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同是养猪的,为何一个千亿猪王,一个欠债肉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同是养猪的,为何一个千亿猪王,一个欠债肉偿?

同处于一个大背景,同样是养猪的,也同为河南人,牧原和雏鹰二家知名养猪上市公司,如今,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为何会这样呢?

文|一波说

2019年胡润百富榜上,牧原董事长秦英林、钱瑛夫妇上榜身家1000亿,位列第15位。截稿时,牧原股份市值1828.97亿元,上市仅短短六年,以30倍股傲视整个A股资本市场。

单从市值规模来比,秦英林家族的牧原股份已弯道超车,成为中国养猪第一股。截稿时,昔日“猪王”温氏股份总市值为1812.5亿元,退居第二。

很多人小瞧农牧业,特别是养殖业,事实上,仅A股资本市场上,农牧业的市值已上万亿,知名企业如刘永好家族的新希望,温志芬家族的温氏股份、秦英林家族的牧原股份等。

牧原始创于1992年,总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其主营业务99%以上为生猪养殖,牧原集团现总资产553亿元,员工4万余人,下属子公司150余家。2018年出栏生猪1100多万头,规模化养殖居全国第一。

秦英林,生于1965年,河南南阳内乡人。牧原股份,是南阳市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提起秦英林的名字,当地人都知道,他是“养猪的”企业家。27年前,秦英林和妻子钱瑛,就是一起双双辞去公职返乡养猪的大学生。

坐落在河南内乡县马山口镇默河西岸的河西村小学,就是秦英林曾经就读过的小学。“让财富回归本源,把责任担在双肩!”多年以来,像秦英林母校河西小学,还有内乡的老庄小学等,尽管得到秦英林夫妇及牧原太多的支持,但都没有标上“秦英林”、“钱瑛”、或“牧原”的的名字。

南阳,是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那个地方,可到了秦英林小时候,这里很多农民和他家里一样都很穷。

当年,秦英林曾劝父亲养猪,父亲也听他的话,养了20头猪,结果瘟疫以来,仅存活一头,损失惨重。也许正是这事,让小小年纪的秦英林埋下要学好畜牧业的种子,当然也是为了回报对父亲的愧疚。

高考时,秦英林获得保送河南大学的机会,可他却拒绝了,为了学会养猪,他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的畜牧兽医专业。1989年毕业后,他先是进入国企工作,但仍不忘养猪那个执念。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妻子钱瑛一道“下海”,回南阳内乡养猪。

6月22日,被牧原人定为每年一度的“养猪节”,1993年6月22日这一天,牧原从22头猪养起,开启了牧原这家养猪企业砥砺前行的历史。

当时,从农贸市场买了22头小猪,秦英林和钱瑛这两位大学生开始了养猪的创业生涯。不过,和其他农户养猪不一样,他们一边养猪,一边研究猪饲料、生长周期,可还是难逃瘟疫的魔爪,那些小猪几乎快死光了。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没有放弃,四处托人贷款,继续扎进养猪业。到1997年,养猪规模已突破10000头,秦英林、钱瑛夫妇,也成为当地养猪大户。

创业从来是不易的,1998年,正当秦英林扩大规模,创建养猪基地时,正好金融风暴袭来,当时,面临资金链困难的秦英林,工程建到一半就停下来了,连猪饲料都买不起。从低谷爬起来后,2000年,河南省牧原食品股份公司成立了,2014年1月28日,牧原股份成功登陆深交所上市,当年10月胡润富豪榜发布,秦英林、钱瑛夫妇首次登顶河南首富,身家90亿元。

秦英林曾说:“我们还没上市,资金却已经超过很多上市企业的市值。”他说刚上市的时候自己反思:猪养得比牧原好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我们能上市?当时那么多国企,为什么我们的成长过程那么快?

秦英林说:是技术好?不对,当发生蓝耳病时,我们去温氏、扬翔等企业学习。此外,他也分析人才、管理等因素,“千万别说管理,看看账单报表,气得想骂人”,至于机遇,秦英林也一口否认,他认为,行业共享的时代谈不上机遇。

河南第四富豪侯建芳将雏鹰农牧推下退市悬崖

2019年10月16日,雏鹰农牧正式退市。“养猪第一股”告别A股市场了,这也是继中弘股份之后的面值退市第二股。

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负债累累、把猪饿死、欠债肉偿的“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却在猪价坚挺的“猪周期”里,狠狠地滚落下退市的悬崖。雏鹰农牧退市,让很多人深思:同为养猪的,且同为河南人,在同样的行业大背景下,牧原正蒸蒸日上,侯建芳的雏鹰农牧咋就不行呢?

此前,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受访中反思道,这是产业链太长、盲目扩张过于自信,最终成也杠杆,失也杠杆。可凡事有“果”必有“因”,雏鹰的苦境,离不开创始人、掌门人侯建芳的“作”,不作不会死!

翻看牧原股份和雏鹰农牧这二家河南养猪上市企业多年财报,事实上,其养猪模式都大同小异,并无太大的差异性。比如,侯建芳也好,秦英林也好,都花费巨资建先进的猪舍及设备。由于猪舍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所需养殖人员数量也会逐步减少,从每头猪的人工成本来说,几乎差不多。

另外,所谓“猪饿死”是嘴上的噱头,作为养猪行业的头部公司,其饲料成本要远远低于同业水平。从养殖基地战略布局来看,无论是温氏、牧原,还是雏鹰,均无一例外建于产粮大地上。

事实上,在规模扩张中,国内养猪业龙头均采用“公司+农户”为代表的轻资产模式,至于那些自我繁殖自我养育的“重资产”模式,至多也是类似连锁商业“旗舰店”一样,并不能代表行业发展生态。

很多人说,养猪业的核心,就是育种技术和能力上,至于产能、人才、管理等,都是必要的,可育种才是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侯建芳也看到这一点,于2017年雏鹰农牧成立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在雏鹰面临退市时,另一家河南农牧业企业“枫华种业”就准备IPO上市。很长时间里,雏鹰是枫华种业的第一大客户,也间接持股这家公司的股份。

很长时间里,“雏鹰模式”是养猪业争相学习的对象,可一项项债务违约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让雏鹰农牧陷入了空前严重的资金危机,侯老板为什么会将一手好牌打烂呢?

侯建芳,是河南新郑人,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他的身上也带有“草根性”。侯建芳最早是养鸡的,1988年,参加三次高考落榜的他,因家境贫穷,再也无法复读,他瞒着家人,怀揣100元学费,到省会郑州牧专上了23天的畜牧培训班。

回家后,侯建芳五元、十元东挪西借,筹集了200元钱,在自家的住房里养鸡,后来又养了几头猪,由于当年行情好,短短一年后,他成了万元户,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在农村搞个体养殖,他一干就是15年。

2003年,37岁的侯建芳与叔叔侯五群、婶婶刘喜娣等共同出资600万,创办了河南雏鹰禽业。日后,他们家不单养鸡、还养猪,并将公司变更为“雏鹰农牧”。2001年,掌门人侯建芳启动了“公司+农户”雏鹰模式,曾带动一方百姓靠养殖来致富,也就是养猪脱贫模式。

雏鹰农牧早期的成功,是河南家族企业联手创业的典型案例,其中,侯建芳曾登顶河南首富,即便是2018年,他依然是河南第四富豪。雏鹰农牧于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被市场称为“养猪第一股”,相比之下,温氏公司是2015年11月在创业板上市,牧原股份是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的。从资本运作角度来说,侯建芳老板也是走在前头的。

可翻过来看,当侯建芳老板将重金忙于围“豪华猪圈”时,温氏老板在干什么?用重金砸向育种上,不同的“因”种出不一样的“果”。

另外,雏鹰农牧在持续扩张布局中,也伸进高端市场,并曾跑在行业前头,比如发展藏香猪产业,也包括后来的“雏牧香”。从战略布局上看,这还不错,也适应当下消费升级的潮流;不过,高端猪肉毕竟的“小众”产品,前期投入特别大,每一个环节都须重金布设,一旦资金流动性跟不上,很容易半途而废。

在农牧业中,和牧原秦英林钟情于养猪业不一样,刘永好是跨界的,且家族企业呈现多元化特点,也许,侯建芳也想学这个。

可有一点,跨界也好,多元化也好,除了分散风险外,更在于关键资源的运用能力上,这方面,侯老板和刘老板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了。多年以来,雏鹰农牧的投资布局,有的和自身产业勉强“擦边球”,比如投资“沙县小吃”,有的则差太远了,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头绪,比如收购女总裁李花的“老东家”,到底是啥投资逻辑呢?

欲望无边,最后也是苦海无涯,至于其儿子侯阁亭搞电竞,那就不必多说了,至少和养猪搭不到一起的。总之,多年以来,从融资、布局、商业模式、到经营体系的布设等,雏鹰农牧的侯建芳都有不少的失误,也存在不少漏洞及问题,像“猪饿死”、“肉偿”等胡乱操作,事实上也导致了上市资本平台信用体系的破坏,让股东、机构、股民都失去了信心,退市也许是个解脱吧!

据说,牧原股份内部,有一首《拜猪文》,个中句子,蛮值得细细品味:“我们不再犹豫,不再把珍贵的时光耗费在对人生价值的讨论上,而是坚定信念,像猪一样,少算计,多奉献,创造价值。”

也许,好好玩味下,“坚定信念,像猪一样,少算计,多奉献,创造价值”,侯建芳老板也会有“逆天改命”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同是养猪的,为何一个千亿猪王,一个欠债肉偿?

同处于一个大背景,同样是养猪的,也同为河南人,牧原和雏鹰二家知名养猪上市公司,如今,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为何会这样呢?

文|一波说

2019年胡润百富榜上,牧原董事长秦英林、钱瑛夫妇上榜身家1000亿,位列第15位。截稿时,牧原股份市值1828.97亿元,上市仅短短六年,以30倍股傲视整个A股资本市场。

单从市值规模来比,秦英林家族的牧原股份已弯道超车,成为中国养猪第一股。截稿时,昔日“猪王”温氏股份总市值为1812.5亿元,退居第二。

很多人小瞧农牧业,特别是养殖业,事实上,仅A股资本市场上,农牧业的市值已上万亿,知名企业如刘永好家族的新希望,温志芬家族的温氏股份、秦英林家族的牧原股份等。

牧原始创于1992年,总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其主营业务99%以上为生猪养殖,牧原集团现总资产553亿元,员工4万余人,下属子公司150余家。2018年出栏生猪1100多万头,规模化养殖居全国第一。

秦英林,生于1965年,河南南阳内乡人。牧原股份,是南阳市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提起秦英林的名字,当地人都知道,他是“养猪的”企业家。27年前,秦英林和妻子钱瑛,就是一起双双辞去公职返乡养猪的大学生。

坐落在河南内乡县马山口镇默河西岸的河西村小学,就是秦英林曾经就读过的小学。“让财富回归本源,把责任担在双肩!”多年以来,像秦英林母校河西小学,还有内乡的老庄小学等,尽管得到秦英林夫妇及牧原太多的支持,但都没有标上“秦英林”、“钱瑛”、或“牧原”的的名字。

南阳,是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那个地方,可到了秦英林小时候,这里很多农民和他家里一样都很穷。

当年,秦英林曾劝父亲养猪,父亲也听他的话,养了20头猪,结果瘟疫以来,仅存活一头,损失惨重。也许正是这事,让小小年纪的秦英林埋下要学好畜牧业的种子,当然也是为了回报对父亲的愧疚。

高考时,秦英林获得保送河南大学的机会,可他却拒绝了,为了学会养猪,他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的畜牧兽医专业。1989年毕业后,他先是进入国企工作,但仍不忘养猪那个执念。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妻子钱瑛一道“下海”,回南阳内乡养猪。

6月22日,被牧原人定为每年一度的“养猪节”,1993年6月22日这一天,牧原从22头猪养起,开启了牧原这家养猪企业砥砺前行的历史。

当时,从农贸市场买了22头小猪,秦英林和钱瑛这两位大学生开始了养猪的创业生涯。不过,和其他农户养猪不一样,他们一边养猪,一边研究猪饲料、生长周期,可还是难逃瘟疫的魔爪,那些小猪几乎快死光了。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没有放弃,四处托人贷款,继续扎进养猪业。到1997年,养猪规模已突破10000头,秦英林、钱瑛夫妇,也成为当地养猪大户。

创业从来是不易的,1998年,正当秦英林扩大规模,创建养猪基地时,正好金融风暴袭来,当时,面临资金链困难的秦英林,工程建到一半就停下来了,连猪饲料都买不起。从低谷爬起来后,2000年,河南省牧原食品股份公司成立了,2014年1月28日,牧原股份成功登陆深交所上市,当年10月胡润富豪榜发布,秦英林、钱瑛夫妇首次登顶河南首富,身家90亿元。

秦英林曾说:“我们还没上市,资金却已经超过很多上市企业的市值。”他说刚上市的时候自己反思:猪养得比牧原好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我们能上市?当时那么多国企,为什么我们的成长过程那么快?

秦英林说:是技术好?不对,当发生蓝耳病时,我们去温氏、扬翔等企业学习。此外,他也分析人才、管理等因素,“千万别说管理,看看账单报表,气得想骂人”,至于机遇,秦英林也一口否认,他认为,行业共享的时代谈不上机遇。

河南第四富豪侯建芳将雏鹰农牧推下退市悬崖

2019年10月16日,雏鹰农牧正式退市。“养猪第一股”告别A股市场了,这也是继中弘股份之后的面值退市第二股。

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负债累累、把猪饿死、欠债肉偿的“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却在猪价坚挺的“猪周期”里,狠狠地滚落下退市的悬崖。雏鹰农牧退市,让很多人深思:同为养猪的,且同为河南人,在同样的行业大背景下,牧原正蒸蒸日上,侯建芳的雏鹰农牧咋就不行呢?

此前,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受访中反思道,这是产业链太长、盲目扩张过于自信,最终成也杠杆,失也杠杆。可凡事有“果”必有“因”,雏鹰的苦境,离不开创始人、掌门人侯建芳的“作”,不作不会死!

翻看牧原股份和雏鹰农牧这二家河南养猪上市企业多年财报,事实上,其养猪模式都大同小异,并无太大的差异性。比如,侯建芳也好,秦英林也好,都花费巨资建先进的猪舍及设备。由于猪舍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所需养殖人员数量也会逐步减少,从每头猪的人工成本来说,几乎差不多。

另外,所谓“猪饿死”是嘴上的噱头,作为养猪行业的头部公司,其饲料成本要远远低于同业水平。从养殖基地战略布局来看,无论是温氏、牧原,还是雏鹰,均无一例外建于产粮大地上。

事实上,在规模扩张中,国内养猪业龙头均采用“公司+农户”为代表的轻资产模式,至于那些自我繁殖自我养育的“重资产”模式,至多也是类似连锁商业“旗舰店”一样,并不能代表行业发展生态。

很多人说,养猪业的核心,就是育种技术和能力上,至于产能、人才、管理等,都是必要的,可育种才是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侯建芳也看到这一点,于2017年雏鹰农牧成立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在雏鹰面临退市时,另一家河南农牧业企业“枫华种业”就准备IPO上市。很长时间里,雏鹰是枫华种业的第一大客户,也间接持股这家公司的股份。

很长时间里,“雏鹰模式”是养猪业争相学习的对象,可一项项债务违约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让雏鹰农牧陷入了空前严重的资金危机,侯老板为什么会将一手好牌打烂呢?

侯建芳,是河南新郑人,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他的身上也带有“草根性”。侯建芳最早是养鸡的,1988年,参加三次高考落榜的他,因家境贫穷,再也无法复读,他瞒着家人,怀揣100元学费,到省会郑州牧专上了23天的畜牧培训班。

回家后,侯建芳五元、十元东挪西借,筹集了200元钱,在自家的住房里养鸡,后来又养了几头猪,由于当年行情好,短短一年后,他成了万元户,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在农村搞个体养殖,他一干就是15年。

2003年,37岁的侯建芳与叔叔侯五群、婶婶刘喜娣等共同出资600万,创办了河南雏鹰禽业。日后,他们家不单养鸡、还养猪,并将公司变更为“雏鹰农牧”。2001年,掌门人侯建芳启动了“公司+农户”雏鹰模式,曾带动一方百姓靠养殖来致富,也就是养猪脱贫模式。

雏鹰农牧早期的成功,是河南家族企业联手创业的典型案例,其中,侯建芳曾登顶河南首富,即便是2018年,他依然是河南第四富豪。雏鹰农牧于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被市场称为“养猪第一股”,相比之下,温氏公司是2015年11月在创业板上市,牧原股份是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的。从资本运作角度来说,侯建芳老板也是走在前头的。

可翻过来看,当侯建芳老板将重金忙于围“豪华猪圈”时,温氏老板在干什么?用重金砸向育种上,不同的“因”种出不一样的“果”。

另外,雏鹰农牧在持续扩张布局中,也伸进高端市场,并曾跑在行业前头,比如发展藏香猪产业,也包括后来的“雏牧香”。从战略布局上看,这还不错,也适应当下消费升级的潮流;不过,高端猪肉毕竟的“小众”产品,前期投入特别大,每一个环节都须重金布设,一旦资金流动性跟不上,很容易半途而废。

在农牧业中,和牧原秦英林钟情于养猪业不一样,刘永好是跨界的,且家族企业呈现多元化特点,也许,侯建芳也想学这个。

可有一点,跨界也好,多元化也好,除了分散风险外,更在于关键资源的运用能力上,这方面,侯老板和刘老板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了。多年以来,雏鹰农牧的投资布局,有的和自身产业勉强“擦边球”,比如投资“沙县小吃”,有的则差太远了,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头绪,比如收购女总裁李花的“老东家”,到底是啥投资逻辑呢?

欲望无边,最后也是苦海无涯,至于其儿子侯阁亭搞电竞,那就不必多说了,至少和养猪搭不到一起的。总之,多年以来,从融资、布局、商业模式、到经营体系的布设等,雏鹰农牧的侯建芳都有不少的失误,也存在不少漏洞及问题,像“猪饿死”、“肉偿”等胡乱操作,事实上也导致了上市资本平台信用体系的破坏,让股东、机构、股民都失去了信心,退市也许是个解脱吧!

据说,牧原股份内部,有一首《拜猪文》,个中句子,蛮值得细细品味:“我们不再犹豫,不再把珍贵的时光耗费在对人生价值的讨论上,而是坚定信念,像猪一样,少算计,多奉献,创造价值。”

也许,好好玩味下,“坚定信念,像猪一样,少算计,多奉献,创造价值”,侯建芳老板也会有“逆天改命”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