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王志诚:区块链不是动力系统 最大作用在改善信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王志诚:区块链不是动力系统 最大作用在改善信任

1月12日,在界面新闻和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共同主办的“界面思享会”上,多位业界专家从理念和实践出发,一起探讨区块链的中国应用场景和监管政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王志诚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本文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王志诚在1月12日举行的界面思享会“区块链的中国道路”上的演讲。)

今天很高兴来到这个地方跟大家一起探讨,区块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个大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我大概2015年左右开始关注区块链,2016年让一个学生写过论文,接下来就对区块链做了一些探讨。

在座的很多人都想知道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最近我也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前段时间终于慢慢搞明白。区块链刚才黄老师也说了,它涉及到三个方面,数学、计算机、经济学。我现在总结是四个,还有一个法律。为什么有的人会看错了,是因为对这四个学科掌握得不够全面,仅从某个学科看可能会是个盲人摸象的结果,你只会看到一面,正面看到鼻子,侧面看到一堵墙,后面看到一根尾巴。

所以有的人觉得它是个数据库,那是做计算机的;有的人觉得是数学的算法,加密的方法,做应用搞金融的人大都发现发币是太带劲了,很快就能暴富;法律的一帮人就想知道会不会把自己饭碗端掉,因为区块链自带法律,或者是闹出很多事来打官司。

区块链这个学科的特点决定它是个多学科的,所以要玩转它,你必须是各个方面大概都能弄明白,知道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在数学上没有太多的突破,这个技术的存在已经好几十年前,用素数来做加密等等,基础的东西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很早就有了。从计算机的角度来说,从数据库角度来看,也没有太大的突破,因为仅仅从数据库的角度来说,分布式存储也已经很多年前就有了。区块链每个人都整个数据库不但浪费,还不安全。所以从数据库看也没有本质的大突破。就目前来看,可能更多的是从改善信任和共识这个角度来说,大家比较认同,更多的是在这个地方想发挥作用,所以区块链到底能够发挥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哪些地方有用,要落实到在这些地方是否需要改善信任和如何改善信任。

区块链一定要有迭代和互嵌,只有互动的行为才有链的意义。否则仅是为了加密,只是一次性的,只是一个块,只要加密就盖个时间戳,做一个确认。比如说现在政务应用,民政办个结婚证,盖完章以后保证结婚证书是真的,就存在那个地方。区块链最多知识帮助确认证书是真的,但不能因为有区块链就改善婚姻关系,和这两个人关系好不好,准备闹离婚还是要干什么都没多少关系,证书的真假保证不了婚姻的稳定。它只是证书而已,所以区块只能干这个事情,保证不了后面的事情,解决不了那么多问题。为什么金融的人或者很多人感兴趣区块链,就是因为有激励机制,只有存在激励才有内在驱动。人的本性假设是人是自私的,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如果没有激励项目没几天就消停了,因此区块链项目没有激励很难做出来。

中国现在的监管状态,我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某位名人曾经说过的“小脚女人跳舞”。现在监管限制发币,然后又让去挖区块链,就好像想把脚绑起来让你跳舞。

区块链,很多人只看到好处,没看到坏处,对资源的消耗前面也说过了。运行成本、速度和效率方面都有很大的降低。人类社会所有的科技进步都是通过增效来解决问题,提高速度,增加效率。而区块链是反向的,它实际上是个刹车系统,不是个动力系统。但是现在很多人把这个东西理解反了,认为有它一赋能,然后立马飞起来。它不是飞起来的动力,它是使得你安全可信,稳起来不是飞起来的。

另一个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加密了就安全了,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仅加密并不保险;民间有个说法,“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因为我们区块链的信息加密后是放在外网里面,是人人可攻击、可见的。这时假如贼惦记上了,只要你的数据价值足够大,就有足够多的人去撬你。没有破不了的密码,还不需要量子计算机,只要有足够的并行计算也能给破解掉。所以数据共享之后可能变得更不安全。你会发现比特币有被盗的,但银行电子系统要想攻破不容易,银行是通过集中防范,其实它安全性是比放开要强,所以仅从安全性来说,区块链也是个伪命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糟糕的问题是技术完备性问题。目前区块链的很多基础技术不完备,不够成熟。区块链的主要功能和角色,它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只解决数据,约束数据的快速复制。我们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什么?无成本,你只要上网就变得人人都可以看一份,但是区块链恰恰可以防止数据无痕的篡改,你要篡改就是会留下痕迹,但是现在互联网篡改没有痕迹。还有一个自带法律和执法,所以区块链很大的一个作用就是约束互联网体系的无序发展。

在人民日报的书里面,我就讲区块链是给互联网这匹宝马配金鞍,原来是一匹野马,一般人都骑不住。区块链最大的作用就是解决在互联网野马狂奔的这种状态下,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做一个减缓,限制它,使得它比较规范、可用性被大幅的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提高了。并且通过这个机制可以实现责权利之间的一个新的平衡。

大家现在对BAT等等这些互联网巨头垄断都非常不满,包括什么国外的Google等,很多的垄断和控制,其实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约束他的东西。区块链是否能真正取到约束作用,希望是好的,能否做到是另外一码事。刚才陈老师已经说过反垄断的问题,其实上闹不好的话,区块链可能变成新的垄断手段。

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一定的加密的要求。如果不需要加密,本来就是应该开放信息,你比如说你们发个新闻出去,本来就想让更多人看到,没有人看到,你还着急,还要去宣传推广,还出钱做广告。你自己硬要加个密,让别人要有密码才能看到,那就没必要了。所以需要放到区块链上的这些数据是要有一定隐蔽性的,就是不适合大部分人公开去看,要有这种限制的数据才有意义,否则的话没有太多的意义。

另外一点,就是说要有多方利益关联,不是两方三方之间。两方谈判就完了,三方稍微协调一下也可以。所以有人举区块链的例子,用麻将做例子,需要至少四方,四方就不太好谈判。在区块链里一定是多方利益没法实现一个很好的沟通,并且没有一个中心主导节点来帮助完成任务。这个时候通过区块链,就是通过多方的博弈的新结构之下来解决问题。如果不存在多方博弈的场景,用区块链就没必要。还有一个就是说信任没法达成,需要有逐步迭代的改进;一来就能达成,或者通过某种机制就能达成,后面就不需要区块链了。它需要不断的迭代去完成,才有后面环节,才需要区块链。特别重要的是找不到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来解决这件事情,假如中心化效率极高,中心化优于区块链,这是人类发展的方向,找不到中心才需要用区块链。

用这些条件我大概寻找了一下可用的场景。第一个发行ICO是最好的,第二个游戏本来就是虚拟的,这也不用说的。第三个是征信,现在很多人做的就是征信和泛征信。我最近两年也在做征信,中国目前征信体系的建立面临体制内外,各方势力怎么去协调,可以用区块链来做,征信满足我刚才说那些所有条件,征信的数据,特别是个人征信涉及到要加密,它是存在迭代的,现在的数据没法直接在不同的市场化机构实现汇集;还有激励,其他应用不发币玩不转,但是在征信里面它是个负向激励,负的激励也是正向激励的反面,不发币也可以实现,因为惩罚也是一种激励,所以在征信里面是能做的。那么接下来比如电子化的作品的版权,还有政务公开等民生服务,可能有些用处。

区块链有点像火药一样的,火药最初发明出来的目的是想架桥修路的,但是火药早先的用途是造枪、造炮、去抢别人的钱,这是最带劲的。所以区块链出来也是类似的思路,发币是最带劲的,把区跨链的用在发币其实就相当于火药用来造枪造炮。中间的征信、泛征信,大概就类似架桥修路,改善基础信任。后面的政务等等,我刚才想了想,可能有点像火药的放烟花,节日气氛挺好的,我们老祖宗发明火药主要做了最末的一个应用。

接下来就是说区块链的风险防范,其实任何技术都有局限性,区块链技术同样如此,所有的技术都是中性的。中性什么意思?菜刀是中性的,枪也是中心,本身没有坏处,看谁拿着,用在哪里?区块链的应用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要回到人可信,万物可信,人不可信,万物都不可信。区块链假如能解决人可性的问题,区块链在中国社会真会起作用,假如我们的技术不解决人可行,越先进的技术行骗的时候,去骗性越大范围越广。越高深越尖端的技术行骗的时候,作恶的时候越厉害。

区跨链只能助力实体,它替代不了实体。假如这点都没搞清楚,很多人冲上去干,但实际上不是这回事,行业的风险可能就很大。建议不要过度的政策助推,我们新能源车补贴就是前车之鉴,假如说有大量的补贴,真想干事的人可能还拿不到,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等等,这些都是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最后简单的讲讲监管。中国现在监管有些偏严,目前的监管有点像把你脚绑起来,让你跳舞。这个涉及到法系的问题,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对创新的影响不一样,海洋法系的国家这些年创新都很强,海洋法系是判案制,没有固定的规则。大家可以尝试,出了问题再设栅栏,以前的不算,后面的不能再走了,可以有试错的成本,出问题到这个地方就停,你只要守规则就可以停下来。但是我们是条文法,做一条规定不能做,试错成本非常的高,条文法不太利于创新。建议做试点或者使用监管沙箱来改进这个不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王志诚:区块链不是动力系统 最大作用在改善信任

1月12日,在界面新闻和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共同主办的“界面思享会”上,多位业界专家从理念和实践出发,一起探讨区块链的中国应用场景和监管政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王志诚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本文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王志诚在1月12日举行的界面思享会“区块链的中国道路”上的演讲。)

今天很高兴来到这个地方跟大家一起探讨,区块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个大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我大概2015年左右开始关注区块链,2016年让一个学生写过论文,接下来就对区块链做了一些探讨。

在座的很多人都想知道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最近我也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前段时间终于慢慢搞明白。区块链刚才黄老师也说了,它涉及到三个方面,数学、计算机、经济学。我现在总结是四个,还有一个法律。为什么有的人会看错了,是因为对这四个学科掌握得不够全面,仅从某个学科看可能会是个盲人摸象的结果,你只会看到一面,正面看到鼻子,侧面看到一堵墙,后面看到一根尾巴。

所以有的人觉得它是个数据库,那是做计算机的;有的人觉得是数学的算法,加密的方法,做应用搞金融的人大都发现发币是太带劲了,很快就能暴富;法律的一帮人就想知道会不会把自己饭碗端掉,因为区块链自带法律,或者是闹出很多事来打官司。

区块链这个学科的特点决定它是个多学科的,所以要玩转它,你必须是各个方面大概都能弄明白,知道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在数学上没有太多的突破,这个技术的存在已经好几十年前,用素数来做加密等等,基础的东西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很早就有了。从计算机的角度来说,从数据库角度来看,也没有太大的突破,因为仅仅从数据库的角度来说,分布式存储也已经很多年前就有了。区块链每个人都整个数据库不但浪费,还不安全。所以从数据库看也没有本质的大突破。就目前来看,可能更多的是从改善信任和共识这个角度来说,大家比较认同,更多的是在这个地方想发挥作用,所以区块链到底能够发挥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哪些地方有用,要落实到在这些地方是否需要改善信任和如何改善信任。

区块链一定要有迭代和互嵌,只有互动的行为才有链的意义。否则仅是为了加密,只是一次性的,只是一个块,只要加密就盖个时间戳,做一个确认。比如说现在政务应用,民政办个结婚证,盖完章以后保证结婚证书是真的,就存在那个地方。区块链最多知识帮助确认证书是真的,但不能因为有区块链就改善婚姻关系,和这两个人关系好不好,准备闹离婚还是要干什么都没多少关系,证书的真假保证不了婚姻的稳定。它只是证书而已,所以区块只能干这个事情,保证不了后面的事情,解决不了那么多问题。为什么金融的人或者很多人感兴趣区块链,就是因为有激励机制,只有存在激励才有内在驱动。人的本性假设是人是自私的,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如果没有激励项目没几天就消停了,因此区块链项目没有激励很难做出来。

中国现在的监管状态,我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某位名人曾经说过的“小脚女人跳舞”。现在监管限制发币,然后又让去挖区块链,就好像想把脚绑起来让你跳舞。

区块链,很多人只看到好处,没看到坏处,对资源的消耗前面也说过了。运行成本、速度和效率方面都有很大的降低。人类社会所有的科技进步都是通过增效来解决问题,提高速度,增加效率。而区块链是反向的,它实际上是个刹车系统,不是个动力系统。但是现在很多人把这个东西理解反了,认为有它一赋能,然后立马飞起来。它不是飞起来的动力,它是使得你安全可信,稳起来不是飞起来的。

另一个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加密了就安全了,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仅加密并不保险;民间有个说法,“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因为我们区块链的信息加密后是放在外网里面,是人人可攻击、可见的。这时假如贼惦记上了,只要你的数据价值足够大,就有足够多的人去撬你。没有破不了的密码,还不需要量子计算机,只要有足够的并行计算也能给破解掉。所以数据共享之后可能变得更不安全。你会发现比特币有被盗的,但银行电子系统要想攻破不容易,银行是通过集中防范,其实它安全性是比放开要强,所以仅从安全性来说,区块链也是个伪命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糟糕的问题是技术完备性问题。目前区块链的很多基础技术不完备,不够成熟。区块链的主要功能和角色,它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只解决数据,约束数据的快速复制。我们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什么?无成本,你只要上网就变得人人都可以看一份,但是区块链恰恰可以防止数据无痕的篡改,你要篡改就是会留下痕迹,但是现在互联网篡改没有痕迹。还有一个自带法律和执法,所以区块链很大的一个作用就是约束互联网体系的无序发展。

在人民日报的书里面,我就讲区块链是给互联网这匹宝马配金鞍,原来是一匹野马,一般人都骑不住。区块链最大的作用就是解决在互联网野马狂奔的这种状态下,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做一个减缓,限制它,使得它比较规范、可用性被大幅的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提高了。并且通过这个机制可以实现责权利之间的一个新的平衡。

大家现在对BAT等等这些互联网巨头垄断都非常不满,包括什么国外的Google等,很多的垄断和控制,其实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约束他的东西。区块链是否能真正取到约束作用,希望是好的,能否做到是另外一码事。刚才陈老师已经说过反垄断的问题,其实上闹不好的话,区块链可能变成新的垄断手段。

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一定的加密的要求。如果不需要加密,本来就是应该开放信息,你比如说你们发个新闻出去,本来就想让更多人看到,没有人看到,你还着急,还要去宣传推广,还出钱做广告。你自己硬要加个密,让别人要有密码才能看到,那就没必要了。所以需要放到区块链上的这些数据是要有一定隐蔽性的,就是不适合大部分人公开去看,要有这种限制的数据才有意义,否则的话没有太多的意义。

另外一点,就是说要有多方利益关联,不是两方三方之间。两方谈判就完了,三方稍微协调一下也可以。所以有人举区块链的例子,用麻将做例子,需要至少四方,四方就不太好谈判。在区块链里一定是多方利益没法实现一个很好的沟通,并且没有一个中心主导节点来帮助完成任务。这个时候通过区块链,就是通过多方的博弈的新结构之下来解决问题。如果不存在多方博弈的场景,用区块链就没必要。还有一个就是说信任没法达成,需要有逐步迭代的改进;一来就能达成,或者通过某种机制就能达成,后面就不需要区块链了。它需要不断的迭代去完成,才有后面环节,才需要区块链。特别重要的是找不到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来解决这件事情,假如中心化效率极高,中心化优于区块链,这是人类发展的方向,找不到中心才需要用区块链。

用这些条件我大概寻找了一下可用的场景。第一个发行ICO是最好的,第二个游戏本来就是虚拟的,这也不用说的。第三个是征信,现在很多人做的就是征信和泛征信。我最近两年也在做征信,中国目前征信体系的建立面临体制内外,各方势力怎么去协调,可以用区块链来做,征信满足我刚才说那些所有条件,征信的数据,特别是个人征信涉及到要加密,它是存在迭代的,现在的数据没法直接在不同的市场化机构实现汇集;还有激励,其他应用不发币玩不转,但是在征信里面它是个负向激励,负的激励也是正向激励的反面,不发币也可以实现,因为惩罚也是一种激励,所以在征信里面是能做的。那么接下来比如电子化的作品的版权,还有政务公开等民生服务,可能有些用处。

区块链有点像火药一样的,火药最初发明出来的目的是想架桥修路的,但是火药早先的用途是造枪、造炮、去抢别人的钱,这是最带劲的。所以区块链出来也是类似的思路,发币是最带劲的,把区跨链的用在发币其实就相当于火药用来造枪造炮。中间的征信、泛征信,大概就类似架桥修路,改善基础信任。后面的政务等等,我刚才想了想,可能有点像火药的放烟花,节日气氛挺好的,我们老祖宗发明火药主要做了最末的一个应用。

接下来就是说区块链的风险防范,其实任何技术都有局限性,区块链技术同样如此,所有的技术都是中性的。中性什么意思?菜刀是中性的,枪也是中心,本身没有坏处,看谁拿着,用在哪里?区块链的应用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要回到人可信,万物可信,人不可信,万物都不可信。区块链假如能解决人可性的问题,区块链在中国社会真会起作用,假如我们的技术不解决人可行,越先进的技术行骗的时候,去骗性越大范围越广。越高深越尖端的技术行骗的时候,作恶的时候越厉害。

区跨链只能助力实体,它替代不了实体。假如这点都没搞清楚,很多人冲上去干,但实际上不是这回事,行业的风险可能就很大。建议不要过度的政策助推,我们新能源车补贴就是前车之鉴,假如说有大量的补贴,真想干事的人可能还拿不到,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等等,这些都是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最后简单的讲讲监管。中国现在监管有些偏严,目前的监管有点像把你脚绑起来,让你跳舞。这个涉及到法系的问题,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对创新的影响不一样,海洋法系的国家这些年创新都很强,海洋法系是判案制,没有固定的规则。大家可以尝试,出了问题再设栅栏,以前的不算,后面的不能再走了,可以有试错的成本,出问题到这个地方就停,你只要守规则就可以停下来。但是我们是条文法,做一条规定不能做,试错成本非常的高,条文法不太利于创新。建议做试点或者使用监管沙箱来改进这个不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