节亚洲之窗单元等众多国际影展。两个气球的意向,是片中最为重要且直接的故事线索。其一是小孩子们一直想要的充满氢气会飘浮在空中的红气球,另一个是小孩子在父母的床上发现避孕套后将其吹大变出的白色气球。两个气球一个出现在结尾,一个出现在开端,在中间发生的,正是男主角达杰家中发生的故事。

《气球》曾入围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如果简单从故事线索来说,《气球》跟万玛才旦之前的作品类似,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在102分钟里讲述了家中老人去世,妻子怀孕后到底该不该生的纠结。一方面是家中已经有3个儿子难以负担,一方面是老人去世,根据他们所信仰的宗教的上师指点,老人极有可能转世投胎成为这个孩子。不管从宗教还是家庭孝顺的角度,除妻子之外的家人都希望她能将孩子生下来。

在现实与宗教、家庭的冲突中,每个人身上的复杂性都得以体现。人物,是《气球》故事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人物首先必须得立得住,每个人必须有存在的依据,他们之间必须形成牵制。这种牵制可能会增加彼此人物的力量,包括他们的动力,这些都是写作过程中,尤其构思的时候需要设计好的。”不希望生孩子的妻子一方面是受害者,但同时也是对她成为尼姑的妹妹进行强行控制的“加害者”,而她的妹妹,也是一方面受到伤害,但在另一方面又赞同姐夫的意见希望姐姐将孩子生下来。而达杰不断强行希望妻子将孩子生下,但反过来他也承受着失去父亲、承担家庭重担的痛苦。

《气球》剧照

从2005年执导首部长片《静静的嘛呢石》开始,万马才旦就一直坚持独立自编自导长片。小说家出身,让他在剧本阶段就将故事设计的非常完整,人物的复杂性正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对角色对白的把握上。《气球》的角色都说着十分朴实且生活化十足的语言,絮絮叨叨的感觉,跟他的前作《撞死了一只羊》完全不同。在近几部作品中,万玛才旦都将台词设计的非常精简,但在早期作品,比如《静静的嘛呢石》中,其实他也呈现过非常生活化的台词,“第二部《寻找智美更登》基本上就是通过台词完成的叙事,通过台词推进情节,通过台词讲自己的经历。”

通过一部部藏语题材的故事,万玛才旦不仅仅构建出丰富多彩的藏语电影世界,再加上松太加、拉华加、达杰丁增等同样讲述藏语故事的导演,打造了一个独具魅力的“藏语新浪潮”。

正是随着藏语电影越来越多的出现,万玛才旦发现在近些年拍摄影片时,不管是在演员方面,还是幕后制作团队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演员从以前没有专业演员到有一批专业演员出现,其他部门的创作人员也是,有慢慢积累的过程。题材也是,可能相对从单一题材到比较多元的题材的变化。”

《静静的嘛呢石》剧照

万玛才旦对这样的形式感到欣喜,“能看到一些年轻的藏族电影人,他们可能关注的题材、表现方式是比较多元的。从这些方面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现象。之所以能形成这个现象,可能还是跟这批电影人对电影的态度有关系。他们不会把这个题材当做自己的优势来对待,希望在创作层面得到一些认可。”

在他看来,现在进行电影创作,不应该将关注点放在藏语电影这个形式上,而是应该放在创作本身,“你面对的是创作的问题,不用刻意去转变。”正如他的电影,虽然每一部都是藏语,但其实并不是仅仅拍给藏语观众看的,让不同文化的观众都能通过电影理解这个故事,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可能拍摄上会做一些铺垫,有些东西如果只是面对藏文化的观众,可能是不需要解释或者铺垫的。面对这个文化之外的观众,你怎么把这样一个剧里面包含的、附加的精神传递出去,是一个挑战。”

专访 | 万玛才旦:我的电影不是只拍给藏族人看的

界面文娱对话万玛才旦:

界面文娱:《气球》里不少生活化的幽默桥段和设置,这些从何而来的?

万玛才旦:跟这个故事的灵感有关。好多年前在北京的时候,冬天中关村大街上,突然看到了一个红色的气球在飘,当时就被意象吸引,有了视觉的灵感,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意象,当时就想把它用到电影里。然后我慢慢地想这个故事,让意象跟藏地产生些关联,就想到了另一个意象——白色的气球。有了这样两个意象之后,这个故事就出来了。

这个故事跟《老狗》一样,也是先想到结尾,再慢慢建构。在我的印象里,这个气球最终飘走了,有结尾的想象之后,慢慢地去建构故事。自然那种生活中的东西,比如你听到的关于这个避孕套的故事,其实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能听到类似的很多故事。虽然没有原型,这样的故事自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幽默,因为小孩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之间就形成了反差。所以那种幽默的、有趣的点自然出来了。

《老狗》剧照

界面文娱:这种自然里,也就让台词变得有点絮叨的感觉,跟你之前的片子有些不同。

万玛才旦:但是这样的台词其实也需要筛选,需要设计。台词的少跟多同样有很多挑战,因为片子里出场的人物挺多,故事的线索也相对较多,每个人物说话的方式、台词的特点必须得抓到,所以必须得设计。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段、经历,包括老人会说什么话、小孩会说什么话、一对夫妻会说什么话,都是对台词的要求挺高的。虽然可能很日常,像咱们平常聊天一样,但每一个台词都需要精心设计。

界面文娱:这样的挑战难度大吗?

万玛才旦:其实也没什么。我前面几部电影,比如《静静的嘛呢石》,也是一个非常日常的电影,也在讲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可能稍微有点冲突的、有种亲情的东西,也有很多台词。第二部《寻找智美更登》,基本上就是通过台词完成的叙事,通过台词推进情节,通过台词讲自己的经历,不是通过闪回的方式拍,完全是通过每个人的台词的状况和特点在勾连,推进剧情。

界面文娱:片子的主题是生命的轮回,很大而且很沉重,想要营造轻松的氛围很难。

万玛才旦:本来它涉及到的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比如说生与死,比如说生命这样(轮回),可能听起来很沉重的话题,但我希望通过比较轻盈的方式来讲。(有的讲述方式是)举重若重的,也有举重若轻的,我希望这故事是举重若轻的故事。气球这样一个意象的呈现,就好像找到了一个点,能把一个沉重的话题承接起来。讲一个故事,尤其是讲一个可能很沉重的话题的时候,怎么找到一个点、一个出口、一个方式,我觉得很重要。

《气球》海报

界面文娱:在故事中,尼姑的存在相对特殊,是妻子的妹妹,为什么选择在她回家时,将故事推至高潮?

万玛才旦:尼姑的设置在原先的剧本里面没有那么重,但后来加重了。我希望通过她的经历和当下处境,来衬托姐姐的状态。她们有一个参照,通过尼姑的过去,可以看到姐姐面对选择的困难。她们也有转变,一方面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是受害者,另一方面可能也都是施暴者,也有暴力的一面。比如妹妹尼姑,她经历了那样的情感的痛,但最后她可能又要劝这个姐姐(再生孩子)。她们身上有那种反差。包括这个妻子、丈夫都有,都会面临两难,这样的两难可能对故事中的人物来说是特别好的,所以人物的设置,比如说这个家庭中人物的构成需要设计,家庭的构成是什么样的?三个小孩是什么状态?是男孩或女孩?当然也可以是两个小孩,但两个就没有来自现实的压力。即将面临的来到世上的新生命就很难抉择。这些都需要设计,这种设计会增加人物在现实的困境。

界面文娱:你也是小说家出身,剧作上也会赋予这些人物非常强大的力量吧?

万玛才旦:对,必须的。人物首先必须得立得住,每个人必须有存在的依据,他们之间必须形成牵制。这种牵制可能会增加彼此人物的力量,包括他们的动力,这些都是写作过程中,尤其构思的时候需要设计好的。比如这个家庭是一个什么构成,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一方面可能有现实层面的困境,另一方面有精神层面的困境,因为他有特殊的信仰带来的压力。

《气球》剧照

界面文娱:最好的设计可能就是让大家看不出设计,更多的注意力可能会更集中在画面的设计上,比如刚到学校时的尼姑是一直被帽子挡住眼睛的,那一段长镜头非常有意思。

万玛才旦:当然肯定不能太刻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必须让这个人物立起来。另外需要在影像上呈现。写作阶段只是文字的创作,必须把它落实到影像上做影像的转变。所以对人物的定位、演员的状态,包括他们的长相、身高、甚至说话的音色,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每个人说话的语言的感觉,他说出话的节奏,都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包括对观众的情绪,这些都得设计。他们的衣服也是,你刚讲到的尼姑,因为她完全可以不戴帽子,但是我们试了很多遍,让她戴上了这个帽子。戴上帽子就有一种压迫感,可能也有种对她经历的探究的感觉,从画面里能传递出来。她帽子的高度什么的都得设计,在排练时得戴着机器让他们走位。这个帽子压到什么地方,她抬头的时候抬到什么位置,都必须得设计好。这些看起来很自然,但她进入学校,看到老师,整个关系的呈现,需要长镜头来调度。演员的走位、树什么的,都要设计好,其实对人的情绪很有帮助的。她(尼姑)最终要离开那个学校,老师追过来,她藏在树后面,就有一些看起来压迫或阻挡的东西,跟完全没有什么东西,情绪出来肯定是不一样的。

界面文娱:这几位演员都是跟你合作多次的,写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就是照着他们写的?

万玛才旦:也不是,写剧本的时候也没想到他们,但写完之后你会想,在自己的演员范围之内——当然你希望用到比较专业的演员,因为这些角色难度挺大的——然后在自己认识的这些演员里挑,就自然地想到这些合适的演员。

《气球》剧照

界面文娱:藏语演员的范围应该不太宽吧?近期情况好一点了吗?

万玛才旦:对,尤其拍第一部电影《静静的嘛呢石》的时候,那是在安多藏区(拍的),当时几乎就没有一个专业的电影演员,一方面片子的故事、内容需要纪录片的质感,可能非专业的演员的选择比较合适。另一方面其实也没有选择,没有用专业演员的余地,只能用非职业演员。十多年下来,出现了这样一些专业演员,选择的余地也大了,但是肯定没有很多很多的(专业)演员。我跟他们一样,大家都是一起慢慢成长起来的。

界面文娱:《气球》里很多地方交代很清楚,但就是在尼姑的故事线上留白比较多,为什么这样处理?

万玛才旦:讲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些故事可能完整讲出来是有魅力的,有些故事可能需要另一种方式来讲,达到的效果一样。如果完整地讲尼姑过去的爱情经历,可能观众对她没那么大的印象,但是现在用这样一个方式来讲,可能对观众的印象更强了。很多人会在以后问到关于尼姑的故事,就是因为这样讲述故事的方法能引起人的联想。别人的故事一看就很清楚,尼姑的故事不是那么透明,但是能隐隐感觉到她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她过去的情感经历。这样的效果我觉得起到了。

索朗旺姆凭《气球》获得金椰奖最佳女主角

界面文娱:《气球》里也将女性的魅力传递地非常好,你是如何去传递这些品质的?

万玛才旦:女性是有一些很细腻的情感,所以得抓住那个东西。当然藏族女性可能也不是大家想象中、或者印象中的那样一个状态,我希望把她们还原为真实的女性,这种还原可能需要通过很多方法,比如说讲尼姑情感的时候,用一个长镜头来讲她对过去情感的一种铭刻。可能那样从火中取书的长镜头,一个动作我觉得一次性就完成了。电影有电影的长处,在讲这样一个故事的时候,就要把它的长处发挥出来,文字有文字的长处。

万玛才旦执导《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界面文娱:在近些年,有许多藏语电影在各大电影节展进行了很多亮相,有人将其称为“藏地新浪潮”,你怎么看这个情况?你们几位导演会进行探讨吗?

万玛才旦:对,就这两年慢慢形成这样一个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我觉得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说主创团队,演员从以前没有专业演员到有一批专业演员出现,其他部门的创作人员也是,有慢慢积累的过程。题材也是,可能相对从单一题材到比较多元的题材的变化。表现形式也是,我自己感受更多,能看到一些年轻的藏族电影人,他们可能关注的题材、表现方式是比较多元的。从这些方面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现象。之所以能形成这个现象,可能还是跟这批电影人对电影的态度有关系。他们不会把这个题材当做自己的优势来对待,希望在创作层面得到一些认可。对我来说,题材是没有意义的,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题材,汉族、藏族或者其他民族,最终要面对的是创作问题,解决的也是创作问题。这一点上大家是一样的、平等的。

我们不会单单从这样一个现象去做探讨,我们倒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更有实际意义的现象。“藏地新浪潮”目前因为这样一些电影人,这样一些作品的出现,只是一个现象,但是我们希望它能是一个有时间记忆的现象,希望有更好的电影作品出现。作为电影人,可能电影作品是最重要的。

万玛才旦执导《塔洛》剧照

界面文娱:在藏语电影的创作领域你已经做到非常好,未来会考虑拍摄汉语片,或者别的比如英语片、法语片吗?

万玛才旦:未来肯定会考虑拍摄非藏语题材的作品,不过现在倒还没有计划。从本质上讲,你面对的是创作的问题,不用刻意去转变,说要拍这样一个题材做刻意的转变,我肯定不会做这样的选择,它是很自然的东西。

另一方面,拍电影确实涉及到很多层面,不太像小说创作。可能小说创作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东西、很自发的表达,写完就完了。但电影会涉及到很多现实层面的东西,有时候可能需要做一些考虑,比如题材。从市场层面讲,题材肯定有一些优势,比如语言的优势。在中国市场,汉语电影市场的优势肯定比藏语或者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电影的市场优势要大。从国际上讲,英语的电影市场优势可能更大,所以汉族题材或者都市题材电影,可能受众(面)会大一些。

所以有时候出于现实,会考虑(拍摄非藏语电影)。但是哪怕在做藏语题材电影的时候,其实我也在做这样的考量。我从拍第一部电影开始,就有一个出发点,虽然拍的是藏族题材,但不仅仅是拍给藏族人看的。可能拍摄上会做一些铺垫,有些东西如果只是面对藏文化的观众,可能是不需要解释或者铺垫的。比如说电影里涉及到的一些藏器,《静静的嘛呢石》里面涉及到智美更登,对藏族观众来说就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不用做太多的铺垫或者基础的工作,但是要面对这个文化之外的观众,你怎么把这样一个剧里面包含的、附加的精神传递出去,是一个挑战。写剧本的时候,要把这些分散出去,不是那么刻意地把这些传递给不同文化的观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海南电影节】专访“金椰奖”导演万玛才旦:冬天中关村大街上有个红气球在飘

通过一部部藏语题材的故事,万玛才旦不仅仅构建出丰富多彩的藏语电影世界,再加上松太加、拉华加、达杰丁增等同样讲述藏语故事的导演,打造了一个独具魅力的“藏语新浪潮”。

最佳影片《气球》导演万玛才旦

12月8日,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竞赛“金椰奖”公布获奖名单,万玛才旦执导的新片《气球》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分别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员两项重要大奖。

在来到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之前,《气球》已经入围过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第24届釜山电影节亚洲之窗单元等众多国际影展。两个气球的意向,是片中最为重要且直接的故事线索。其一是小孩子们一直想要的充满氢气会飘浮在空中的红气球,另一个是小孩子在父母的床上发现避孕套后将其吹大变出的白色气球。两个气球一个出现在结尾,一个出现在开端,在中间发生的,正是男主角达杰家中发生的故事。

《气球》曾入围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如果简单从故事线索来说,《气球》跟万玛才旦之前的作品类似,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在102分钟里讲述了家中老人去世,妻子怀孕后到底该不该生的纠结。一方面是家中已经有3个儿子难以负担,一方面是老人去世,根据他们所信仰的宗教的上师指点,老人极有可能转世投胎成为这个孩子。不管从宗教还是家庭孝顺的角度,除妻子之外的家人都希望她能将孩子生下来。

在现实与宗教、家庭的冲突中,每个人身上的复杂性都得以体现。人物,是《气球》故事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人物首先必须得立得住,每个人必须有存在的依据,他们之间必须形成牵制。这种牵制可能会增加彼此人物的力量,包括他们的动力,这些都是写作过程中,尤其构思的时候需要设计好的。”不希望生孩子的妻子一方面是受害者,但同时也是对她成为尼姑的妹妹进行强行控制的“加害者”,而她的妹妹,也是一方面受到伤害,但在另一方面又赞同姐夫的意见希望姐姐将孩子生下来。而达杰不断强行希望妻子将孩子生下,但反过来他也承受着失去父亲、承担家庭重担的痛苦。

《气球》剧照

从2005年执导首部长片《静静的嘛呢石》开始,万马才旦就一直坚持独立自编自导长片。小说家出身,让他在剧本阶段就将故事设计的非常完整,人物的复杂性正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对角色对白的把握上。《气球》的角色都说着十分朴实且生活化十足的语言,絮絮叨叨的感觉,跟他的前作《撞死了一只羊》完全不同。在近几部作品中,万玛才旦都将台词设计的非常精简,但在早期作品,比如《静静的嘛呢石》中,其实他也呈现过非常生活化的台词,“第二部《寻找智美更登》基本上就是通过台词完成的叙事,通过台词推进情节,通过台词讲自己的经历。”

通过一部部藏语题材的故事,万玛才旦不仅仅构建出丰富多彩的藏语电影世界,再加上松太加、拉华加、达杰丁增等同样讲述藏语故事的导演,打造了一个独具魅力的“藏语新浪潮”。

正是随着藏语电影越来越多的出现,万玛才旦发现在近些年拍摄影片时,不管是在演员方面,还是幕后制作团队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演员从以前没有专业演员到有一批专业演员出现,其他部门的创作人员也是,有慢慢积累的过程。题材也是,可能相对从单一题材到比较多元的题材的变化。”

《静静的嘛呢石》剧照

万玛才旦对这样的形式感到欣喜,“能看到一些年轻的藏族电影人,他们可能关注的题材、表现方式是比较多元的。从这些方面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现象。之所以能形成这个现象,可能还是跟这批电影人对电影的态度有关系。他们不会把这个题材当做自己的优势来对待,希望在创作层面得到一些认可。”

在他看来,现在进行电影创作,不应该将关注点放在藏语电影这个形式上,而是应该放在创作本身,“你面对的是创作的问题,不用刻意去转变。”正如他的电影,虽然每一部都是藏语,但其实并不是仅仅拍给藏语观众看的,让不同文化的观众都能通过电影理解这个故事,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可能拍摄上会做一些铺垫,有些东西如果只是面对藏文化的观众,可能是不需要解释或者铺垫的。面对这个文化之外的观众,你怎么把这样一个剧里面包含的、附加的精神传递出去,是一个挑战。”

专访 | 万玛才旦:我的电影不是只拍给藏族人看的

界面文娱对话万玛才旦:

界面文娱:《气球》里不少生活化的幽默桥段和设置,这些从何而来的?

万玛才旦:跟这个故事的灵感有关。好多年前在北京的时候,冬天中关村大街上,突然看到了一个红色的气球在飘,当时就被意象吸引,有了视觉的灵感,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意象,当时就想把它用到电影里。然后我慢慢地想这个故事,让意象跟藏地产生些关联,就想到了另一个意象——白色的气球。有了这样两个意象之后,这个故事就出来了。

这个故事跟《老狗》一样,也是先想到结尾,再慢慢建构。在我的印象里,这个气球最终飘走了,有结尾的想象之后,慢慢地去建构故事。自然那种生活中的东西,比如你听到的关于这个避孕套的故事,其实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能听到类似的很多故事。虽然没有原型,这样的故事自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幽默,因为小孩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之间就形成了反差。所以那种幽默的、有趣的点自然出来了。

《老狗》剧照

界面文娱:这种自然里,也就让台词变得有点絮叨的感觉,跟你之前的片子有些不同。

万玛才旦:但是这样的台词其实也需要筛选,需要设计。台词的少跟多同样有很多挑战,因为片子里出场的人物挺多,故事的线索也相对较多,每个人物说话的方式、台词的特点必须得抓到,所以必须得设计。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段、经历,包括老人会说什么话、小孩会说什么话、一对夫妻会说什么话,都是对台词的要求挺高的。虽然可能很日常,像咱们平常聊天一样,但每一个台词都需要精心设计。

界面文娱:这样的挑战难度大吗?

万玛才旦:其实也没什么。我前面几部电影,比如《静静的嘛呢石》,也是一个非常日常的电影,也在讲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可能稍微有点冲突的、有种亲情的东西,也有很多台词。第二部《寻找智美更登》,基本上就是通过台词完成的叙事,通过台词推进情节,通过台词讲自己的经历,不是通过闪回的方式拍,完全是通过每个人的台词的状况和特点在勾连,推进剧情。

界面文娱:片子的主题是生命的轮回,很大而且很沉重,想要营造轻松的氛围很难。

万玛才旦:本来它涉及到的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比如说生与死,比如说生命这样(轮回),可能听起来很沉重的话题,但我希望通过比较轻盈的方式来讲。(有的讲述方式是)举重若重的,也有举重若轻的,我希望这故事是举重若轻的故事。气球这样一个意象的呈现,就好像找到了一个点,能把一个沉重的话题承接起来。讲一个故事,尤其是讲一个可能很沉重的话题的时候,怎么找到一个点、一个出口、一个方式,我觉得很重要。

《气球》海报

界面文娱:在故事中,尼姑的存在相对特殊,是妻子的妹妹,为什么选择在她回家时,将故事推至高潮?

万玛才旦:尼姑的设置在原先的剧本里面没有那么重,但后来加重了。我希望通过她的经历和当下处境,来衬托姐姐的状态。她们有一个参照,通过尼姑的过去,可以看到姐姐面对选择的困难。她们也有转变,一方面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是受害者,另一方面可能也都是施暴者,也有暴力的一面。比如妹妹尼姑,她经历了那样的情感的痛,但最后她可能又要劝这个姐姐(再生孩子)。她们身上有那种反差。包括这个妻子、丈夫都有,都会面临两难,这样的两难可能对故事中的人物来说是特别好的,所以人物的设置,比如说这个家庭中人物的构成需要设计,家庭的构成是什么样的?三个小孩是什么状态?是男孩或女孩?当然也可以是两个小孩,但两个就没有来自现实的压力。即将面临的来到世上的新生命就很难抉择。这些都需要设计,这种设计会增加人物在现实的困境。

界面文娱:你也是小说家出身,剧作上也会赋予这些人物非常强大的力量吧?

万玛才旦:对,必须的。人物首先必须得立得住,每个人必须有存在的依据,他们之间必须形成牵制。这种牵制可能会增加彼此人物的力量,包括他们的动力,这些都是写作过程中,尤其构思的时候需要设计好的。比如这个家庭是一个什么构成,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一方面可能有现实层面的困境,另一方面有精神层面的困境,因为他有特殊的信仰带来的压力。

《气球》剧照

界面文娱:最好的设计可能就是让大家看不出设计,更多的注意力可能会更集中在画面的设计上,比如刚到学校时的尼姑是一直被帽子挡住眼睛的,那一段长镜头非常有意思。

万玛才旦:当然肯定不能太刻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必须让这个人物立起来。另外需要在影像上呈现。写作阶段只是文字的创作,必须把它落实到影像上做影像的转变。所以对人物的定位、演员的状态,包括他们的长相、身高、甚至说话的音色,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每个人说话的语言的感觉,他说出话的节奏,都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包括对观众的情绪,这些都得设计。他们的衣服也是,你刚讲到的尼姑,因为她完全可以不戴帽子,但是我们试了很多遍,让她戴上了这个帽子。戴上帽子就有一种压迫感,可能也有种对她经历的探究的感觉,从画面里能传递出来。她帽子的高度什么的都得设计,在排练时得戴着机器让他们走位。这个帽子压到什么地方,她抬头的时候抬到什么位置,都必须得设计好。这些看起来很自然,但她进入学校,看到老师,整个关系的呈现,需要长镜头来调度。演员的走位、树什么的,都要设计好,其实对人的情绪很有帮助的。她(尼姑)最终要离开那个学校,老师追过来,她藏在树后面,就有一些看起来压迫或阻挡的东西,跟完全没有什么东西,情绪出来肯定是不一样的。

界面文娱:这几位演员都是跟你合作多次的,写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就是照着他们写的?

万玛才旦:也不是,写剧本的时候也没想到他们,但写完之后你会想,在自己的演员范围之内——当然你希望用到比较专业的演员,因为这些角色难度挺大的——然后在自己认识的这些演员里挑,就自然地想到这些合适的演员。

《气球》剧照

界面文娱:藏语演员的范围应该不太宽吧?近期情况好一点了吗?

万玛才旦:对,尤其拍第一部电影《静静的嘛呢石》的时候,那是在安多藏区(拍的),当时几乎就没有一个专业的电影演员,一方面片子的故事、内容需要纪录片的质感,可能非专业的演员的选择比较合适。另一方面其实也没有选择,没有用专业演员的余地,只能用非职业演员。十多年下来,出现了这样一些专业演员,选择的余地也大了,但是肯定没有很多很多的(专业)演员。我跟他们一样,大家都是一起慢慢成长起来的。

界面文娱:《气球》里很多地方交代很清楚,但就是在尼姑的故事线上留白比较多,为什么这样处理?

万玛才旦:讲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些故事可能完整讲出来是有魅力的,有些故事可能需要另一种方式来讲,达到的效果一样。如果完整地讲尼姑过去的爱情经历,可能观众对她没那么大的印象,但是现在用这样一个方式来讲,可能对观众的印象更强了。很多人会在以后问到关于尼姑的故事,就是因为这样讲述故事的方法能引起人的联想。别人的故事一看就很清楚,尼姑的故事不是那么透明,但是能隐隐感觉到她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她过去的情感经历。这样的效果我觉得起到了。

索朗旺姆凭《气球》获得金椰奖最佳女主角

界面文娱:《气球》里也将女性的魅力传递地非常好,你是如何去传递这些品质的?

万玛才旦:女性是有一些很细腻的情感,所以得抓住那个东西。当然藏族女性可能也不是大家想象中、或者印象中的那样一个状态,我希望把她们还原为真实的女性,这种还原可能需要通过很多方法,比如说讲尼姑情感的时候,用一个长镜头来讲她对过去情感的一种铭刻。可能那样从火中取书的长镜头,一个动作我觉得一次性就完成了。电影有电影的长处,在讲这样一个故事的时候,就要把它的长处发挥出来,文字有文字的长处。

万玛才旦执导《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界面文娱:在近些年,有许多藏语电影在各大电影节展进行了很多亮相,有人将其称为“藏地新浪潮”,你怎么看这个情况?你们几位导演会进行探讨吗?

万玛才旦:对,就这两年慢慢形成这样一个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我觉得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说主创团队,演员从以前没有专业演员到有一批专业演员出现,其他部门的创作人员也是,有慢慢积累的过程。题材也是,可能相对从单一题材到比较多元的题材的变化。表现形式也是,我自己感受更多,能看到一些年轻的藏族电影人,他们可能关注的题材、表现方式是比较多元的。从这些方面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现象。之所以能形成这个现象,可能还是跟这批电影人对电影的态度有关系。他们不会把这个题材当做自己的优势来对待,希望在创作层面得到一些认可。对我来说,题材是没有意义的,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题材,汉族、藏族或者其他民族,最终要面对的是创作问题,解决的也是创作问题。这一点上大家是一样的、平等的。

我们不会单单从这样一个现象去做探讨,我们倒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更有实际意义的现象。“藏地新浪潮”目前因为这样一些电影人,这样一些作品的出现,只是一个现象,但是我们希望它能是一个有时间记忆的现象,希望有更好的电影作品出现。作为电影人,可能电影作品是最重要的。

万玛才旦执导《塔洛》剧照

界面文娱:在藏语电影的创作领域你已经做到非常好,未来会考虑拍摄汉语片,或者别的比如英语片、法语片吗?

万玛才旦:未来肯定会考虑拍摄非藏语题材的作品,不过现在倒还没有计划。从本质上讲,你面对的是创作的问题,不用刻意去转变,说要拍这样一个题材做刻意的转变,我肯定不会做这样的选择,它是很自然的东西。

另一方面,拍电影确实涉及到很多层面,不太像小说创作。可能小说创作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东西、很自发的表达,写完就完了。但电影会涉及到很多现实层面的东西,有时候可能需要做一些考虑,比如题材。从市场层面讲,题材肯定有一些优势,比如语言的优势。在中国市场,汉语电影市场的优势肯定比藏语或者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电影的市场优势要大。从国际上讲,英语的电影市场优势可能更大,所以汉族题材或者都市题材电影,可能受众(面)会大一些。

所以有时候出于现实,会考虑(拍摄非藏语电影)。但是哪怕在做藏语题材电影的时候,其实我也在做这样的考量。我从拍第一部电影开始,就有一个出发点,虽然拍的是藏族题材,但不仅仅是拍给藏族人看的。可能拍摄上会做一些铺垫,有些东西如果只是面对藏文化的观众,可能是不需要解释或者铺垫的。比如说电影里涉及到的一些藏器,《静静的嘛呢石》里面涉及到智美更登,对藏族观众来说就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不用做太多的铺垫或者基础的工作,但是要面对这个文化之外的观众,你怎么把这样一个剧里面包含的、附加的精神传递出去,是一个挑战。写剧本的时候,要把这些分散出去,不是那么刻意地把这些传递给不同文化的观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