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们对人世间的种种不是避而不谈,而是仔细咀嚼诉诸文字|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对人世间的种种不是避而不谈,而是仔细咀嚼诉诸文字|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南非,白马雪山,孤独感,天才,城市规划,机器人,水……

记者 | 实习生 陈静仪

编辑 | 黄月

  《去往猴面包树的旅程》

 [南非] 威尔玛·斯托肯斯特罗姆 著
[南非] J.M.库切 英译 / 李斯本 中译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10

说到猴面包树,不少人会想到《小王子》里那种需要每天检查,时刻警惕的坏植物。“星球的土壤里有好多猴面包树钟子,而猴面包树长得很快,动手稍稍一慢,就甭想再除掉它了,它会占满整个星球,根枝钻来钻去,四处蔓延。要是这颗星球太小,而猴面包树又太多,它们就会把星球撑裂。”或许少有人知道,这并非圣埃克絮佩里想象、虚构出来的植物。猴面包树(学名:Adansonia digitata L.)生长在非洲,它的果实干燥后看起来像面包块,受到猩猩、猴子的喜爱,所以被称为“猴面包树“。与《小王子》中可怕、邪恶的形象相反,现实中的猴面包树具有储水、食用、药用等价值,是热带草原上的“生命之树”。

在南非作家、诗人、演员威尔玛·斯托肯斯特罗姆的故事里,猴面包树为奴隶女孩提供了水源、食物以及栖息之所,让她在危险的南非丛林中生存下来。不仅如此,在树的裂隙中,她第一次完整地拥有自己的时间、身体和思想,反思自己存在的意义,最终获得自我解放。

与欧洲常见的树木不同,树根朝天的猴面包树看起来像是根系长在头上的“倒栽树”。威尔玛的《去往猴面包树的旅程》也向读者呈现了一幅不同于20世纪欧洲文学的景观,非西方中心,非现代化,甚至不以人类为中心。在这个故事里,人和动物的界限变得模糊,时间秩序融化了,以金钱为尺度的价值更是不复存在。此次后浪版本为中英双语,特别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英文译本,为国内首次引进。

《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

肖林 王蕾 著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01

《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记录了雪山护林人、野生保护动物摄影师肖林(藏名昂翁此称)的成长经历,也可以被视作一部中国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史。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说这本书让读者知道,“现在这个全社会关注野生动物的局面不是凭空出现的,之前经历过一个怎样艰辛的过程。”《守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私人的、活生生的,来自民间的,了解自然保护历程的渠道。

作者肖林是生在雪山脚下,长在雪山当中的藏族人,对山的崇拜和信仰流淌在他的血液中。他认为山是有灵性和神性的,白马雪山是他的神山,是他这辈子的主人。另一方面,作为一名自然保护工作者,他在山中的生活绝不仅仅关乎藏传佛教的转山或朝圣,不仅仅关乎自己的信仰和灵魂,他三十五年的实践工作和全社会对环保的认识以及科技进步对环境的意义息息相关。监测滇金丝猴需要科学仪器和方法,反偷猎、环境教育等工作也需要借助电视等媒体的帮助。作为传奇物种滇金丝猴的守护人,他经历了滇金丝猴研究与保护过程中的几乎所有重要事件。

这本书由肖林讲述,职业写作者王蕾执笔。王蕾在索邦大学取得人类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以藏文化的山崇拜为主题。她长期关注并参与中国的民间环境保护事业。在她笔下,肖林的个体命运和时代潮流、藏文化信仰和人类学视野下的自然观彼此缠绕,互相阐释。

《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

[日]斯波六郎 著  刘幸、李曌宇 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谭徐锋工作室 2019-10

斯波六郎(SHIBA Rokuro,1894—1959)是日本汉学泰斗,广岛大学教授。他专注于六朝文学研究,著有《文选研究》《陶渊明诗译注》《<文心雕龙>范注补正》等等,但其影响力没有局限在书斋和研究室之中。这本《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不追求高深的理论和严格的文本考证,而是诉诸感受,通过诗句咀嚼超越时空的人生之味。其日文原版被收入“岩波文库”,在青少年和普通人之间得到传播。正如作者在本书附录《中国文学的融合性》中所言,“文学就是细腻地体味人生。在我想来,我们对人世间的种种,不是避而不谈,而是仔细地咀嚼它,仔细体察其中的况味,并且将其形诸于文字,由此便有了文学作品。因此,读者正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来细细体味所谓的人生的。”

这本书的雏形是斯波六郎1953年在广岛进行公开讲座的讲稿。以“孤独感”为线索,他以通俗的语言分析了屈原、宋玉、项羽、阮籍、鲍照、王羲之、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歌及其中蕴含的孤独感。寓于不得已之世,今人古人在诗歌中有种种不同的孤独感,或悲壮凄凉,或恐惧战栗。所谓“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文学作品中的人生之味超越时间和空间,给读者以慰藉。

《天才时代:17世纪的乱世与现代世界观的创立》

[英]A.C.格雷林 著 吴万伟, 肖志清 译
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19-12

17世纪为什么值得我们重视?以1600年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为开端,伽利略、培根、笛卡尔、帕斯卡、霍布斯、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波义尔、洛克、牛顿、伏尔泰纷纷登场,为现代科学、伦理学、政治学提供了一套体系,为18世纪的启蒙运动做好了准备。法国科学思想史学者亚历山大·科瓦雷在《从封闭的世界到无限的宇宙》一书中指出,从库萨的尼古拉到牛顿,人类思想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

《天才时代》一书作者、英国哲学家A.C.格雷林认为,我们应该跳出思想史范畴,在更广泛的社会视野中来理解17世纪发生的这场变革。他指出,天才思想家的科学发现和哲学思考恰恰发生在乱世之中。正是战争和宗教改革为戏剧性的转变提供了土壤。本书第二部分讨论了1618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作者认为这场大规模战争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使信仰和思想逐渐获得自由。这一时期,造纸术和邮政服务的成熟使得思想的交流和传播变得格外频繁,身处欧洲不同地区的思想家们得以通过频繁的通信,交流思想并达成共识。

《城归何处:一名城市规划师的笔记》

李昊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11

城市与每一个当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灯火辉煌的北上广深和日趋衰败、人口流失的老工业城市同时存在。城市日新月异,从未停止变迁。老胡同里的四合院开了门脸变成餐厅,再变成装修洋气的酒吧,过一段时间又在城市整改中变回普通住宅。那么,手握城市规划蓝图、掌握城市密码的城市规划师们,是如何在一张图纸上为城市安排居住、就业、拆迁、安置、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等的功能呢?

《城归何处》的作者李昊是一名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也是一位专栏作家、摄影和旅行爱好者,撰写了大量和城市相关的文章。这本书试图用132张照片、30万字记录城市化的侧影,让读者了解城市规划师这一职业,看到城市规划师眼中的城市变迁。本书包含四部分:“聊聊城市好不好”主要谈作者对城市文明的评论和看法;“城市规划师的自我修养”是城市规划师的工作介绍;“乡愁与城愁”记录了中国城镇化历程;“那些城市那些人”分享了作者在中外城市中见到的人和事。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评价李昊的写作“专业而不脱离生活,充满理性也不乏真情实感,平常却能唤起人的共鸣和思考”。

《陈规再造——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三》

[美]巫鸿 著  郑岩 编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01

“陈规”指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的程式,“再造”指在程式基础上的变化和创新。中国艺术注重程式——学习书法必须从模仿古人碑帖入手,文人画中有大量仿古册页,屏风、墓葬等工艺作品更是注重传统和规范。然而,陈规不是一成不变的。文人总是在程式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匠人们也因地因时制宜,发展出不同的风格。即使是相似的图像,在不同语境中也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在《陈规再造》这篇论文中,艺术史家巫鸿指出雍正的“十二美人屏”是传统美人画题材的“陈规再造”,将已有的花草、树木、铜镜、美人等美人画符号放入了新的清宫艺术语境中。

这本《陈规再造》是“巫鸿美术史文集”的第三卷,收录作者1995年至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继2019年出版的《传统革新》与《超越大限》之后,《陈规再造》为文集的第三卷。这一阶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艺术等主题。其中《清帝的假面舞会》《屏风入画》《陈规再造》等一系列论文,围绕清宫旧藏文物展开,选择以雍正乾隆变装画像、十二美人图、屏风文化作为切入点,注重阐释图像与图像所在的“空间”和“语境”互动的美术史观,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文集中的部分论文在《武梁祠》《黄泉下的美术》《重屏》《“空间”的美术史》《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等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阐发。

《水的密码》

[英] 特里斯坦·古利 著  许丹 译
译林出版社 2019-09

如何读懂水?水坑、水滴、池塘、湖泊、潮汐、大海这些不同的水为何会呈现出不同颜色?水的味道都一样吗?日本人江本胜的《水知道答案》曾一度流行,声称水能看懂情感、历史人名相关的词汇,还能辨别不同种类的音乐,最终被证明是骗局一场。与之相反,这本《水的密码》是一本真正的关于水的博物科学之书。作者收集了各种了解水的角度,对江河湖海的性状做出了细致又充满诗意的观察和描写。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彩虹的颜色来估量雨滴的大小——红色越多,雨滴就越大。

作者特里斯坦·古利是一位航海家、探险家,也是英国皇家航海学会和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他四处旅行,观察自然,相信“生活细小之处也有大学问”,创作了《自然探索者》《自然导航》等多部自然观察类图书。《水的密码》属于译林出版社的“天际线丛书”,该丛书还包括《杂草的故事》《云彩收集者手册》《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鸟类的天赋》等新知博物类作品。

《和机器人一起进化》

[加]泰里·法沃罗 著  徐颖 译
未读·思想家 | 天津科技出版社 2019-12

回顾20世纪下半叶,小说、电影和电视剧中充满了关于机器人的想象——具有细腻丰富的感情,或者是推动戏剧冲突的大反派,或者是人类的好朋友和好帮手。有趣的是,关于机器人的虚构故事的出现远远早于现实工业中制造的机器人。在斯拉夫语言中,robot原指在封建制度下被强迫为领主服务的农民阶层,也就是被强迫的劳动力。1848年革命之后,robot制度被正式废除。20世纪20年代,捷克作家首次在虚构作品中使用robot一词来指人造的机械装置。此后,各种不同功能的、类人的或不类人的、有情感或没情感的人造机械装置为小说家和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在这本关于机器人的小书中,作者用前四章回顾了以阿西莫夫的小说、《太空漫游2001》等为代表的科幻文化给她造成的影响。后四章则将目光集中到未来,讨论了人工智能(AI)、智能增强(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IA)、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等为人类世界带来的可能与挑战。对于普通人而言,关于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我们还不知道机器人将在何时成为日常生活的固定组成部分,我们也不知道一旦成真,这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另一方面,机器人已经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改变,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机器人化”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作者指出,“机器人正在夺走的并不仅仅是那些肮脏而危险的工种,例如清理核电站,它们可能很快就能从事那些高薪酬、高回报又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进军医药、法律,甚至音乐和新闻行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对人世间的种种不是避而不谈,而是仔细咀嚼诉诸文字|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南非,白马雪山,孤独感,天才,城市规划,机器人,水……

记者 | 实习生 陈静仪

编辑 | 黄月

  《去往猴面包树的旅程》

 [南非] 威尔玛·斯托肯斯特罗姆 著
[南非] J.M.库切 英译 / 李斯本 中译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10

说到猴面包树,不少人会想到《小王子》里那种需要每天检查,时刻警惕的坏植物。“星球的土壤里有好多猴面包树钟子,而猴面包树长得很快,动手稍稍一慢,就甭想再除掉它了,它会占满整个星球,根枝钻来钻去,四处蔓延。要是这颗星球太小,而猴面包树又太多,它们就会把星球撑裂。”或许少有人知道,这并非圣埃克絮佩里想象、虚构出来的植物。猴面包树(学名:Adansonia digitata L.)生长在非洲,它的果实干燥后看起来像面包块,受到猩猩、猴子的喜爱,所以被称为“猴面包树“。与《小王子》中可怕、邪恶的形象相反,现实中的猴面包树具有储水、食用、药用等价值,是热带草原上的“生命之树”。

在南非作家、诗人、演员威尔玛·斯托肯斯特罗姆的故事里,猴面包树为奴隶女孩提供了水源、食物以及栖息之所,让她在危险的南非丛林中生存下来。不仅如此,在树的裂隙中,她第一次完整地拥有自己的时间、身体和思想,反思自己存在的意义,最终获得自我解放。

与欧洲常见的树木不同,树根朝天的猴面包树看起来像是根系长在头上的“倒栽树”。威尔玛的《去往猴面包树的旅程》也向读者呈现了一幅不同于20世纪欧洲文学的景观,非西方中心,非现代化,甚至不以人类为中心。在这个故事里,人和动物的界限变得模糊,时间秩序融化了,以金钱为尺度的价值更是不复存在。此次后浪版本为中英双语,特别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英文译本,为国内首次引进。

《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

肖林 王蕾 著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01

《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记录了雪山护林人、野生保护动物摄影师肖林(藏名昂翁此称)的成长经历,也可以被视作一部中国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史。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说这本书让读者知道,“现在这个全社会关注野生动物的局面不是凭空出现的,之前经历过一个怎样艰辛的过程。”《守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私人的、活生生的,来自民间的,了解自然保护历程的渠道。

作者肖林是生在雪山脚下,长在雪山当中的藏族人,对山的崇拜和信仰流淌在他的血液中。他认为山是有灵性和神性的,白马雪山是他的神山,是他这辈子的主人。另一方面,作为一名自然保护工作者,他在山中的生活绝不仅仅关乎藏传佛教的转山或朝圣,不仅仅关乎自己的信仰和灵魂,他三十五年的实践工作和全社会对环保的认识以及科技进步对环境的意义息息相关。监测滇金丝猴需要科学仪器和方法,反偷猎、环境教育等工作也需要借助电视等媒体的帮助。作为传奇物种滇金丝猴的守护人,他经历了滇金丝猴研究与保护过程中的几乎所有重要事件。

这本书由肖林讲述,职业写作者王蕾执笔。王蕾在索邦大学取得人类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以藏文化的山崇拜为主题。她长期关注并参与中国的民间环境保护事业。在她笔下,肖林的个体命运和时代潮流、藏文化信仰和人类学视野下的自然观彼此缠绕,互相阐释。

《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

[日]斯波六郎 著  刘幸、李曌宇 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谭徐锋工作室 2019-10

斯波六郎(SHIBA Rokuro,1894—1959)是日本汉学泰斗,广岛大学教授。他专注于六朝文学研究,著有《文选研究》《陶渊明诗译注》《<文心雕龙>范注补正》等等,但其影响力没有局限在书斋和研究室之中。这本《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不追求高深的理论和严格的文本考证,而是诉诸感受,通过诗句咀嚼超越时空的人生之味。其日文原版被收入“岩波文库”,在青少年和普通人之间得到传播。正如作者在本书附录《中国文学的融合性》中所言,“文学就是细腻地体味人生。在我想来,我们对人世间的种种,不是避而不谈,而是仔细地咀嚼它,仔细体察其中的况味,并且将其形诸于文字,由此便有了文学作品。因此,读者正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来细细体味所谓的人生的。”

这本书的雏形是斯波六郎1953年在广岛进行公开讲座的讲稿。以“孤独感”为线索,他以通俗的语言分析了屈原、宋玉、项羽、阮籍、鲍照、王羲之、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歌及其中蕴含的孤独感。寓于不得已之世,今人古人在诗歌中有种种不同的孤独感,或悲壮凄凉,或恐惧战栗。所谓“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文学作品中的人生之味超越时间和空间,给读者以慰藉。

《天才时代:17世纪的乱世与现代世界观的创立》

[英]A.C.格雷林 著 吴万伟, 肖志清 译
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19-12

17世纪为什么值得我们重视?以1600年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为开端,伽利略、培根、笛卡尔、帕斯卡、霍布斯、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波义尔、洛克、牛顿、伏尔泰纷纷登场,为现代科学、伦理学、政治学提供了一套体系,为18世纪的启蒙运动做好了准备。法国科学思想史学者亚历山大·科瓦雷在《从封闭的世界到无限的宇宙》一书中指出,从库萨的尼古拉到牛顿,人类思想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

《天才时代》一书作者、英国哲学家A.C.格雷林认为,我们应该跳出思想史范畴,在更广泛的社会视野中来理解17世纪发生的这场变革。他指出,天才思想家的科学发现和哲学思考恰恰发生在乱世之中。正是战争和宗教改革为戏剧性的转变提供了土壤。本书第二部分讨论了1618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作者认为这场大规模战争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使信仰和思想逐渐获得自由。这一时期,造纸术和邮政服务的成熟使得思想的交流和传播变得格外频繁,身处欧洲不同地区的思想家们得以通过频繁的通信,交流思想并达成共识。

《城归何处:一名城市规划师的笔记》

李昊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11

城市与每一个当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灯火辉煌的北上广深和日趋衰败、人口流失的老工业城市同时存在。城市日新月异,从未停止变迁。老胡同里的四合院开了门脸变成餐厅,再变成装修洋气的酒吧,过一段时间又在城市整改中变回普通住宅。那么,手握城市规划蓝图、掌握城市密码的城市规划师们,是如何在一张图纸上为城市安排居住、就业、拆迁、安置、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等的功能呢?

《城归何处》的作者李昊是一名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也是一位专栏作家、摄影和旅行爱好者,撰写了大量和城市相关的文章。这本书试图用132张照片、30万字记录城市化的侧影,让读者了解城市规划师这一职业,看到城市规划师眼中的城市变迁。本书包含四部分:“聊聊城市好不好”主要谈作者对城市文明的评论和看法;“城市规划师的自我修养”是城市规划师的工作介绍;“乡愁与城愁”记录了中国城镇化历程;“那些城市那些人”分享了作者在中外城市中见到的人和事。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评价李昊的写作“专业而不脱离生活,充满理性也不乏真情实感,平常却能唤起人的共鸣和思考”。

《陈规再造——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三》

[美]巫鸿 著  郑岩 编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01

“陈规”指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的程式,“再造”指在程式基础上的变化和创新。中国艺术注重程式——学习书法必须从模仿古人碑帖入手,文人画中有大量仿古册页,屏风、墓葬等工艺作品更是注重传统和规范。然而,陈规不是一成不变的。文人总是在程式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匠人们也因地因时制宜,发展出不同的风格。即使是相似的图像,在不同语境中也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在《陈规再造》这篇论文中,艺术史家巫鸿指出雍正的“十二美人屏”是传统美人画题材的“陈规再造”,将已有的花草、树木、铜镜、美人等美人画符号放入了新的清宫艺术语境中。

这本《陈规再造》是“巫鸿美术史文集”的第三卷,收录作者1995年至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继2019年出版的《传统革新》与《超越大限》之后,《陈规再造》为文集的第三卷。这一阶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艺术等主题。其中《清帝的假面舞会》《屏风入画》《陈规再造》等一系列论文,围绕清宫旧藏文物展开,选择以雍正乾隆变装画像、十二美人图、屏风文化作为切入点,注重阐释图像与图像所在的“空间”和“语境”互动的美术史观,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文集中的部分论文在《武梁祠》《黄泉下的美术》《重屏》《“空间”的美术史》《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等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阐发。

《水的密码》

[英] 特里斯坦·古利 著  许丹 译
译林出版社 2019-09

如何读懂水?水坑、水滴、池塘、湖泊、潮汐、大海这些不同的水为何会呈现出不同颜色?水的味道都一样吗?日本人江本胜的《水知道答案》曾一度流行,声称水能看懂情感、历史人名相关的词汇,还能辨别不同种类的音乐,最终被证明是骗局一场。与之相反,这本《水的密码》是一本真正的关于水的博物科学之书。作者收集了各种了解水的角度,对江河湖海的性状做出了细致又充满诗意的观察和描写。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彩虹的颜色来估量雨滴的大小——红色越多,雨滴就越大。

作者特里斯坦·古利是一位航海家、探险家,也是英国皇家航海学会和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他四处旅行,观察自然,相信“生活细小之处也有大学问”,创作了《自然探索者》《自然导航》等多部自然观察类图书。《水的密码》属于译林出版社的“天际线丛书”,该丛书还包括《杂草的故事》《云彩收集者手册》《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鸟类的天赋》等新知博物类作品。

《和机器人一起进化》

[加]泰里·法沃罗 著  徐颖 译
未读·思想家 | 天津科技出版社 2019-12

回顾20世纪下半叶,小说、电影和电视剧中充满了关于机器人的想象——具有细腻丰富的感情,或者是推动戏剧冲突的大反派,或者是人类的好朋友和好帮手。有趣的是,关于机器人的虚构故事的出现远远早于现实工业中制造的机器人。在斯拉夫语言中,robot原指在封建制度下被强迫为领主服务的农民阶层,也就是被强迫的劳动力。1848年革命之后,robot制度被正式废除。20世纪20年代,捷克作家首次在虚构作品中使用robot一词来指人造的机械装置。此后,各种不同功能的、类人的或不类人的、有情感或没情感的人造机械装置为小说家和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在这本关于机器人的小书中,作者用前四章回顾了以阿西莫夫的小说、《太空漫游2001》等为代表的科幻文化给她造成的影响。后四章则将目光集中到未来,讨论了人工智能(AI)、智能增强(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IA)、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等为人类世界带来的可能与挑战。对于普通人而言,关于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我们还不知道机器人将在何时成为日常生活的固定组成部分,我们也不知道一旦成真,这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另一方面,机器人已经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改变,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机器人化”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作者指出,“机器人正在夺走的并不仅仅是那些肮脏而危险的工种,例如清理核电站,它们可能很快就能从事那些高薪酬、高回报又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进军医药、法律,甚至音乐和新闻行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