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真功夫内斗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真功夫内斗剧

二当家一步步完成了对创始人的架空,终于,忍无可忍的创始人被彻底激怒,一场反击也开始了。

文 | 华商韬略 曹谨浩

【1】

“你爸头像被别人挂在店门口赚钱。”

这种荒唐的事情,对于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龙之女李香凝来说,却是一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过去几年,李香凝一直在陆续买回父亲散落于世界的影片与商标版权,重新整理、塑造“李小龙”这个风靡半个多世纪的全球级形象。但在父亲的祖地,她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004年,一家品牌名“168蒸品”的快餐店请来了营销大师叶茂中,照着国际巨星李小龙的形象,打造“功夫龙”品牌logo,并改名为“真功夫”。但这个无论从衣服、动作、表情甚至手指动作,都与李小龙别无二致的“功夫龙”,其实没有经过任何正式授权,却让很多人感受到了logo中传递的国际化和高端大气,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如今真功夫在中国已有600多家直营店,22000余名员工,年销售额也超过30亿。

营销大师大师的包装手段果然了得,但却忘了李小龙并非如张飞一样的历史故事人物,他还有儿女健在。

十五年来,李香凝一直对“真功夫”强蹭父亲IP的行为不断抗议,真功夫既不直接否认更没有承认,反而一直修改标签细节,试图弱化李小龙色彩,但却始终不敢去掉核心元素。

在前些年,类似国外商标侵权事件并不罕见。乔丹体育不仅将NBA球鞋飞人乔丹的形象制成标签,连名称也摆明了蹭飞人的名气;足球巨星罗纳尔多也被广西金嗓子摆了一道,吃顿便饭莫名其妙变成了品牌代言,但维权之路却是举步维艰。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体系完善,国际维权门槛逐步降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也正式受理了—美国李小龙公司对真功夫的侵权起诉,起诉书要求后者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并索赔2.1亿元人民币。

尽管真功夫并不否认存在争议,但在回应中看,还是以过往没被判定侵权为由,表示将积极研究准备应诉,更公开表示没有更换真功夫品牌商标计划。

真功夫对于商标问题如此坚决,因为背后还牵连着真功夫内部长久的家族内乱问题。

【2】

故事从一个少年厨师开始。

1990年,17岁潘宇海在东莞107国道边上开办“168蒸品店”,做快餐生意。由于厨子出身,专业的水平让潘宇海的小店在当地很快就有了名气,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

1994年,姐姐潘敏峰与姐夫蔡达标在经营五金店倒闭后,一直没有正式职业,潘宇海就慷慨地拿出50%的股份给姐姐、姐夫夫妇,让其一道参与经营。

潘宇海负责厨房与管理、潘敏峰负责财务和采购,蔡达标则干起了市场与公关——负责前厅待客。

1997年,三人成立双种子饮食公司,意思是两拨人马同心协力,分别是厨师出身的创始人—潘宇海,和后来入伙的姐夫蔡达标和姐姐潘敏峰,其中潘宇海占股50%、姐姐姐夫各占50%。

但人算不如天算。

作为一名大厨兼创始人,潘宇海手握企业主导权,掌控发展战略。但随着设备、技术的进步,逐步标准化和规模化的中式蒸品快餐,却越来越不需要传统厨艺来作为菜品品质的保障。随着蒸品店规模的扩大,一场“政变”也在酝酿中。

2003年,经过仔细商讨,潘宇海与蔡达标同意进行五年轮值董事长制度,公司大权第一次落到了蔡达标手中。

这时,李小龙的形象也正式派上了用场。

2004年,蔡达标请来营销大师叶茂中,几番努力后说服持反对意见的潘宇海,用李小龙的形象将“双种子”改名为“真功夫”,开始大打品牌营销。

但潘宇海没想到,蔡达标却在公共场合不断以“真功夫”当家人的形象出现,甚至刻意隐瞒潘宇海创始人的功绩,将真功夫的发展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与此同时,蔡达标不断安插弟弟、大妹妹、两个妹夫等亲属进入“真功夫”身居要职。

厨师干不过销售,大众眼里,真功夫只有蔡达标,没有潘宇海。

后者曾对此非常愤慨称,其极大扭曲了真实的历史事实,严重损害了原股东之间的情感。

果然2006年,蔡达标与潘宇海姐姐潘敏峰离婚,并以子女抚养权为砝码,换来了另外25%的股份,从而与潘宇海分庭抗礼。

一场政变正式开始。

【3】

2009年,蔡达标利用董事长权力,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引入今日资本等战投,从董事会、表决权、人事权、商标权、供应链等角度试图削弱创始人的控制权,还请来职业经理人,让跟随潘宇海的创业元老一个个出走,就连潘宇海试图重新创立新品牌,也因为蔡达标投资食言而半途而废。

蔡达标一步步完成了对潘宇海的架空,甚至强行删除了潘宇海向全体员工的拜年贺信。

终于,潘宇海忍无可忍被彻底激怒,一场反击也开始了。

他首先直接以“两大股东有矛盾”为理由,把当时真功夫拟申请银行的一亿无担保贷款拦下。

2009年3月,蔡达标被爆出“二奶门”事件,一位女子在广州街头召开发布会,自称与蔡达标相处了11年,并产下一子现年9岁。随后潘敏峰据此状告蔡达标重婚,要求拿回离婚时给予25%的股份,还向媒体放出了蔡达标与三奶的消息。

此外,真功夫曾爆发的“排骨门”事件,也被认为是蔡达标亲属主管的采购部门出了问题。

2009年7月23日,潘宇海将“真功夫”告上法庭,要求履行股东知情权,要求查封真功夫会计财务资料,并进行账务审计,获得法律支持。未

2011年,公安局进入真功夫总部,将公司高管以及相关财务单据一并带走,以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经济犯罪展开调查。

蔡达标潜逃一月之后,也被逮捕归案,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6年。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潘宇海收拾完蔡达标,准备重新夺回公司控制权之时,蔡达标小妹蔡春红却提前拿到哥哥签署的委任状,获得战投方确认生效。与此同时,潘家又拿出另外一份蔡达标给大妹蔡春媚的委任状,并表示两份委任状都不认可,潘宇海宣布担任董事长。

企查查数据显示,真功夫股权结构中,潘宇海与蔡达标同样占了41.74%,但随着蔡标达体系瓦解,潘宇海最终架空了蔡家,并重新拿回了公司控制权。目前真功夫董事长正是潘宇海,公司高管除了为公示职位的蔡达标无一人姓蔡。

但最可惜的是,几番争斗下,真功夫已经错失了品牌壮大、产品升级的最佳时机,如今更是面临各自中式特色餐饮的夹击。

因此,尽管“真功夫”、功夫龙等明显蹭李小龙IP的商标是蔡达标的用来夺权的工具,但也是走出内乱不久的真功夫仅存的品牌优势之一,如今,李小龙之女携知识产权经济的浪潮,越洋万里为父亲维权,无论是对蔡达标还是真功夫,一切只应了那句老话: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真功夫内斗剧

二当家一步步完成了对创始人的架空,终于,忍无可忍的创始人被彻底激怒,一场反击也开始了。

文 | 华商韬略 曹谨浩

【1】

“你爸头像被别人挂在店门口赚钱。”

这种荒唐的事情,对于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龙之女李香凝来说,却是一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过去几年,李香凝一直在陆续买回父亲散落于世界的影片与商标版权,重新整理、塑造“李小龙”这个风靡半个多世纪的全球级形象。但在父亲的祖地,她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004年,一家品牌名“168蒸品”的快餐店请来了营销大师叶茂中,照着国际巨星李小龙的形象,打造“功夫龙”品牌logo,并改名为“真功夫”。但这个无论从衣服、动作、表情甚至手指动作,都与李小龙别无二致的“功夫龙”,其实没有经过任何正式授权,却让很多人感受到了logo中传递的国际化和高端大气,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如今真功夫在中国已有600多家直营店,22000余名员工,年销售额也超过30亿。

营销大师大师的包装手段果然了得,但却忘了李小龙并非如张飞一样的历史故事人物,他还有儿女健在。

十五年来,李香凝一直对“真功夫”强蹭父亲IP的行为不断抗议,真功夫既不直接否认更没有承认,反而一直修改标签细节,试图弱化李小龙色彩,但却始终不敢去掉核心元素。

在前些年,类似国外商标侵权事件并不罕见。乔丹体育不仅将NBA球鞋飞人乔丹的形象制成标签,连名称也摆明了蹭飞人的名气;足球巨星罗纳尔多也被广西金嗓子摆了一道,吃顿便饭莫名其妙变成了品牌代言,但维权之路却是举步维艰。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体系完善,国际维权门槛逐步降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也正式受理了—美国李小龙公司对真功夫的侵权起诉,起诉书要求后者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并索赔2.1亿元人民币。

尽管真功夫并不否认存在争议,但在回应中看,还是以过往没被判定侵权为由,表示将积极研究准备应诉,更公开表示没有更换真功夫品牌商标计划。

真功夫对于商标问题如此坚决,因为背后还牵连着真功夫内部长久的家族内乱问题。

【2】

故事从一个少年厨师开始。

1990年,17岁潘宇海在东莞107国道边上开办“168蒸品店”,做快餐生意。由于厨子出身,专业的水平让潘宇海的小店在当地很快就有了名气,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

1994年,姐姐潘敏峰与姐夫蔡达标在经营五金店倒闭后,一直没有正式职业,潘宇海就慷慨地拿出50%的股份给姐姐、姐夫夫妇,让其一道参与经营。

潘宇海负责厨房与管理、潘敏峰负责财务和采购,蔡达标则干起了市场与公关——负责前厅待客。

1997年,三人成立双种子饮食公司,意思是两拨人马同心协力,分别是厨师出身的创始人—潘宇海,和后来入伙的姐夫蔡达标和姐姐潘敏峰,其中潘宇海占股50%、姐姐姐夫各占50%。

但人算不如天算。

作为一名大厨兼创始人,潘宇海手握企业主导权,掌控发展战略。但随着设备、技术的进步,逐步标准化和规模化的中式蒸品快餐,却越来越不需要传统厨艺来作为菜品品质的保障。随着蒸品店规模的扩大,一场“政变”也在酝酿中。

2003年,经过仔细商讨,潘宇海与蔡达标同意进行五年轮值董事长制度,公司大权第一次落到了蔡达标手中。

这时,李小龙的形象也正式派上了用场。

2004年,蔡达标请来营销大师叶茂中,几番努力后说服持反对意见的潘宇海,用李小龙的形象将“双种子”改名为“真功夫”,开始大打品牌营销。

但潘宇海没想到,蔡达标却在公共场合不断以“真功夫”当家人的形象出现,甚至刻意隐瞒潘宇海创始人的功绩,将真功夫的发展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与此同时,蔡达标不断安插弟弟、大妹妹、两个妹夫等亲属进入“真功夫”身居要职。

厨师干不过销售,大众眼里,真功夫只有蔡达标,没有潘宇海。

后者曾对此非常愤慨称,其极大扭曲了真实的历史事实,严重损害了原股东之间的情感。

果然2006年,蔡达标与潘宇海姐姐潘敏峰离婚,并以子女抚养权为砝码,换来了另外25%的股份,从而与潘宇海分庭抗礼。

一场政变正式开始。

【3】

2009年,蔡达标利用董事长权力,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引入今日资本等战投,从董事会、表决权、人事权、商标权、供应链等角度试图削弱创始人的控制权,还请来职业经理人,让跟随潘宇海的创业元老一个个出走,就连潘宇海试图重新创立新品牌,也因为蔡达标投资食言而半途而废。

蔡达标一步步完成了对潘宇海的架空,甚至强行删除了潘宇海向全体员工的拜年贺信。

终于,潘宇海忍无可忍被彻底激怒,一场反击也开始了。

他首先直接以“两大股东有矛盾”为理由,把当时真功夫拟申请银行的一亿无担保贷款拦下。

2009年3月,蔡达标被爆出“二奶门”事件,一位女子在广州街头召开发布会,自称与蔡达标相处了11年,并产下一子现年9岁。随后潘敏峰据此状告蔡达标重婚,要求拿回离婚时给予25%的股份,还向媒体放出了蔡达标与三奶的消息。

此外,真功夫曾爆发的“排骨门”事件,也被认为是蔡达标亲属主管的采购部门出了问题。

2009年7月23日,潘宇海将“真功夫”告上法庭,要求履行股东知情权,要求查封真功夫会计财务资料,并进行账务审计,获得法律支持。未

2011年,公安局进入真功夫总部,将公司高管以及相关财务单据一并带走,以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经济犯罪展开调查。

蔡达标潜逃一月之后,也被逮捕归案,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6年。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潘宇海收拾完蔡达标,准备重新夺回公司控制权之时,蔡达标小妹蔡春红却提前拿到哥哥签署的委任状,获得战投方确认生效。与此同时,潘家又拿出另外一份蔡达标给大妹蔡春媚的委任状,并表示两份委任状都不认可,潘宇海宣布担任董事长。

企查查数据显示,真功夫股权结构中,潘宇海与蔡达标同样占了41.74%,但随着蔡标达体系瓦解,潘宇海最终架空了蔡家,并重新拿回了公司控制权。目前真功夫董事长正是潘宇海,公司高管除了为公示职位的蔡达标无一人姓蔡。

但最可惜的是,几番争斗下,真功夫已经错失了品牌壮大、产品升级的最佳时机,如今更是面临各自中式特色餐饮的夹击。

因此,尽管“真功夫”、功夫龙等明显蹭李小龙IP的商标是蔡达标的用来夺权的工具,但也是走出内乱不久的真功夫仅存的品牌优势之一,如今,李小龙之女携知识产权经济的浪潮,越洋万里为父亲维权,无论是对蔡达标还是真功夫,一切只应了那句老话: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