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师娘赞、父子文:学术期刊乱象该如何根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师娘赞、父子文:学术期刊乱象该如何根治

各行各业的职称评聘都需要在一定规格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连“快递小哥”的物流从业资格职称评定也不例外。在期刊数量和版面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催生的刚需为各类期刊制造了庞大的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的多桩丑闻接连被曝光,引发社会对学术规范的广泛担忧。

科技期刊《冰川冻土》发表的学术论文存在吹捧导师和师娘的丑态,而作为该刊主编的导师却纵容这种行为,甚至表示“不知情”。学术期刊《银行家》的主编把该刊当作自己家的自留地,大量发表儿子的文章,并不吝溢美之词地多番吹捧。

这些公器私用的突出问题,反映出当前学术界的自律能力和监督力度还远远不够,亟待加强对学术界的治理,避免此类问题对学术规范和科技声誉的侵害。

  • 科技类核心期刊《冰川冻土》发表的上述论文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分为上下两篇,合计达35页,发表于2013年10月15日。论文所在的栏目为“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从论文标题和摘要来看,并没有什么异样或不当之处。但是如果翻看论文内容,则会发现端倪。

    这份期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程国栋是主编。论文作者徐中民是该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程国栋的学生,论文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这篇论文的核心主题是作者对导师和师娘的大段歌颂,文中不吝吹捧的排比句比比皆是,比如“导师移山造海在胸怀,师娘布衣围裙生光辉;导师挥毫落笔如云烟,师娘恰如玉树临风前;导师人老志亦轩,师娘人老韵亦绝”。论文中的一张图“导师和师娘和谐统一的天人之际图示”,更是赤裸裸地展现了违和的画面。2020年1月12日,问题论文曝光后该刊编辑部迅速做出撤稿决定,但是却难以挽回此事造成的严重影响。

    翻看作者在该刊发表的其他论文,也不乏吹捧性质的表述,比如《风行水上——论科研人员之道》(2012年第1期),同一期发表的另一篇论文《幸福之路——生态经济涣有丘的序幕》,都是以其导师和该刊主编程国栋为例,对其个人成长和科研团队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论述。2014年第6期的论文《卓越之路——变化、持久和永恒》,结合作者在其导师团队的个人感悟,对科研人员如何追求卓越提出建议。

    《冰川冻土》是“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学术期刊”,但就是这样一份本应严肃认真的学术期刊,却成为期刊主编心猿意马的私家后花园。

  • 无独有偶,学术期刊《银行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使本应成为学术担当的公器,沦为主编个人的囊中物。该刊主编不惜专辟栏目,为其尚读小学的儿子发表多篇文章。由于自主招生、研究生保送等人才选拔都有论文发表要求,这样“举贤不避亲”的安排,让人不免怀疑其背后的动机。

学术期刊本应是学术观点交流的自由园地,但是因为社会各界对论文发表的需求旺盛,使期刊运作问题凸显,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被“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所取代。医生、中小学教师等各行各业的职称评聘都需要在一定规格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连“快递小哥”的物流从业资格职称评定也不例外。在期刊数量和版面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催生的刚需为各类期刊制造了庞大的市场,并在供需严重矛盾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诱发学术腐败。

科技界和学术界的核心运转规则是同行评议制,即同行之间基于口碑和声誉的软约束机制。但是,由于学术界的自律机制尚未健全,加之过度市场化和行政干预而诱发的激励扭曲,使一些学术期刊逐渐沦为学术不端的重灾区。

不难看出,一些学阀、学霸长期垄断学术资源却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问责,使期望获得生存和发展机会的人不得不委曲求全,并导致学术界弥漫着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的乌烟瘴气。比如,乌东峰自2002年就担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期刊《求索》主编,在任期间公开叫卖期刊,收取近千万元的“版面费”,直到2017年才因严重违纪问题而被立案审查。

围绕这些问题需要深刻反思,为什么学术界会屡次三番地出现“皇帝的新衣”这样的丑闻?这同学术界的监督不力有关,也与学术评价指挥棒的扭曲不无关系。要想净化学术界并避免此类问题反复发生,需要考虑采取如下举措:

首先,应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监督,特别是强化学术界的自律功能。

诸如《冰川冻土》和《银行家》这样公然挑战学术规范的期刊可能并非个案,因此要结合该事件举一反三,看看学术期刊是否还有类似或其他问题。学术期刊有较高的专业门槛,且受众主要是学术同行,出现问题往往难以发现或受到重视。因此,要遵循学术界的同行评议制度,加强对学术期刊的专业监督。可以由科技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等部门联合设立学术期刊监督机构,接受学术同行的举报,并对学术期刊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和惩戒。

其次,要将各类非学术性质的职称评定、评奖、项目申请等同学术期刊论文发表脱钩,避免学术期刊被各类刚需重重包围而屡屡失范。

学术期刊的市场竞争机制之所以难以发挥基础性作用,就在于一边倒的供需矛盾使其可以通过满足刚需而“分一杯羹”。一方面是学术期刊要坚守学术标准,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社会刚需不断突破学术标准。这使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失去了市场信号,长长的灰色利益链使其承受着难以承受之重。切断学术期刊与社会刚需之间的利益联系,让学术的回归学术,有利于减少“寻租”空间并净化学术土壤。

最后,要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采取“零容忍”的高压态度,严肃查处学术期刊存在的各类问题,打掉其背后的“保护伞”。

一些学术期刊之所以敢于顶风作案和公开叫板,就在于“学而优则仕”的学阀、学霸因为掌握对作者的生杀予夺之权而得意忘形。部分学术期刊仰仗其主管单位而狐假虎威,完全无视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学术界对问题期刊深恶痛绝但又欲罢不能,很多学术类网络论坛对此都有激烈的讨伐,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收集这些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学术期刊的问责和监督。只有减少学术期刊的过度行政化,强化学术监督的“零容忍”立场和高压震慑作用,才能实现学术界的正本清源。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直指“山头”主义、“圈子”文化、“学阀”作风等科技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要求采取“零容忍”的严肃态度。

应当看到的是,学术界的乱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学术清流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主流。但是,也应认识到根治学术乱象并正本清源,涉及整个学术界的深层次文化转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方能实现。因此,我们不应因为少数丑闻而对学术界失去信心,而应对其“自愈”过程有一定的耐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师娘赞、父子文:学术期刊乱象该如何根治

各行各业的职称评聘都需要在一定规格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连“快递小哥”的物流从业资格职称评定也不例外。在期刊数量和版面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催生的刚需为各类期刊制造了庞大的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的多桩丑闻接连被曝光,引发社会对学术规范的广泛担忧。

科技期刊《冰川冻土》发表的学术论文存在吹捧导师和师娘的丑态,而作为该刊主编的导师却纵容这种行为,甚至表示“不知情”。学术期刊《银行家》的主编把该刊当作自己家的自留地,大量发表儿子的文章,并不吝溢美之词地多番吹捧。

这些公器私用的突出问题,反映出当前学术界的自律能力和监督力度还远远不够,亟待加强对学术界的治理,避免此类问题对学术规范和科技声誉的侵害。

  • 科技类核心期刊《冰川冻土》发表的上述论文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分为上下两篇,合计达35页,发表于2013年10月15日。论文所在的栏目为“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从论文标题和摘要来看,并没有什么异样或不当之处。但是如果翻看论文内容,则会发现端倪。

    这份期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程国栋是主编。论文作者徐中民是该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程国栋的学生,论文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这篇论文的核心主题是作者对导师和师娘的大段歌颂,文中不吝吹捧的排比句比比皆是,比如“导师移山造海在胸怀,师娘布衣围裙生光辉;导师挥毫落笔如云烟,师娘恰如玉树临风前;导师人老志亦轩,师娘人老韵亦绝”。论文中的一张图“导师和师娘和谐统一的天人之际图示”,更是赤裸裸地展现了违和的画面。2020年1月12日,问题论文曝光后该刊编辑部迅速做出撤稿决定,但是却难以挽回此事造成的严重影响。

    翻看作者在该刊发表的其他论文,也不乏吹捧性质的表述,比如《风行水上——论科研人员之道》(2012年第1期),同一期发表的另一篇论文《幸福之路——生态经济涣有丘的序幕》,都是以其导师和该刊主编程国栋为例,对其个人成长和科研团队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论述。2014年第6期的论文《卓越之路——变化、持久和永恒》,结合作者在其导师团队的个人感悟,对科研人员如何追求卓越提出建议。

    《冰川冻土》是“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学术期刊”,但就是这样一份本应严肃认真的学术期刊,却成为期刊主编心猿意马的私家后花园。

  • 无独有偶,学术期刊《银行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使本应成为学术担当的公器,沦为主编个人的囊中物。该刊主编不惜专辟栏目,为其尚读小学的儿子发表多篇文章。由于自主招生、研究生保送等人才选拔都有论文发表要求,这样“举贤不避亲”的安排,让人不免怀疑其背后的动机。

学术期刊本应是学术观点交流的自由园地,但是因为社会各界对论文发表的需求旺盛,使期刊运作问题凸显,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被“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所取代。医生、中小学教师等各行各业的职称评聘都需要在一定规格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连“快递小哥”的物流从业资格职称评定也不例外。在期刊数量和版面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催生的刚需为各类期刊制造了庞大的市场,并在供需严重矛盾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诱发学术腐败。

科技界和学术界的核心运转规则是同行评议制,即同行之间基于口碑和声誉的软约束机制。但是,由于学术界的自律机制尚未健全,加之过度市场化和行政干预而诱发的激励扭曲,使一些学术期刊逐渐沦为学术不端的重灾区。

不难看出,一些学阀、学霸长期垄断学术资源却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问责,使期望获得生存和发展机会的人不得不委曲求全,并导致学术界弥漫着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的乌烟瘴气。比如,乌东峰自2002年就担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期刊《求索》主编,在任期间公开叫卖期刊,收取近千万元的“版面费”,直到2017年才因严重违纪问题而被立案审查。

围绕这些问题需要深刻反思,为什么学术界会屡次三番地出现“皇帝的新衣”这样的丑闻?这同学术界的监督不力有关,也与学术评价指挥棒的扭曲不无关系。要想净化学术界并避免此类问题反复发生,需要考虑采取如下举措:

首先,应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监督,特别是强化学术界的自律功能。

诸如《冰川冻土》和《银行家》这样公然挑战学术规范的期刊可能并非个案,因此要结合该事件举一反三,看看学术期刊是否还有类似或其他问题。学术期刊有较高的专业门槛,且受众主要是学术同行,出现问题往往难以发现或受到重视。因此,要遵循学术界的同行评议制度,加强对学术期刊的专业监督。可以由科技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等部门联合设立学术期刊监督机构,接受学术同行的举报,并对学术期刊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和惩戒。

其次,要将各类非学术性质的职称评定、评奖、项目申请等同学术期刊论文发表脱钩,避免学术期刊被各类刚需重重包围而屡屡失范。

学术期刊的市场竞争机制之所以难以发挥基础性作用,就在于一边倒的供需矛盾使其可以通过满足刚需而“分一杯羹”。一方面是学术期刊要坚守学术标准,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社会刚需不断突破学术标准。这使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失去了市场信号,长长的灰色利益链使其承受着难以承受之重。切断学术期刊与社会刚需之间的利益联系,让学术的回归学术,有利于减少“寻租”空间并净化学术土壤。

最后,要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采取“零容忍”的高压态度,严肃查处学术期刊存在的各类问题,打掉其背后的“保护伞”。

一些学术期刊之所以敢于顶风作案和公开叫板,就在于“学而优则仕”的学阀、学霸因为掌握对作者的生杀予夺之权而得意忘形。部分学术期刊仰仗其主管单位而狐假虎威,完全无视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学术界对问题期刊深恶痛绝但又欲罢不能,很多学术类网络论坛对此都有激烈的讨伐,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收集这些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学术期刊的问责和监督。只有减少学术期刊的过度行政化,强化学术监督的“零容忍”立场和高压震慑作用,才能实现学术界的正本清源。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直指“山头”主义、“圈子”文化、“学阀”作风等科技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要求采取“零容忍”的严肃态度。

应当看到的是,学术界的乱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学术清流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主流。但是,也应认识到根治学术乱象并正本清源,涉及整个学术界的深层次文化转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方能实现。因此,我们不应因为少数丑闻而对学术界失去信心,而应对其“自愈”过程有一定的耐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