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nkedIn
21世纪是人类新千年的伊始,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科幻片里的场景变成现实,5G、AI、VR/AR、可穿戴设备等各类技术被应用,生活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它们将会怎样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下一个十年,科技会如何改变世界?
1月25日,LinkedIn领英联合极客公园在LinkedIn领英App上发起了“向未来提问”活动,就#下一个十年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讨论主要涵盖职业、通讯、出行和知识这四个热门领域,来看看行家们怎么说。
一、什么职业不会被AI取代?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人担忧未来机器人会跟自己抢饭碗。那么什么职业是不会被AI取代的呢?
极客公园创始人兼总裁张鹏认为,具有“创造性”与“人性化”特点的职业将不会被AI取代。
具有“创造性”的职业指能够在不确定性中创造出新的确定性、在原有规则中创造出新的规则,以及在对审美文化的理解上形成的工作;具有“人性化”特点的工作指保险推销员、月嫂等职业。
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不易被AI所取代的原因是,在这些职业里我们能看到“人性”的光辉。
用户赵峰峰从人类情感的角度出发,表示大概率将被AI取代的职业的特点是:工作重复且操作性频繁、工作附加价值不高且不需要过多的感情成分投入。
因此,需要感情成分投入、重社交属性、依赖判断与决策的职业将不会被取代,如教师、律师、法官、公关、心理医生等。
用户FAN FENG却认为没有什么职业是不能被AI取代的。
但每个行业中都将有从业者通过不断适应与AI共存,比如优秀的驾驶员可能在城市中不被需要,但是在户外和极端条件依然需要,职业会在AI的环境下不断进化。
二、手机会被什么替代?
手机是当前人们最依赖的通讯工具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人们会如何通讯?手机会被替代吗?
Facebook技术大咖Wei Xu从产品的角度出发,认为手机只是载体,实际产生能力的是手机各式各样的APP(互联网产品)。
而这些APP可以存在于所有硬件载体中:例如眼镜、手表、耳机等。这些APP目前依托于手机而存在,但在未来它们将与任何硬件产品相结合,变得无处不在。
用户史铭瑞Martin认为,手机的本质是信息通讯载体。下一个十年,手机极有可能会被可穿戴设备+VR取代。
而在更久远的未来,脑机界面技术会将人类的大脑与电脑互联,互联网必将消亡,脑联网将取而代之,成为人类信息通信的终结者。
动点科技TechNode创始人卢刚则认为,目前谈手机被取代还言之过早。
更合适的说法是手机的功能被可穿戴设备结构所解构,比如耳机会变成手机的“speaker”甚者“button”,手表会变成手机屏幕的延展等。
三、未来人们将如何出行?
与过去10年相比,地铁的覆盖、高铁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大丰富和便捷了人们的出行方式。那么在未来,出行方式将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
反客为主创始人张一驰认为应该将目前现有的出行方式普及到更广阔的区域当中。
这样一来,中国更多的县城与村落的道路交通会被高铁、高速,甚至机场打通。一旦路通了,交流的机会便会多了。
同理,一带一路的国家,以及很多非洲国家,会有更多中国企业的身影。
用户Song Chang期待在部分关键路段实现无人驾驶,比如上下高速路段,危险路段和交通拥挤路段。
他还提出了实现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用电容传感器或CT传感器来检测车辆位置。
只要电容传感器或CT传感器能做到足够可靠和便宜,就能得到位置数据,通过统一调度使车辆运行在各自的道路上。
亿欧公司EqualOcean创始人黄渊普则表示对未来不要过于乐观,比如认为会全面实现无人驾驶、飞车等。
在他看来,可以期待的出行方式是: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真正高效运行,堵车得到大幅缓解。
四、知识会更值钱吗?
手机支付、5G、区块链、物联网、知识付费、数字货币、无人驾驶……近十年来,全新的知识体系激烈冲击着传统领域,一个接一个的投资风口无不展现着知识的价值。
而在下一个十年,知识会更值钱吗?
以彼图恩科技CEO王浩为代表的一些话题参与者认为,未来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价值将不断增长。
但值钱与否是价格问题,价格是价值变现以后的货币体现。因此,价值不等同于价格,知识转化为金钱的过程中需要完成"惊险的跳跃"。
还有一些话题参与者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其本身就有将价值转化为价格的力量。
正如用户Lisa Liang所言,知识能够丰富人的思想,能够让人更聪明。我们获得知识,通过思考,就能解决我们以前所不知道的很多问题。
知识不是越来越值钱,而是一直都有价值。知识付费引起大家关注是因为输出知识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值钱了,知识商业化能力较强。
而以用户殷俊杰为代表的话题参与者认为,知识本身的价值将随着获取途径的增加而贬值,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知识会不会更值钱取决于发现知识的质与量,能不能盘活和推动现有知识体系进步。
写在最后
信息科学技术方兴未艾,VR/AR、新能源等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后来居上。上述任何一个领域的突破性创新,都有可能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
总而言之,未来十年是走向科技创新新时代的十年。如何在这场科技浪潮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未来十年,你又有哪些思考和期待呢?欢迎在领英App首页参与#下一个十年的话题讨论。
本文由LinkedIn原创。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和网络截图,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2019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