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暗杀》:“抗日神剧”也有高下之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暗杀》:“抗日神剧”也有高下之分

同为抗日神剧,《暗杀》比中国抗日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可以让关心历史的人共情。而中国电影和电视剧,如果不是看到的是政治的第一目的,就是让人齿冷的把抗战的故事当作娱乐的功用。

文|李小飞

《暗杀》,不能说是一部代表了韩国商业动作电影第一流水准的作品,与同样是河正宇、全智贤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柏林》相比,它的动作枪战戏的精彩程度和细节的丰富都远远不如后者。电影结尾有点狗血的嫌疑,日本军人的战斗能力之弱也让人联想到我们的抗日神剧。不过,同为“抗日神剧(影)”,《暗杀》的确让我们看到,抗日神剧,也有高下之分。

《暗杀》中的很多情节,其实本来应该早就出现在中国电影中。比如从牢里接出全智贤后,正好遇到日军夜袭韩国独立军营地,全智贤借着日军发射照明弹的间隙连续狙杀三个敌军机枪手。这样的战斗是发生在当时的东北的无数东北抗日力量与日本关东军斗争的一小部分,但我们的电影似乎从未以此为题材,何况这其中也不乏共产党人参与领导,如杨靖宇,赵尚志。

影片中的很多细节也表现出韩国电影工业对中国电影的优势,比如结尾一场戏里,全智贤用手枪射击了多枪后,日本军官冲过来和她夺枪,全智贤力量不够夺不过对方,忽然把枪往前一送,枪管按在对方脸方,对方被烫得大叫,连忙松手。这种细节其实是决定一部电影是否高明的重要元素。

跟着河正宇的那个喜剧角色,很成功,在一部主题相对沉重的电影里,它的很多经典语录(比如“屁放多了,屎就出来了”、“人生啊,就是有点不堪回首的过去”),使影片张驰有度。这种对喜剧配角的使用,以前在中国的评书和相声中都非常熟练,但在今天的中国电影中似乎已经失传。

韩国流亡政府,目前在上海、重庆都有旧址,当年曾得到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大量韩国青年加入国军对日作战。其中代表人物当然是后被尊称为韩国国父的金九。其实前几年也有中国电影也有拍过保护金九的故事,但电影很烂。韩国独立运动一度陷入绝望,为宣示自己的存在,流亡政府组织了多次对日本军政要人的刺杀行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尹奉吉炸死白川义则,炸瘸重光葵的行动。《暗杀》的故事是完全创作的,但其精神力量十足饱满,就是因为这背后有着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基础。

《暗杀》的故事非常巧妙,也有双胞胎戏剧冲突这样的设计,但总的来说情绪一直非常饱满,历史与创作的结合非常成功,多年之后,逃脱制裁的叛国者被执行死刑的情节,既是历史的反映,也有情绪上的升华。

这就是《暗杀》比中国抗日电影,抗日神剧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可以让关心历史的人共情。而中国电影电视剧,如果不是看到的是政治的第一目的,就是让人齿冷的把抗战的故事当作娱乐的功用。

为什么观众爱看武侠片里的奇功绝招,而厌恶抗日神剧里的飞檐走壁?因为那历史里尽是苦难悲壮。

为什么当年张老板用“我和贝尔演床戏”的噱头来宣传《金陵十三钗》让张艺谋和很多观众愤怒,因为只有挣钱挣到丧心病狂的人,才不明白那叫做“国殇”。

正好今天看到一位小朋友对这件事写的一段话很到位,我把它抄在最后:

每一件日制武器都是血淋林沉甸甸的,都是一段段过往侵略史的回忆。中国八年抗战在人力物力财力耗尽透支的情况下换来的 “惨胜”。请银幕里多一些有血有肉的抗日将士,银幕不要有飞檐走壁的“虐”日奇侠,梳着油头骑着摩托谈恋爱的游击队长,丑化侵略者不能证明你正视历史,一部部抗日神剧那种意淫带来的快感是短暂的,低级的,这样的“诋毁”历史,只会让否认造谣扯谎的的日本右翼更加的猖狂。

明白了这一点,中国人也可以拍出好的抗日电影和电视剧。

作者简介:李小飞,作家、编导,著有《再弹一弦江湖曲》、网络节目《电影纵贯线》《中国功夫史》《鹦鹉说》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暗杀》:“抗日神剧”也有高下之分

同为抗日神剧,《暗杀》比中国抗日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可以让关心历史的人共情。而中国电影和电视剧,如果不是看到的是政治的第一目的,就是让人齿冷的把抗战的故事当作娱乐的功用。

文|李小飞

《暗杀》,不能说是一部代表了韩国商业动作电影第一流水准的作品,与同样是河正宇、全智贤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柏林》相比,它的动作枪战戏的精彩程度和细节的丰富都远远不如后者。电影结尾有点狗血的嫌疑,日本军人的战斗能力之弱也让人联想到我们的抗日神剧。不过,同为“抗日神剧(影)”,《暗杀》的确让我们看到,抗日神剧,也有高下之分。

《暗杀》中的很多情节,其实本来应该早就出现在中国电影中。比如从牢里接出全智贤后,正好遇到日军夜袭韩国独立军营地,全智贤借着日军发射照明弹的间隙连续狙杀三个敌军机枪手。这样的战斗是发生在当时的东北的无数东北抗日力量与日本关东军斗争的一小部分,但我们的电影似乎从未以此为题材,何况这其中也不乏共产党人参与领导,如杨靖宇,赵尚志。

影片中的很多细节也表现出韩国电影工业对中国电影的优势,比如结尾一场戏里,全智贤用手枪射击了多枪后,日本军官冲过来和她夺枪,全智贤力量不够夺不过对方,忽然把枪往前一送,枪管按在对方脸方,对方被烫得大叫,连忙松手。这种细节其实是决定一部电影是否高明的重要元素。

跟着河正宇的那个喜剧角色,很成功,在一部主题相对沉重的电影里,它的很多经典语录(比如“屁放多了,屎就出来了”、“人生啊,就是有点不堪回首的过去”),使影片张驰有度。这种对喜剧配角的使用,以前在中国的评书和相声中都非常熟练,但在今天的中国电影中似乎已经失传。

韩国流亡政府,目前在上海、重庆都有旧址,当年曾得到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大量韩国青年加入国军对日作战。其中代表人物当然是后被尊称为韩国国父的金九。其实前几年也有中国电影也有拍过保护金九的故事,但电影很烂。韩国独立运动一度陷入绝望,为宣示自己的存在,流亡政府组织了多次对日本军政要人的刺杀行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尹奉吉炸死白川义则,炸瘸重光葵的行动。《暗杀》的故事是完全创作的,但其精神力量十足饱满,就是因为这背后有着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基础。

《暗杀》的故事非常巧妙,也有双胞胎戏剧冲突这样的设计,但总的来说情绪一直非常饱满,历史与创作的结合非常成功,多年之后,逃脱制裁的叛国者被执行死刑的情节,既是历史的反映,也有情绪上的升华。

这就是《暗杀》比中国抗日电影,抗日神剧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可以让关心历史的人共情。而中国电影电视剧,如果不是看到的是政治的第一目的,就是让人齿冷的把抗战的故事当作娱乐的功用。

为什么观众爱看武侠片里的奇功绝招,而厌恶抗日神剧里的飞檐走壁?因为那历史里尽是苦难悲壮。

为什么当年张老板用“我和贝尔演床戏”的噱头来宣传《金陵十三钗》让张艺谋和很多观众愤怒,因为只有挣钱挣到丧心病狂的人,才不明白那叫做“国殇”。

正好今天看到一位小朋友对这件事写的一段话很到位,我把它抄在最后:

每一件日制武器都是血淋林沉甸甸的,都是一段段过往侵略史的回忆。中国八年抗战在人力物力财力耗尽透支的情况下换来的 “惨胜”。请银幕里多一些有血有肉的抗日将士,银幕不要有飞檐走壁的“虐”日奇侠,梳着油头骑着摩托谈恋爱的游击队长,丑化侵略者不能证明你正视历史,一部部抗日神剧那种意淫带来的快感是短暂的,低级的,这样的“诋毁”历史,只会让否认造谣扯谎的的日本右翼更加的猖狂。

明白了这一点,中国人也可以拍出好的抗日电影和电视剧。

作者简介:李小飞,作家、编导,著有《再弹一弦江湖曲》、网络节目《电影纵贯线》《中国功夫史》《鹦鹉说》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