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卖头条
12月25日,有媒体披露,真功夫餐饮被李小龙女儿诉至上海二中院,并要求其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赔偿经济损失2.1亿以及维权开支8.8万元。
26日午间,真功夫正面发布声明:正积极研究案情、准备应诉。本案刚由法院立案,尚未开庭审理,我们暂不便发表意见,一切留待司法裁决。
紧接着,26日晚间,真功夫再发声:只是收到法院关于美国加州的Bruce Lee Enterprises, LLC公司诉讼的相关材料,除此之外,李方并未与我们沟通。我们没有侵权,不会寻求庭外和解。没有更换真功夫品牌商标的计划。2.1亿元的索赔额没有任何事实和法律依据。
已经使用了15年的餐饮商标,真功夫缘何突然陷入侵权风波?
商标被起诉,真功夫6字回复:不侵权,不赔偿
李小龙公司法人代表为李小龙女儿(Shannon Lee,中文名:李香凝),起因于真功夫使用酷似李小龙形象图标,因此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并赔偿相关费用2.1亿元。
真功夫则表示,真功夫商标已经使用15年,商标是否侵权,多年前也曾有过争议,但一直没有被判定侵权或者撤销的行政或司法结论!
据悉,真功夫于1990年成立,其后更改经营扩张,已有30年经营历史。2004年,更名真功夫并注册使用目前商标。
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报道,国内功夫明星品牌效应兴起,就有不少公司使用“李小龙”、“小龙功夫”等商标注册。李香凝认为,真功夫品牌标志使用了疑似李小龙功夫的动作形象,借此展开维权。
但得到的仅是一封“李小龙及其英文姓名‘BruceLee’开发利用的权利应当归其继承人所有”函件。李香凝表示,将在华成立维权办公室,维护李小龙形象的版权。
由此,李小龙公司判断,真功夫商标15年以来,应该赔偿2.1亿。25日上诉法院事件,并不突然。
真功夫商标是否侵权?
近15年来,真功夫业绩可观,一度发展为中国快餐企业头部。2019年,真功夫拥有600多家直营门店,营收超过50亿,跻身中国快餐企业前10强,位居第6名,当属是国内本地快餐企业第二名。
对于是否涉及商标侵权,真功夫两度发出声明,将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甚至表示,不会庭外和解。
根据《商标法》第45条,侵犯在先权利的商标无效,应当在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之内提出。显然,真功夫商标已超过5年时效。
此外,据界面新闻消息,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分析表示:“李小龙公司应该是以侵犯肖像权为由对真功夫提起诉讼,诉讼争议点在于,真功夫的‘功夫龙’人物形象造型是否为李小龙肖像的卡通化,对此被告可以否认,并举证是该形象是自己设计的动漫形象或是其他人的肖像。”
中国新闻网关于真功夫事件问卷调查
有网友称,这个商标图案漫画化处理的很好,动作也不能说只有李小龙可以做;再者由于商标当年经过了公示期后才通过,符合法律流程,当时并无提出异议。
还有人认为,图案只是区别于像和是,没有用本尊的照片,打本尊的旗号。李小龙也没有对他的动作和衣服申请专利”。
有人旗帜鲜明,有人模棱两可:
“并没有杠,法律问题在这点很模糊,很多东西说不清楚,与其杠,不如看看法律怎么说”;“打个擦边球,法律可能奈何不了,但公道自在人心。”;“冲着李小龙进的,弄别的标志我还真不一定进。味道还好。”
餐饮商标遇侵权,怎么办?
商标侵权如何判定?
刚刚打赢商标侵权的鹿角巷,最有发言权:2017年8月,鹿角巷第一次启动商标申请,就得到以“有近似商标”为由驳回。在提出异议的时间内,出现大批商标抢注现象,仅2018年,鹿角巷就有5000多个商标被抢注。2019年,进入公示期,曾收到13家公司的异议。
据媒体报道,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鹿角巷用著作权起诉2800多家假店,与其中的200多家打赢或何解,其余的门店还在进一步诉讼中。
商标维权之难,可想而知。但也有品牌,早早做好注册事宜。
国内饮品品牌娃哈哈,就注册了包括娃哈哈,娃哈娃,哈哈娃,哈娃哈等,防伪注册达70多种,防止商标侵权问题。
外卖君整理发现,真功夫每年都会优化其形象,2016年,发布的品牌新战略中更新了品牌形象和品牌LOGO,打造了更时尚的品牌升级店,新LOGO文字和构图更显年轻化。
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上可查到有11个带有真功夫注册的“功夫龙”商标。
真功夫在回应中也表示,真功夫系列商标,是由公司申请、国家商标局严格审查后授权的,已经使用15年。一切将等待法律判决。
小提示:
餐企如何做好商标维权?
首先,可以在相关网站查询商标重复情况,进行申诉或重新注册;
其次,可注册副品牌,近似注册等注册方法;
最后,可跨类别注册,餐饮行业的品牌涉及多个商标类别。29类食品类,30类调味品、糕点类,31类水果、蔬菜类,32类饮料类,40类食品加工类,43类餐馆、饭店类等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