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味精过敏是科学还是种族歧视?味之素要求韦氏词典删除“中餐厅综合征”词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味精过敏是科学还是种族歧视?味之素要求韦氏词典删除“中餐厅综合征”词条

吃完中餐后感到头痛、晕眩麻木的症状,到底是不是一场源于种族歧视的误会?

记者 | 刘雨静

编辑 | 马越

你也许并不清楚“中餐厅综合征”是什么,但在美国不少人都伴随着对中餐厅的陌生与恐惧感长大。

“中餐厅综合征(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是个从1993年起就写进权威词典“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的词条,指代吃了添加味精的食物后,产生的头痛、晕眩、四肢麻木的症状,这一症状往往与吃过美国中餐厅的菜密切相关。

中餐厅综合征词条。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但这些症状目前没有任何科学研究可以完全证实。

多年来西方消费者对于“味精是否有害”的讨论,其实来自种族偏见。最近日本食品及调味品制造商味之素上线了一支“为味精正名”的广告——他们请来美籍华裔厨师兼作家Eddie Huang、亚裔电视明星Jeannie Mai和医学博士Billy Goldberg三位在美国颇有名气的意见领袖,阅读韦氏词典中“中餐厅综合征”的解释,并且语气辛辣地反驳回去。“你知道让我真正头痛的是什么吗?是种族歧视。”Jeannie Mai在广告中说。

Jeannie Mai

味之素要求韦氏词典把中餐厅综合征的词条改成:“一个过时的、错误地谴责有味精的中餐会导致一系列症状的术语”,或者干脆将其删除。这一颇为激进的活动吸引了诸如纽约时报、CNN等多个美国主流媒体报道——对于味精相关的食品安全担忧之所以能成为社会议题,的确与背后的种族歧视因素有关。

故事要从1968年讲起,当年一本医学期刊刊登了一个华裔医学博士的来信,他说每次在美国的中餐厅吃完都会有四肢麻木和心悸的症状,他认为这种症状来自于中餐厅厨师使用的大量味精。这一来信一时间引发了无数人的回应,不少读者写信称他们吃完中餐也有同样症状。

这让味精迅速成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众矢之的,此后的几十年中,不少关于味精的学术研究刊登出来,而美国的中餐厅和食品加工巨头,都开始了对味精的恐慌,不少餐厅门口会特意挂上“No MSG(无味精)”的招牌。

时至今日,你仍然能在不少美国的中餐厅外看到No MSG Added的招牌

不过此后,关于那封信真实性的疑窦被逐一揭开,人们逐渐发现味精产生的症状可能只是一个误会,这背后是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和歧视,同样这也间接影响了华人在美国的正经生意。时至今日,尽管已经有不少报道和公众人士发声为味精正名,依然有不少人对中餐馆和味精添加抱以恐惧。

味之素的这场营销活动是个不错的社会议题讨论范例。品牌甚至为此特意建立了一个网页,在其中解释味精成分、食品安全以及一些可以通过添加味之素调味料迅速完成的快手食谱。此外找来亚裔明星洗刷味精污名化的做法,也很容易引起美国亚裔群体的共鸣与传播。

味之素旗下有食品、动物营养和健康等几大业务,食品业务由调味料和冷冻食品两大块组成。截止2019年3月的一财年,味之素全球的食品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3.7%,主要得益于增长的调味料销售,此外其味精销售额也有所增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味精过敏是科学还是种族歧视?味之素要求韦氏词典删除“中餐厅综合征”词条

吃完中餐后感到头痛、晕眩麻木的症状,到底是不是一场源于种族歧视的误会?

记者 | 刘雨静

编辑 | 马越

你也许并不清楚“中餐厅综合征”是什么,但在美国不少人都伴随着对中餐厅的陌生与恐惧感长大。

“中餐厅综合征(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是个从1993年起就写进权威词典“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的词条,指代吃了添加味精的食物后,产生的头痛、晕眩、四肢麻木的症状,这一症状往往与吃过美国中餐厅的菜密切相关。

中餐厅综合征词条。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但这些症状目前没有任何科学研究可以完全证实。

多年来西方消费者对于“味精是否有害”的讨论,其实来自种族偏见。最近日本食品及调味品制造商味之素上线了一支“为味精正名”的广告——他们请来美籍华裔厨师兼作家Eddie Huang、亚裔电视明星Jeannie Mai和医学博士Billy Goldberg三位在美国颇有名气的意见领袖,阅读韦氏词典中“中餐厅综合征”的解释,并且语气辛辣地反驳回去。“你知道让我真正头痛的是什么吗?是种族歧视。”Jeannie Mai在广告中说。

Jeannie Mai

味之素要求韦氏词典把中餐厅综合征的词条改成:“一个过时的、错误地谴责有味精的中餐会导致一系列症状的术语”,或者干脆将其删除。这一颇为激进的活动吸引了诸如纽约时报、CNN等多个美国主流媒体报道——对于味精相关的食品安全担忧之所以能成为社会议题,的确与背后的种族歧视因素有关。

故事要从1968年讲起,当年一本医学期刊刊登了一个华裔医学博士的来信,他说每次在美国的中餐厅吃完都会有四肢麻木和心悸的症状,他认为这种症状来自于中餐厅厨师使用的大量味精。这一来信一时间引发了无数人的回应,不少读者写信称他们吃完中餐也有同样症状。

这让味精迅速成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众矢之的,此后的几十年中,不少关于味精的学术研究刊登出来,而美国的中餐厅和食品加工巨头,都开始了对味精的恐慌,不少餐厅门口会特意挂上“No MSG(无味精)”的招牌。

时至今日,你仍然能在不少美国的中餐厅外看到No MSG Added的招牌

不过此后,关于那封信真实性的疑窦被逐一揭开,人们逐渐发现味精产生的症状可能只是一个误会,这背后是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和歧视,同样这也间接影响了华人在美国的正经生意。时至今日,尽管已经有不少报道和公众人士发声为味精正名,依然有不少人对中餐馆和味精添加抱以恐惧。

味之素的这场营销活动是个不错的社会议题讨论范例。品牌甚至为此特意建立了一个网页,在其中解释味精成分、食品安全以及一些可以通过添加味之素调味料迅速完成的快手食谱。此外找来亚裔明星洗刷味精污名化的做法,也很容易引起美国亚裔群体的共鸣与传播。

味之素旗下有食品、动物营养和健康等几大业务,食品业务由调味料和冷冻食品两大块组成。截止2019年3月的一财年,味之素全球的食品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3.7%,主要得益于增长的调味料销售,此外其味精销售额也有所增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