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视综艺节目这盘大棋,不止是电视台和制作方在博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视综艺节目这盘大棋,不止是电视台和制作方在博弈

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说既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也赶上了最坏的时代。

电视综艺节目这股热潮,似乎越烧越火。

从节目内容的策划、制作,到节目形式的播出、运营等,一档火爆的综艺节目也已经不仅仅只是需要大手笔的投入和制作,而是更多完善的运营和盘活。

在2015年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Q1时,人气王节目《我是歌手》第三季还仅仅只是湖南卫视旗下的洪涛团队去制作,湖南卫视和芒果TV独家播出;而到了Q2时,后起之秀《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则开始由浙江卫视和韩国SBS联合制作,浙江卫视独家播出以及多家视频网站企业跟播;但到了Q3综艺季,一档节目的制作和“发行”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中国好声音》第四季,依旧是由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联合浙江卫视强力打造,腾讯视频独家网络播出;而紧随其后的《蒙面歌王》则是由灿星制作、江苏卫视上星播出、乐视网为唯一网路播出平台;以及本月初才刚刚上线的,由浙江卫视、华策影视和中喜传媒联合制作、出品的《挑战者联盟》,则最终选择了全网多平台播出。

但无论制作方发生怎样的变化,“制作方+电视台+视频网站”的基本组合形式至少已经形成,并且不断趋向于成熟化、稳定化。

制作方自不必说,无论是电视台旗下的团队或工作室,制作公司或制作团队都是这一个又一个王牌综艺节目的真正策划人和操盘手。而我们今天想谈的就是新晋“入围”的视频网站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综艺热潮下,视频网站不仅仅只是“第三者”

不可否认,在目前所构成的“制作方+电视台+视频网站”这一三角关系中,视频网站可以说是“第三者”。但此“第三者”又非彼“第三者”,而是稳固前两者关系的第三位到来者。

在此之前,决定一档综艺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电视台播出下的收视率情况。而收视率的高低又往往并不是单由节目内容本身决定的,这又关系到了档期、运营、推广等多个客观因素。而这,又是电视台本身所不能面面俱到的。

比如,在多档综艺节目同时在播的情况下,《蒙面歌王》就被排档在了每周日、周一晚的22:30播出。显然,对于一档音乐类明星真人秀节目来说,这并不是最好的档期安排,而同类型节目《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的播出时间都是每周五晚的黄金时段。

在这个时候,节目便需要电视台以外的其它播出平台去为节目本身做更加精准的运营和推广。而不受观看时间和观看环境所限制的视频网站便扛起了此重任。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冲击之下,视频网站的加入也不仅仅只是播出平台的增加而已。

以《蒙面歌王》举例来说,这种音乐类竞赛节目也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电视台的播出和电视观众的观看,而是正在逐步增强电视观众在节目参与环节中的比重。比如:投票、评选、互动等。而挑战类真人秀节目则亦是如此,与观众的直接互动更能挑起节目的话题性和知名度。

而论及节目与观众直接的联系和互动功能,电视台自然比不及视频网站。视频网站不仅能够利用评论功能连接节目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同时还能快速的连接多数第三方社交平台增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一家三口”让综艺节目变得更好看

在综艺节目进入到“制作方+电视台+视频网站”这一三方共存的发展阶段之后,三者之间每一方也都开始变得不可或缺。

从制作方的角度来说,一档综艺节目必须具备可复制性,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法和结构,以便能够被模式化。而想要加强一档综艺节目模式在电视观众之间的影响力,也就需要创新的节目和模式化的流程。

从电视台的角度来说,对于一档综艺节目能否会火以及是否具有开发价值,也是需要足够精准的判断和衡量的。当然,电视台对于节目的排版与运营也至关重要。《蒙面歌王》虽在不占优势的非黄金档时段播出,但其收视率却是一路高歌,并且一度逼近1.5%。

而从视频网站的角度来说,节目本身足够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便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以即将在本周日晚收官的节目《蒙面歌王》为例,其前8期的晋级之战在全网独播的乐视视频上收获了全屏播放量近6亿的惊人成绩;到了第10期,乐视全屏播放量已超7亿;而在社交平台上《蒙面歌王》相关话题阅读总量则达3.2亿、讨论总量达35.9万。

大数据的背后除了反映出目前视频网站对于电视节目的超强推动力以外,同时也反映出了一家视频网站的运营也需要足够的创新性。而“强力推广+衍生内容+互动创新”的乐视全生态运营出来的《蒙面歌王》便反映出了这种乐视生态独有的“全覆盖、多形式”的立体运营模式对综艺节目的火爆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可以说,目前《蒙面歌王》已经成为了乐视视频综艺节目的标签代表。当观众谈及乐视视频内容时,将不再只是《甄嬛传》,同时还会提到《蒙面歌王》。

三方共存下,如何下好综艺节目这盘棋?

近几年来,内地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过于火热,从2013年全年仅有70档综艺节目的状况到今年200多档季播综艺节目的现状。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说既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也赶上了最坏的时代。

“好”当然是从观众基础和市场环境去看待的,但“坏”也意味着政策与竞争将变得异常残酷。

面对如此紧俏和稍显混乱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广电总局翻出了原有的相关政策“限娱令”来整顿市场稳定。比如:“一季度一个卫视只能有一档真人秀,一档真人秀只能一年播一季”等政策,这让整个综艺节目市场再现了四年前“限娱令”的恐慌。

虽然政策依旧是当年的政策,但市场却已经不是当年的市场。视频网站在电视综艺的产业链中,随着这种政策的“打压”,也正在慢慢由“第三者”晋升为“正室”。比如,乐视视频制作和独家播出的互联网综艺节目《十周嫁出去》,爱奇艺引进韩国JTBC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我去上学啦》等。

当然,自制网综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视频网站会慢慢取代制作方、电视台其它两方的产业地位,而是从另一种思维上证明了视频网站这一环节在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上的巨大作用。以及,什么样的视频网站才是能够撑起未来综艺节目长久火爆的优质企业。

而眼下“电视台+视频网站”这样的播出组合模式也让网台联动这一探讨了好久的电视节目发展模式开始逐渐成形。网台联动显然能够更大范围地抓住观众们的心,并在人群覆盖和地域覆盖上达到优势互补。同时,也让电视台与视频网站所共同追求的节目效果、广告效益形成应有的共振效应和长尾效应。

首席娱乐官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视综艺节目这盘大棋,不止是电视台和制作方在博弈

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说既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也赶上了最坏的时代。

电视综艺节目这股热潮,似乎越烧越火。

从节目内容的策划、制作,到节目形式的播出、运营等,一档火爆的综艺节目也已经不仅仅只是需要大手笔的投入和制作,而是更多完善的运营和盘活。

在2015年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Q1时,人气王节目《我是歌手》第三季还仅仅只是湖南卫视旗下的洪涛团队去制作,湖南卫视和芒果TV独家播出;而到了Q2时,后起之秀《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则开始由浙江卫视和韩国SBS联合制作,浙江卫视独家播出以及多家视频网站企业跟播;但到了Q3综艺季,一档节目的制作和“发行”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中国好声音》第四季,依旧是由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联合浙江卫视强力打造,腾讯视频独家网络播出;而紧随其后的《蒙面歌王》则是由灿星制作、江苏卫视上星播出、乐视网为唯一网路播出平台;以及本月初才刚刚上线的,由浙江卫视、华策影视和中喜传媒联合制作、出品的《挑战者联盟》,则最终选择了全网多平台播出。

但无论制作方发生怎样的变化,“制作方+电视台+视频网站”的基本组合形式至少已经形成,并且不断趋向于成熟化、稳定化。

制作方自不必说,无论是电视台旗下的团队或工作室,制作公司或制作团队都是这一个又一个王牌综艺节目的真正策划人和操盘手。而我们今天想谈的就是新晋“入围”的视频网站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综艺热潮下,视频网站不仅仅只是“第三者”

不可否认,在目前所构成的“制作方+电视台+视频网站”这一三角关系中,视频网站可以说是“第三者”。但此“第三者”又非彼“第三者”,而是稳固前两者关系的第三位到来者。

在此之前,决定一档综艺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电视台播出下的收视率情况。而收视率的高低又往往并不是单由节目内容本身决定的,这又关系到了档期、运营、推广等多个客观因素。而这,又是电视台本身所不能面面俱到的。

比如,在多档综艺节目同时在播的情况下,《蒙面歌王》就被排档在了每周日、周一晚的22:30播出。显然,对于一档音乐类明星真人秀节目来说,这并不是最好的档期安排,而同类型节目《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的播出时间都是每周五晚的黄金时段。

在这个时候,节目便需要电视台以外的其它播出平台去为节目本身做更加精准的运营和推广。而不受观看时间和观看环境所限制的视频网站便扛起了此重任。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冲击之下,视频网站的加入也不仅仅只是播出平台的增加而已。

以《蒙面歌王》举例来说,这种音乐类竞赛节目也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电视台的播出和电视观众的观看,而是正在逐步增强电视观众在节目参与环节中的比重。比如:投票、评选、互动等。而挑战类真人秀节目则亦是如此,与观众的直接互动更能挑起节目的话题性和知名度。

而论及节目与观众直接的联系和互动功能,电视台自然比不及视频网站。视频网站不仅能够利用评论功能连接节目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同时还能快速的连接多数第三方社交平台增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一家三口”让综艺节目变得更好看

在综艺节目进入到“制作方+电视台+视频网站”这一三方共存的发展阶段之后,三者之间每一方也都开始变得不可或缺。

从制作方的角度来说,一档综艺节目必须具备可复制性,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法和结构,以便能够被模式化。而想要加强一档综艺节目模式在电视观众之间的影响力,也就需要创新的节目和模式化的流程。

从电视台的角度来说,对于一档综艺节目能否会火以及是否具有开发价值,也是需要足够精准的判断和衡量的。当然,电视台对于节目的排版与运营也至关重要。《蒙面歌王》虽在不占优势的非黄金档时段播出,但其收视率却是一路高歌,并且一度逼近1.5%。

而从视频网站的角度来说,节目本身足够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便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以即将在本周日晚收官的节目《蒙面歌王》为例,其前8期的晋级之战在全网独播的乐视视频上收获了全屏播放量近6亿的惊人成绩;到了第10期,乐视全屏播放量已超7亿;而在社交平台上《蒙面歌王》相关话题阅读总量则达3.2亿、讨论总量达35.9万。

大数据的背后除了反映出目前视频网站对于电视节目的超强推动力以外,同时也反映出了一家视频网站的运营也需要足够的创新性。而“强力推广+衍生内容+互动创新”的乐视全生态运营出来的《蒙面歌王》便反映出了这种乐视生态独有的“全覆盖、多形式”的立体运营模式对综艺节目的火爆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可以说,目前《蒙面歌王》已经成为了乐视视频综艺节目的标签代表。当观众谈及乐视视频内容时,将不再只是《甄嬛传》,同时还会提到《蒙面歌王》。

三方共存下,如何下好综艺节目这盘棋?

近几年来,内地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过于火热,从2013年全年仅有70档综艺节目的状况到今年200多档季播综艺节目的现状。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说既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也赶上了最坏的时代。

“好”当然是从观众基础和市场环境去看待的,但“坏”也意味着政策与竞争将变得异常残酷。

面对如此紧俏和稍显混乱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广电总局翻出了原有的相关政策“限娱令”来整顿市场稳定。比如:“一季度一个卫视只能有一档真人秀,一档真人秀只能一年播一季”等政策,这让整个综艺节目市场再现了四年前“限娱令”的恐慌。

虽然政策依旧是当年的政策,但市场却已经不是当年的市场。视频网站在电视综艺的产业链中,随着这种政策的“打压”,也正在慢慢由“第三者”晋升为“正室”。比如,乐视视频制作和独家播出的互联网综艺节目《十周嫁出去》,爱奇艺引进韩国JTBC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我去上学啦》等。

当然,自制网综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视频网站会慢慢取代制作方、电视台其它两方的产业地位,而是从另一种思维上证明了视频网站这一环节在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上的巨大作用。以及,什么样的视频网站才是能够撑起未来综艺节目长久火爆的优质企业。

而眼下“电视台+视频网站”这样的播出组合模式也让网台联动这一探讨了好久的电视节目发展模式开始逐渐成形。网台联动显然能够更大范围地抓住观众们的心,并在人群覆盖和地域覆盖上达到优势互补。同时,也让电视台与视频网站所共同追求的节目效果、广告效益形成应有的共振效应和长尾效应。

首席娱乐官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