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孙中山钦定的“东方大港”是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孙中山钦定的“东方大港”是谁?

孙中山改道黄浦江的创意当然更没有付诸实践。过去承载着万国趸船的浦江,仍然在上海的中心位置缓缓流淌,只是上面运行的,已经是上海的夜景观光船了。

文|地球知识局 斯文的樊学长

编辑|养乐多

NO.1304-东方大港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一座自带滤镜的城市。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黑帮大佬的市井传闻,都让它在当时的中国显得独树一帜。这样一座大城市,当然也吸引了游历全国,计划实业强国的国父的注意。

1912年以后,孙中山面对革命功败垂成的情况,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提出了建设中国三大港的蓝图。号称东亚第一大都市的上海在计划中也被特殊照顾,成为了东方大港的候选人。

但是上海的租界问题始终棘手,孙中山希望依靠自己巧妙的规划,曲线救国解决这一问题。最后真如他所料吗?

孙中山所面对的上海

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土地平坦肥沃,容易生成聚落,进入近代后也是大都市的理想位置,三角洲地区的港口具有河海联运的巨大优势,且往往靠近工商业发达的都市,世界级大河的入海口容易创造出世界级的港口。

比如欧洲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鹿特丹就位于莱茵河三角洲(多个入海口之一)

上海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的三角洲,以黄浦江作为联通内河码头,同时是富庶的太湖平原的延申,有着巨大的农产品与纺织品生产腹地,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开埠前,这座县城就拥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十六铺和董家渡码头,是江南重要的水上集散中心。

上海作为长江流域与世界的经济连接点

确实有着诸多地理优势,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历史的变动更为关键(太平天国、上海租界等)

(底图来自:NASA)▼

正因为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843《中英南京条约》就将上海作为了最早的通商五口之一,随后列强先后取得了租界,客观上推动了上海工商业的发展。

相比即将迅速生长的租界

城墙内的老上海是另一个世界

城墙这种东西已经比窗户纸还薄了

(图片来自:wikipedia@World Imaging)▼

然而正因为租界的存在,将当时的上海撕裂成了几座平行的城市:老城区、公共租界、法租界、虹口(事实上的日租界)、沪西、浦东,不同区域的发展速度极为不同,但每一个外国势力都有着强烈的扩张冲动。可随着各个城区势力范围扩大,上海的各区融合成了个大问题,其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在县城以及周围县城辖区包围下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却是最有魅力的地方

闸北是日本人主要聚集地,当时浦东基本还是农田▼

作为通商口岸,港口无疑是上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最初的集散码头就设在黄浦江边,但因为泥沙淤积,通航能力不断恶化,到20世纪初期大型货船已经难以在这里通行了。浚浦局因而成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试图保证黄浦江的通行安全。只是当时的吸沙船较为落后,只能勉强疏通航道,难以彻底解决泥沙淤积的问题。

解决不了问题就索性绕开问题。19世纪80年代,黄浦北部江口的吴淞被寄予了厚望,人们计划在这里建成铁水联运的水陆码头,规避黄浦江内河港口泥沙淤积的困难。然而事与愿违,铁路运输的成本过高,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黄埔江内的港口依旧繁忙,问题没能绕开。

现在黄浦江上的集装箱港就在吴淞

规模也比较大,19世纪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而现有的黄浦江港口横穿多个租界,上下游整合要平衡众多外国码头的利益,对于上海市政部门来说实在是力有不逮。要让这处内河港口成为中国的东方大港,光是作计划就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和外交问题。

该怎么办呢?

当时的黄浦江两岸的港口

又有多少是中方掌控的呢?不多啊▼

改造计划

游历到上海的孙中山也注意到了上海现存问题的复杂性。针对上海的特殊情况,他下了两幅药方,都以建设东方大港作为核心,但是位置有一定区别,而且他本人也对两个计划的优劣有着判断。

国父比较看好的计划是——绕开上海,在乍浦另建一港。

乍浦的所在,与上海一南一北

(底图来自:NASA)▼

乍浦大港的具体位置在今天嘉兴市乍浦镇九龙山到澉浦镇杨柳山之间,两座小半岛中间是一片内凹的海湾。孙中山计划修建一条海堤连接乍浦和澉浦,在里乍浦附近开口作为入口,将海堤分为每段长三英里,宽一英里半,为了节约成本先修建一段,随着港口的壮大逐渐修建其他段。因为这里海水较深,不容易受到泥沙的影响,即使在低潮时也足够当时最大的航船进出。

在上海以南,杭州湾北侧

就是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东方大港——乍浦

(底图来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港口会带动城市的发展,乍浦距离部分重要城市比上海更近,还得到孙中山著名的铁路规划的加持而在规划图上具有交通优势。而且当时乍浦没有开发,有广大的廉价土地供国家征迁,方便规划和建设。

而上海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东亚大都会了

但其精华却是租界区,统治性力量其实是外国势力

(1920年的苏州河沿岸)

(图片来自:wikipedia)▼

孙中山希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最新的标准进行,港口建成地价飙升政府可以收回成本,人口资金涌入加速城市发展。四舍五入,一个东方小纽约又建成了。

至于上海,它的新地位是制造业中心,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的位置都由乍浦取代。

1912年,上海街头的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一计划中暗含的深意,其实是削弱以租界为核心的上海。然而这样的一个计划显然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外交问题。且上海此时已经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海港,人力、资本丰富,既得利益集团稳定且强大,地位很难撼动。孙中山也不得不承认,相较而言改造上海港的计划或许更加可行。

从租界开始的上海城市化趋势已经不可遏制

人才和国外资本都流到这里

所以怎么才能既发展上海,又削弱租界呢?

(1920年代后期的上海九江路)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项改造计划依旧是大手笔。孙中山计划再造一条黄浦江,从黄浦江靠近龙华铁路接轨处上游(今徐浦大桥)开始,沿直线开挖河道,在靠近河口的江心沙的地方借高桥河河口连接旧河道。新河道呈L型,从今日的浦东新区穿过,几乎绕开了当时的整座上海城。

这就是《建国方略》中的:改良上海计划

既然离不开上海,也打不过租界区

那索性绕过租界区,再造黄浦江?

(底图来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填塞旧河道归国家所有,作为新的商用地,新河道附近的土地国家征用,授予国际开发机关支配,引进外资。在新河道转弯最急的地方,开辟一块面积巨大的土地作为港区,大小大致相当于今天从海事大学,到高桥江河口的位置。

孙中山寄希望于弯曲的河道可以保持航道的深度,也希望新的黄埔滩可以创造上海的新中心。

稍等,孙中山的意思是把外滩面前的黄浦江填了?

确实能极大打击租界,这个想法很刺激.....

(底图来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这里附一段《建国方略》原文(来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而现在上海前面缭绕潆洄之黄浦江,则填塞之以作广马路及商店地也。此所填塞之地,当然为国家所有,固不待言;且由此线以迄新开河中间之地,暨其附近,亦均当由国家收用,而授诸国际开发之机关所支配。

其实在这项计划中,削弱外国势力的意图甚至比乍浦大港计划还要明显,将外滩附近列强精心选定的一众沿江租界,直接规划成了旱地。

可想而知,这个花费巨万,且严重伤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大计划,甚至都没有落到图纸上的可能性。

如今又怎样

孙中山对于黄浦江通航能力的质疑是有依据的。日后上海港确实因为黄浦江航道淤积以及航运需求增长的原因多次外迁。

上海的港口中心从十六铺慢慢转移到了苏州河,虹口沿岸。到孙中山写作时,吴淞已经成为新的港区,如今上海港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地址就在此处。上海港南港则在上海东南部,杭州湾北岸,在比孙中山所设计的乍浦港更靠近东海的位置,前一阵正因为新区政策被炒作成了房价洼地。

一南一北的布局,乍浦离得还是太远▼

因此可以说,孙中山对于港口发展大致方位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杭州湾周围作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具备巨大的海运潜在需求。

而杭州湾的发展,在北岸的上海同样是受益者,加上无可动摇的长江黄金水道以及江南城市群的加持,上海周边顺理成章成为中国最大的都市群。

1989年与2009年的上海卫星图

(图片来自:NASA)▼

上海发展超乎国父想象的地方还不止如此。如今上海并没有退化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而是成为了中国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外滩从十里洋场变为了记录一段难以非黑即白定论的历史留下的古建,它对岸不远的陆家嘴也成为了国家名片,二者相应成趣展现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底色。

孙中山规划乍浦港的位置目前是浙江嘉兴港,吞吐量较大,排名大致在全国20名左右,世界前100的水平。可见乍浦的地理条件确实不错。

但港口毕竟是为了运输服务的,没有巨大运输需求的地方难以让大港发挥自己的作用。尽管黄浦江淤塞一直存在,但上海在多年的风雨飘摇中并没有衰落,东方大港也很难南迁到当年孙中山规划的位置,只能在上海的行政范围内轮转。

而且对于当代基建狂魔来说

在远离海岸的海中建深水港也不再困难

这样也不必依赖于上海的海岸线,有了更多的选择

孙中山曾将上海与乍浦港的关系比作大阪与神户,东京与横滨。他无法预知的是今天横滨是东京都市圈的一部分,究竟没有取代东京。而距离上海较远,甚至不在同一河流入海口的乍浦仅仅依靠自然条件和规划不但无法取代上海,甚至无法撼动上海港的地位。

况且孙中山在规划时并不掌握权力,而日后有能力执行的规划者的规划里往往尊重、看好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城市之一的既成事实。毕竟没有细致的规划,互补的产业以及特殊的历史机遇,仅靠在大都市周边画个圈是发展不出大都市的。

孙中山改道黄浦江的创意当然更没有付诸实践。过去承载着万国趸船的浦江,仍然在上海的中心位置缓缓流淌,只是上面运行的,已经是上海的夜景观光船了。

参考文献:

孙中山 建国方略

(日) 武上真理子 孙中山“东方大港”计划的历史地位

武强 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

戴鞍钢 上海港区位重心的历史变迁

李桂花 近代上海租界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END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孙中山钦定的“东方大港”是谁?

孙中山改道黄浦江的创意当然更没有付诸实践。过去承载着万国趸船的浦江,仍然在上海的中心位置缓缓流淌,只是上面运行的,已经是上海的夜景观光船了。

文|地球知识局 斯文的樊学长

编辑|养乐多

NO.1304-东方大港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一座自带滤镜的城市。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黑帮大佬的市井传闻,都让它在当时的中国显得独树一帜。这样一座大城市,当然也吸引了游历全国,计划实业强国的国父的注意。

1912年以后,孙中山面对革命功败垂成的情况,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提出了建设中国三大港的蓝图。号称东亚第一大都市的上海在计划中也被特殊照顾,成为了东方大港的候选人。

但是上海的租界问题始终棘手,孙中山希望依靠自己巧妙的规划,曲线救国解决这一问题。最后真如他所料吗?

孙中山所面对的上海

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土地平坦肥沃,容易生成聚落,进入近代后也是大都市的理想位置,三角洲地区的港口具有河海联运的巨大优势,且往往靠近工商业发达的都市,世界级大河的入海口容易创造出世界级的港口。

比如欧洲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鹿特丹就位于莱茵河三角洲(多个入海口之一)

上海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的三角洲,以黄浦江作为联通内河码头,同时是富庶的太湖平原的延申,有着巨大的农产品与纺织品生产腹地,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开埠前,这座县城就拥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十六铺和董家渡码头,是江南重要的水上集散中心。

上海作为长江流域与世界的经济连接点

确实有着诸多地理优势,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历史的变动更为关键(太平天国、上海租界等)

(底图来自:NASA)▼

正因为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843《中英南京条约》就将上海作为了最早的通商五口之一,随后列强先后取得了租界,客观上推动了上海工商业的发展。

相比即将迅速生长的租界

城墙内的老上海是另一个世界

城墙这种东西已经比窗户纸还薄了

(图片来自:wikipedia@World Imaging)▼

然而正因为租界的存在,将当时的上海撕裂成了几座平行的城市:老城区、公共租界、法租界、虹口(事实上的日租界)、沪西、浦东,不同区域的发展速度极为不同,但每一个外国势力都有着强烈的扩张冲动。可随着各个城区势力范围扩大,上海的各区融合成了个大问题,其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在县城以及周围县城辖区包围下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却是最有魅力的地方

闸北是日本人主要聚集地,当时浦东基本还是农田▼

作为通商口岸,港口无疑是上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最初的集散码头就设在黄浦江边,但因为泥沙淤积,通航能力不断恶化,到20世纪初期大型货船已经难以在这里通行了。浚浦局因而成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试图保证黄浦江的通行安全。只是当时的吸沙船较为落后,只能勉强疏通航道,难以彻底解决泥沙淤积的问题。

解决不了问题就索性绕开问题。19世纪80年代,黄浦北部江口的吴淞被寄予了厚望,人们计划在这里建成铁水联运的水陆码头,规避黄浦江内河港口泥沙淤积的困难。然而事与愿违,铁路运输的成本过高,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黄埔江内的港口依旧繁忙,问题没能绕开。

现在黄浦江上的集装箱港就在吴淞

规模也比较大,19世纪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而现有的黄浦江港口横穿多个租界,上下游整合要平衡众多外国码头的利益,对于上海市政部门来说实在是力有不逮。要让这处内河港口成为中国的东方大港,光是作计划就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和外交问题。

该怎么办呢?

当时的黄浦江两岸的港口

又有多少是中方掌控的呢?不多啊▼

改造计划

游历到上海的孙中山也注意到了上海现存问题的复杂性。针对上海的特殊情况,他下了两幅药方,都以建设东方大港作为核心,但是位置有一定区别,而且他本人也对两个计划的优劣有着判断。

国父比较看好的计划是——绕开上海,在乍浦另建一港。

乍浦的所在,与上海一南一北

(底图来自:NASA)▼

乍浦大港的具体位置在今天嘉兴市乍浦镇九龙山到澉浦镇杨柳山之间,两座小半岛中间是一片内凹的海湾。孙中山计划修建一条海堤连接乍浦和澉浦,在里乍浦附近开口作为入口,将海堤分为每段长三英里,宽一英里半,为了节约成本先修建一段,随着港口的壮大逐渐修建其他段。因为这里海水较深,不容易受到泥沙的影响,即使在低潮时也足够当时最大的航船进出。

在上海以南,杭州湾北侧

就是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东方大港——乍浦

(底图来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港口会带动城市的发展,乍浦距离部分重要城市比上海更近,还得到孙中山著名的铁路规划的加持而在规划图上具有交通优势。而且当时乍浦没有开发,有广大的廉价土地供国家征迁,方便规划和建设。

而上海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东亚大都会了

但其精华却是租界区,统治性力量其实是外国势力

(1920年的苏州河沿岸)

(图片来自:wikipedia)▼

孙中山希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最新的标准进行,港口建成地价飙升政府可以收回成本,人口资金涌入加速城市发展。四舍五入,一个东方小纽约又建成了。

至于上海,它的新地位是制造业中心,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的位置都由乍浦取代。

1912年,上海街头的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一计划中暗含的深意,其实是削弱以租界为核心的上海。然而这样的一个计划显然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外交问题。且上海此时已经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海港,人力、资本丰富,既得利益集团稳定且强大,地位很难撼动。孙中山也不得不承认,相较而言改造上海港的计划或许更加可行。

从租界开始的上海城市化趋势已经不可遏制

人才和国外资本都流到这里

所以怎么才能既发展上海,又削弱租界呢?

(1920年代后期的上海九江路)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项改造计划依旧是大手笔。孙中山计划再造一条黄浦江,从黄浦江靠近龙华铁路接轨处上游(今徐浦大桥)开始,沿直线开挖河道,在靠近河口的江心沙的地方借高桥河河口连接旧河道。新河道呈L型,从今日的浦东新区穿过,几乎绕开了当时的整座上海城。

这就是《建国方略》中的:改良上海计划

既然离不开上海,也打不过租界区

那索性绕过租界区,再造黄浦江?

(底图来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填塞旧河道归国家所有,作为新的商用地,新河道附近的土地国家征用,授予国际开发机关支配,引进外资。在新河道转弯最急的地方,开辟一块面积巨大的土地作为港区,大小大致相当于今天从海事大学,到高桥江河口的位置。

孙中山寄希望于弯曲的河道可以保持航道的深度,也希望新的黄埔滩可以创造上海的新中心。

稍等,孙中山的意思是把外滩面前的黄浦江填了?

确实能极大打击租界,这个想法很刺激.....

(底图来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这里附一段《建国方略》原文(来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而现在上海前面缭绕潆洄之黄浦江,则填塞之以作广马路及商店地也。此所填塞之地,当然为国家所有,固不待言;且由此线以迄新开河中间之地,暨其附近,亦均当由国家收用,而授诸国际开发之机关所支配。

其实在这项计划中,削弱外国势力的意图甚至比乍浦大港计划还要明显,将外滩附近列强精心选定的一众沿江租界,直接规划成了旱地。

可想而知,这个花费巨万,且严重伤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大计划,甚至都没有落到图纸上的可能性。

如今又怎样

孙中山对于黄浦江通航能力的质疑是有依据的。日后上海港确实因为黄浦江航道淤积以及航运需求增长的原因多次外迁。

上海的港口中心从十六铺慢慢转移到了苏州河,虹口沿岸。到孙中山写作时,吴淞已经成为新的港区,如今上海港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地址就在此处。上海港南港则在上海东南部,杭州湾北岸,在比孙中山所设计的乍浦港更靠近东海的位置,前一阵正因为新区政策被炒作成了房价洼地。

一南一北的布局,乍浦离得还是太远▼

因此可以说,孙中山对于港口发展大致方位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杭州湾周围作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具备巨大的海运潜在需求。

而杭州湾的发展,在北岸的上海同样是受益者,加上无可动摇的长江黄金水道以及江南城市群的加持,上海周边顺理成章成为中国最大的都市群。

1989年与2009年的上海卫星图

(图片来自:NASA)▼

上海发展超乎国父想象的地方还不止如此。如今上海并没有退化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而是成为了中国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外滩从十里洋场变为了记录一段难以非黑即白定论的历史留下的古建,它对岸不远的陆家嘴也成为了国家名片,二者相应成趣展现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底色。

孙中山规划乍浦港的位置目前是浙江嘉兴港,吞吐量较大,排名大致在全国20名左右,世界前100的水平。可见乍浦的地理条件确实不错。

但港口毕竟是为了运输服务的,没有巨大运输需求的地方难以让大港发挥自己的作用。尽管黄浦江淤塞一直存在,但上海在多年的风雨飘摇中并没有衰落,东方大港也很难南迁到当年孙中山规划的位置,只能在上海的行政范围内轮转。

而且对于当代基建狂魔来说

在远离海岸的海中建深水港也不再困难

这样也不必依赖于上海的海岸线,有了更多的选择

孙中山曾将上海与乍浦港的关系比作大阪与神户,东京与横滨。他无法预知的是今天横滨是东京都市圈的一部分,究竟没有取代东京。而距离上海较远,甚至不在同一河流入海口的乍浦仅仅依靠自然条件和规划不但无法取代上海,甚至无法撼动上海港的地位。

况且孙中山在规划时并不掌握权力,而日后有能力执行的规划者的规划里往往尊重、看好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城市之一的既成事实。毕竟没有细致的规划,互补的产业以及特殊的历史机遇,仅靠在大都市周边画个圈是发展不出大都市的。

孙中山改道黄浦江的创意当然更没有付诸实践。过去承载着万国趸船的浦江,仍然在上海的中心位置缓缓流淌,只是上面运行的,已经是上海的夜景观光船了。

参考文献:

孙中山 建国方略

(日) 武上真理子 孙中山“东方大港”计划的历史地位

武强 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

戴鞍钢 上海港区位重心的历史变迁

李桂花 近代上海租界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END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