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漫画葬礼|死亡只是未来的入口而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漫画葬礼|死亡只是未来的入口而已

谁都没死,这场葬礼只是新生活的入口而已。

moca的红色结界,外面是车水马龙,里面是葬礼派对。

中元节的傍晚下过一次阵雨,夜里穿过潮湿的地面,我去参加了一场漫画葬礼,送走了唐彦的小光。

MOCA艺术亭台里的红色灯光,透过两面玻璃,在雨中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结界。唐彦在夏天里穿着黑色长外套,和一双红色鞋子,胸前别着的白布上用红线绣着:莫要为我担忧,不必为我赞颂。

唐彦(左)和yucco(右)

他举着红色的悼词,平和而缓慢地讲述了自己与小光的相遇,背后的一片白色墙壁上是《童年风物志》的动态漫画,其中的小光并没有太多的面部表情。我猜他可能并不知道,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谢幕”之后,他的一切将变成过往。

MOCA外的人行色匆匆,有人好奇地透过红色的玻璃朝里打探。这场漫画葬礼与2007年时,日本为《北斗神拳》中拉欧举行的葬礼不同,拉欧在与弟弟健次郎的对决中失败死去,为了纪念他的气魄和信念,3000多人参加了拉欧的葬礼。

但小光的葬礼并没有那么悲伤的气氛,没有3000人,也没有升魂仪式。

小光是唐彦笔下的一个平凡少年,看起来跟唐彦一样温吞,他有时候抱着鹿,有时候抬头看着天空中飘落下来的冰淇淋,好像特别安静。每个创作者画出来的人物,多少对自己也有些投射,就像高瑀画孙悟空和超人决斗,他说孙悟空是他自己,超人也是他自己。

唐彦的微博与微信昵称叫少年脑,头像看上去也有些不肯妥协的意味。

背后的那些圆圆的头像是小光。

 

在悼词里,他说:“我曾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漫画家。初中的时候,应该是高中吧,逐渐清晰。”

24岁时,唐彦为此去了日本。他每天要在居酒屋打工五六个小时,通常都会提早两三个小时出门,之后便逗留在秋叶原的漫画书店里直到打工时间开始。

因为村田莲尔而误入同人会的唐彦,在之后创作出了《途中理想国》,但真正开始漫画创作,是从小光开始。他说:“我真正的漫画创作,始于光。”有光的人总是幸运,抓住光之后似乎才有勇气继续把梦做下去。

小光先是在《光的逃亡》里逃亡,然后在《星星的味道》和《星星的告白》中变成星星,又在《鹿与少年》和《童年风物志》里释放出唐彦内心的执念。他后来的这几部创作,像是对10年前的逆转,他放弃了《途中理想国》的写实风格,回归简单。

他在日本待了2年后回国,之后才接触了日本漫画家楳图一雄。

“当时接触到一个比较另类的漫画家楳图一雄,其实他的漫画也不算另类,是比较主流的,但他画的是恐怖漫画嘛。看他的漫画有一种血脉喷张的感觉,我很舍不得看,后来就顺着脉络看他以前的创作经历,这给我的启发很多。”

楳图一雄惊世之作《14岁》

 

50年代的日本,主流漫画的风格都偏向手冢治虫,但楳图一雄在患失眠症的两年期间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觉得他必须让大家知道他是谁,他要画什么,所以他就开始画恐怖漫画,在他之前日本只有“怪奇漫画”的概念。

之后楳图一雄就用当时出现在日本的“剧画”形式来进行创作,唐彦觉得,尽管他画的是主流漫画,但形式十分特别,这对他自己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看了他的漫画以后,我觉得自己在日本的那两年有点荒废。”

唐彦在2003年回到中国。2003年,香港比较偏锋的漫画已经逐渐从最初的“地下漫画”、90年代的“另类”漫画,发展到当时的“独立漫画”;这个时间也已经距离英国地下漫画巅峰过去了30年,但在中国大陆,仍然没有任何一本专门刊登独立漫画的出版物。

从日本回国后,唐彦主编并自费印刷创办了第一本《SC》(Special Comix),“当时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印了500本,自费1.5万元。”

这也是大陆第一本独立漫画集,当时的16位独立漫画家 其实都是唐彦的“网友”。“我们不排斥日本漫画,但不希望把日本漫画作为中国漫画的标准和范本,而是倡导漫画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葬礼正式开始前,SC的新人强盛对我说,他负责漫画葬礼的rap部分,饶舌的部分都是他自己创作的,也道出了当时成立SC的初衷:

“一直注重/表达传播脚踏实地/接地气强调漫画意义/天然的可读性 /请大家一起/发觉漫画更多的可能性。”

他跟他的女友Bearis的画就贴在MOCA的墙上,Bearis大学本科学的是外语,目前的工作是服装设计,聊起以前的一些经历时,她对我说:“我的父母觉得学艺术不靠谱,所以我大学学的都跟画画没有关系。”说起来也是这样,我很多喜欢画画的同学,也就是这样过起了跟喜好完全不相干的日子。

但Bearis选择了一边工作一边创作,在她的画作里,很多小动物被套在甜甜圈里,旁边站着一只比它们大很多倍的熊,黑白色,看上去很童趣,却有一点阴郁。她说:“不同的人对这幅画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觉得是固步自封最终将自我毁灭,有些人觉得是,不管再怎么打扮,最后还不是为了给别人吃掉。”

后者倒是让我想起了一部漫画短片叫《雇佣人生》。这些来参加葬礼的人最大的共同之处,可能就是热爱表达。站在他们中间,感受到的气场明显不同,不管是强盛、Bearis、yoda、yucco还是胡克。站在这些人当中,能够感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

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像被绑缚在甜甜圈里,现在的生活虽然看起来令你满足,但那不过是一个甜甜圈的狭小空间。

SC系列漫画目前已出到第六本,而其中的第三本曾在法国安古雷国际漫画节上获得“另类漫画奖”, 安古雷,被称作“国际漫画界的奥斯卡奖”,这是中国漫画人第一次折桂。当时的SC成员之一右意达说:  “这个奖很重要,SC一直没有什么名气和资历,获奖替独立漫画家们省了很多口水。”

当时霄汉卖掉房子成立了独立出版社纸梗堂,之后出版了左马漫画单行本 ,而SC最早的编辑之一烟囱,在2009年和漫画家左马一起创办了《叙事癖》,“我翻看我最早在打印店做的《叙事癖》1和2,我还非常认真的写上的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多少本,最开始每次就印50本吧。”

独立漫画距离主流太远,也离商业和产业太远了。“我们所有的人,在座的,除了学生,其他的人都有别的工作,因为独立漫画不可能养活你。你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支撑你生活下去的经济来源,否则的话梦想就是空想。”葬礼结束后的夜宵时,唐彦显得有点疲倦,我们13个人挤在一张小圆桌上,听唐彦的声音温温吞吞,却没有太多悲伤的情绪。

他原先在江苏美术出版社工作,“但是出版社就是为老板打工嘛,那些书未必是我想做的,但是你真正想做的选题通过不了。”为了能够继续研究想研究的东西,他去大学当老师,“那创作的话我就可以利用假期来完成。”

在唐彦笔下的那些故事里,不仅有小光,还有各种姿态的鹿。他显得对鹿情有独钟:“我喜欢画鹿,为什么不画马?为什么不画象?我也喜欢马,它也是四条腿,长相也差不多。但是鹿比较轻巧,它是跳跃的,有点像是你在追随梦想的这个状态。你在即将要碰到它的时候,它忽然又跳开了,那个感觉……而不是你坐在一个马背上,它带你狂奔,有那种充分的满足感,一种英姿飒爽乘风而驰的这种感觉。”

《鹿与少年》

 

追寻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触即得,这或许是鹿的一个影射吧。

葬礼结束以后,唐彦漫画创作就要告一段落了,“我还会继续画 ,但不是漫画了。”他想跳脱开来,“我觉得就是你只能无限接近,但不能达到,有一种虚无感和失落感。人生太短暂了,我想去做别的东西。”

悼词里说:“光也脆弱,阻挡不住乌云遮蔽,暗夜的来临。”小光的葬礼阴差阳错选在2015年的中元节。在红色和黑色主题的葬礼上,我看到的不是哀悼,而是启航时的鼓舞。结束时,唐彦和小光的人偶合照,人偶朝他倾斜过来,唐彦笑着回头说:“你已经死了,不要靠过来!”

西方地下漫画在60、70年代进入黄金期,而主流媒介认可它时,这些偏锋或实验性题材的漫画已经过了它的巅峰时代。唐彦说,SC也蓬勃过一段时间,但现在已经有点衰落了,跟已经30年历史的香港独立漫画相比,除了团队自身的一些原因外,大陆的出版环境也没有那么乐观。

不过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像麦家碧曾说过的那样:“只有不停重复地画,我才感到幸福。 ”这些表达欲潜伏在那些“私漫画”中,不断探索着独立漫画的边缘,冲击着主流商业漫画中人们单一的、扁平化的、固定模式的审美。

唐彦最后说:“绘画未必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但是绘画是最能看清人心的东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漫画葬礼|死亡只是未来的入口而已

谁都没死,这场葬礼只是新生活的入口而已。

moca的红色结界,外面是车水马龙,里面是葬礼派对。

中元节的傍晚下过一次阵雨,夜里穿过潮湿的地面,我去参加了一场漫画葬礼,送走了唐彦的小光。

MOCA艺术亭台里的红色灯光,透过两面玻璃,在雨中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结界。唐彦在夏天里穿着黑色长外套,和一双红色鞋子,胸前别着的白布上用红线绣着:莫要为我担忧,不必为我赞颂。

唐彦(左)和yucco(右)

他举着红色的悼词,平和而缓慢地讲述了自己与小光的相遇,背后的一片白色墙壁上是《童年风物志》的动态漫画,其中的小光并没有太多的面部表情。我猜他可能并不知道,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谢幕”之后,他的一切将变成过往。

MOCA外的人行色匆匆,有人好奇地透过红色的玻璃朝里打探。这场漫画葬礼与2007年时,日本为《北斗神拳》中拉欧举行的葬礼不同,拉欧在与弟弟健次郎的对决中失败死去,为了纪念他的气魄和信念,3000多人参加了拉欧的葬礼。

但小光的葬礼并没有那么悲伤的气氛,没有3000人,也没有升魂仪式。

小光是唐彦笔下的一个平凡少年,看起来跟唐彦一样温吞,他有时候抱着鹿,有时候抬头看着天空中飘落下来的冰淇淋,好像特别安静。每个创作者画出来的人物,多少对自己也有些投射,就像高瑀画孙悟空和超人决斗,他说孙悟空是他自己,超人也是他自己。

唐彦的微博与微信昵称叫少年脑,头像看上去也有些不肯妥协的意味。

背后的那些圆圆的头像是小光。

 

在悼词里,他说:“我曾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漫画家。初中的时候,应该是高中吧,逐渐清晰。”

24岁时,唐彦为此去了日本。他每天要在居酒屋打工五六个小时,通常都会提早两三个小时出门,之后便逗留在秋叶原的漫画书店里直到打工时间开始。

因为村田莲尔而误入同人会的唐彦,在之后创作出了《途中理想国》,但真正开始漫画创作,是从小光开始。他说:“我真正的漫画创作,始于光。”有光的人总是幸运,抓住光之后似乎才有勇气继续把梦做下去。

小光先是在《光的逃亡》里逃亡,然后在《星星的味道》和《星星的告白》中变成星星,又在《鹿与少年》和《童年风物志》里释放出唐彦内心的执念。他后来的这几部创作,像是对10年前的逆转,他放弃了《途中理想国》的写实风格,回归简单。

他在日本待了2年后回国,之后才接触了日本漫画家楳图一雄。

“当时接触到一个比较另类的漫画家楳图一雄,其实他的漫画也不算另类,是比较主流的,但他画的是恐怖漫画嘛。看他的漫画有一种血脉喷张的感觉,我很舍不得看,后来就顺着脉络看他以前的创作经历,这给我的启发很多。”

楳图一雄惊世之作《14岁》

 

50年代的日本,主流漫画的风格都偏向手冢治虫,但楳图一雄在患失眠症的两年期间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觉得他必须让大家知道他是谁,他要画什么,所以他就开始画恐怖漫画,在他之前日本只有“怪奇漫画”的概念。

之后楳图一雄就用当时出现在日本的“剧画”形式来进行创作,唐彦觉得,尽管他画的是主流漫画,但形式十分特别,这对他自己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看了他的漫画以后,我觉得自己在日本的那两年有点荒废。”

唐彦在2003年回到中国。2003年,香港比较偏锋的漫画已经逐渐从最初的“地下漫画”、90年代的“另类”漫画,发展到当时的“独立漫画”;这个时间也已经距离英国地下漫画巅峰过去了30年,但在中国大陆,仍然没有任何一本专门刊登独立漫画的出版物。

从日本回国后,唐彦主编并自费印刷创办了第一本《SC》(Special Comix),“当时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印了500本,自费1.5万元。”

这也是大陆第一本独立漫画集,当时的16位独立漫画家 其实都是唐彦的“网友”。“我们不排斥日本漫画,但不希望把日本漫画作为中国漫画的标准和范本,而是倡导漫画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葬礼正式开始前,SC的新人强盛对我说,他负责漫画葬礼的rap部分,饶舌的部分都是他自己创作的,也道出了当时成立SC的初衷:

“一直注重/表达传播脚踏实地/接地气强调漫画意义/天然的可读性 /请大家一起/发觉漫画更多的可能性。”

他跟他的女友Bearis的画就贴在MOCA的墙上,Bearis大学本科学的是外语,目前的工作是服装设计,聊起以前的一些经历时,她对我说:“我的父母觉得学艺术不靠谱,所以我大学学的都跟画画没有关系。”说起来也是这样,我很多喜欢画画的同学,也就是这样过起了跟喜好完全不相干的日子。

但Bearis选择了一边工作一边创作,在她的画作里,很多小动物被套在甜甜圈里,旁边站着一只比它们大很多倍的熊,黑白色,看上去很童趣,却有一点阴郁。她说:“不同的人对这幅画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觉得是固步自封最终将自我毁灭,有些人觉得是,不管再怎么打扮,最后还不是为了给别人吃掉。”

后者倒是让我想起了一部漫画短片叫《雇佣人生》。这些来参加葬礼的人最大的共同之处,可能就是热爱表达。站在他们中间,感受到的气场明显不同,不管是强盛、Bearis、yoda、yucco还是胡克。站在这些人当中,能够感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

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像被绑缚在甜甜圈里,现在的生活虽然看起来令你满足,但那不过是一个甜甜圈的狭小空间。

SC系列漫画目前已出到第六本,而其中的第三本曾在法国安古雷国际漫画节上获得“另类漫画奖”, 安古雷,被称作“国际漫画界的奥斯卡奖”,这是中国漫画人第一次折桂。当时的SC成员之一右意达说:  “这个奖很重要,SC一直没有什么名气和资历,获奖替独立漫画家们省了很多口水。”

当时霄汉卖掉房子成立了独立出版社纸梗堂,之后出版了左马漫画单行本 ,而SC最早的编辑之一烟囱,在2009年和漫画家左马一起创办了《叙事癖》,“我翻看我最早在打印店做的《叙事癖》1和2,我还非常认真的写上的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多少本,最开始每次就印50本吧。”

独立漫画距离主流太远,也离商业和产业太远了。“我们所有的人,在座的,除了学生,其他的人都有别的工作,因为独立漫画不可能养活你。你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支撑你生活下去的经济来源,否则的话梦想就是空想。”葬礼结束后的夜宵时,唐彦显得有点疲倦,我们13个人挤在一张小圆桌上,听唐彦的声音温温吞吞,却没有太多悲伤的情绪。

他原先在江苏美术出版社工作,“但是出版社就是为老板打工嘛,那些书未必是我想做的,但是你真正想做的选题通过不了。”为了能够继续研究想研究的东西,他去大学当老师,“那创作的话我就可以利用假期来完成。”

在唐彦笔下的那些故事里,不仅有小光,还有各种姿态的鹿。他显得对鹿情有独钟:“我喜欢画鹿,为什么不画马?为什么不画象?我也喜欢马,它也是四条腿,长相也差不多。但是鹿比较轻巧,它是跳跃的,有点像是你在追随梦想的这个状态。你在即将要碰到它的时候,它忽然又跳开了,那个感觉……而不是你坐在一个马背上,它带你狂奔,有那种充分的满足感,一种英姿飒爽乘风而驰的这种感觉。”

《鹿与少年》

 

追寻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触即得,这或许是鹿的一个影射吧。

葬礼结束以后,唐彦漫画创作就要告一段落了,“我还会继续画 ,但不是漫画了。”他想跳脱开来,“我觉得就是你只能无限接近,但不能达到,有一种虚无感和失落感。人生太短暂了,我想去做别的东西。”

悼词里说:“光也脆弱,阻挡不住乌云遮蔽,暗夜的来临。”小光的葬礼阴差阳错选在2015年的中元节。在红色和黑色主题的葬礼上,我看到的不是哀悼,而是启航时的鼓舞。结束时,唐彦和小光的人偶合照,人偶朝他倾斜过来,唐彦笑着回头说:“你已经死了,不要靠过来!”

西方地下漫画在60、70年代进入黄金期,而主流媒介认可它时,这些偏锋或实验性题材的漫画已经过了它的巅峰时代。唐彦说,SC也蓬勃过一段时间,但现在已经有点衰落了,跟已经30年历史的香港独立漫画相比,除了团队自身的一些原因外,大陆的出版环境也没有那么乐观。

不过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像麦家碧曾说过的那样:“只有不停重复地画,我才感到幸福。 ”这些表达欲潜伏在那些“私漫画”中,不断探索着独立漫画的边缘,冲击着主流商业漫画中人们单一的、扁平化的、固定模式的审美。

唐彦最后说:“绘画未必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但是绘画是最能看清人心的东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